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of 6-OHDA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1
作者 Maria I. Shadrina Elena V. Filatova +5 位作者 Anelya Kh. Alieva Alla V. Stavrovskaya Rudolph M. Khudoerkov Svetlana A. Limborska Sergei N. Illarioshkin Petr A. Slominsky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3年第6期28-35,共8页
Analysis of monogenic forms and candidate genes of Parkinson’s disease (PD) does not allow to describe completely the contribution of genetic factors to the etiopathogenesis of the disorder. An approach associated wi... Analysis of monogenic forms and candidate genes of Parkinson’s disease (PD) does not allow to describe completely the contribution of genetic factors to the etiopathogenesis of the disorder. An approach associated with an analysis of changes in a transcriptome patter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in model object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new candidate genes that ar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D. In this work, we performed a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a PD model, created via stereotaxic unilat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6-hydroxidopamine (6-OHDA) into the 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SNpc) of a rat brain, to identify new candidate genes for PD. We studied transcriptome alterations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of the rat brains 2 weeks after toxin administration, when the rats developed the Parkinson-like phenotype, and 4 weeks after toxin administration, when maximal changes in the behavior of animals were observed. Th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he substantia nigra of the rat brains at the first time point (2 weeks) revealed changes in expression of genes that were clustered with high significance (p < 0.01, modified Fisher extract p value) into three metabolic pathways according to protein participation: modification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signal transduction (including genes encoding signal peptides), and inflammation processes. This likely indicates that, during this time nonspecific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the response to surgery took place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of the rats. Concomitantly, the situation changed dramatically and a response associated with damage to the nervous tissue was observed 4 weeks after neurotoxin administration. As a result, we identified five metabolic pathways containing predominantly genes, that encode protein products that a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es of neuron projection, normal functioning of the soma and dendrites of neurons, synaptic transmission, and transmission of nerve impulses (p < 0.01, modified Fisher extract p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ohda parkinson’s disease TRANSCRIPTOME
下载PDF
Synthetic Peptides Affect the Expression of Gdnf and Gdnf Receptors in Rats with 6-OHDA-Induced PD-Like Parkinsonism
2
作者 Elena V. Filatova Maria I. Shadrina +3 位作者 Timur A. Kolomin Ludmila A. Andreeva Nikolay F. Myasoedov Petr A. Slominsky 《World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6年第4期243-259,共17页
Parkinson’s disease (PD)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sever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It is characterized by progressive degeneration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Unfortunately, PD r... Parkinson’s disease (PD)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severe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It is characterized by progressive degeneration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Unfortunately, PD remains incurable. Therapy based on regulatory peptides, particularly neuroprotective peptides, which can sustain or activate neuron plasticity to enable their survival and function in difficult environments and after violated homeostasis,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cure PD. Some studies show that the synthetic analogs of natural peptides may be used as an etiological or at least a complementary therapy in PD. Therefore, in the present pilo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he synthetic peptides Semax and dopamine