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Combination of Site Protection and City Construction of Xi'an 被引量:1
1
作者 衣学慧 熊星 李朋飞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1年第7期36-38,41,共4页
The protection of relic sites helps determine the culture coordinate of a city or a region,and enhances its cultural image and status.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features and technical means of various ruins pa... The protection of relic sites helps determine the culture coordinate of a city or a region,and enhances its cultural image and status.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features and technical means of various ruins parks in Xi'an including Daming Palace National Heritage Park,Qujiangchi Ruins Park,Hanyao Ruins Park,Dacien Temple Ruins Park,Tang Dynasty City Wall Ruins Park,Emperor Qin Ⅱ Mausoleum Ruins Park and so on,a new model combining the site protection with city construction is presented.By integrating cultural relics preservation,heritage protection with innovation,a series of ruins parks processed with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 are constructed,which not only protects the relics and refreshes the city construction,but also well reflects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unique charm of ancient oriental civilization.The well combination of site protection and city construction improves the cultural image and status of the city,enhances the charm of public cultural space,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secures more funds for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n construction of ruins PARK HERITAGE protection city construction
下载PDF
Preliminary Study on Program Setting Path of Park City Street Scene Construction
2
作者 YANG Maomao LI Yali +2 位作者 WU Yulan YAN Qi LIU Shilia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2年第5期88-92,96,共6页
In the context of park city construction,urban street space system and scene construc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orms of presentation of value transformation framework.Most of the outdoor activities of urban resident... In the context of park city construction,urban street space system and scene construc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orms of presentation of value transformation framework.Most of the outdoor activities of urban residents are completed in the urban street space which constitutes various scenes.Scene construction not only includes the material space as the carrier,but also includes the behaviors and activities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time and path of “program setting”,as well as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events.Scene construction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explor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 city demonstration area,which is currently practicing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However,there have been no reports on the specific theories,methods,processes,and systems of scene construction,especially for the lack of pattern summary and method induction for program setting in scene construction.Therefo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a park city demonstration area that implements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connotation,process and modularity of the program setting of street space scene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cene construction and “value transformation” of park city street spac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 city Street space Program setting Scene construction Scene module
下载PDF
Review of Key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3
