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SRAP-PCR System for 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
1
作者 高丽霞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9期1491-1492,1604,共3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optimize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 phism (SRAP)-PCR system for 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 [Method] Using P. hir- sutissimum leaf as the material, a single-factor test was ado...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optimize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 phism (SRAP)-PCR system for 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 [Method] Using P. hir- sutissimum leaf as the material, a single-factor test was adopted to optimize the fac- tors in SRAP-PCR system, includ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dNTPs, Mg2+, Taq poly- merase, DNA template and primers. [Result] The optimized SRAP-PCR system con- tained 2.5 μl of 10xPCR buffer, 0.15 mmol/L dNTPs, 2.0 mmol/L Mg2+, 0.3 mmol/L primer each, 0.3 U Taq polymerase and 1 μl of DNA template. [Conclusion] This system can amplify clear and repeatable DNA profiles, which can be applied for further study about P. hirsutissim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hiopedilum hirsutissirnum SRAP-PCR OPTIMIZATION
下载PDF
兜兰属(Paphiopedilum)10种植物叶表皮微观结构特征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宗艳 吴玉兰 彭坤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3-729,共7页
通过对10种兜兰的叶表皮制片观察,对叶表皮细胞、垂周壁、气孔器类型和副卫细胞形态分别进行比较,并测量表皮细胞大小、气孔大小、气孔器指数和气孔器密度等11个数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叶表皮细胞有不规则多边形和矩形,垂周壁样式有圆... 通过对10种兜兰的叶表皮制片观察,对叶表皮细胞、垂周壁、气孔器类型和副卫细胞形态分别进行比较,并测量表皮细胞大小、气孔大小、气孔器指数和气孔器密度等11个数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叶表皮细胞有不规则多边形和矩形,垂周壁样式有圆形、近圆形、平直一弓形和直形,气孔器以四细胞型为主;15个叶表皮指标的主成分分析显示,与物种生态适应性相关的数量性状指标:表皮细胞大小、气孔密度对种间变异贡献率达75.28%,这一差异反映出不同生境类型兜兰对水分和光照的适应性差异显著。而垂周壁样式、气孔类型和表皮细胞形态指标在划分兜兰属下各亚属具有一定的意义。基于叶表皮性状初步聚类结果显示,种间亲缘关系的处理较支持rDNA ITS证据关于种间关系及亚属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兜兰 叶表皮 主成分分析 聚类 种间关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兜兰(Paphiopedilum callosum)生长及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晓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44-49,共6页
用绿色苔藓、泥炭藓、西班牙苔藓、椰子壳碎块、碎砖块、腐殖土、木炭碎块、hydrotuon(一种经高温烧制后类似于蛭石的材料)和碎石子等9种材料为栽培试验基质,观察它们对兜兰Paphiopedilum callosum生长和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绿色苔藓、泥炭藓、西班牙苔藓、椰子壳碎块、碎砖块、腐殖土、木炭碎块、hydrotuon(一种经高温烧制后类似于蛭石的材料)和碎石子等9种材料为栽培试验基质,观察它们对兜兰Paphiopedilum callosum生长和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基质对兜兰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度(SPAD)没有显著影响。在腐殖土、三种苔藓基质中,植株有较大的总叶面积、植株鲜重和冠幅。不同基质对植株的外观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木炭基质中的植株生长率比其它基质的低,在腐殖土中的叶面积比在木炭中的高25%。三种苔藓、碎砖块、椰子壳碎块基质中,植株有较大的叶面积、新芽数和较高的外观质量。木炭使植株的外观质量显著降低且导致叶片发黄甚至死亡。兜兰在腐殖土中生长最好,其次为三种苔藓和椰子壳碎块,木炭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hiopedilum callosum 栽培基质 生长 叶片净光合速率
下载PDF
