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symmetric Merging Flow in a Rectangular Channel
1
作者 Abuzar Abid Siddiqui 《World Journal of Mechanics》 2016年第4期118-130,共13页
The steady, asymmetric and two-dimensional flow of viscous, incompressible and Newtonian fluid through a rectangular channel with splitter plate parallel to walls is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Earlier, the position of ... The steady, asymmetric and two-dimensional flow of viscous, incompressible and Newtonian fluid through a rectangular channel with splitter plate parallel to walls is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Earlier, the position of the splitter plate was taken as a centreline of channel but here it is considered its different positions which cause the asymmetric behaviour of the flow field. The geometric parameter that controls the position of splitter is defined as splitter position parameter a. The plane Poiseuille flow is considered far from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splitter. This flow-problem is solved numerically by a numerical scheme comprising a fourth order method, followed by a special finite-method. This numerical scheme transforms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to system of finite-difference equations, which are solved by point S.O.R. iterative method.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further refined and upgraded by Richardson Extrapolation method. The calc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for the ranges -1 α R < 10<sup>5</sup>.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existing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symmetric case (when a = 0) for velocity, vorticity and skin friction distributions. The comparison is very favourable. Moreover, the notable thing is that the decay of vorticity to its downstream value takes place over an increasingly longer scale of x as R increases for symmetric case but it is not so for asymmetric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walls rectangular channel with parallel splitter Special Finite-Difference Method S. O. R. and Richardson Extrapolation Methods
下载PDF
倾斜条件下并联矩形通道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瑜 陈炳德 +2 位作者 熊万玉 黄彦平 徐建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00-1605,共6页
以截面尺寸为50mm×2mm的矩形并联双通道为实验本体,开展了倾斜条件下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研究。主要参数范围为:压力,3~8 MPa;质量流速,300~800kg/(m^2·s);入口温度,180~270℃;倾斜角度,0°~30°。通过分析实验结... 以截面尺寸为50mm×2mm的矩形并联双通道为实验本体,开展了倾斜条件下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研究。主要参数范围为:压力,3~8 MPa;质量流速,300~800kg/(m^2·s);入口温度,180~270℃;倾斜角度,0°~30°。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到了系统压力、质量流速、入口过冷度以及倾斜角度对流动不稳定性界限参数的影响规律,基于过冷度数Nsub和相变数Npch绘制了流动不稳定边界,并通过实验数据拟合了包含Froud数和Δρ/Δρg的不稳定边界准则关系式。研究发现,在实验工况范围内,倾斜条件对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 并联矩形通道 倾斜条件
下载PDF
水平矩形管内气液两相流界面波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广军 郭烈锦 +1 位作者 陈学俊 杨英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40-745,共6页