作者 Hanlou Diao Wei Shen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4年第6期76-82,共7页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is closely intertwined with the growth of every city,serving a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smart city construction.This paper provides a concise overview of the c...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is closely intertwined with the growth of every city,serving a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smart city construction.This paper provides a concise overview of the concept and overall framework of smart transportation.It emphasizes the application of key technologies,including Traffic Element Identification and Perception,data mining,and Smar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in the field.Furthermore,the paper elucidates the current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smart transportation,showcasing its advanc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s in real-world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t cit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mart bus Smart parking
下载PDF
ComplexTrans-Global Rail-Road Transportation System Economical and Clustered Individual and Individualised Public Transport also Prevents the Spread of Covid 19
4
作者 Jiri Hofman Roman Cermak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21年第5期255-276,共22页
Land transport can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European transport can be described by these words−crowded motorways and cities,dangerous emissions,ubiquitous traffic accidents,delays,expensive railways.Solutions a... Land transport can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European transport can be described by these words−crowded motorways and cities,dangerous emissions,ubiquitous traffic accidents,delays,expensive railways.Solutions are being sought to transfer a large part of passengers and especially freight transport to(high-speed)rail,and efforts are moving towards electromobility,car-sharing,5G-connectivity,autonomous driving,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coordinated transport or hyperloop-type solutions.However,all these solutions have additional challenges and limitations.Solutions are not being searched where they really exist-in the mutual adaptation of road and rail vehicles and their deep cooperation.The ComplexTrans project shows that simply adapting the dimensions and functions of road and rail vehicles can eliminate(or at least significantly reduce)all the problems of existing land transport.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ComplexTrans system are sufficient parking spaces,reduction of urban and non-urban congestion,electric vehicles with unlimited range and cheaper than standard cars,cheaper and more accessible battery charging,“autonomous ride”,solving the overlap between passenger and freight rail transport and making it self-financing,transferring intercity freight transport to rail,replacing part of continental air transport and many others.The cost-effective and clustered individual transport and individualised public transport of the ComplexTrans system also bring very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the risk of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and other contagious diseases during trans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transport intermodal transport mixed transport road and rail transport passenger and freight transport city transport intercity transport private transport public transport MAAS covid prevention in public transport e-mobility autonomous ride car parking traffic density reduction platooning range extender battery exchange energy need reduction CO2 emissions reduction V2G transport and energy sector cooperation energy safety
下载PDF
基于网格划分的老城区公园景观组合设计方法
5
作者 王汀 戚大为 万家华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为了提高景观配置效率,提出基于网格划分的老城区公园景观建设组合设计方法.数字影像内定向原始景观图像以生成正射影像模型,通过梯度分解提取边缘信息完成图像采样.结合空间区域特征匹配方程优化提取多维度景观数据,构建多维度景观图... 为了提高景观配置效率,提出基于网格划分的老城区公园景观建设组合设计方法.数字影像内定向原始景观图像以生成正射影像模型,通过梯度分解提取边缘信息完成图像采样.结合空间区域特征匹配方程优化提取多维度景观数据,构建多维度景观图像的动态特征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划分景观区域网格,并结合景观特征属性解析结果实现景观建设组合设计.通过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景观配置效率,景观设计的规划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分 老城区公园 景观建设 组合设计
下载PDF
滨水生态驳岸对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以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为例
6
