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鱼类新记录种——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
1
作者 赵海鹏 卢全伟 +2 位作者 王伟 程军明 吴永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043-2043,共1页
2011年7月,在河南省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副鳅属标本4号,经鉴定为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为河南省鱼类动物分布新记录。
关键词 红尾副鳅 新纪录 河南省
下载PDF
SUBSPECIFIC DIFFERENTIATION OF Paracobitis variegatus WITH COMMENTS ON ITS ZOOGEOGRAPHY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君兴 陈银瑞 MauriceKottelat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58-67,0,共11页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oach Paracobitis variegatus is confined to upper Yangtze, Huanghe and Nanpanjiang drainages. The number of branched dorsal fin rays, morphology of anterior nostril, colour pattern of hea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oach Paracobitis variegatus is confined to upper Yangtze, Huanghe and Nanpanjiang drainages. The number of branched dorsal fin rays, morphology of anterior nostril, colour pattern of head and the length of maxillary barbel indicate that it has differentiated into two subspecies. Both subspecies are isolated geographically: P. variegatus variegatus restricted to the upper Yangtze and the upper Huanghe Rivers, and P. variegatus longidorsalis, new subspecies, to the upper Nanpanjiang River. The subspecific differentiation is supposed to correlated to the sharp uplift of the eastern Yunnan Plateau during late Pleistocene.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Nemachilus berezowsku Gunther, 1896 and Nemacheilus oxygnathus Regan, 1908 are also discussed and they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synonyms of P. variegatus varieg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cobitis variegatus Subspecific differentiation New subspecies ZOOGEOGRAPHY
全文增补中
不同质量浓度MS-222对红尾副鳅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肖贵榜 张浩然 +7 位作者 黄胜 赵谱远 杨玉能 鲍娟 周林 陆武军 廖丽 姜秋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84-1892,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质量浓度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对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的麻醉效果及其生理行为特征,为鱼类野外活体样本采集、驯养和繁育等科研生产活动提供麻醉技术并丰富鱼类麻醉理论。【方法】采用静水生... 【目的】探究不同质量浓度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对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的麻醉效果及其生理行为特征,为鱼类野外活体样本采集、驯养和繁育等科研生产活动提供麻醉技术并丰富鱼类麻醉理论。【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设置35.0、45.0、60.0、70.0、85.0、110.0、140.0、150.0、180.0和210.0 mg/L共10组MS-222质量浓度进行红尾副鳅麻醉试验,检测不同质量浓度MS-222药浴红尾副鳅后的麻醉和复苏阶段经过时间及呼吸频率,筛选适宜红尾副鳅驯养、繁育和疾病防治的MS-222麻醉剂质量浓度。【结果】依据MS-222麻醉红尾副鳅后其不同呼吸频率和行为特征,可将红尾副鳅麻醉程度分为应激期、轻度镇静期、深度镇静期、轻度麻醉期、麻醉期和深度麻醉期(A1~A6期)6个麻醉阶段,将复苏过程分为复苏期1~复苏期4(R1~R4期)4个复苏等级;10个质量浓度MS-222麻醉均能使红尾副鳅达到A6阶段,且均能复苏至R4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S-222质量浓度与麻醉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2)=-0.6003)(P<0.05,下同),与复苏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2)=0.7440);麻醉剂量均显著影响红尾副鳅的麻醉与复苏。各质量浓度MS-222处理红尾副鳅的呼吸频率均呈波浪式变化,麻醉和复苏阶段的呼吸频率均存在差异。在充氧条件下,35.0~210.0 mg/L MS-222处理红尾副鳅的复苏率均达100.0%。【结论】不同质量浓度MS-222处理红尾副鳅在麻醉和复苏阶段的呼吸频率均存在差异,理想的麻醉浓度区间为45.0~180.0 mg/L,110.0~180.0 mg/L的MS-222可用于红尾副鳅短时麻醉,45.0~85.0 mg/L的MS-222可用于红尾副鳅较长时间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副鳅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 麻醉效果 复苏率 呼吸频率