气液两相流中界面波的存在对传热、传质、阻力特性及稳定性都有很大影响。前人有关界面波的研究大多偏重于两相流中界面波的类型及其转变,而对其特征参数变化规律(如振幅、波长、频率和速度等)的研究则很少。但界面波对气液两相流流动... 气液两相流中界面波的存在对传热、传质、阻力特性及稳定性都有很大影响。前人有关界面波的研究大多偏重于两相流中界面波的类型及其转变,而对其特征参数变化规律(如振幅、波长、频率和速度等)的研究则很少。但界面波对气液两相流流动阻力和流动结构影响机理的深入研究必须以了解界面波的各特性参数为前提,同时界面波有关特性参数的深入研究也可为气液两相流的数学理论化提供实验基础。 本文以气、水为工质,系统研究了水平矩形管内气液两相流的界面波特性。根据界面波在时域、幅域内的不同特征区别出了各种类型的波并给出了相应的波形和流型图。着重研究了界面波各特征量随气液两相流量变化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矩形管 气液两相流 界面波
下载PDF
基于一维漂移流模型的并联矩形双通道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熊万玉 唐瑜 陈炳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89-1996,共8页
基于一维漂移流模型构建了并联矩形双通道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数学模型。模型中采用Zuber推荐的经验关系式计算两相流体空泡份额,采用Chisholm关系式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拟关系式计算两相流体的摩擦压降。求解过程中将质量方程、能... 基于一维漂移流模型构建了并联矩形双通道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数学模型。模型中采用Zuber推荐的经验关系式计算两相流体空泡份额,采用Chisholm关系式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拟关系式计算两相流体的摩擦压降。求解过程中将质量方程、能量方程与动量方程解耦,并在计算域内沿流动方向依次求解方程组。计算过程中,首先开展稳态计算,在稳态解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流量或功率扰动,诱发流体周期性振荡,通过辨识瞬态计算中得到的流量振荡模式来获得流动不稳定边界。采用数值计算获得的密度波脉动图像与实验中观察到的密度波脉动现象的特征基本一致。最后,针对16组典型实验工况开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大部分工况下计算不稳定界限热流密度与实验值的相对偏差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矩形双通道 密度波不稳定性 漂移流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矩形并联多通道密度波不稳定实验
5
作者 周源 闫晓 +1 位作者 王艳林 卢冬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6,共5页
采用2个相同的矩形加热通道和1个不受热大旁通通道构成实验段,在高温高压实验台架上对并联多通道流动不稳定性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系统压力、质量流速和入口过冷度对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以并联多通道发生流动不稳定时矩形通... 采用2个相同的矩形加热通道和1个不受热大旁通通道构成实验段,在高温高压实验台架上对并联多通道流动不稳定性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系统压力、质量流速和入口过冷度对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以并联多通道发生流动不稳定时矩形通道热工参数为基准绘制过冷度数-相变数(Nsub-Npch)边界图,并将其与矩形双通道流动不稳定边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近工况参数条件下,并联多通道脉动界限热流密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多通道 密度波 不稳定 矩形通道
下载PDF
等壁温下平行微通道内层流换热的数值模拟
6
作者 李彩霞 王斯民 胡鹏睿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4,29,共4页
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模拟了矩形微通道内层流流动换热过程,使用的工质为去离子水。模拟结果揭示了以下结论:矩形微通道侧面的面积热阻会显著随流速而变化,在整体范围内,面积热阻会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微通道内... 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模拟了矩形微通道内层流流动换热过程,使用的工质为去离子水。模拟结果揭示了以下结论:矩形微通道侧面的面积热阻会显著随流速而变化,在整体范围内,面积热阻会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微通道内流体流速的设置还因考虑到泵的承受能力,若流速过高,对泵性能的要求也会提高,因此流速的设置要综合考虑面积热阻和泵的性能。微通道的横截面积尺寸对微通道性能的影响不大。当微通道长宽比为1时,阻力系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壁温 平行微通道 层流流动 面积热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考虑壁面滑移效应的平行单裂隙辐射流瞬态水力特性研究
7
作者 杜万军 柴军瑞 +1 位作者 许增光 曹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6-143,共8页