濒危植物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 barbigerum)微环境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龙健 秦樊鑫 +2 位作者 周建威 冉景丞 覃龙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15-20,共6页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很丰富的兰花资源,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bar bigerum Tang et Wang)生于海拔800~1500m的石灰岩山丘荫蔽多石之地或岩隙中,被列入IUCN物种红色名录,属于IUCN濒危物种等级濒危(EN)。利用Li-6400便携式光...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很丰富的兰花资源,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bar bigerum Tang et Wang)生于海拔800~1500m的石灰岩山丘荫蔽多石之地或岩隙中,被列入IUCN物种红色名录,属于IUCN濒危物种等级濒危(EN)。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获得了小叶兜兰的光合反应日变化规律,分析植株和周围环境中微量的土壤,以及周围石灰岩的矿物质成分,得出结论,钙耐受和干旱耐受是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小叶兜兰原生地最显著的特点。周围环境的高温,湿润的空气,高钙的土壤环境在全世界范围比较少见,这些特点是很多喜钙兰花在茂兰分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兜兰 微环境
下载PDF
Leaf physiological and anatomical responses of two sympatric Paphiopedilum species to temperature 被引量:2
5
作者 Jing-Qiu Feng Ji-Hua Wang Shi-Bao Zhang 《Plant Diversity》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01-108,共8页
Paphiopedilum dianthum and P.micranthum are two endangered orchid species,with high ornamental and conservation values.They are sympatric species,but their leaf anatomical traits and flowering period have significant ... Paphiopedilum dianthum and P.micranthum are two endangered orchid species,with high ornamental and conservation values.They are sympatric species,but their leaf anatomical traits and flowering period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However,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 differences in leaf structure of the two species will affect their adaptabilities to temperature.Here,we investigated the leaf photosynthetic,anatomical,and flowering traits of these two species at three sites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s(Kunming,16.7±0.2°C;Puer,17.7±0.2°C;Menglun,23.3±0.2°C)in southwest China.Compared with those at Puer and Kunming,the values of light-saturated photosynthetic rate(Pmax).stomatai conductance(gs),leaf thickness(LT),and stomatai density(SD)in both species were lower at Menglun.The values of Pmax,gs,仃,adaxial cuticle thickness(CTad)and SD in P.dianthum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P.micranthum at the three sites.Compared with P.dianthum,there were no flowering plants of P.micranthum at Menglun.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species were less resistance to high temperature,and P.dianthum had a stronger adaptability to high-temperature than P.micranthum.Our finding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Paphiopedilum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ervation CULTIVATION High-temperature Leaf anatomy paphiopedilum PHOTOSYNTHESIS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Screening of Optimum Medium and Symbiotic Fungi for Paphiopedilum dianthum
6
作者 Cuiping CAO Man SHEN +2 位作者 Yufeng XU Ruidong JIA Hong GE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1年第2期1-5,65,共6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screen the suitable medium and symbiotic fungi for tissue culture of Paphiopedilum dianthum and to establish a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 of Paphiopedilum,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screen the suitable medium and symbiotic fungi for tissue culture of Paphiopedilum dianthum and to establish a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 of Paphiopedilum,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ing industry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Paphiopedilum.