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泥鳅腐皮病霍乱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宁 姜芳燕 +4 位作者 陈攀 马军 陈燕 曹柳 侯兴蓉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4,共7页
为研究台湾泥鳅(Paramisgumus dabryanus ssp.)腐皮病的病原,对其腐皮等病变部位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获得1株优势菌株,命名为P1,利用革兰氏染色观察其形态特征,利用PCR扩增技术、16S rRNA基因测序,得到病原菌的序列,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进... 为研究台湾泥鳅(Paramisgumus dabryanus ssp.)腐皮病的病原,对其腐皮等病变部位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获得1株优势菌株,命名为P1,利用革兰氏染色观察其形态特征,利用PCR扩增技术、16S rRNA基因测序,得到病原菌的序列,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再结合生理生化分析结果鉴定菌种名称。结果发现:革兰氏染色阴性,弧形,两端钝圆;菌体长1~1.5μm,宽度1~1.2μm,有菌丝和鞭毛,16S rRNA基因1 395 bp。建立系统进化树后发现,P1与霍乱弧菌处于同一分支;生理生化实验结果与霍乱弧菌一致,从而鉴定该菌株为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头孢哌酮、卡那霉菌、万古霉素等10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中度敏感;对呋喃唑酮、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等17种抗生素耐药。实验结果为台湾泥鳅腐皮病的病原鉴定与药物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泥鳅 腐皮病 霍乱弧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低盐驯化对台湾泥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左梓臣 朱明 +9 位作者 王纯 颜秉龙 陈建华 张宇傲 李文鑫 张智翔 陈嘉豪 蒋壮 苗德霞 张家敏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台湾泥鳅对低盐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探讨通过低盐驯化来提高其耐盐特性的可行性。实验分为盐度骤变实验(0,4,8,12)和盐度驯化实验(每7 d增加盐度4,分别标记为0,4,4-8,4-12,4-8-12)两个部分,测定其肌肉组织在不同时间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台湾泥鳅对低盐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探讨通过低盐驯化来提高其耐盐特性的可行性。实验分为盐度骤变实验(0,4,8,12)和盐度驯化实验(每7 d增加盐度4,分别标记为0,4,4-8,4-12,4-8-12)两个部分,测定其肌肉组织在不同时间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过氧化氢(H_(2)O_(2))与丙二醛(MDA)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盐度骤变实验中,各盐度组的SOD与CAT活性在1 d内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盐度8与12组的SOD活性第6 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AT活性与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各个盐度处理组的H_(2)O_(2)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MDA含量在6 h内快速上升,随后下降并在第3 d时恢复至正常水平。(2)盐度驯化实验中,盐度4-12组的H_(2)O_(2)与MDA含量、SOD与CAT酶活性在1 d内显著高于盐度4-8-12组(P<0.05)。结果表明,盐度升高对台湾泥鳅生理具有显著的影响,并随盐度升高产生了一定的氧化胁迫作用。同时台湾泥鳅可以通过生理调节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和适应性;多级盐度驯化有利于缓解高盐度的氧化胁迫。因此,以适当方式提高养殖水体盐度,有利于促进台湾泥鳅适应低盐度水体的能力,提高其在盐碱水体中的成活率和产量,从而为盐碱水体的综合利用提供一个新的养殖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泥鳅 盐度驯化 抗氧化能力 过氧化氢 丙二醛
下载PDF
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对泥鳅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蔡丽君 郭全友 +5 位作者 马东林 王海华 杨絮 马本贺 黄海潮 郑尧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6-206,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下,台湾泥鳅和泥鳅的形体性状、营养成分和品质差异,并探讨了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结...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下,台湾泥鳅和泥鳅的形体性状、营养成分和品质差异,并探讨了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台湾泥鳅的肥满度显著高于泥鳅,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下的台湾泥鳅(P.dabryanus ssp.pond-cultivated,PPOC)肥满度(1.00±0.01)显著高于池塘养殖模式下的泥鳅(M.anguillicaudatus pond-cultivated,MPOC)(0.50±0.01)(P<0.05)。泥鳅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台湾泥鳅(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台湾泥鳅(P<0.05),其中,稻田养殖模式下的泥鳅(M.anguillicaudatus paddy-cultivated,MPAC)粗蛋白含量最高,达(21.09±0.57)%。除内聚性外,台湾泥鳅的质构特性显著高于泥鳅(P<0.05);养殖模式对2种泥鳅的形体性状有显著影响,PPOC肥满度显著高于稻田养殖模式下的台湾泥鳅(P.dabryanus ssp.paddy-cultivated,PPAC)(P<0.05),MPOC肥满度显著低于MPAC(P<0.05)。池塘养殖模式下2种泥鳅的致动脉粥样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显著低于稻田养殖的相同品种(P<0.05),硬度_((PPOC))>硬度_((PPAC)),弹性_((MPOC))<弹性_((MPAC))(P<0.05),稻田养殖模式的2种泥鳅的谷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和甲硫氨酸高于池塘模式的相同品种(TAV>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形体性状与营养品质密切相关,肥满度与体长体高比呈负相关(–0.996),与质构特征、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与水分、灰分、粗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基于肥满度、质构等指标,PPOC最适合作为泥鳅加工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泥鳅 泥鳅 养殖模式 形体特征 营养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