为研究平行单裂隙辐射流内部细观水力特性,建立基于湍流RANS k-ε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平行单裂隙辐射流呈现“非典型辐射流”现象,且存在优势水力通道;旋涡的演化束窄了水流通道,距离优势水力通道和辐射中心越近,流速和旋涡流强度越大;... 为研究平行单裂隙辐射流内部细观水力特性,建立基于湍流RANS k-ε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平行单裂隙辐射流呈现“非典型辐射流”现象,且存在优势水力通道;旋涡的演化束窄了水流通道,距离优势水力通道和辐射中心越近,流速和旋涡流强度越大;辐射中心水压增大引起裂隙流量增加,同时优势水力通道形成越早且越稳定,裂隙宽度越大,则裂隙湍流效应越显著,但主要以径向湍流为主;裂隙接触面重新分配优势水力通道,降低了裂隙渗流能力,且接触率与裂隙渗流量呈负相关;壁面滑移对水流产生了阻碍和协助两种作用,主要与滑移的方向和速度关系密切。入口水压、裂隙宽度、接触率和壁面滑移等综合因素对平行单裂隙辐射流水力特性的影响效应显著,本研究可为复杂裂隙辐射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单裂隙 非典型辐射流 瞬态水力特性 优势水力通道 壁面滑移效应
下载PDF
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方法及在热对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侯慧清 张莉 金希卓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1-387,共7页
首次将无结构三角网格的有限体积方法和压强连接半隐式算法相结合 ,用于求解非平行壁管道中的热对流问题。并由此分析了化学汽相淀积薄膜生长的均匀性问题。计算结果对于分析一类管道中热和动量输运现象均有普遍指导意义。
关键词 无结构三角网格 有限体积方法 热对流 传热
下载PDF
多通道投影立体拼接显示墙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子健 黄展鹏 丁莹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0年第3期324-329,共6页
就多投影立体拼接显示墙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影响立体感的两个指标最大视差和正负视差配比,给出了立体视差调节的指导性原则。首次提出了以实时曲线拟合生成边缘融合函数的方法,并基于平行双目投影模型,结合几何校正技术对... 就多投影立体拼接显示墙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影响立体感的两个指标最大视差和正负视差配比,给出了立体视差调节的指导性原则。首次提出了以实时曲线拟合生成边缘融合函数的方法,并基于平行双目投影模型,结合几何校正技术对多通道立体显示拼接墙进行了实现。实验证明,最大视差和正负视差配比对虚拟现实系统的立体感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基于曲线拟合的边缘融合方法能够快速实现多通道投影的无缝拼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投影立体显示墙 最大视差 曲线拟合 平行双目投影模型 几何校正 边缘融合
下载PDF
流体在矩形通道中作层流流动时的规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俊 徐继红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5-67,共3页
平行壁面是环形通道当内圆半径趋于无限大时的极限情况 ,流体在矩形通道中流动时所受的内摩擦力或压降是流体在两个平行壁面间流动时产生的内摩擦力或压降的叠加 。
关键词 矩形通道 平行壁面 速度分布 流体 摩擦系数 化工原理
下载PDF
微小矩形通道宽高比对平行流蒸发器内流体流动及换热的影响
11
作者 李丰 《日用电器》 2016年第7期22-24,共3页
利用家用空调整机测试试验台,对不同宽高比的矩形微通道扁管平行流蒸发器在家用空调整机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通道宽高比有一个最佳值,即矩形宽高比b/a≈1时,使平行流蒸发器换热效率达到最高。这可以有效地指导工程人员在实际工... 利用家用空调整机测试试验台,对不同宽高比的矩形微通道扁管平行流蒸发器在家用空调整机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通道宽高比有一个最佳值,即矩形宽高比b/a≈1时,使平行流蒸发器换热效率达到最高。这可以有效地指导工程人员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合理设计微通道扁管,提高平行流蒸发器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蒸发器 矩形微通道 宽高比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堵流条件下矩形并联通道非均匀流动传热模拟方法研究
12
作者 陈佳跃 王泽锋 +1 位作者 王啸宇 陈焕栋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共8页
为建立矩形并联通道非均匀流动传热模拟方法,针对板型燃料元件的安全分析提供新的模拟方法和工具,本研究采用一维两流体模型和燃料元件二维导热模型开发热工水力瞬态分析程序,对堵流条件下非均匀流动传热进行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不... 为建立矩形并联通道非均匀流动传热模拟方法,针对板型燃料元件的安全分析提供新的模拟方法和工具,本研究采用一维两流体模型和燃料元件二维导热模型开发热工水力瞬态分析程序,对堵流条件下非均匀流动传热进行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堵流工况下流量分配和燃料温度分布,此外对4种不同功率分布下燃料元件二维导热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堵流后并联通道流量和传热量将重新分配,二维导热模型使燃料元件截面温度场分布更均匀。本文开发的热工水力瞬态分析程序能够用于板型燃料元件非均匀流动传热现象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型燃料 堵流 矩形通道 并联通道
原文传递
高压条件下矩形并联双通道流动不稳定与沸腾临界现象分布区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瑜 陈炳德 +2 位作者 熊万玉 黄彦平 徐建军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64,共5页