neuron stimulating peptide (DNSP-5), and a new synthetic Semax-DNSP-5 hybrid peptide (SD) on the functioning of brain neurons. An analysis of the levels of dopamine (DA), noradrenaline (NA), 5-hydroxytriptamine (5-HT), an expression analysis of Gdnf and Gdnf receptor genes Gfra1, Gfra2, Gfra3, Gfra4, and Gfral i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brain of rats with 6-OHDA-induced PD-like parkinsonism, and a study of the motor activity of the rats in an “open field” test showed that DNSP-5 and SD elevated the level of DA in the nonlesioned striatum. DNSP-5 also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Gfra1 and Gfra2 in the nonlesioned striatum and lesioned substantia nigra (SN) which suggested that DNSP-5 had compensatory and neuroprotective properties. SD demonstrated similar, albeit less pronounced effects to DNSP-5 on DA metabolism and gene expression. Of the peptides studied, only SD tended to increase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ctivity of rats. In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NSP-5 and SD have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properties and may stimulate the surviving DA neur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ohda parkinson’s disease SEMAX DNSP-5 Gene Expression
下载PDF
改良纹状体内两点注射6-OHDA法制备大鼠帕金森病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晓晓 付文玉 +3 位作者 庄文欣 王倩 刘宗昱 刘金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单侧纹状体两点法双靶点注射神经毒素6-羟多巴胺(6-OHDA)制备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对提高制模成功率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立体定向技术以两点法双靶点注射6-羟多巴胺(6-OHDA)于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右侧纹状体,分别于... 目的:探讨改良的单侧纹状体两点法双靶点注射神经毒素6-羟多巴胺(6-OHDA)制备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对提高制模成功率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立体定向技术以两点法双靶点注射6-羟多巴胺(6-OHDA)于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右侧纹状体,分别于注射后2周和4周检测两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TH mRNA和TH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造模2周后模型成功率为82.9%,4周后模型成功率高达88.6%;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6-OHDA注射侧黑质TH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TH mRNA和TH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改良的单侧纹状体两点法双靶点注射6-OHDA制备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简单、易行,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6-ohda 纹状体 大鼠
下载PDF
6-OHDA损毁帕金森大鼠模型和MPTP诱导帕金森小鼠模型的比较(综述)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刚 郑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3-385,419,共4页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是研究帕金森病病因、病机、病理、症状体征、神经保护、药物治疗的必备工具。在众多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6-OHDA损毁帕金森大鼠模型和MPTP诱导帕金森小鼠模型。为了明确各自特点,作者将两者制备原理...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是研究帕金森病病因、病机、病理、症状体征、神经保护、药物治疗的必备工具。在众多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6-OHDA损毁帕金森大鼠模型和MPTP诱导帕金森小鼠模型。为了明确各自特点,作者将两者制备原理、制作方式、检测实验、稳定性、难易度等考虑因素进行对比及评价,以期在帕金森病研究中更好选择和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模型 比较 6-羟基多巴胺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下载PDF
补肾止颤方对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炜为 高晗 李文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270-3276,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止颤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补肾止颤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补肾止颤方按照不同剂量溶于生理盐水中... 目的探讨补肾止颤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补肾止颤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补肾止颤方按照不同剂量溶于生理盐水中,每天中午灌胃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处理10天和20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标志物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多巴胺递质转运子(Dopamine transmitter transporter,DAT),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脑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和模型组比不同剂量的补肾止颤方均能够改善PD大鼠的行为学,提高TH、DAT、3,4二羟基苯乙酸(3,4 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DOPAC)、5羟色胺(Serotonin,5-HT)、高香草酸(High vanilla acid,HVA)的表达(P <0.05或P <0.01),同时下调单胺氧化酶B(Monoamine oxidase B,MAO-B)的表达(P <0.01)。结论补肾止颤方能够改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损伤早期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增加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并能维持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降低神经损伤,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止颤方 6-ohda 帕金森病 神经保护
