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s and regulation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 in kidney development and diseases 被引量:6
1
作者 Taro Tsujimura Mana Idei +2 位作者 Masahiro Yoshikawa Osamu Takase Keiichi Hishikawa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SCIE CAS 2016年第9期288-296,共9页
The gene encoding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 is expressed in the developing kidney in embryos and also in the mature organ in adults. During kidney development, expression of BMP7 is essential to determine the... The gene encoding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 is expressed in the developing kidney in embryos and also in the mature organ in adults. During kidney development, expression of BMP7 is essential to determine the final number of nephrons in and proper size of the organ. The secreted BMP7 acts on the nephron progenitor cells to exert its dual functions: To maintain and expand the progenitor population and to provide them with competence to respond to differentiation cues, each relying on distinct signaling pathways. Intriguingly, in the adult organ, BMP7 has been implicated in protection against and regeneration from injury. Exogenous administration of recombinant BMP7 to animal models of kidney diseases has shown promising effects in counteracting inflammation, apoptosis and fibrosis evoked upon injury. Although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BMP7 has been well described,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it is regulated have remained elusive and the processes by which the secretion sites of BMP7 impinge upon its functions in kidney development and diseases have not yet been assessed. Understanding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will pave the way towards gaining better insight into the roles of BMP7, and to achieving desired control of the gene expression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kidney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 Therapeutics Kidney Development NEPHRON PROGENITOR cells disease Regeneration CHROMATIN CONFORMATION GENE expression GENE REGULATION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通过下调Ajuba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
2
作者 冯昭卫 代云莉 +7 位作者 梁丹 李志阳 王一凡 吕厚星 陈佳佳 陈圣杰 郭兵 肖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DKD)大鼠模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否通过下调Ajuba水平,降低Yes相关蛋白1(YAP1)的表达,进而减轻细胞外基质(ECM)沉积从而减轻DKD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程度。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DKD)大鼠模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否通过下调Ajuba水平,降低Yes相关蛋白1(YAP1)的表达,进而减轻细胞外基质(ECM)沉积从而减轻DKD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程度。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DM+过表达BMP7腺相关病毒组(DM+rAAVBMP7组),每组6只。采用尾静脉注射55 mg/kg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M大鼠模型。NRK-52E细胞分为正常糖组、高糖(HG)组和HG+rhBMP7组。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肾皮质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皮质Ajuba、YAP1的表达部位;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皮质及NRK-52E细胞中BMP7、Ajuba和YAP1、Ⅲ型胶原(Col-Ⅲ)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大鼠肾皮质Ajuba和YA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生化指标检测显示DM组大鼠血糖、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0.05),尿肌酐较NC组显著降低(P<0.05);与DM组相比,DM+rAAV-BMP7组大鼠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显著降低(P<0.05),尿肌酐显著升高(P<0.05);病理染色显示DM组肾间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沉积,肾小管萎缩且排列紊乱,DM+rAAV-BMP7组的病理变化较DM组显著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肾皮质中Ajuba和YAP1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且在DM组高表达,但DM+rAAV-BMP7组其表达则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M组或HG组中FN、Col-Ⅲ、Ajuba和YAP1的蛋白水平上调(P<0.05),但在DM+rAAV-BMP7组中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又显著降低(P<0.05);RT-qPCR结果显示DM组Ajuba、YAP1的mRNA水平较NC组显著上升(P<0.05),DM+rAAV-BMP7组Ajuba、YAP1的mRNA水平较DM组又显著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BMP7可减轻DKD大鼠的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juba,减少YAP1的表达,从而抑制了ECM的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骨形态发生蛋白7 Ajuba Yes相关蛋白1 肾纤维化
下载PDF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7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李定微 钱帅伟 李春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ardiometabolic disease,CMD)是指代谢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单一或者同时发生、可相互影响的病理改变,是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总称。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脂肪因子在CMD的发生发...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ardiometabolic disease,CMD)是指代谢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单一或者同时发生、可相互影响的病理改变,是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总称。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脂肪因子在CM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7(complement C1q TNF-related protein 7,CTRP7)是新近发现的脂肪因子,与肥胖、糖尿病及冠心病等CMD密切相关。本文围绕CTRP7生物学特性,综述其在CMD(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如多种途径调控糖脂代谢、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炎症反应和增加氧化应激等,以期为CTRP7作为CMD的治疗靶标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7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 冠心病 代谢综合征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血清TXNIP、sTREM-1、BMP-7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