[Methods]Using P.dianthum as an experimental materials,the optimal culture medium for P.dianthum was selected from DE medium,Harvais modified medium and(bark+DE)liquid medium.Then,six fungal species isolated from the original habitat soil of Paphiopedilum were co-cultured with P.dianthum on the selected optimal culture medium.By comparing the morphology,the growth amount and the physiological indexes,such as chlorophyll content,soluble sugar content and root vitality of tissue culture plantlets of P.dianthum co-cultured with the six fungal species,the suitable fungal strains for symbiosis with P.dianthum were screened out.[Results]In three kinds of culture media,P.dianthum grew normally.The growth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ediums containing DE,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 from the leaves of tissue culture plantlets,which were symbiotic with the six different fungi species.Among the six fungi species growing on the optimal medium,the growing rate of XH-A was the fastest,and that of YY001 was the slowest.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P.dianthum co-cultured with DY1 in DE medium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DE medium was the optimal tissue culture medium for P.dianthum,and the optimal symbiotic fungus was DY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hiopedilum dianthum Symbiotic fungi Tissue culture
下载PDF
Conservation and reintroduction of the rare and endangered orchid Paphiopedilum armeniacum
7
作者 Meina Wang Suzhen Li +6 位作者 Lijun Chen Jian Li Liqiang Li Wenhui Rao Hong Liu Jianbin Chen Hai Ren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SCIE 202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Paphiopedilum armeniacum is a rare and endangered lady’s slipper orchid in China.It is distributed around the mid-elevations of the Nu Mountains in southwest China.Due to over-harvest,habitat loss,and degradation,wil... Paphiopedilum armeniacum is a rare and endangered lady’s slipper orchid in China.It is distributed around the mid-elevations of the Nu Mountains in southwest China.Due to over-harvest,habitat loss,and degradation,wild populations of P.armeniacum has declined drastically.A combination of approaches involving biotechnology,habitat restoration,and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reconstruction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reintroduction of the species.Integrated conservation program for this species included in-situ protection,ex-situ conservation,and reintroduction,which helped to re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farmers and P.armeniacum.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ive plant resources in poor areas can promot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species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hiopedilum armeniacum HABITAT in-situ conservation ex-situ conservation REINTRODUCTION
原文传递
紫纹兜兰的花形态和双雄蕊花药发育及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永 黄家林 +3 位作者 陶凯锋 王乐骋 张锦 李璐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兜兰属的分类系统学争议较大,亟待更多资料澄清。该文利用体式解剖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紫纹兜兰的花结构和双雄蕊花药发育特征。结果表明:(1)花形态特征支持将紫纹兜兰放置于兜兰亚属的单花斑叶组,包括萼片具脉纹、花瓣长圆形带黑褐... 兜兰属的分类系统学争议较大,亟待更多资料澄清。该文利用体式解剖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紫纹兜兰的花结构和双雄蕊花药发育特征。结果表明:(1)花形态特征支持将紫纹兜兰放置于兜兰亚属的单花斑叶组,包括萼片具脉纹、花瓣长圆形带黑褐斑,唇瓣具直立的耳状结构,退化雄蕊新月形等。(2)花药原基分化出一对侧生并列的药室,花药室中央分化出一条不完全贯穿的不育隔膜组织,将其分化为两个小孢子囊。在花药成熟时,不育隔膜组织被降解吸收,两个花粉囊通过次生融合形成一枚马鞍形的黏性花粉团。