下载PDF
大宁河红尾副鳅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郭志强 刘绍平 +3 位作者 段辛斌 岳兴建 王珂 陈大庆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8,共5页
利用耳石、脊椎骨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采自大宁河的129尾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es)的年轮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龄脊椎骨钙质沉积不明显,轮纹观察不清楚,耳石轮纹较清楚。红尾副鳅群体由2~6... 利用耳石、脊椎骨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采自大宁河的129尾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es)的年轮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龄脊椎骨钙质沉积不明显,轮纹观察不清楚,耳石轮纹较清楚。红尾副鳅群体由2~6龄共5个龄组组成,体重体长关系为W=1.95×10^-4L^2.309,耳石直径与体长的关系为L=263.24R+9.03,生长方程为Lt=222.708[1-e^-0.092(t+2.162)];Wt=51.399[1-e^-0.092(t+2.162)]2.309。结果表明:红尾副鳅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6.97龄,7龄前后为合理的捕捞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es) 年龄 生长 大宁河
下载PDF
短体副鳅的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宝森 姚艳红 王志坚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3,共4页
2005年3~4月和2006年3~4月进行了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的人工繁殖试验,获得了数批受精卵,期间对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短体副鳅成熟卵圆形,卵膜强粘性,卵径2.3~2.53mm,平均2.41mm,水温17~19℃时... 2005年3~4月和2006年3~4月进行了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的人工繁殖试验,获得了数批受精卵,期间对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短体副鳅成熟卵圆形,卵膜强粘性,卵径2.3~2.53mm,平均2.41mm,水温17~19℃时胚胎发育历时58h 20min,共划分为26时期。未受精卵能够发育到原肠中期,后全部死亡。初孵仔鱼全长3.5mm左右,卵黄囊长勺型,通体透明无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 胚胎发育 受精卵
下载PDF
短体副鳅泌尿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温龙岚 王志坚 +1 位作者 冯兴无 姚艳红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64,共6页
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对短体副鳅泌尿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体副鳅泌尿系统由中肾、输尿管、膀胱构成,未观察到头肾.中肾包括肾小体、肾小管和填充于其间的拟淋巴组织,无皮质和髓质之分.肾小管由第一近端小管、第二近端小管和远端小... 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对短体副鳅泌尿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体副鳅泌尿系统由中肾、输尿管、膀胱构成,未观察到头肾.中肾包括肾小体、肾小管和填充于其间的拟淋巴组织,无皮质和髓质之分.肾小管由第一近端小管、第二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组成,无颈段.输尿管前后段组织结构有明显差异.膀胱为不发达的输尿管膀胱.斯坦尼斯小体多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体副鳅 泌尿系统 拟淋巴组织 斯坦尼斯小体
下载PDF
红尾副鳅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宗君 邹建平 +2 位作者 李正杰 廖国平 黄小丽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5-700,706,共7页
用封闭流水式装置测定了红尾副鳅的耗氧率变化及窒息点。结果表明,红尾副鳅耗氧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减小,红尾副鳅其耗氧率昼夜变化差异显著(P<0.05)。在水温14.0℃时,平均体重4.0 g的红尾副鳅的平均耗氧率为0.1659 mg/(g·h),日... 用封闭流水式装置测定了红尾副鳅的耗氧率变化及窒息点。结果表明,红尾副鳅耗氧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减小,红尾副鳅其耗氧率昼夜变化差异显著(P<0.05)。在水温14.0℃时,平均体重4.0 g的红尾副鳅的平均耗氧率为0.1659 mg/(g·h),日平均耗氧率为0.1389 mg/(g·h),夜间其平均耗氧率为0.1930 mg/(g·h);平均体重为7.9 g的红尾副鳅的平均耗氧率为0.1175 mg/(g·h),日平均耗氧率为0.1099 mg/(g·h),夜间其平均耗氧率为0.1251 mg/(g·h);平均体重9.5 g的红尾副鳅平均耗氧率为0.0534 mg/(g·h),日平均耗氧率为0.0509 mg/(g·h),夜间平均耗氧率为0.0559mg/(g·h),窒息点为1.137 mg/L。本研究表明红尾副鳅为耗氧率和窒息点较高的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副鳅 耗氧率 窒息点
下载PDF
嘉陵江下游短体副鳅个体生殖力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玉龙 董建彬 +2 位作者 邓玉江 赵桥弟 王志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525-4526,4529,共3页