作者 魏绪英 陈美玲 蔡军火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7-41,78,共6页
为研究滨水生态驳岸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本文以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生态驳岸为例,通过重新构建生态驳岸植物群落等工程改造,监测和评价生态驳岸工程改造前后示范段的近岸水体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改造前,区域内各水体的污染程度均较严重,原... 为研究滨水生态驳岸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本文以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生态驳岸为例,通过重新构建生态驳岸植物群落等工程改造,监测和评价生态驳岸工程改造前后示范段的近岸水体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改造前,区域内各水体的污染程度均较严重,原硬质驳岸、自然缓坡和木桩驳岸的近岸水质均为地表水Ⅴ类或Ⅴ类以下,以总氮为主要污染物,而总磷的污染程度较小。改造完成后,区域内的主要水体水质上升为地表水Ⅲ类,透明度明显增大;仅有局部的微小区域水质仍为Ⅴ类,但其污染指数已有明显降低。因此,生态驳岸的营建和滨水地带植物群落的合理布局,结合污染控制,能够较好地保护和重建水陆边缘地带的自然生态过程及岸栖生物栖息环境,有效地发挥其生态系统边缘效应,形成自然优美、生态功能持续稳定的湖泊湿地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市 象湖湿地公园 生态驳岸 景观营建 水质改善
下载PDF
铁路站房及站场空间一体化规划探索
7
作者 傅海生 杨涛 +1 位作者 李尚力 孙一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3期150-155,共6页
西安东站位居白鹿塬西麓,处于西安市高铁东城核心位置,定位将其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贯彻新时代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高品质、多层次的出行需求为根本目的。基于自然地形及规划发展要求,同时结合科学合理的规模测算,提出3... 西安东站位居白鹿塬西麓,处于西安市高铁东城核心位置,定位将其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贯彻新时代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高品质、多层次的出行需求为根本目的。基于自然地形及规划发展要求,同时结合科学合理的规模测算,提出3种不同强度站台下架空车场布置方案。通过对场地内部建设条件及人流、车流组织进行分析,最终采用1—13站台双层架空站台方案的布局模式,紧凑布设各类接驳交通功能区及旅客换乘空间。充分利用站场架空空间建构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实现接驳交通设施贴临建设、换乘功能空间直接连通,提高客流组织的便捷性、有序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站城融合 建构一体化 智慧站房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的乐山融合路径探析
8
作者 邓健 邢帆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84-90,共7页
文章探讨了乐山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的融合路径,分析了其战略地位、产业优势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首先回顾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及其对乐山的影响,随后深入研究了乐山的支柱产业集群,并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 文章探讨了乐山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的融合路径,分析了其战略地位、产业优势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首先回顾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及其对乐山的影响,随后深入研究了乐山的支柱产业集群,并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与成渝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的策略。还详细讨论了乐山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和意义,强调了交通建设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中的关键作用。研究指出,通过产业升级和交通网络完善,乐山能够有效促进经济转型,并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城经济圈 成渝地区 乐山融合路径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PDF
公园城市绿道植物景观的特色风貌营造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若昕 王玮 张婷婷 《工业设计》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文章深入探讨了当前城市绿道景观面临的同质化问题。文章指出尽管部分城市在绿地系统景观规划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这些进展并未改善普遍存在的“千城一面”现象。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强调了绿道植物景观的特定建设需求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 文章深入探讨了当前城市绿道景观面临的同质化问题。文章指出尽管部分城市在绿地系统景观规划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这些进展并未改善普遍存在的“千城一面”现象。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强调了绿道植物景观的特定建设需求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其次结合绿道植物景观的空间特征,提出了具体的营造策略和方法。以期推动公园城市绿道植物景观的发展,从而促进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美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绿道 植物景观 特色风貌 营造策略
下载PDF
“公园城市”视角下遗址及其周边区域更新建设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程 刘丰军 +1 位作者 陈镜屹 张佳琳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43-48,共6页
伴随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圆满完成,对遗址及其周边空间的保护利用迈入全新阶段。但从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现状来看,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公园城市”所蕴含的部分原则与方法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手段。文章结合大遗址保护理念、“... 伴随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圆满完成,对遗址及其周边空间的保护利用迈入全新阶段。但从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现状来看,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公园城市”所蕴含的部分原则与方法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手段。文章结合大遗址保护理念、“公园城市”理念及相关实践案例,总结出了整体统一、生态优先、文化为核、以人为本四条基本更新建设原则。从上述四条原则出发对遗址保护区域提出对应的绿化形式与展示手法,对遗址周边区域从地形、水系、植物、建筑、道路及设施六个方面出发,提出针对性的景观更新建设策略。以期对同类空间起到借鉴作用,使得遗址及其周边区域得以充分展现自身风韵,更好地服务居民生活,助力城市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保护 公园城市 更新建设
