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Genus Paramesotriton(Caudata: Salamandridae)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Qixiling Nature Reserve, Jiangxi, Southeastern China and a Key to the species 被引量:7
1
作者 Zhiyong YUAN Haipeng ZHAO +4 位作者 Ke JIANG Mian HOU Lizhong HE Robert W.MURPHY Jing CHE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2期67-79,共13页
The matrilineal genealogy of the genus Paramesotriton is hypothesized based on DNA sequences from mitochondrial NADH subunit two (ND2) and its flanking tRNAs (tRN^Arp and a partial tRNA^Ala). The genealogy identif... The matrilineal genealogy of the genus Paramesotriton is hypothesized based on DNA sequences from mitochondrial NADH subunit two (ND2) and its flanking tRNAs (tRN^Arp and a partial tRNA^Ala). The genealogy identifies a highly divergent, unnamed lineage from Qixiling Nature Reserve, Jiangxi, China and places it as the sister taxon of P. chinensis. The newly discovered population differs from other congeners by several features of external morphology including having large clusters of dark brown conical warts on the dorsum of the head, lateral surface of the body and dorsolateral ridges. Its intermittent dorsal vertebral ridge is the same color as other parts of the dorsum and tail narrows gradually from the base to the tip. Further, the new population differs from all congeners by an uncorrected P-distance of more than 9.38% in ND2. Consequently, we describe the new species of Asian warty newt (Salamandridae) as Paramesotriton qixilingensis sp. 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lineal genealogy AMPHIBIANS cryptic species paramesotriton qixilingensis sp. nov.
下载PDF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combined mitochondrial genome and 32 nuclear genes provides key insights into molecular systematics and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of Asian warty newts of the genus Paramesotriton(Caudata: Salamandridae) 被引量:1
2
作者 Tao Luo Sha-Sha Yan +6 位作者 Ning Xiao Jia-Jun Zhou Xing-Liang Wang Wei-Cai Chen Huai-Qing Deng Bao-Wei Zhang Jiang Zhou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787-804,共18页
The Paramesotriton Chang, 1935 genus of Asian warty newts is the second most diverse genus in the family Salamandridae, currently containing 14recognized species from northern Vietnam to southwest-central and southern... The Paramesotriton Chang, 1935 genus of Asian warty newts is the second most diverse genus in the family Salamandridae, currently containing 14recognized species from northern Vietnam to southwest-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Although species of this genus have been included in previous phylogenetic studies, the origin and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s of the genus are still not fully resolved,especially at key nodes in the phylogeny. In this study, we sequenced mitochondrial genomes and 32nuclear genes from 27 samples belonging to 14species to reconstruct the interspecific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in Paramesotriton