(3)发育完整的花药壁有4层,由外到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符合单子叶型花药壁。花药壁具绒毡层和内绒毡层,均为2核。在2-细胞花粉时期,中层和绒毡层发生降解,药室内壁发生纤维状加厚。(4)小孢子母细胞经同时型胞质分裂形成不同排列方式的小孢子四分体,包括正四面体、左右对称和十字交叉型,并且同一药室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现象明显。(5)在雄配子体发育阶段,小孢子或保持在四分体内或从四分体中游离出来,经有丝分裂发育为2-细胞型花粉,形成具有黏性的四合花粉或花粉粒。基于现有资料,该文比较分析了紫纹兜兰不完全贯穿的不育隔膜组织、单子叶型花药壁、具2核的绒毡层和内绒毡层、同时型胞质分裂和黏性花药等特征的分类学意义,为理解兜兰属及杓兰亚科的分类学和保护生物学提供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兜兰属 杓兰亚科 花药壁发育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发育 花粉散粉单元 分类学
下载PDF
兜兰属植物种类及地理分布
9
作者 张佳瑞 房林 +3 位作者 曾晶珏 李琳 吴坤林 曾宋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2-1584,共13页
兜兰花形独特、花色丰富、花期长,具有极高观赏价值,是兰科植物最具观赏价值的类群之一。由于野生资源盗挖严重和其生存环境的破坏,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兜兰现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法对兜兰属植物在世界和中国... 兜兰花形独特、花色丰富、花期长,具有极高观赏价值,是兰科植物最具观赏价值的类群之一。由于野生资源盗挖严重和其生存环境的破坏,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兜兰现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法对兜兰属植物在世界和中国的地理分布及生境进行分析,特别关注近年来发表的新种,能为野生兜兰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目前全世界约有109种兜兰属植物,26个变种,中国自2009年《中国植物志》英文版后,在原有27种兜兰属植物的基础上,又发现了7个新种,该时期全世界发现的新种有30个。兜兰属植物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区,起源于中国西南部和东南亚,随后向东南亚群岛扩散,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爪哇等)和中国(云南、广西等)是兜兰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区。影响兜兰属分布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地貌、土壤、共生微生物、传粉昆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兜兰 地理分布 新种类 保护
下载PDF
珍稀濒危飘带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种内变异研究
10
作者 高鑫祯 唐露 +2 位作者 汪雨 邵士成 罗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飘带兜兰(Paphiopedilum parishii)分布范围狭窄,仅在中国、缅甸、泰国以及老挝有少量分布。近年来,因生境破坏和人为滥采而导致飘带兜兰野生种群极度缩减。为开发种内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用于保护生物学研究,该研究对飘带兜兰4个野生个体... 飘带兜兰(Paphiopedilum parishii)分布范围狭窄,仅在中国、缅甸、泰国以及老挝有少量分布。近年来,因生境破坏和人为滥采而导致飘带兜兰野生种群极度缩减。为开发种内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用于保护生物学研究,该研究对飘带兜兰4个野生个体经测序、组装、注释获得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与已公布的飘带兜兰2个个体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的种内差异。结果表明:(1)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典型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环状四分体结构,基因组长度为154 403~154 809 bp,共编码129个基因,包括7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9个tRNA基因、8个rRNA基因,以及4个假基因。(2)在飘带兜兰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中检测到103~107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s)位点,其中21个SSR位点具有多态性。此外,在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中还检测到60个长序列重复,包括17~21个正向重复、18~29个反向重复、9~16个回文重复、4~9个互补重复。(3)通过比较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核苷酸多样性,共发现70处变异,包括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s)、60个插入缺失(InDels)。其中,有3个SNP位点发生了非同义替换,导致编码功能基因的氨基酸发生改变;19个插入缺失多态性较高,具有开发为分子标记的潜力。(4)通过计算核苷酸多样性值(Pi)共发现8个有变异的区域,Pi值为0~0.006 32,其中变异度较大的是rps3-rpl22、trnL-UAC-rpl32、rpoB-trnC-GCA以及ycf4,这些高变区可开发为分子标记用于评估飘带兜兰遗传多样性。(5)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飘带兜兰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聚在一起,与长瓣兜兰互为姐妹群。综上表明,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的SSRs、长序列重复、SNPs、InDels以及核苷酸序列呈现了足够的种内多样性,可开发成分子标记用于该种的系统演化及保护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全基因组 飘带兜兰 序列差异 多态性分子标记 插入缺失 微卫星
下载PDF
濒危野生卷萼兜兰种群分布格局和数量动态特征
11