下载PDF
基于站城融合理念的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策略
11
作者 李春蕾 方健 殷炜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3期126-133,共8页
随着我国多层次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以铁路客站为核心的“三个一体化”是当前全新一代综合交通枢纽的主要特征之一。在站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三个一体化”体现在“站场城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以上海东... 随着我国多层次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以铁路客站为核心的“三个一体化”是当前全新一代综合交通枢纽的主要特征之一。在站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三个一体化”体现在“站场城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以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从开发一体化、形象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空铁一体化等方面探索站场城一体化设计策略;从枢纽核心区、客站主体及地方相关配套工程、铁路配套生产生活房屋等方面提出规划建设一体化设计方案;从安检互信模式、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运营等方面阐述运营管理一体化设计思路。“三个一体化”设计策略强调以高起点进行规划、以高标准进行设计、以高水平实施建设,打造集高效便捷、生态绿色、数字智能于一体的升级版综合交通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东站 综合交通枢纽 一体化 站城融合 规划建设 运营管理
下载PDF
深圳市“山海连城”生态建设工作的规划实践——以龙岗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霖峰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8期12-15,43,共5页
“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是深圳市打造美丽中国的典范,是深圳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探索。文章在阐述深圳市“山海连城”规划目标和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围绕龙岗区的战略发展和山环水润生态格局,运用交... “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是深圳市打造美丽中国的典范,是深圳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探索。文章在阐述深圳市“山海连城”规划目标和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围绕龙岗区的战略发展和山环水润生态格局,运用交通OD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提出了龙岗区“山海连城”空间规划策略,包括构建“一河三廊”生态骨架和打造“4+1公园群”等。同时从规划实施的角度提出了“四个一”的运作机制,形成了龙岗区“山海连城”的规划蓝图和实施路径,实现了连生态、连生产、连生活、连生趣的规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山海连城 公园群建设 规划实践 深圳市
下载PDF
公园城市语境下的街景重构策略探索--以成都交子金融大街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静 周晓宇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5期14-21,共8页
在公园城市语境下,街道一体化设计与场景营造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对公园城市理念与场景理论的解读,推导出街道一体化设计中场景营造的设计路径。以成都交子金融大街为例,剖析归纳其在场景营造核心理念指引下,重塑U形空... 在公园城市语境下,街道一体化设计与场景营造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对公园城市理念与场景理论的解读,推导出街道一体化设计中场景营造的设计路径。以成都交子金融大街为例,剖析归纳其在场景营造核心理念指引下,重塑U形空间、构建活力容器、演绎文化内涵、建立情感共振、创造情景体验、培育内生动力等实践策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思路,为公园城市街景重构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场景营造 街道 一体化设计 街景重构
下载PDF
滨水景观对滨江城市建设的影响———以福州市闽江公园为例
14
作者 李向哲 伍世代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154-161,169,共9页
以解释滨水景观与城市建设关联,探究滨水景观在滨江城市中承载的功能影响为目的,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最直观的景观信息,同时发放问卷,以获取不同人群对闽江滨水景观影响的感知信息。景观效益与人群感知相关性交叉分析的结果显示:超过95%的... 以解释滨水景观与城市建设关联,探究滨水景观在滨江城市中承载的功能影响为目的,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最直观的景观信息,同时发放问卷,以获取不同人群对闽江滨水景观影响的感知信息。景观效益与人群感知相关性交叉分析的结果显示:超过95%的大众可感知到闽江公园作为大型滨水区景观会影响城市建设,且超过65%的大众认为闽江公园对城市建设存在显著影响;在影响层面上,超过1/2的人群对于闽江公园的生态功能的相关衍生效益的感知较深刻,约1/3人群能显著感知到闽江公园提供的社会生活效益,仅10%左右的人群能清晰感知到闽江公园带来的人文效益;群众对于这些效益的感知会因性别、年龄、身份的差异而显得复杂化。总结得出如下结论:滨水景观以自然生态属性为基础,是强大生态效益的载体;为满足大众的生活生产需求,滨水景观在接受人工打造过程中又融入了人文和社会经济等新属性,持续创造出文化传承、社会经济发展等更多层面的长期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景观 滨江城市建设 闽江公园 福州
下载PDF
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懿 《住宅产业》 2024年第4期25-27,共3页
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模式,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关乎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美丽宜居公... 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模式,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关乎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实施路径,从理念创新、规划布局、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出发,为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公园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规划建设 实施路径
下载PDF
公园城市街道场景营造一体化路径——以成都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实践为例
16