and explore its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in southern China. Both Bayesianinferenceandmaximum-likelihood analyses highly supported the monophyly of Paramesotriton and its two recognized species groups(P. caudopunctatus and P. chinensis groups)and further identified five hypothetical phylogenetic cryptic species. Biogeographic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Paramesotriton originated in southwestern China(Yunnan-Guizhou Plateau/South China) during the late Oligocene. The time of origin of Paramesotriton corresponded to the second uplift of the Himalayan/Qinghai-Xizang(Tibetan) Plateau(QTP), rapid lateral extrusion of Indochina, and formation of karst landscapes in southwestern Chin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s, and niche differentiation using bioclimatic variables based on locations of occurrence suggested that Paramesotriton habitat conditions in the three current regions(West, South,and East) differ significantly,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climatic niche differentiation.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DM) predic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most suitable distribution areas for the P. caudopunctatus and P. chinensis species groups are western and southern/eastern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This study increases our knowledge of the taxonomy,biodiversity, origin, and suitable distribution areas of the genus Paramesotriton based on phylogenetic,biogeographic, and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mesotriton SYSTEMATICS BIOGEOGRAPHY Southern China
下载PDF
瘰螈属一新种——龙里瘰螈(有尾目:蝾螈科)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松 田应洲 +1 位作者 谷晓明 熊荣川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317,共5页
在贵州省龙里县水场乡采集到一批瘰螈标本,与瘰螈属已知物种比较后,确定其为一新种,即龙里瘰螈(Paramesotriton longliensis Li,Tian,Gu et Xiong sp.nov)。新种与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相似,但新种由于上鳃骨后端上... 在贵州省龙里县水场乡采集到一批瘰螈标本,与瘰螈属已知物种比较后,确定其为一新种,即龙里瘰螈(Paramesotriton longliensis Li,Tian,Gu et Xiong sp.nov)。新种与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相似,但新种由于上鳃骨后端上翘,成体头部后端两侧鳃迹部位各有1个明显突起;体背嵴棱强烈隆起;指、趾两侧无缘膜,指、趾末端有黑色角质鞘;肛后尾的腹鳍褶橘红色,约在1/2处此颜色消失;雄螈尾后段浅紫红色无斑纹。统计并记述了新种的外形、头骨特征、染色体组型、生物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有尾目 蝾螈科 瘰螈属 龙里瘰螈 新种
下载PDF
瘰螈属(有尾目,蝾螈科)一新种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松 田应洲 谷晓明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0-413,共4页
作者在贵州省织金县采集到一批蝾螈科瘰螈属动物标本,与该属已知物种比较后,确定其为1新种,即织金瘰螈Paramesotriton zhijinensis sp.nov。新种与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相似,但新种成体头部后端两侧各有3条退化的鳃迹... 作者在贵州省织金县采集到一批蝾螈科瘰螈属动物标本,与该属已知物种比较后,确定其为1新种,即织金瘰螈Paramesotriton zhijinensis sp.nov。新种与尾斑瘰螈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相似,但新种成体头部后端两侧各有3条退化的鳃迹,明显呈童体型;体背嵴两侧各有1条土黄色纵纹;指、趾两侧无缘膜,无内、外掌突;肛后尾腹鳍褶橘红色或橘黄色,约在后3/4处此颜色消失。本文统计并记述了新种的外形、头骨特征、生物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有尾目 蝾螈科 瘰螈属 新种 贵州
下载PDF
富钟瘰螈和广西瘰螈骨骼系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叶英 庞启平 +2 位作者 刘晓泉 胡启平 袁志刚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7-411,F0003,共6页