作者 夏丹 王伟锋 +3 位作者 李东海 李煜 张顺卫 杨小波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9-588,共10页
卷萼兜兰(Paphiopedilum appletonianum)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为掌握其野生种群现状,推进对野生种群的保护,该研究对分布于海南南高岭和霸王岭的2个较大种群进行野外调查,通过点格局方法分析种群分布格局;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存活... 卷萼兜兰(Paphiopedilum appletonianum)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为掌握其野生种群现状,推进对野生种群的保护,该研究对分布于海南南高岭和霸王岭的2个较大种群进行野外调查,通过点格局方法分析种群分布格局;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分析、生存分析、种群繁殖策略分析和生殖力表分析种群数量动态特征。结果表明,2个种群随尺度的变大,分布格局从聚集分布向随机和均匀分布变化;而霸王岭种群不同尺度上主要为聚集分布,南高岭种群主要为随机和均匀分布。2个种群的年龄结构为金字塔形,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且随着年龄级增大,种群逐渐呈现衰退的趋势。卷萼兜兰存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种繁殖策略,霸王岭种群无性繁殖能力更强,南高岭种群有性繁殖能力更强。霸王岭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南高岭种群为缓慢负增长型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萼兜兰 点格局分析 数量动态 繁殖策略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中国兜兰属植物潜在分布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智聪 舒江平 +1 位作者 严岳鸿 陈建兵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基于已知分布点和20个环境因子,该研究利用MaxEnt模型模拟在现在(1970—2000年)气候条件和2种不同共享经济路径情景下(SSP1-2.6、SSP5-8.5)未来(2081—2100年)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的潜在分布格局,找出影响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结... 基于已知分布点和20个环境因子,该研究利用MaxEnt模型模拟在现在(1970—2000年)气候条件和2种不同共享经济路径情景下(SSP1-2.6、SSP5-8.5)未来(2081—2100年)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的潜在分布格局,找出影响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兜兰属植物的最适宜分布区位于滇东南地区、贵州西南、广西西部、广东南部、海南北部。影响该属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年降水量、年温度变化和最干旱季降水量。随着全球变暖,适生区有向北和西北方向扩张的趋势,逐渐往西北亚热带方向延伸。在SSP5-8.5的情景下,高适生区出现大幅度收缩。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不同种群的分布区变化规律并不一致,其分布格局响应气候变化的趋势也有所不同,因此该文针对分布区变化趋势不同的物种提出了不同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兜兰属 最大熵模型 气候因子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兰科植物杂交育种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小艳 夏池 +1 位作者 黄玮婷 方中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39,共17页
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兰科植物共33种,隶属于兜兰属、杓兰属、兰属、石斛属、蝴蝶兰属和虾脊兰属,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本研究对这些种类的杂种登录情况、亲本选择、授粉及播种时期选择、属间杂交进展、杂交育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 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兰科植物共33种,隶属于兜兰属、杓兰属、兰属、石斛属、蝴蝶兰属和虾脊兰属,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本研究对这些种类的杂种登录情况、亲本选择、授粉及播种时期选择、属间杂交进展、杂交育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并结合育种现状提出了未来育种方向。研究表明,以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兰科植物为亲本已有3611个杂种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上登录,杂种数最多的前10名均为兜兰属植物,包括巨瓣兜兰、波瓣兜兰、白旗兜兰等,其次为美花兰,而红花兜兰、广东兜兰、紫斑兜兰和暖地杓兰未见杂种登录。绿叶兜兰、曲茎石斛、霍山石斛、文山红柱兰等为极具潜力的优秀种质资源,但以其为亲本的杂种较少。建议未来开展杂交育种工作时,应当充分利用上述野生种质资源、加强属间杂交,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速新品种培育,以提高野生兰科种质资源的利用水平。本研究可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兰科植物的杂交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为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和兰花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兰科植物 兜兰 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森林小叶兜兰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分析
14
作者 余成俊 白萍 +4 位作者 柳华富 陈正仁 莫家伟 姚成林 费仕鹏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308-314,共7页