4
作者 冯莉 马瑞雪 +1 位作者 张悦 刘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978-198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91例PNS患者为研究组,同... 目的 探讨血清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91例PNS患者为研究组,同期9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TXNIP、sTREM-1、BMP-7、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比较复发和未复发患者(入院时、治疗3个月、6个月后)血清各指标水平;分析治疗后血清各指标水平联合预测PNS患者复发的价值,分析各指标不同水平患者复发危险度。结果 入院时研究组血清TXNIP、sTREM-1高于对照组,血清BMP-7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研究组血清BUN、Scr、UA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血清TXNIP、sTREM-1水平与BUN、Scr、UA水平均呈正相关,血清BMP-7水平与BUN、Scr、UA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入院时、治疗3个月、6个月后复发患者血清TXNIP、sTREM-1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BMP-7水平低于未复发患者(P<0.05);治疗3、6个月后血清各指标联合预测PNS患者复发价值大于单独预测;治疗3、6个月后血清各指标高水平患者复发危险度是低水平的1.906、2.114、0.581倍/2.571、3.222、0.480倍。结论 血清TXNIP、sTREM-1、BMP-7水平与PNS患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PNS病情转归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疾病转归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骨形态发生蛋白-7
下载PDF
血清HDAC1和BMP7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龚倩 黎东 +1 位作者 李郁 罗彩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1509-1514,共6页
目的 探索血清组蛋白脱乙酰化酶1(HDAC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接收且均进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实验组。根据冠心病患者PC... 目的 探索血清组蛋白脱乙酰化酶1(HDAC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接收且均进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实验组。根据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进一步将其分为MACE组(28例)和非MACE组(62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HDAC1、BMP7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CE事件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评价血清HDAC1、BMP7在冠心病预测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血清HDAC1水平显著升高,BMP7水平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非MACE和MACE组患者血清TC、LDL-C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非MACE组,MACE组患者血清HDAC1、TC、LDL-C水平显著升高,BMP7水平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C、LDL-C、高水平HDAC1均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BMP7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HDAC1、BMP7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AUC分别为0.773、0.724、0.840,其中联合预测AUC显著高于二者单独预测AUC(Z=4.976、3.597,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患者血清HDAC1水平升高、BMP7水平降低,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关系密切,高水平HDAC1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BMP7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均有望成为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去乙酰化酶1 骨形态发生蛋白7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Promoting genetic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Combined risk score through polymorphisms and clinical variables 被引量:3
6
作者 Umberto Vespasiani-Gentilucci Paolo Gallo +3 位作者 Chiara Dell' Unto Mara Volpentesta Raffaele Antonelli-Incalzi Antonio Picard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43期4835-4845,共11页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has a prevalence of approximately 30%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is emerging as the first cause of liver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Therefore, risk stratificat...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has a prevalence of approximately 30%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is emerging as the first cause of liver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Therefore, risk stratification emerges as fundamental in order to optimize human and economic resources, and genetics displays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suitable to fulfill this task. According to the available data, heritability estimates for hepatic fat content range from 20% to 70%, and an almost 80% of shared heritability has been found between hepatic fat content and fibrosis. The rs738409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in patatin-like phospholip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 gene and the rs58542926 SNP in transmembrane 6 superfamily member 2 gene have been robustly associated with NAFLD and with its progression, but promising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with many