[目的]为短体副鳅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89尾雌性短体副鳅为试材,对其中161尾进行年龄鉴定;考察该鱼的绝对生殖力(F)(以第4期卵粒数量表示)和F与其体长(L)、净体重(W)、年龄的关系,体长相对生殖力(F/L)与L和年龄的... [目的]为短体副鳅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89尾雌性短体副鳅为试材,对其中161尾进行年龄鉴定;考察该鱼的绝对生殖力(F)(以第4期卵粒数量表示)和F与其体长(L)、净体重(W)、年龄的关系,体长相对生殖力(F/L)与L和年龄的关系,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与W的关系,并对该鱼的卵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短体副鳅的F为102~574粒,F/L为1.887~9.111粒;F与L和W呈直线相关,线性方程分别为F=7.5462L-181.96和F=34.096W+140.74;161尾雌鱼中,1龄鱼42尾,2龄鱼59尾,3龄鱼52尾,4龄鱼7尾,5龄鱼1尾;F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F/L随年龄增大而减小;F/L与L的方程为F/L=0.0484L+1.5920,F/W与W的关系为F/W=-6.8869W+98.647;卵径分布只出现1个高峰,且峰值卵径所占比例较大。[结论]短体副鳅为一次性产卵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体副鳅 绝对生殖力 相对生殖力
下载PDF
红尾副鳅消化系统结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陶聪 李春涛 +1 位作者 冯华久 王志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987-9989,共3页
对红尾副鳅的消化系统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口咽腔顶壁有味蕾分布,粘液细胞较底壁多;胃呈"U"形,贲门部和盲囊部含有大量胃腺,而幽门与肠交接处胃腺消失;肠各段在组织结构上差异不显著;肛门粘膜下层发达。消化腺主要为肝脏... 对红尾副鳅的消化系统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口咽腔顶壁有味蕾分布,粘液细胞较底壁多;胃呈"U"形,贲门部和盲囊部含有大量胃腺,而幽门与肠交接处胃腺消失;肠各段在组织结构上差异不显著;肛门粘膜下层发达。消化腺主要为肝脏和胰腺。肝细胞索明显,但无明显的肝小叶,亦无明显的中央静脉存在,但肝血窦发达;胰腺主要弥散分布于肝脏中以及胃与肠交接之处,其他还伴随着肠呈纵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副鳅 消化系统 组织结构
下载PDF
红尾副鳅生物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中艳 严太明 马恒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352-356,共5页
通过对雅安市青衣江段红尾副鳅的可量性状、年龄组成、繁殖特性等生物学进行初步研究。红尾副鳅的体长范围为6.98~15.41cm,体重范围为2.10~21.00g;体重与体长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W=0.0184L^2.5112=0.933。年龄可分为5个龄组... 通过对雅安市青衣江段红尾副鳅的可量性状、年龄组成、繁殖特性等生物学进行初步研究。红尾副鳅的体长范围为6.98~15.41cm,体重范围为2.10~21.00g;体重与体长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W=0.0184L^2.5112=0.933。年龄可分为5个龄组,以3龄和4龄个体占绝大多数。红尾副鳅雄鱼的体长范围为6.95~15.41 cm,雌鱼体长范围为6.98~13.68cm,体重范围为2.10~17.30g,平均绝对怀卵量为340粒/尾。产卵前期Ⅲ期和Ⅳ期卵巢卵粒半径平均值分别为0.686和1.052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副鳅 生物学 可量性状 繁殖特性
下载PDF
洱海地区的副鳅属鱼类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伟 何纪昌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9,共5页
在洱海地区迄今发现3种副鳅属鱼类,它们分别生活于洱海、洱源的右所和牛街。其中洱源牛街的副鳅为一新种,命名为尖头副鳅Paracobitis acuticephala。其鉴别特征为:头尖,呈锥形;前躯鳞片密集;脊椎骨数目较多,为4+40—42;下颌中部前缘“V... 在洱海地区迄今发现3种副鳅属鱼类,它们分别生活于洱海、洱源的右所和牛街。其中洱源牛街的副鳅为一新种,命名为尖头副鳅Paracobitis acuticephala。其鉴别特征为:头尖,呈锥形;前躯鳞片密集;脊椎骨数目较多,为4+40—42;下颌中部前缘“V”字形缺刻明显;身体高度自背鳍起点向尾鳍基方向逐渐降低。经比较中国副鳅属全部种类,仅洱海地区的3种副鳅胸腹部具鳞,不同于其他种类,且它们的分布区邻近,因此,它们极可能为一自然类群。而它们间一定的地理隔离和生态隔离乃是促成物种分化的主要原因,经漫长岁月的演化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各自的形态学特征,成为识别和鉴定物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地区 副鳅属 新种
下载PDF
红尾副鳅的生物学性状及人工驯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勇 张红 +1 位作者 杨兵 应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296-11298,共3页
[目的]了解红尾副鳅生物学性状及人工驯养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了366尾野生红尾副鳅的生物学性状,并对其人工驯养进行研究。[结果]红尾副鳅平均体长为(122.89±2.58)mm,平均体重为(13.04±0.62)g。红尾副鳅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 [目的]了解红尾副鳅生物学性状及人工驯养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了366尾野生红尾副鳅的生物学性状,并对其人工驯养进行研究。[结果]红尾副鳅平均体长为(122.89±2.58)mm,平均体重为(13.04±0.62)g。红尾副鳅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0.000 2x2.279 5(R2=0.795 2)。雌性红尾副鳅的绝对怀卵量为162~756粒,平均怀卵量为(437.3±31.27)粒。红尾副鳅的怀卵量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29.814x+8.038 3(R2=0.682 6)。红尾副鳅的怀卵量与体长的关系式为y=0.003 9x2.378(R2=0.702 2)。雌性红尾副鳅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龄,雄性在1龄时就有成熟个体出现,繁殖旺季为4~5月。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红尾副鳅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且生长速度较快。经60 d饲养,红尾副鳅的增重率和成活率分别为27%~32%和78%~97%。[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红尾副鳅为新养殖对象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副鳅 生物学性状 人工驯养