以截面尺寸为50 mm×2 mm的矩形并联双通道为实验本体,进行12~15 MPa的压力下密度波流动不稳定与沸腾临界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高压条件下,随着压力和质量流速的增加,发生沸腾临界的热工参数范围扩大,而流动不稳定区域相应缩小... 以截面尺寸为50 mm×2 mm的矩形并联双通道为实验本体,进行12~15 MPa的压力下密度波流动不稳定与沸腾临界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高压条件下,随着压力和质量流速的增加,发生沸腾临界的热工参数范围扩大,而流动不稳定区域相应缩小。通过将热工参数无量纲化,在相变数(Npch)-过冷度数(Nsub)图上绘制了沸腾临界线及不稳定边界,揭示了热工参数对流动不稳定与沸腾临界存在区域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并联双通道 流动不稳定 沸腾临界 分布区域
原文传递
并联矩形通道流动不稳定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钱立波 丁书华 秋穗正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6,共6页
针对并联矩形通道,基于积分法建立包括入口段、加热段和上升段的并联通道流动不稳定性模型,开发并联矩形通道流动不稳定性分析程序,并采用国内外并联通道流动不稳定性实验对程序进行验证;其次,采用计算分析程序分析并联矩形双通道系统... 针对并联矩形通道,基于积分法建立包括入口段、加热段和上升段的并联通道流动不稳定性模型,开发并联矩形通道流动不稳定性分析程序,并采用国内外并联通道流动不稳定性实验对程序进行验证;其次,采用计算分析程序分析并联矩形双通道系统压力、入口及出口节流等条件对矩形双通道流动不稳定性边界和系统脉动频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压力下系统流动不稳定性边界和系统脉动频率分布重合,但对相同入口过冷度工况,随着压力增大,系统稳定性增强,系统脉动频率增大;随着入口阻力系数增加和出口阻力系数减小,系统稳定性增强,系统脉动频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矩形通道 流动不稳定性 不稳定性边界 系统频率
原文传递
矩形并联双通道第一类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瑜 陈炳德 +1 位作者 熊万玉 王艳林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0,共5页
以截面尺寸为50mm×2mm的矩形并联双通道为实验本体,在系统压力为2-8MPa范围内,开展强迫循环条件下的第一类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研究。在实验参数范围内,获得系统压力(P)、质量流量(G)和入口过冷度(Tsub)等热工参数对... 以截面尺寸为50mm×2mm的矩形并联双通道为实验本体,在系统压力为2-8MPa范围内,开展强迫循环条件下的第一类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研究。在实验参数范围内,获得系统压力(P)、质量流量(G)和入口过冷度(Tsub)等热工参数对流动不稳定界限参数的影响规律;在Npch-Nsub图上给出不稳定点的分布,最后基于实验数据拟合第一类密度波不稳定边界的经验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并联双通道 强迫循环 第一类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
原文传递
运动条件下并联矩形双通道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16
作者 唐瑜 陈炳德 +2 位作者 熊万玉 黄彦平 徐建军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3,共5页
在P为3~8 MPa的压力范围内,以截面尺寸为50 mm×2 mm的矩形并联双通道为实验本体,开展静止条件和倾斜、起伏、摇摆等运动条件下的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实验。在时域和频域内,分析运动条件对流动失稳现象的影响。通过对比静止条件下的... 在P为3~8 MPa的压力范围内,以截面尺寸为50 mm×2 mm的矩形并联双通道为实验本体,开展静止条件和倾斜、起伏、摇摆等运动条件下的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实验。在时域和频域内,分析运动条件对流动失稳现象的影响。通过对比静止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分析运动条件对流动不稳定边界的影响。最后基于实验数据,拟合了流动不稳定边界的经验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并联双通道 流动不稳定 静止条件 运动条件
原文传递
层流自然对流传热的一种二阶投影方法
17
作者 朱祚金 解志民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7-200,共4页
§1.引言 研究层流自然对流传热对电子仪器冷却系统设计以及对太阳能工程中的散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数值计算是研究自然对流传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得出速度场和温度场,也可以得出传热无量纲准则关系.
关键词 二阶投影 层流 自然对流传热 控制方程 解法 算子 不可压缩流体力学 偏微分方程
原文传递
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方法及在热对流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张莉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0-96,共7页
首次将无结构三角网格的有限体积方法和压强连接半隐式算法相结合 ,用于求解非平行壁管道中的热对流问题 .并由此分析了化学汽相淀积薄膜生长的均匀性问题 .
关键词 无结构网格 有限体积法 热对流 半导体晶体材料 有机金属化学汽相沉积 晶体薄膜 “上游加权”处理 压强连接方程半隐式算法 非平行壁管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