作者 周逸影 李永华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7-253,共7页
从“小街区”到“街道一体化”,再到“公园城市街区场景营造”,是“公园城市”理念落地呈现的工作进阶。以成都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实践为例,探索基于场景营造的街区一体化路径,以及从街道设计向街区场景营造理念转变的思路,总结形成“... 从“小街区”到“街道一体化”,再到“公园城市街区场景营造”,是“公园城市”理念落地呈现的工作进阶。以成都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实践为例,探索基于场景营造的街区一体化路径,以及从街道设计向街区场景营造理念转变的思路,总结形成“五个一体化”的街区场景营造方法,探索全过程的一体化推进方式,通过街区管理与社区治理的有机融合,实现从规划管理到空间治理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场景营造 街区一体化
下载PDF
公园城市语境下科创园区空间转型与规划策略——以湖南林业科技产业园规划为例
17
作者 许仁宗 雷志刚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1-246,共6页
公园城市理念为科创园区的规划创新提供了绝佳的思路与方向。分析公园城市语境下科创空间的转型,包括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空间逻辑转型、从标配模式到城绿融合的空间模式转型、从单一科创到多元业态的功能转型,从生产价... 公园城市理念为科创园区的规划创新提供了绝佳的思路与方向。分析公园城市语境下科创空间的转型,包括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空间逻辑转型、从标配模式到城绿融合的空间模式转型、从单一科创到多元业态的功能转型,从生产价值到多维复合的价值转型等。提出科创园区规划的无界共生策略、以人为本策略、场景营造策略和开放共享策略。以湖南林业科技产业园为例,探索公园城市导向下的规划创新,紧扣场地特征与发展诉求,重塑城绿无界的“科学公园”新格局;打造“公园+”体系的多维场景,包括绿意渗透的科研场景、宜种宜游的试验场景、诗意栖居的生活场景、蓝绿交织的休闲场景和林荫花径的出行场景等,从而实现人城境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园区 公园城市 空间形态 转型 绿色空间 规划创新 场景营造
下载PDF
财政紧约下Ⅱ型小城市公交都市建设策略探讨
18
作者 孙玉浩 郑猛 +3 位作者 钟燕 刘涛 朱刚 郭杜杜 《交通与港航》 2024年第4期40-45,共6页
Ⅱ型小城市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力军和基础性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规模小、财政紧约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多重挑战,公共交通发展举步维艰。在资金受限条件下,探讨Ⅱ型小城市如何制定有效的公交都市建设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 Ⅱ型小城市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力军和基础性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规模小、财政紧约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多重挑战,公共交通发展举步维艰。在资金受限条件下,探讨Ⅱ型小城市如何制定有效的公交都市建设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民出行品质。通过对Ⅱ型小城市公交都市建设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包括以运营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引入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及动态评估响应和公众参与等。研究结果旨在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Ⅱ型小城市公交系统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小城市 财政紧约 公交都市建设 策略探讨
下载PDF
公园城市理念下公园绿地景观绩效评价研究
19
作者 李想 郭仲薇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5期35-55,共21页
作为破解大城市病与建设人民城市的新模式,公园城市既是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对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低碳城市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通过引入景观绩效的研究方法,以景观绩效系列评价体系为参照,构建涵盖环境、社会、经济三... 作为破解大城市病与建设人民城市的新模式,公园城市既是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对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低碳城市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通过引入景观绩效的研究方法,以景观绩效系列评价体系为参照,构建涵盖环境、社会、经济三个维度,17项一级因子和109项指标,适应于公园城市理念指导下的绿地景观绩效评价体系。以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公园为实证研究对象,选取了适用于综合公园,兼具科学性与适应性的13项一级因子、46项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环境绩效层面,兴隆湖公园系统优化了其土壤保护、雨洪管理、栖息地创造与净化空气等方面的核心功能;在社会绩效层面,兴隆湖公园娱乐社交、文化保护、健康生活、教育科普、风景质量、交通通达与使用公平等方面价值显著;在经济绩效层面,兴隆湖公园提升了本地区房价地价,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迭代升级,实现了筑巢引凤。建设公园城市,在环境层面上,要积极打造“城在绿中、园在城中、城绿相融”的新层次,构建更加精细化的区域一体化生态绿色链。在社会层面上,要努力建设“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新高度,科学植入复合城市功能。在经济层面上,要坚持市场化导向,融汇多元化场景,激发数字化消费,以场景营城实现“园·业”共生,臻至“人、城、境、业”共荣、共治、共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城市公园绿地 景观绩效评价 智慧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治理 场景理论
下载PDF
城市公园建设的施工技术分析
20
作者 郑峰 《建设科技》 2024年第20期98-100,共3页
近些年,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公园的建设数量、规模和品质也在不断完善。在城市公园实际建设与施工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根据地区实际以及不同区域的要求,选用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才... 近些年,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公园的建设数量、规模和品质也在不断完善。在城市公园实际建设与施工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根据地区实际以及不同区域的要求,选用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保障城市公园功能的充分发挥。基于此,本文对城市公园建设的施工技术予以研究和分析,以期在为相关工作人员能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的同时,可以为人们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建设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