下载PDF
红尾副鳅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妍茹 邢连喜 +2 位作者 陈涛 杨敏 尤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6,共7页
采用长PCR和嵌套PCR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并注释了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Dabry de Thiersant,1874)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果表明:红尾副鳅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571bp,A+T含量55.6%,基因构成及排列与其他硬骨鱼基本相同,包含37个基... 采用长PCR和嵌套PCR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并注释了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Dabry de Thiersant,1874)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果表明:红尾副鳅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571bp,A+T含量55.6%,基因构成及排列与其他硬骨鱼基本相同,包含37个基因和1个控制区(D-loop区).基因组结构紧密,除控制区外基因间仅存在63bp的间隔,33bp的重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除了COI基因以GTG作为起始密码子,COII、COIII和Cyt b以不完整的T,ND4基因以不完整的TA作为终止密码子外,大都以典型的ATG作为起始密码子,以TAA或TAG作为终止密码子.22个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中,除了tRNASer(AGN)外,其余21个都可以折叠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tRNASer(AGN)缺失了DHU臂,在相应位置上只形成一个环.预测了rRNA的二级结构,其中12SrRNA包含43个茎环结构,16SrRNA包含6个结构域,53个茎环结构.控制区包含1个终止相关序列TAS1、3个中央保守序列(CSB-F、CSB-D、CSB-E)、2个保守序列区(CSB-2、CSB-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副鳅 线粒体基因组 tRNA二级结构 控制区
下载PDF
乌江流域红尾副鳅人工驯养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贵榜 张浩然 +4 位作者 陈兴科 杨玉能 鲍娟 王礼节 葛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8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明红尾副鳅人工驯养条件下的生长特点及其鱼病防治技术,为红尾副鳅的驯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利用栖息地水源进行初夏、盛夏与初秋条件下的水簇箱充氧遮阴驯养;投喂环毛蚓属青蚓(Pheretima guillelmi)、赤子爱胜蚓... 【目的】探明红尾副鳅人工驯养条件下的生长特点及其鱼病防治技术,为红尾副鳅的驯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利用栖息地水源进行初夏、盛夏与初秋条件下的水簇箱充氧遮阴驯养;投喂环毛蚓属青蚓(Pheretima guillelmi)、赤子爱胜蚓太平二号(Eisenia foetida)、黄粉虫、黑水虻以及通威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等饲料;驯养水温15~18℃;用高锰酸钾对鱼体进行药浴消毒,鱼病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及五黄散等药剂进行防治。【结果】红尾副鳅喜食黄粉虫,适宜生长水温15~18℃;驯养60 d的成活率为51.85%,鱼体体长增长率为10.80%,鱼体体重增重率为11.83%,红尾副鳅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关系为W=0.0002 L^(2.2783)(n=98,R^(2)=0.8105),雌雄红尾副鳅的体长与体重差异不显著;驯养过程中主要发生细菌性(应激性)出血病与小瓜虫病,治疗效果不理想,发病鳅拒食快,死亡率高。【结论】在驯养水温15~18℃、水簇箱全程充氧、饲养黄粉虫及适当防治和治疗鱼病的条件下,人工驯养红尾副鳅成活率可达84%。研究为红尾副鳅人工驯化与种质资源保护积累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副鳅 驯养 体长 体重 成活率
下载PDF
贵州洞穴盲副鳅一新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维贤 冉景丞 陈会明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1-2,共2页