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 barbigerum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本研究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机选定8个小叶兜兰居群进行调查,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与死亡率曲线,以及种群动态量化指标,探究种群结构和数量变化。结果表... 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 barbigerum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本研究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机选定8个小叶兜兰居群进行调查,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与死亡率曲线,以及种群动态量化指标,探究种群结构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茂兰保护区小叶兜兰主要生长在海拔680~800 m区域,坡向选择上分布于东北、东南、西南方向的斜坡,小生境的岩石裸露比例超过70%。种群年龄结构为金字塔形态,呈现出增长型趋势。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Ⅱ型,说明不同年龄级的死亡率趋于一致,显示出种群发展有持续稳定增长的倾向。从种群结构动态的量化指标来看,个体数量动态指数(V_(x))均为正值;在无外界干扰的条件下,种群整体的年龄结构动态指数V_(pi)=0.502>0,显示出种群整体呈现年龄结构上的正增长动态;种群在受干扰时的年龄结构动态指数V_(pi)'=0.024>0,远小于Vpi且趋于零,种群结构趋向于稳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兜兰 种群结构动态 静态生命表 茂兰保护区
下载PDF
硬叶兜兰高产IAA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15
作者 任书娴 李宗艳 +4 位作者 胡梦露 冯尧 杨建伟 胡家雪 伍倩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2-913,共12页
【目的】筛选鉴定硬叶兜兰根、叶内高产IAA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根、叶中分离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rDNA-ITS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运用Salkowski比色法比较分离菌株分泌IAA的能力;同时采用单因素法... 【目的】筛选鉴定硬叶兜兰根、叶内高产IAA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根、叶中分离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rDNA-ITS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运用Salkowski比色法比较分离菌株分泌IAA的能力;同时采用单因素法探究YD-16菌株最适生长条件。【结果】分离出的33株真菌经鉴定为8属12种,所有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分泌IAA的能力,其中YD-16(Nemania cyclobalanopsina)在所有菌株中分泌量最高,该菌株在添加和不添加L-色氨酸的培养基中IAA的产量分别为(59.29±0.46)μg/mL和(17.36±0.09)μg/mL;YD-16菌株在中性培养基25℃恒温黑暗条件下培养,且氮源为蛋白胨、碳源为蔗糖和淀粉时菌丝生长最好。【结论】分离鉴定的内生真菌有8属12种,优势种为炭垫菌属真菌。其中,双座炭壳菌属、间座壳属、炭团菌属、黑孢属和炭角菌属是首次从硬叶兜兰中分离的真菌。YD-16菌株具有较高的分泌IAA的能力,其氮源偏好为蛋白胨,碳源偏好为蔗糖和淀粉,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开展硬叶兜兰养分生理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叶兜兰 内生真菌 分泌IAA能力 最适生长条件
下载PDF
兰科紫纹兜兰的保育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刘仲健 张建勇 +2 位作者 茹正忠 雷嗣鹏 陈利君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09-516,共8页
深圳市梧桐山是濒危物种紫纹兜兰 (Paphiopedilumpurpuratum)仅存的几个自然分布地之一。自 1998年 10月1日至 2 0 0 2年 2月 2 8日 ,我们在梧桐山选取了 9个调查点 ,对 4 0 7个基株进行了观察 ,研究了该地的气候、植被、土壤和其他环... 深圳市梧桐山是濒危物种紫纹兜兰 (Paphiopedilumpurpuratum)仅存的几个自然分布地之一。自 1998年 10月1日至 2 0 0 2年 2月 2 8日 ,我们在梧桐山选取了 9个调查点 ,对 4 0 7个基株进行了观察 ,研究了该地的气候、植被、土壤和其他环境因素与紫纹兜兰之间的关系。观察结果表明 ,梧桐山地区的紫纹兜兰在次生阔叶林下生长良好 ;短刺刺腿食蚜蝇 (Ischiodonscutellaris)为其有效传粉者 ;大多数开花的紫纹兜兰均能结果。我们认为 ,紫纹兜兰生存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应该是其生境亦即森林的破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hiopedilum purpuratum 梧桐山 濒危物种 生境 威胁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onservation Genetics of Three Endangered Orchid Species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昂 罗毅波 +1 位作者 熊治廷 葛颂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2期250-252,共3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研究了中国 3种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硬叶兜兰 (PaphiopedilummicranthumTangetWang)、麻栗坡兜兰 (P .malipoenseS .C .ChenetTsi)和独花兰 (ChangnieniaamoenaChien)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12个RAPD...