other SNPs. Moreover, there has been proof of the additive role of the different SNPs in determining liver damage, and there have been preliminary experiences in which risk scores created through a few genetic variants,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linical variables, were associated with a strongly potentiated risk of NAFL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 NASH fibrosis or NAFLD-HCC. However, to date, clinical translation of genetics in the field of NAFLD has been poor or absent. Fortunately, the research we have done seems to have placed us on the right path: We should rely on longitudinal rather than on cross-sectional studies; we should focus on relevant outcomes rather than on simple liver fat accumulation; and we should put together the genetic and clinical information. The hope is that combined genetic/clinical scores, derived from longitudinal studies and built on a few strong genetic variants and relevant clinical variables, will reach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such as to have clinical utility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at the single patient level and even to esteem the impact of intervention on the risk of disease-related outcomes. Well-structured future studies would demonstrate if this vision can become a re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Patatin-like phospholip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 Transmembrane 6 superfamily member 2 Membrane bound O-acyltransferasedomain containing 7 Glucokinase regulatory gene Risk score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cirrhos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GFBP7、IGF-1水平与免疫功能及急性加重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波 王佳 +1 位作者 刘伟 阮威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7期1100-1105,1144,共7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免疫功能和急性加重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276例,其中包括稳定期C...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免疫功能和急性加重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276例,其中包括稳定期COPD患者141例(稳定期COPD组)和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135例(急性加重期COPD组)。选取体检健康者141例(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并检测肺功能;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液CD3^(+)、CD4^(+)、CD8^(+)的百分比,并计算CD4^(+)/CD8^(+);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FBP7、IGF-1水平。比较3组受试者临床资料、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血清IGFBP7、IGF-1水平;分析COPD患者血清IGFBP7、IGF-1水平之间及与吸烟史、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COPD发生急性加重的因素,血清IGFBP7、IGF-1水平对COPD发生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稳定期COPD组、急性加重期COPD组吸烟史比例、CD8^(+)、血清IGFBP7水平依次升高,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CD3^(+)、CD4^(+)、CD4^(+)/CD8^(+)、IGF-1水平依次降低(P<0.05)。COPD患者血清IGFBP7与IGF-1、FEV1/FVC、FEV1%、CD3^(+)、CD4^(+)、CD4^(+)/CD8^(+)呈负相关,与吸烟史、CD8^(+)呈正相关(P<0.05);血清IGF-1与吸烟史、CD8^(+)呈负相关,与FEV1/FVC、FEV1%、CD3^(+)、CD4^(+)、CD4^(+)/CD8^(+)呈正相关(P<0.05)。吸烟史、CD8^(+)、IGFBP7水平高,FEV1/FVC、FEV1%、CD3^(+)、CD4^(+)、CD4^(+)/CD8^(+)、IGF-1水平低是影响COPD发生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IGFBP7、IGF-1、二者联合预测COPD发生急性加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834、0.914,二者联合预测的AUC较血清IGFBP7、IGF-1各自单独预测的更高(P<0.05)。结论COPD患者血清IGFBP7水平较高,IGF-1水平较低,二者在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血清中变化更明显,与免疫功能相关,血清IGFBP7和IGF-1联合可用于预测COPD急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免疫功能 急性加重
下载PDF
PXN和PARK7蛋白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熊丽丽 姬劲峰 +2 位作者 袁妙兰 黄萍 朱向琥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1706-1711,共6页
目的探究桩蛋白(PXN)和帕金森病蛋白7(PARK7)蛋白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在术中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和... 目的探究桩蛋白(PXN)和帕金森病蛋白7(PARK7)蛋白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在术中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XN和PARK7蛋白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PXN和PARK7与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PXN和PARK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PXN和PARK7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根据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PXN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χ^(2)=5.034,P<0.05);胃癌组织PARK7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χ^(2)=4.837,P<0.05)。根据Cox回归分析表明,PXN阳性表达、PARK7阳性表达、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XN和PARK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蛋白 帕金森病蛋白7 免疫组织化学 胃癌 预后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PTK7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
9
作者 杨英 张义炜 +2 位作者 陈宁园 黄玲 潘尚领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958-968,共11页