下载PDF
6-OHDA制作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及评估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伟 杨辉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818-820,共3页
目的应用6-OHDA制作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并对不同剂量6-OHDA制作的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取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12μl单点、8μl单点、4μl单点、8μl双点和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法,分别行左侧纹状体区相应剂量6-OHDA单点及双点注... 目的应用6-OHDA制作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并对不同剂量6-OHDA制作的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取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12μl单点、8μl单点、4μl单点、8μl双点和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法,分别行左侧纹状体区相应剂量6-OHDA单点及双点注射,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及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化。结果双点组大鼠模型病死率高于其余各组,12μl单点组大鼠模型成功率高于其余各组,行为学检测见各单点组随6-OHDA剂量增加,其异常行为出现率增高;免疫组化检测各单点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但12μl单点组与双点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纹状体区对6-OHDA损伤存在剂量依赖性,12μl单点注射方法优于双点注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鼠模型 6-羟基多巴胺 纹状体
下载PDF
甘松对6-OHDA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胜男 王少男 +3 位作者 蔺明煊 马晓杰 郑志全 石晋丽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645-650,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甘松不同提取物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活性部位并进行成分分析。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建立6-OHDA损伤SH-SY5Y细胞帕金森模型。MTT法检测甘松不同提取部位对6-OHDA... 目的通过比较甘松不同提取物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活性部位并进行成分分析。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建立6-OHDA损伤SH-SY5Y细胞帕金森模型。MTT法检测甘松不同提取部位对6-OHDA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计算抑制率;进一步观察细胞形态明确活性提取部位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GC-MS技术对该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甘松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及乙醇部位均能抑制6-OHDA所致的SH-SY5Y细胞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其中石油醚部位的保护作用最强,从该部位中分离鉴定出22个成分,主要为倍半萜类化合物。结论甘松不同提取部位对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均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中石油醚部位活性较强,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SH-SY5Y细胞 6-羟基多巴胺 GC-MS 帕金森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MDA、N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二兵 陈鑫 +2 位作者 张元媛 施建生 高志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81-784,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6-羟基多巴(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黑质纹状体系统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神经生化学和组织学两组,各组分为:(1)正常对照组(n=6);(2)生理盐水(NS)对照组(n=6);(3)依达拉...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6-羟基多巴(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黑质纹状体系统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神经生化学和组织学两组,各组分为:(1)正常对照组(n=6);(2)生理盐水(NS)对照组(n=6);(3)依达拉奉组(n=24),依达拉奉又分为0.3mg/kg 14d组(n=6),1mg/kg 14d组(n=6),3mg/kg 14d组(n=6)及3mg/kg 28d组(n=6)4个亚组。采用6-OHDA立体定位下注入SD大鼠左侧前脑内侧束制备PD模型,观察依达拉奉对P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黑质纹状体尼氏体和MDA、NO含量的影响。结果依达拉奉呈剂量依赖性减少阿朴吗啡(APO)诱发的6-OHDA大鼠PD模型旋转次数(P<0.01),并能改善大鼠自发行为学变化;依达拉奉(3mg/kg 14d、28d)阻止了6-OHDA导致的大鼠黑质纹状体尼氏体细胞数量的减少(P<0.05);阻止了6-OHDA导致的大鼠黑质纹状体MDA、NO的增加(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6-OHDA诱导的PD动物模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改善6-OHDA损伤大鼠的早期行为学改变,减少6-OHDA导致的大鼠黑质纹状体MDA、NO的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依达拉奉 6-ohda 丙二醛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厚朴酚对抗6-OHDA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叶锡勇 赵宏 +1 位作者 程畅河 张玉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探讨厚朴酚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机制。方法:将厚朴酚或6-OH-DA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中。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荧光分光计法测定细胞损伤过程中活性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含量变... 目的:探讨厚朴酚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机制。方法:将厚朴酚或6-OH-DA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中。