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研究了中国 3种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硬叶兜兰 (PaphiopedilummicranthumTangetWang)、麻栗坡兜兰 (P .malipoenseS .C .ChenetTsi)和独花兰 (ChangnieniaamoenaChien)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12个RAPD引物在 2种兜兰中共扩增出 131条带。对 4个硬叶兜兰群体的检测表明其物种水平的多态条带百分率 (PPB)为 71.6 % ,Nei的基因多样度 (h)为 0 .2 171,Shannon多样性指数 (I)为 0 .330 1;4个群体的平均多样性水平为PPB =45 .2 % ,h =0 .145 7,I =0 .2 2 0 4,低于远交兰花的平均水平。在总遗传变异中 ,群体间遗传变异占 2 0 .31% ,略高于远交物种的平均水平。在物种水平上 ,麻栗坡兜兰的PPB为 49.5 % ,h为 0 .1174,I为0 .176 4,均大大低于硬叶兜兰。对 11个独花兰群体采用 16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 119条带。物种水平PPB =76 .5 % ,h =0 .1941,I=0 .30 5 8;在群体水平上 ,上述 3个指标的平均值则分别为 37.2 %、0 .1197和 0 .1810 ,均低于远交兰花的平均水平。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 45 .2 7% ,遗传分化明显高于远交物种的平均水平。导致 3个物种遗传多样性偏低而群体间遗传分化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的过度采挖和生境的片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hiopedilum Changnienia amoena RAPDS conservation genetics
下载PDF
魔帝兜兰非共生萌发与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羡德 康红涛 +3 位作者 邹金美 张彤 林伯煌 张敬虎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3-76,共4页
本文以魔帝兜兰(Paphiopedilum maudiea)的种子为材料,使用MS基本培养基添加其它有机营养和植物激素,研究了魔帝兜兰种子萌发、增殖分化和生根的培养基配方等技术.结果表明,以1/2MS+蔗糖30 g/L为种子萌发诱导培养基,种子萌芽快,萌芽率高... 本文以魔帝兜兰(Paphiopedilum maudiea)的种子为材料,使用MS基本培养基添加其它有机营养和植物激素,研究了魔帝兜兰种子萌发、增殖分化和生根的培养基配方等技术.结果表明,以1/2MS+蔗糖30 g/L为种子萌发诱导培养基,种子萌芽快,萌芽率高;魔帝兜兰原球茎增殖与分化优化培养基为MS+BA 2 mg/L+NAA 0.2mg/L+活性炭1.5 g/L+椰乳200 m L/L+蔗糖30 g/L;而1/2 MS+IBA 0.5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活性炭1 g/L的培养基适合于魔帝兜兰生根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帝兜兰(paphiopedilum maudiea) 无菌播种 组织培养
下载PDF
麦克兜兰在潮汕地区的引种表现及花期调控
19
作者 张锴滨 韦小莲 +4 位作者 张秀珊 张佳霞 洪生标 陈俊生 陈翠菊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85-88,共4页
为探索麦克兜兰在潮汕地区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对麦克兜兰在潮汕地区温室大棚的引种栽培管理,从光照、温度、湿度、肥水、病虫害管理及空调催花等方面对麦克兜兰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克兜兰能够较好地适应潮汕地区... 为探索麦克兜兰在潮汕地区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对麦克兜兰在潮汕地区温室大棚的引种栽培管理,从光照、温度、湿度、肥水、病虫害管理及空调催花等方面对麦克兜兰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克兜兰能够较好地适应潮汕地区的温室栽培,引种后麦克兜兰成活率达100%,根系发育较强,耐热性和抗病性表现较好。在空调催花条件下,麦克兜兰开花株品质性状表现良好,植株营养积累与苗龄主要影响花葶长、花瓣长和花朵间距。空调催花可以实现麦克兜兰春节前开花,达到年宵花生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兜兰 引种表现 花期调控 潮汕地区
下载PDF
广东象头山濒危植物紫纹兜兰的种群动态研究
20
作者 朱晋圮 刘彩琴 +3 位作者 康宁 程方 张粤 李萌 《热带林业》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该研究对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紫纹兜兰种群行样方调查,从分布情况、伴生草本群落特征、龄级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揭示象头山紫纹兜兰种群的结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象头山样方内共发现紫纹兜兰植株34株,主要以幼龄Ⅰ~... 该研究对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紫纹兜兰种群行样方调查,从分布情况、伴生草本群落特征、龄级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揭示象头山紫纹兜兰种群的结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象头山样方内共发现紫纹兜兰植株34株,主要以幼龄Ⅰ~Ⅲ级植株为主,占整个种群的70.58%,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年龄结构的动态指数V_(pi)为0.35、V_(pi′)为0.05,表明象头山紫纹兜兰种群结构稳定。随着龄级的增长,紫纹兜兰植株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有波动性上升的趋势,生存率函数S_((i))呈逐渐下降趋势,死亡率函数F_((i))呈逐渐增加趋势。从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随时间的增加,种群植株总量逐渐减少,其中成年植株逐渐增加,幼苗数量减少。种群中开花个体仅为8.82%,主要靠无性繁殖产生幼苗,种群对现有生境的依赖性较高。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要加强对紫纹兜兰及其生境的保护和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头山 紫纹兜兰 伴生草本植物 种群结构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