[目的]探究蛋白酪氨酸激酶7(PTK7)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得目标基因。采用StataSE15求PTK7的总标准化平均差(total SMD),绘制总受试者特征(SROC)曲线。采用反转录定量PCR(RT-qPCR)验证PTK7在CHD和... [目的]探究蛋白酪氨酸激酶7(PTK7)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得目标基因。采用StataSE15求PTK7的总标准化平均差(total SMD),绘制总受试者特征(SROC)曲线。采用反转录定量PCR(RT-qPCR)验证PTK7在CHD和对照组人群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并从GEO数据库搜索CHD相关单细胞RNA测序数据从而分析PTK7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通过CDB数据库预测PTK7的上游转录因子,对差异共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分析从GEO数据库获取的数据集,发现PTK7在CH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BL)中高表达(total SMD=0.81,95%CI=0.17~1.45)。人群样本验证也证实了上述结果。绘制SROC,曲线下面积(AUC)=0.79,表明PTK7具有中等的区分CHD与非CHD的能力。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PTK7在正常外周血不同细胞中表达比例较低。此外通过ChIP-seq数据库预测PTK7潜在的上游转录因子,发现IRAK1、SNAI2可能是PTK7的正相关上游转录因子,EP300、NIPBL可能是PTK7的负相关上游转录因子。[结论]PBL中PTK7的高表达与CHD发生呈正相关,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蛋白酪氨酸激酶7 单细胞RNA测序分析 反转录定量PCR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对狼疮肾炎小鼠肾组织BMP-7表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志强 宫彩霞 +3 位作者 李振彬 耿丽芬 惠乃玲 朱建君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11期1907-1910,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肾组织中骨形成蛋白7(BMP-7)的表达并探讨雷公藤多苷对其影响。方法以泼尼松为阳性对照,观察雷公藤多苷对模型小鼠肾脏BMP-7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对肾脏病理和功能损害的影响。结... 目的观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肾组织中骨形成蛋白7(BMP-7)的表达并探讨雷公藤多苷对其影响。方法以泼尼松为阳性对照,观察雷公藤多苷对模型小鼠肾脏BMP-7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对肾脏病理和功能损害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多苷具有与泼尼松相似的防止和减轻狼疮样小鼠肾功能恶化、肾组织病理改变的作用,这种作用与上调狼疮小鼠肾组织中BMP-7表达相关。结论雷公藤多苷减轻狼疮肾炎病理改变的机制与其显著上调BMP-7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狼疮肾炎 小鼠 雷公藤多苷 骨形成蛋白7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sST2、AngII、IGFBP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3
11
作者 田瑞兆 张春林 +1 位作者 杨鹏 王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ST2)蛋白、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的影响。方法: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00例冠心病CH...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ST2)蛋白、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的影响。方法: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00例冠心病CH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功能(FDM),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sST2、AngII、IGFBP7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9%vs.77.42%,P<0.05);观察组LVEF、FMD均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sST2、AngII、ET-1低于对照组(P<0.05),IGFBP7、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可提高冠心病CHF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同时对患者血清sST2、AngII、IGFBP7的表达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 美托洛尔 可溶性ST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下载PDF
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骨密度及血清骨形成蛋白-7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胡顺金 方美双 +6 位作者 王东 曹媛茹 任克军 金华 茅燕萍 魏玲 王亿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40-45,共6页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水平及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4...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水平及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4例非透析CKD3~5期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结果每组失访2例),并设正常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iPTH)、BMP-7水平及第24腰椎BM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BUN、SCr和血清P、iPTH、ALP方面,以及在升高血清Ca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CKD病例组BMD和BMP-7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BMD和BMP-7均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BMD和BMP-7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透析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BMD和BMP-7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可防治非透析CKD肾性骨病,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功能及升高血清BMP-7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性骨病 大黄泄浊颗粒 湿热证 骨密度 骨形成蛋白-7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通过调节MGP、BMP-7因子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血管钙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柳诗意 张宁 +4 位作者 孟祥飞 石凯峰 刘世巍 朱宏伟 李兰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8期672-676,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通过调节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因子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大鼠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的抑制作用,探讨补...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通过调节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因子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大鼠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的抑制作用,探讨补肾活血方抑制CKD大鼠VC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中药组,每组20只,模型组与中药组大鼠实验第1~4周给予250 mg·kg-1·d-1腺嘌呤混悬液灌胃及含1. 8%高磷饲料喂养,第5~8周腺嘌呤改为隔日灌胃。中药组同时按55 g·kg-1·d-1剂量给予补肾活血方灌胃治疗,每日1次。