采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研究我国广西产的富钟瘰螈和广西瘰螈骨骼系统,包括头骨、脊柱和附肢骨骼,并对各骨块的形状、位置以及与邻近骨块的关系都作了详细的描述;同时,比较了富钟瘰螈和广西瘰螈骨骼特征的差异,并将富钟瘰螈、广西瘰... 采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研究我国广西产的富钟瘰螈和广西瘰螈骨骼系统,包括头骨、脊柱和附肢骨骼,并对各骨块的形状、位置以及与邻近骨块的关系都作了详细的描述;同时,比较了富钟瘰螈和广西瘰螈骨骼特征的差异,并将富钟瘰螈、广西瘰螈与有斑肥螈、贵州疣螈和东方蝾螈骨骼系统进行了比较,为揭示瘰螈属种间演化关系和蝾螈科属间演化关系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钟瘰螈 广西瘰螈 骨骼系统 头骨 椎骨
下载PDF
富钟瘰螈和广西瘰螈泄殖系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军 胡启平 +3 位作者 方玲 陆俊佳 侯伟 袁志刚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1-604,共4页
用解剖学技术研究和比较了富钟瘰螈Paramesotriton fuzhongensis和广西瘰螈Paramesotriton guangxiensis的泄殖系统。结果显示两种瘰螈的泄殖系统基本相同,仅生殖腺在颜色和形状上稍有差异。它们具有后位肾,雄螈肾脏由副睾肾和尾肾组成... 用解剖学技术研究和比较了富钟瘰螈Paramesotriton fuzhongensis和广西瘰螈Paramesotriton guangxiensis的泄殖系统。结果显示两种瘰螈的泄殖系统基本相同,仅生殖腺在颜色和形状上稍有差异。它们具有后位肾,雄螈肾脏由副睾肾和尾肾组成。但雄螈尾肾发出的多条集尿管并不通往后位肾管而是向后汇合成副尿管通往泄殖腔。后位肾管主要起输精作用,而副尿管则负责输尿。结果揭示雄性泄殖管道有功能分离的趋势,这在两栖类中处于较高进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富钟瘰螈 广西瘰螈 泄殖系统 解剖学
下载PDF
重庆地区有尾两栖动物两新记录 被引量:5
7
作者 谢锋 何学福 温涛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3期215-216,共2页
中国瘰螈和尾斑瘰螈在重庆市酉阳县境内被发现 ,此两物种为重庆市两栖类新记录。
关键词 重庆地区 两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瘰螈 尾斑瘰螈
下载PDF
尾斑瘰螈的核型和C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谷晓明 高晓冬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15,共3页
用常规Giemsa染色和BSG技术研究了尾斑瘰螈的核型和C带。该螈的染色体数为2n=24,包括9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3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os.7、10、11);BSG显带处理后全部染色体都显示了弱的着丝粒带,同... 用常规Giemsa染色和BSG技术研究了尾斑瘰螈的核型和C带。该螈的染色体数为2n=24,包括9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3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os.7、10、11);BSG显带处理后全部染色体都显示了弱的着丝粒带,同时还显示了46条近着丝粒区插入带;其核型和C带均不同于已研究过的国内蝾螈科动物,未发现与性别有关的异形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蝾螈科 尾斑瘰螈 C带 染色体组型
下载PDF
龙里瘰螈与织金瘰螈的核型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爱群 田应洲 +2 位作者 李松 熊荣川 陈红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3,共3页
用常规涂片法对贵州产龙里瘰螈Paramesotriton longliensis与织金瘰螈P.zhijinensis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龙里瘰螈的核型为2n=24=16m+8sm,染色体臂数NF=48,其中No.7、10、11、12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其余均为中着丝粒... 用常规涂片法对贵州产龙里瘰螈Paramesotriton longliensis与织金瘰螈P.zhijinensis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龙里瘰螈的核型为2n=24=16m+8sm,染色体臂数NF=48,其中No.7、10、11、12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其余均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织金瘰螈的核型为2n=24=20m+4sm,NF=48,其中No.9、11为sm,其余均为m。2种瘰螈的核型存在差异,可为2个物种的成立提供细胞遗传学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瘰螈属 龙里瘰螈 织金瘰螈 核型
下载PDF
富钟瘰螈与广西瘰螈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比较解剖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军 袁志刚 方玲 《四川动物》 CSCD 1998年第4期177-178,共2页
富钟瘰螈的舌和齿比广西瘰螈的略发达,雄性消化道远长于雌性的,个体的两肺长度差异也较后者大。
关键词 广西瘰螈 广西瘰螈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解剖
下载PDF
织金瘰螈生物学特性及保护措施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海涛 胡思玉 +1 位作者 王延斌 陈永祥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0-762,F0004,共4页