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荧光分光计法测定细胞损伤过程中活性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加入100μmol/L6-OHDA时PC12细胞活性显著下降,厚朴酚(0.1~10μmol/L)预处理1h可明显抑制6-OHDA导致的PC12细胞活性下降,ROS含量水平的上升以及caspase-3的活性上升。结论:厚朴酚对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到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和Caspase-3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6-羟基多巴胺 PC12细胞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不同中医治法对6-OHDA帕金森病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冉秋 何建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94-159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治法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6-羟基多巴胺损毁注射法制作PD模型,将成功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分别应用活血化瘀法(代表方桃红四物汤)、涤痰熄风法(代表...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治法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6-羟基多巴胺损毁注射法制作PD模型,将成功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分别应用活血化瘀法(代表方桃红四物汤)、涤痰熄风法(代表方涤痰汤)、滋阴熄风法(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和复合治法(代表方自拟复方地黄方)等不同治法方药进行治疗,另1组作为模型组应用生理盐水治疗。治疗结束后使用阿扑吗啡(APO)诱导旋转行为,并进行各组治疗前后和各药物治疗组间的旋转圈数比较。结果:模型组治疗前后旋转圈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治疗组旋转圈数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天麻钩藤饮组与桃红四物汤组、涤痰汤组比较,旋转圈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地黄汤组与桃红四物汤组、涤痰汤组比较,旋转圈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天麻钩藤饮组与复方地黄汤组比较,旋转圈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中医治法均有明显的抗PD大鼠的旋转行为的作用,但以天麻钩藤饮为代表方的滋阴熄风法和以自拟复方地黄方为代表方的复合治法效果较好。根据以方测证的原理,该类帕金森病的大鼠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与阴虚类证最为接近,兼有痰、瘀的因素,应用复合治法的方药治疗帕金森病是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中医治法 6-ohda 帕金森病 动物模型 行为学
下载PDF
损毁丘脑底核阻止6-OHDA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琳 刘宗惠 +2 位作者 王亚奇 田增民 李士月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毁损丘脑底核对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6-羟基多巴胺(6-OHD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采用6-OHDA立体定向注入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MFB)和中脑被盖腹侧区(VTA)...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毁损丘脑底核对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6-羟基多巴胺(6-OHD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采用6-OHDA立体定向注入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MFB)和中脑被盖腹侧区(VTA),制成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实验组分为第Ⅰ、Ⅱ、Ⅲ、Ⅳ和Ⅴ组,分别于6-OHDA注射前7d、注射后1h、2h、3d、7d 5个不同时间点,局部注射海藻氨酸(KA)破坏STN。4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定量测量各组大鼠黑质致密区(SNc)区TH免疫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实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 第Ⅰ、Ⅱ、Ⅲ、Ⅳ、Ⅴ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注射侧TH神经元存活数目分别为71.46±6.84、57.07±5.54、51.09±4.85、12.68±2.67、4.15±1.60和3.40±1.54个每张切片,为对侧的96.7%、72.9%、69.8%、17.2%、5.6%及4.4%。各实验组注射侧TH神经元均比对照组同侧数目多(P < 0.05),但Ⅴ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各实验组之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以Ⅰ组TH神经元存活的数量最多(P <0.01)。结论 早期毁损丘脑底核(STN)可减轻6-OHDA对黑质致密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损伤和细胞数量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底核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胺
下载PDF
早期损毁丘脑底核可阻止6-OHDA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琳 刘宗惠 +2 位作者 王亚奇 田增民 李士月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毁损丘脑底核 (STN)对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 (DA)神经元 6 -羟基多巴胺 (6 OH D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6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10只。对照组采用 6 -OHDA立体定向注入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 (MFB)和中...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毁损丘脑底核 (STN)对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 (DA)神经元 6 -羟基多巴胺 (6 OH D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6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10只。对照组采用 6 -OHDA立体定向注入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 (MFB)和中脑被盖腹侧区 (VTA) ,制成偏侧帕金森病 (PD)模型。实验组分为第Ⅰ、Ⅱ、Ⅲ、Ⅳ和Ⅴ组 ,分别于 6 OHDA注射前 7d、注射后 1h、2h、3d、7d5个不同时间点 ,局部注射海人藻酸 (KA)破坏STN。 4周后处死大鼠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定量测量各组大鼠黑质致密区 (SNc)区TH免疫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实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 :第Ⅰ、Ⅱ、Ⅲ、Ⅳ、Ⅴ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注射侧TH神经元存活数目分别为 71.46± 6 .84、5 7.0 7± 5 .5 4、5 1.0 9± 4.85、12 .6 8± 2 .6 7、4.15± 1.6 0和 3.40± 1.5 4个 /每张切片 ,为对侧的 96 .7%、72 .9%、6 9.8%、17.2 %、5 .6 %及 4.4%。各实验组注射侧TH神经元均比对照组同侧数目多 (P <0 .0 1、0 .0 5 ) ,但V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各组实验组之间比较 ,均有明显差异 ,其中以Ⅰ组TH神经元存活的数量最多 (P <0 .0 1)。结论 :早期毁损STN ,可减轻 6 -OHDA对SNc区DA能神经元的损伤和细胞数量的缺失 ,晚期毁损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酪氨酸羟化酶 黑质致密部 6-羟基多巴胺 病理