正常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给药8周后,HE染色观察肾组织变化,茜素红染色观察主动脉钙化结节情况,检测主动脉钙含量及ALP活性,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钙(Ca2+)、磷(P3-)、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α-平滑肌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主动脉MGP、BMP-7mRNA表达。结果:HE染色观察提示:中药组较模型组正常肾小球数目增多,肾小管扩张程度降低,炎性细胞数量下降,腺嘌呤结晶减少。茜素红染色观察提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主动脉出现钙化结节,广泛红色颗粒物沉着;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钙化结节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主动脉钙含量及ALP活性升高,血P3-、Scr、BUN、i PTH水平升高,血Ca水平下降(P <0. 01),主动脉ALP蛋白表达明显升高、α-SM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 <0. 01),模型组主动脉MGP、BMP-7 mRNA表达下调(P <0. 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主动脉钙含量及ALP活性明显降低(P <0. 05),血P3-、Scr、BUN、i PTH水平均下降(P <0. 01,P <0. 05),血Ca2+水平升高(P <0. 01),中药组主动脉ALP蛋白表达降低、α-SMA蛋白表达升高(P <0. 01),且中药组MGP、BMP-7 mRNA表达上调(P <0. 01)。结论:补肾活血方能够改善CKD大鼠肾脏组织学、肾功能、改善钙磷代谢,上调MGP、BMP-7因子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CKD大鼠VC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补肾活血方 血管钙化 基质GLA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7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肾脏发育及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郝旭 王伟铭 陈楠 《医学综述》 2011年第4期504-507,共4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作为一种成骨蛋白,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BMP-7起初被认为具有诱导骨的生成,随后发现其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在肾脏发育过程中,BMP-7可以诱导输尿管芽的发生及肾小球的形成。此外,在肾脏疾病中BMP-...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作为一种成骨蛋白,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BMP-7起初被认为具有诱导骨的生成,随后发现其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在肾脏发育过程中,BMP-7可以诱导输尿管芽的发生及肾小球的形成。此外,在肾脏疾病中BMP-7可以通过Smad通路拮抗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而在肾脏纤维化、糖尿病肾病等肾脏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转化生长因子Β 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 纤维化 肾脏疾病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D90株对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增岭 蔡永东 +1 位作者 宋纯 胡昇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国内外研究表明,新城疫病毒在体内外对多种肿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城疫病毒D90株体外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抑制;光学显微镜及DAPI染色观察D90株对MCF-7细胞形态学影... 目的:国内外研究表明,新城疫病毒在体内外对多种肿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城疫病毒D90株体外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抑制;光学显微镜及DAPI染色观察D90株对MCF-7细胞形态学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MCF-7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D90株对MCF-7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D90株能够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包括上调Bax蛋白、下调Bcl-2蛋白,并促进Caspase-3和Caspase-9的裂解活化。结论:D90株能够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并促进Caspase-3和Caspase-9的裂解活化,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乳腺癌 MCF-7细胞 凋亡 调亡蛋白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形成蛋白-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秦永芳 袁海 徐廷伟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形成蛋白-7(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前列地尔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再静脉注射前列地...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形成蛋白-7(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前列地尔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再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μg,1次/d,疗程均为14d。测定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d、60d的血BMP-7、TGF-β1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前老年糖尿病肾病2组患者BMP-7、TGF-β1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BMP-7显著降低(均P<0.05),TGF-β1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前列地尔组治疗14d及60d后,血BMP-7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均P<0.05),血TGF-β1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这种作用可能与前列地尔调节血BMP-7及TGF-β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前列地尔 骨形成蛋白-7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β淀粉样蛋白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害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琳 郭春妮 +3 位作者 汤建军 赵圣杰 王铭琴 赵永波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91-194,198,共5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在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害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7~10 d,培养基中添加Aβ25-35毒性片段,10 min后添加不同浓度的BMP7。采...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在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害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7~10 d,培养基中添加Aβ25-35毒性片段,10 min后添加不同浓度的BMP7。采用CCK 8法检测细胞活力,TUNNEL荧光半定量法检测细胞凋亡,MAP2免疫荧光法观察神经元形态。结果 Aβ+不同浓度BMP7组细胞活力均较Aβ处理组明显增高(P<0.05),并随BMP7浓度增加其活性升高;TUNNEL荧光半定量实验显示Aβ+不同浓度BMP7组凋亡细胞较Aβ处理组明显减少(P<0.05),并随BMF7浓度增加凋亡细胞呈减少趋势;MAP2免疫荧光法观察神经元形态显示,Aβ+BMP7组较Aβ处理组海马神经锥体神经元的形态保护良好。结论 BMP7在Aβ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害中具有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骨形态发生蛋白7 Aβ25—35 神经保护