描记采于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一洞穴的盲副鳅一新种,命名为茂兰盲副鳅Paracobitis maolanensisLi,RanetChen sp nov。该种与产于该县的长须盲副鳅Paracobitis longibarbatusChen,YangetSket(1998)的区别为:①口须纤弱而不是发达;②鼻瓣... 描记采于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一洞穴的盲副鳅一新种,命名为茂兰盲副鳅Paracobitis maolanensisLi,RanetChen sp nov。该种与产于该县的长须盲副鳅Paracobitis longibarbatusChen,YangetSket(1998)的区别为:①口须纤弱而不是发达;②鼻瓣不成须状;而不是鼻瓣发育成鼻须。③胸鳍较长,后伸接近腹鳍起点且形态特殊;④尾鳍深叉;⑤臀鳍条ii,5;而不是ii,6。新种与分布于广西的后鳍盲副鳅Paracobitis posterodarsalusLi,RaoetChen的区别为:①背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而不是在整个腹鳍之后;②口须纤弱鼻瓣不呈鼻须;而不是口须发达,鼻瓣发育成鼻须;③背鳍条iii,8;而不是iii,6;④臀鳍条ii,5;而不是ii,4;⑤胸鳍长而形态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种 副鳅属 洞穴盲鱼 贵州
下载PDF
红尾副鳅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先坤 朱重洋 +4 位作者 何海波 王雪力 徐华明 武佳韵 温安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3,共7页
为评价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肌肉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性,试验一选取采自石棉县的野生红尾副鳅165尾,其中雄鳅81尾(4.29±0.43)g,雌鳅84尾(4.36±0.59)g,检测了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部分矿物元素,并将... 为评价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肌肉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性,试验一选取采自石棉县的野生红尾副鳅165尾,其中雄鳅81尾(4.29±0.43)g,雌鳅84尾(4.36±0.59)g,检测了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部分矿物元素,并将测定结果与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相比较,对红尾副鳅肌肉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试验二选取体表无伤、体质健壮的雨城区红尾副鳅120尾(4.21±0.85)g、天全县红尾副鳅120尾(3.22±0.73)g,分别置于不同浓度铬(0、200、400、600 mg/L)和铜(0、0.3、0.6、0.9 mg/L)的处理液中。分别于10 h、24 h后取肝胰脏和肌肉,检测铬、铜含量,考察红尾副鳅对铬、铜的富集程度。结果表明,红尾副鳅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8.69%、18.49%、2.15%和1.34%;肌肉中17种水解氨基酸总量为87.50%(质量分数,干样),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5.54%,占氨基酸总量的40.62%,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8008,氨基酸评分为1.02,赖氨酸含量丰富,苯丙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指数为75.23。红尾副鳅(石棉县)肌肉THQCu、THQCr分别为0.965 8和1.044 4,且Cu、As、Pb、Cr和Cd的THQ总值达2.266 9,表明长期食用野生红尾副鳅(石棉县)存在健康风险。不同浓度Cr、Cu处理组红尾副鳅(雨城区、天全县)肝胰脏和肌肉Cr、Cu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红尾副鳅对Cr、Cu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综上,红尾副鳅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但因红尾副鳅对重金属(Cr、Cu)的富集能力较强,进行人工养殖时须严格检测饲料和水体中重金属(Cr、Cu)的含量,并尽可能地缩短养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 营养成分 氨基酸 矿物元素 目标危险系数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的生态养殖台湾鳗鳅的营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全森 蔡灵 +4 位作者 孙彩娟 李岁艳 郭少华 孙纪录 青强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6-42,共7页
为给台湾鳗鳅的加工与综合利用提供营养学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对生态养殖条件下不同质量[3种体质量依次为(28.67±1.56)、(43.34±2.26 ) g和(59.47±4.77 ) g]的台湾鳗鳅的肌肉和皮的营养成分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中等... 为给台湾鳗鳅的加工与综合利用提供营养学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对生态养殖条件下不同质量[3种体质量依次为(28.67±1.56)、(43.34±2.26 ) g和(59.47±4.77 ) g]的台湾鳗鳅的肌肉和皮的营养成分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中等规格的鳗鳅肌肉占体重比例最高。在肌肉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天冬氨酸(asparagic acid,Asp)和赖氨酸(lysine, Lys)含量分列前三位,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valine, Val),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花生四烯酸饱和DHA含量分列前三位,K、Ca 和Na含量分列必需矿质元素前三位,分别为2 699.12、1 444.65、446.32 mg/kg。随规格的增大,肌肉中水分含量下降,蛋白质、灰分和胶原蛋白含量均先升后降,并在中等规格的鳗鳅肌肉中分别为17.34%、1.28%、5.95 mg/g;脂肪含量呈升高趋势;氨基酸(amino acid, AA)、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EAA)和必需氨基酸/氨基酸(EAA/AA)均先升后降,中等规格的鳗鳅中分别为40.88、91.56 mg/g、0.45,均达到优质蛋白质标准;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比均先升后降。