织金瘰螈Paramesotriton zhijinensis是2008年才发现的中国特有珍稀两栖动物。发现于贵州省织金县,它是世界上最稀少的两栖动物之一,在世界其它各地至今还没有被发现,也是被关注和研究最少的濒危动物之一。由于生境的逐渐丧失、环境的... 织金瘰螈Paramesotriton zhijinensis是2008年才发现的中国特有珍稀两栖动物。发现于贵州省织金县,它是世界上最稀少的两栖动物之一,在世界其它各地至今还没有被发现,也是被关注和研究最少的濒危动物之一。由于生境的逐渐丧失、环境的恶化、人为的严重干扰等诸多因素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以现在的种群数量和消亡速度来看,如不善加保护,它很可能不久就会灭绝。本文对织金瘰螈的分布区域、栖息环境、体型特征、生活习性、食性及种群资源状况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能为该物种的资源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金瘰螈 珍稀动物 生物学特征 种质资源
下载PDF
织金瘰螈(有尾目:蝾螈科)骨骼系统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松 田应洲 +1 位作者 熊荣川 陈红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8,62,F0003,共5页
解剖研究了织金瘰螈Paramesotriton zhijinensis骨骼系统的形态结构,对各骨块的形状、位置及与邻近骨块的关系进行了描述,为研究瘰螈属的分类、演化及动物实验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织金瘰螈 骨骼系统
下载PDF
龙里瘰螈骨骼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松 田应洲 +1 位作者 熊荣川 陈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2-144,147,共4页
采用骨骼标本常规制作方法,对龙里瘰螈(Paramesotriton longliensis)的骨骼系统做了较全面的观察研究,对各骨骼的形态、位置及相应骨块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将龙里瘰螈与尾斑瘰螈(P.caudopunctatus)、中国瘰螈(P.chinensis)、香港瘰... 采用骨骼标本常规制作方法,对龙里瘰螈(Paramesotriton longliensis)的骨骼系统做了较全面的观察研究,对各骨骼的形态、位置及相应骨块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将龙里瘰螈与尾斑瘰螈(P.caudopunctatus)、中国瘰螈(P.chinensis)、香港瘰螈(P.hongkongensis)、广西瘰螈(P.guangxiensis)和织金瘰螈(P.zhijinensis)进行了部分属间和种间的比较。可为瘰螈属的分类、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里瘰螈 骨骼系统 骨骼标本 贵州
下载PDF
贵州尾斑瘰螈生活习性和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禾彩红 高登慧 +2 位作者 姚红艳 黄璐 赵金璇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6期561-564,共4页
对贵州尾斑瘰螈的生活习性、外部形态及解剖结构进行观察,以期为保护该物种提供技术资料。结果表明:尾斑瘰螈可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正常生长,有蜕皮但无繁殖现象;形态特点与瘰螈属其他物种存在明显差别;主要脏器解剖学特征与其他种属差... 对贵州尾斑瘰螈的生活习性、外部形态及解剖结构进行观察,以期为保护该物种提供技术资料。结果表明:尾斑瘰螈可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正常生长,有蜕皮但无繁殖现象;形态特点与瘰螈属其他物种存在明显差别;主要脏器解剖学特征与其他种属差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斑瘰螈 生活习性 形态学 解剖结构
下载PDF
中国瘰螈行为习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金海 沈猷慧 《怀化师专学报》 1998年第5期55-58,共4页
水温11℃以上时,中国瘰螈平均每条食量为15.7g,食量随水温下降而减少,水温4℃以下时,停止进食.中国瘰螈在温度低于2℃时,只有冻僵麻痹态,无明显休眠态.中国瘰螈用鼻呼吸随水温升高而加快,19-20℃达到顶峰.中国瘰螈活动最频... 水温11℃以上时,中国瘰螈平均每条食量为15.7g,食量随水温下降而减少,水温4℃以下时,停止进食.中国瘰螈在温度低于2℃时,只有冻僵麻痹态,无明显休眠态.中国瘰螈用鼻呼吸随水温升高而加快,19-20℃达到顶峰.中国瘰螈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是19∶00-0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停止 下降 平均 活动 水温 行为习性 休眠 冻僵 食量
下载PDF
贵州5种蝾螈几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的电泳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谷晓明 田应洲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35-37,共3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 ,分析了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 ,无斑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若干种组织的LDH同工酶 ,结果表明 5种蝾螈种属差异明显 :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的LDH为 5谱带型 ,而无班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的LDH则为...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 ,分析了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 ,无斑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若干种组织的LDH同工酶 ,结果表明 5种蝾螈种属差异明显 :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的LDH为 5谱带型 ,而无班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的LDH则为非五谱带型 ,各种的LDH亚基构成和迁移率均有所不同。依据 5个种的LDH同工酶的种属差异 ,对它们的系统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 蓝尾瘰螈 LDH同工酶 蝾螈科