下载PDF
PARK7通过调控Trx2对缺糖缺氧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Necroptosis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巍巍 张亚洁 +4 位作者 刘芷含 程萍 黄文娟 谢志远 张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28期3088-3094,共7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蛋白7(PARK7)在缺糖缺氧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Necroptosis信号通路中调控硫氧还蛋白2(Trx2)对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①实验一:分为正常对照组、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DNCB...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蛋白7(PARK7)在缺糖缺氧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Necroptosis信号通路中调控硫氧还蛋白2(Trx2)对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①实验一:分为正常对照组、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DNCB组。SD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培养至12 d,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DNCB组均给予Caspase抑制剂预处理,DNCB同时给予DNCB预处理,缺氧2 h/复氧12 h,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中Trx2蛋白表达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②实验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慢病毒敲减PARK7组(sh PARK7组)、慢病毒扩增PARK7组(OE-PARK7组),各组给予相应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PARK7、Trx2、NLRP3、IL-1β蛋白表达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培养基中LDH水平。③实验三:TrxR活性检测分为正常对照组、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DNCB组、sh PARK7组、OE-PARK7组、sh PARK7+DNCB组、OE-PARK7+DNCB组,各组给予相应处理后检测TrxR活性;神经元受损程度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DNCB组、OE-PARK7组和OE-PARK7+DNCB组,各组给予相应处理后,检测缺氧2 h和复氧2 h、6 h、12 h、24 h后LDH水平。结果①DNCB组Trx2表达水平与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水平明显高于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P<0.05)。②OE-PARK7组PARK7、Trx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和sh PARK7组(P均<0.05),sh PARK7组均明显低于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P均<0.05);OE-PARK7组NLRP3、IL-1β蛋白相对表达量及LDH水平均明显低于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和sh PARK7组(P均<0.05),sh PARK7组均明显高于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P均<0.05)。③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sh PARK7组、OE-PARK7组TrxR活性均明显增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h PARK7+DNCB组、OE-PARK7+DNCB组TrxR活性均明显低于sh PARK7组、OE-PARK7组(P均<0.05)。随着复氧时间延长,各组LDH水平均升高,且DNCB组LDH水平均明显高于缺糖缺氧+Caspase抑制剂组和OE-PARK7组(P均<0.05),OE-PARK7+DNCB组LDH水平均明显高于OE-PARK7组(P均<0.05)。结论缺糖缺氧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Necroptosis信号通路中,PARK7可通过下调Trx2抑制NLRP3介导的炎性反应,该过程中TrxR是PARK7抗氧化应激保护作用必需的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croptosis信号通路 帕金森病蛋白7 硫氧还蛋白2 NOP样受体蛋白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慢性肾脏疾病纤维化中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道勤 张道友 《医学综述》 2015年第9期1579-1581,共3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一个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具有维持肾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作用。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拮抗剂,BMP-7是体内一种强有力的抗纤维化因子,能抑制或逆转肾纤维化,改善肾功能。该文就近年BMP-7在慢性肾脏...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一个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具有维持肾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作用。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拮抗剂,BMP-7是体内一种强有力的抗纤维化因子,能抑制或逆转肾纤维化,改善肾功能。该文就近年BMP-7在慢性肾脏病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期待BMP-7今后在治疗慢性肾脏病纤维化中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7 慢性肾脏疾病 肾纤维化
下载PDF
来氟米特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狼疮样小鼠肾组织BMP-7、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志强 宫彩霞 +3 位作者 李振彬 耿丽芬 惠乃玲 朱建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狼疮样小鼠肾组织中骨形成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来氟米特对狼疮肾炎(LN)的保护机制。方法 B6D2F1杂交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均n=6):正常对照组、模型...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狼疮样小鼠肾组织中骨形成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来氟米特对狼疮肾炎(LN)的保护机制。方法 B6D2F1杂交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均n=6):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和来氟米特组。建立cGVHD LN小鼠模型后,泼尼松组、来氟米特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比较各组小鼠的尿蛋白排泄率(UPE)、肾功能、肾脏病理改变以及肾组织中BMP-7、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UPE、尿素(BUN)、肌酐(Scr)显著升高,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加重,BMP-7表达显著减少、TGF-β1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泼尼松组、来氟米特组UPE、BUN、Scr显著降低,肾脏病理明显改善,BMP-7表达增加、TGF-β1表达减少(P<0.05或0.01)。狼疮样模型小鼠肾组织中BMP-7表达水平与UPE、BUN、Scr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TGF-β1表达水平与UPE、BUN、Scr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上调BMP-7、下调TGF-β1在肾脏的表达,可能是来氟米特对对LN的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狼疮肾炎 来氟米特 骨形成蛋白-7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