下载PDF
6-OHDA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锡勇 程畅河 林泉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不同剂量6-OHDA加入培养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PC12)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以及Bax... 目的探讨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不同剂量6-OHDA加入培养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PC12)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以及Bax、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在加入不同浓度的6-OHDA时PC12细胞活力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百分率对照组为8.73±1.09,不同浓度的6-OHDA处理组显著上升,分别为10.97±1.52、25.77±0.95、57.94±1.23,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上升,Bcl-2/Bax比值和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6-OHDA能显著诱导PC12细胞损伤,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涉及到促进细胞内bax,以及抑制Bcl-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基多巴胺 PC12细胞 帕金森病 细胞凋亡
下载PDF
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疼痛行为学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志宏 徐雅皙 郭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811-817,共7页
目的 :比较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在疼痛发生中的性别差异,从行为学角度对比雌、雄大鼠疼痛发生的时间窗口及疼痛时程差异。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 目的 :比较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在疼痛发生中的性别差异,从行为学角度对比雌、雄大鼠疼痛发生的时间窗口及疼痛时程差异。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大鼠(雌雄各6只)。采用脑立体定位仪注射4μl 6-OHDA至成年SD大鼠黑质区(substantia nigra pars reticulata,SNr)建立PD模型。检测机械刺激缩足阈值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结果:6-OHDA可成功复制PD并引起疼痛。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的整体性别差异(机械痛敏:F=1.103,P=0.368>0.05;热痛敏:F=0.939,P=0.510>0.05)。手术组机械痛敏:雌鼠术后24 h出现显著性差异,疼痛持续至56 d;雄鼠术后7 d出现显著性差异,28 d后恢复。手术组热痛敏:雌、雄大鼠发生疼痛的时间窗口与机械痛敏的时间一致。雌鼠比雄鼠疼痛时间更长(雌鼠痛持续56 d;雄鼠痛持续42 d)。结论:(1)6-OHDA致PD模型的雌雄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出现显著的整体性别差异。(2)雌性动物在PD中表现出更敏感、更强的痛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疼痛 大鼠 帕金森病 6-羟基多巴胺
下载PDF
微量注射6-OHDA损毁大鼠黑质对丘脑底核神经元电活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焦金菊 姜恩魁 +4 位作者 高东明 常志杰 庄晓燕 岳春良 刘颖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4年第6期498-499,共2页
为了观察黑质内注射 6-OHDA损毁黑质多巴胺 (DA)能神经元后大鼠丘脑底核 (STN)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变化 ,以探讨 STN神经元功能紊乱与帕金森病 (PD)运动障碍的关系 ,选择单侧黑质致密部 (SNC)微量注射 6-OHDA方法建立 PD大鼠模型 ,采... 为了观察黑质内注射 6-OHDA损毁黑质多巴胺 (DA)能神经元后大鼠丘脑底核 (STN)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变化 ,以探讨 STN神经元功能紊乱与帕金森病 (PD)运动障碍的关系 ,选择单侧黑质致密部 (SNC)微量注射 6-OHDA方法建立 PD大鼠模型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放电 ,观察对照组大鼠和 PD模型大鼠不同时期的 STN神经元放电频率及放电形式的变化。结果显示 ,对照组大鼠 STN神经元放电频率平均为 11.16± 1.5 2 Hz,其放电形式主要表现为规则型 (3 9/4 4) ,其次为混合型 (3 /4 4)和爆发型 (2 /4 4) ;而 PD模型大鼠 (SNC损毁 )不同时期的 STN神经元的放电形式发生明显变化 ,呈爆发型放电的神经元数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增多 (P<0 .0 5和 P<0 .0 1) ;平均放电频率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升高 (P<0 .0 5和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注射治疗 6-ohda 大鼠 黑质 丘脑底核 神经元 电活动 帕金森病
下载PDF
6-OHDA对PC12细胞的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艳霞 高华 +1 位作者 王丹 杨新玲 《新疆医学》 2018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使用6-OHDA(6羟基多巴胺)作用于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探讨模型细胞的凋亡与HtrA2及Bip/Grp78表达的关系;方法将不同浓度(10-200μM)6-OHDA加入传代培养的PC12细胞中,作用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细胞存活率为50... 