鱼皮中的甘氨酸(glycine,Gly)、Glu和丙氨酸(alanine,Ala)含量分列前三位,AA、EAA、EAA/AA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均低于肌肉中,其随规格的变化趋势与肌肉相似,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threonine,Thr);中等规格的鳗鳅肌肉和皮中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数值均高于97。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皮中,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皮中。皮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DHA和亚油酸分列前三位;含量最高的矿质元素分别是Ca、K和Na;矿质元素含量高于肌肉中。在3种规格鳗鳅的肌肉和皮中,重金属Cr、Pb和Cd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因此,中等规格的台湾鳗鳅的肌肉营养品质最佳,皮中的胶原蛋白和钙是有开发前景的两个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阶段 生态养殖 台湾鳗鳅 营养特性 研究
下载PDF
鳗鳅与泥鳅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霄旭 姜启兴 +3 位作者 陈晓东 许艳顺 于沛沛 夏文水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3-20,共8页
对鳗鳅和泥鳅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与肌肉相比,鳗鳅和泥鳅皮中水分含量显著降低(-13.03%,P<0.05;-10.30%,P<0.05),但蛋白含量明显增加(+54.22%,P<0.05;+9.60%,P<0.05),且两种鳅类之间差异显著(P<0.05).2)鳗... 对鳗鳅和泥鳅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与肌肉相比,鳗鳅和泥鳅皮中水分含量显著降低(-13.03%,P<0.05;-10.30%,P<0.05),但蛋白含量明显增加(+54.22%,P<0.05;+9.60%,P<0.05),且两种鳅类之间差异显著(P<0.05).2)鳗鳅和泥鳅皮中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肌肉,其均值分别为61.76 mg/g和5.75 mg/g.3)两种鳅类氨基酸组成无明显差异.鳗鳅和泥鳅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而皮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苏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4)鳗鳅和泥鳅肌肉中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皮中脂肪含量(P<0.05),且两种鳅类之间差异显著(P<0.05).5)鳗鳅和泥鳅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皮中脂肪含量.6)鳗鳅和泥鳅肌肉中矿质含量最高的是K,分别达到2 687.36 mg/kg和1 750.49 mg/kg,而鳗鳅和泥鳅皮则富含Ca,分别高达4 091.83 mg/kg和5 948.4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鳅 泥鳅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广西洞穴盲副鳅一新种(鲤形目:鲤科) 被引量:5
19
作者 冉景丞 李维贤 陈会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82,共2页
描记采于广西南丹县一洞穴的盲副鳅一新种,以背鳍起点位于整个腹鳍之后上方这一特征命名后鳍盲副鳅P aracobitis p osterod arsa lus L i,R an et Ch in sp.nov.,并与近缘种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动物学 新种 洞穴盲鳅 副鳅属 广西
下载PDF
不同规格生态型拟鳗副鳅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全森 刘艺冉 +3 位作者 叶嘉 蔡灵 青友民 王少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518-525,共8页
对3种规格生态型拟鳗副鳅肌肉及皮部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1)形体指标随规格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大后下降趋势,中等规格的鳗鳅肌肉和皮占体质量的比例分别为57.92%和13.92%,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身体常规营养成分均衡,均体现出皮... 对3种规格生态型拟鳗副鳅肌肉及皮部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1)形体指标随规格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大后下降趋势,中等规格的鳗鳅肌肉和皮占体质量的比例分别为57.92%和13.92%,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身体常规营养成分均衡,均体现出皮的胶原蛋白显著高于肌肉中胶原蛋白,且中等规格鳗鳅的胶原蛋白值达68.22%,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所设计的处理中,其氨基酸总量,经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最高分别出现在肌肉和皮中,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低于皮中,此外肌肉和皮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是高于和低于FAO/WHO标准.4)设计的处理中,检测出脂肪酸数量相同,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数值略高于皮部.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多.5) 3种规格的拟鳗副鳅矿质元素中,肌肉和皮中含量最高的分别是K,Ca元素.皮中矿质元素含量高于肌肉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养殖 拟鳗副鳅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