下载PDF
饲养条件下织金瘰螈摄食行为的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海花 谢启雷 +1 位作者 罗雯雯 王延斌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9-742,共4页
采用室内饲养观察与食物投喂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9月~2012年4月研究了织金瘰螈Paramesotriton zhijinensis摄食行为和食物选择。结果表明:织金瘰螈特别喜食的食物包括扁卷螺、萝卜螺、蝌蚪、水丝蚓;较为喜食的食物包括椎实螺、... 采用室内饲养观察与食物投喂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9月~2012年4月研究了织金瘰螈Paramesotriton zhijinensis摄食行为和食物选择。结果表明:织金瘰螈特别喜食的食物包括扁卷螺、萝卜螺、蝌蚪、水丝蚓;较为喜食的食物包括椎实螺、环毛蚓、彩石鲋、蝇蛆、小无齿蚌、河虾、褐栉鰕虎鱼;偶食的食物包括环棱螺、黄粉虫、蜻蜓稚虫、螺类卵带、水生昆虫及幼虫。织金瘰螈发现食物目标靠视觉,判断食物性质靠嗅觉。摄食方式为吞食性摄食。摄食策略主要采取伏击法,并结合搜索法。摄食过程包括:发现食物,靠近并迅速张口咬住食物,食物挣扎时,紧咬不动,食物不动时,借助甩头将食物逐步吞进口腔,进入口腔的食物,通过闭嘴、抬头、头颈后仰、撑起前肢协助进入食道和胃。影响摄食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光照、水温和食物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金瘰螈 摄食行为 饲养 食物选择 摄食对策
下载PDF
江西省中国瘰螈分布的新记录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玉赞 陈春泉 黄晓凤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5-60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瘰螈 江西省新记录
下载PDF
尾斑瘰螈泌尿器官的形态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庭国勋 高登慧 裴占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8-571,577,共5页
本文采用组织学和形态学方法对尾斑瘰螈的泌尿器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斑瘰螈的泌尿器官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其肾脏为实质性器官,主要由肾小体、肾小管构成;肾实质出现区域分隔,肾小体数量较少,肾小管分为颈段、近曲小... 本文采用组织学和形态学方法对尾斑瘰螈的泌尿器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斑瘰螈的泌尿器官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其肾脏为实质性器官,主要由肾小体、肾小管构成;肾实质出现区域分隔,肾小体数量较少,肾小管分为颈段、近曲小管、中间段、远曲小管;其间未发现淋巴组织以及与生殖有关的结构。输尿管由单层立方上皮过渡到假复层立方上皮;膀胱壁由2-3层细胞变移上皮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斑瘰螈 泌尿器官 形态学 组织结构
下载PDF
中国瘰螈皮肤转录组测序及活性多肽分析
20
作者 唐兴 梁广男 +1 位作者 刘雅莉 段志贵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1期69-75,共7页
首次对中国瘰螈皮肤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分析其活性多肽。提取中国瘰螈皮肤组织总RNA用于构建cDNA文库,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进行测序。测序数据处理后获得unigene,并对其进行基因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组装获得了74371个非冗... 首次对中国瘰螈皮肤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分析其活性多肽。提取中国瘰螈皮肤组织总RNA用于构建cDNA文库,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进行测序。测序数据处理后获得unigene,并对其进行基因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组装获得了74371个非冗余unigene(平均长度为762 bp),其中33627个unigene在七大功能数据库中得到功能注释,5137个unigene的注释结果来自两栖类物种,约占注释总数的15%。另外,从转录组数据中识别了一些皮肤活性多肽如胆囊收缩素、防御素、伤口愈合肽、蛋白激酶抑制剂、胸腺素,它们大多数具有皮肤免疫或防御功能,且在其他两栖动物种类中均发现有较高序列相似性的同源多肽。结果为阐明蝾螈皮肤免疫或防御机制提供了前期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瘰螈 转录组测序 活性多肽 CDNA文库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