目的使用6-OHDA(6羟基多巴胺)作用于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探讨模型细胞的凋亡与HtrA2及Bip/Grp78表达的关系;方法将不同浓度(10-200μM)6-OHDA加入传代培养的PC12细胞中,作用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细胞存活率为50%左右的6-OHDA浓度为造模浓度,并观察24 h内细胞活力的变化,使用Annexin V-PE/7AAD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并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trA2、Bip/Grp78的表达;结果在6-OHDA诱导下,PC12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剂量依赖性下降,其浓度为60μM时,细胞存活率为43.89%±0.90%,模型细胞的凋亡率、HtrA2和Bip/Grp78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选择60μM 6-OHDA为PC12细胞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造模浓度,6-OHDA刺激PC12细胞的内质网应激,诱导PC12细胞的凋亡,HtrA2参与内质网应激且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ohda PC12细胞 帕金森病 HtrA2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山梗菜碱有效改善6-OHDA诱导偏侧鼠帕金森病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栗超跃 史锡文 +4 位作者 张建国 周伟 柴昌 李玉 步星耀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7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研究山梗菜碱对6-OHDA诱导鼠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方法6-OHDA诱导制作的偏侧鼠帕金森病模型检测山梗菜碱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TH免疫检测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偏侧旋转试验行行为学检测。结果通过TH免疫组化显示:山梗菜碱可以达到保... 目的研究山梗菜碱对6-OHDA诱导鼠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方法6-OHDA诱导制作的偏侧鼠帕金森病模型检测山梗菜碱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TH免疫检测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偏侧旋转试验行行为学检测。结果通过TH免疫组化显示:山梗菜碱可以达到保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P<0.05);行为学试验显示:山梗菜碱可以有效改善运动障碍(P<0.05)。结论首次研究显示山梗菜碱有效改善6-OHDA诱导的偏侧鼠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对帕金森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梗菜碱 帕金森病 6-ohda
下载PDF
高血糖对6-OHDA诱导的P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买尔哈巴 孙景兰 +2 位作者 杨新玲 贾玉敏 耿飞飞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第14期7-10,共4页
目的在建立糖尿病SD大鼠模型的基础上,6-OHDA单侧毁损法建立高血糖-PD大鼠模型,探讨高血糖对PD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0),糖尿病组(n=20),PD组(n=20)及高血糖-PD组(n=35)。采用高糖高... 目的在建立糖尿病SD大鼠模型的基础上,6-OHDA单侧毁损法建立高血糖-PD大鼠模型,探讨高血糖对PD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0),糖尿病组(n=20),PD组(n=20)及高血糖-PD组(n=35)。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高血糖SD大鼠以6-OHDA立体定向两点单侧注射至右侧黑质致密部(SNc)和中脑腹侧被盖(VTA),制备高血糖-PD大鼠模型。术后不同时间点(第七、十四、二十一、二十八天)进行行为学分析(自发行为不对称性,姿势不对称性,僵直实验,旋转实验)。结果PD组及高血糖-PD组自发行为不对称性,姿势不对称性及僵直实验,旋转实验中各项实验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糖-PD组在自发行为运动评分,僵直实验的指标与PD组相比有显著差异;随时间延长,PD组及高血糖-PD组自发行为不对称评分逐渐增大,旋转圈数逐渐增加;高血糖对PD大鼠旋转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高血糖可加重PD大鼠的运动不协调能力,随时间延长,高血糖对PD大鼠行为学影响会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6-羟多巴胺 链脲佐菌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羊膜上皮细胞对6-OHDA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9
作者 朱梅 陈东 +1 位作者 张际绯 孟晓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探讨羊膜上皮细胞(HAEC)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检测、AO活体荧光素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观察加入终浓度分别为30、40、50μmol/L的6-OHDA24h后,HAEC培养液上清对6-OHDA所致的PC1... 目的探讨羊膜上皮细胞(HAEC)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检测、AO活体荧光素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观察加入终浓度分别为30、40、50μmol/L的6-OHDA24h后,HAEC培养液上清对6-OHDA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随着6-OHDA浓度的增大,PC12细胞活力逐渐降低,受损伤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加,终浓度为50μmol/L的6-OHDA损害组可见细胞凋亡样改变;HAEC培养液上清可明显拮抗6-OHDA的毒性作用,使PC12细胞的存活率增加,受损伤细胞的数量降低。结论HAEC培养液上清能拮抗6-OHDA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基多巴胺 PC12细胞 羊膜上皮细胞 帕金森病
下载PDF
6-OHDA制备的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
20
作者 吕娥 付文玉 +2 位作者 李锋杰 吕宁宁 张圣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6-羟多巴胺(6-OHDA)单侧注射制备的帕金森病(PD)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单侧微量注射6-OHDA制备PD大鼠模型,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侧与6-OHDA注射侧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 目的观察6-羟多巴胺(6-OHDA)单侧注射制备的帕金森病(PD)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单侧微量注射6-OHDA制备PD大鼠模型,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侧与6-OHDA注射侧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的变化;并利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大鼠正常侧与注射侧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免疫荧光法显示注射侧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和网状部TH阳性纤维面积与正常侧的百分比平均值分别为21.83%,23.19%。免疫电镜显示:TH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表达于PD大鼠正常侧DA能神经元的高尔基复合体质膜面及胞质内,电子密度较高,注射侧很少见或几乎未见,且注射侧线粒体嵴有不同程度的溶解,呈空泡样变或髓样变,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结论6-OHDA可引起DA能神经元发生凋亡的超微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6-羟多巴胺 多邑胺能神经元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电镜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