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超微血管成像测量的血管指数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的价值探讨
1
作者 陈明明 江姝 +3 位作者 张剑 卢叶君 张津楠 邢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656-661,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微血管成像(3D-SMI)测量腮腺多形性腺瘤(PA)与Warthin瘤的血管指数(VI),探讨其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88例,其中PA 51例,Warthin瘤37例,均行CDFI、二维超微血管成像(2D-SMI)、... 目的应用三维超微血管成像(3D-SMI)测量腮腺多形性腺瘤(PA)与Warthin瘤的血管指数(VI),探讨其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88例,其中PA 51例,Warthin瘤37例,均行CDFI、二维超微血管成像(2D-SMI)、3D-SMI、超声造影(CEUS)检查,比较PA与Warthin瘤上述超声图像特征及定量参数的差异。分别建立基于CDFI参数、2D-SMI参数、CEUS参数鉴别诊断PA与Warthin瘤的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I、CDFI模型、2D-SMI模型、CEUS模型鉴别PA与Warthin瘤的诊断效能。结果PA与Warthin瘤CDFI和2D-SMI血流方式及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A与Warthin瘤CEUS增强程度、是否均匀增强、峰值强度、峰值减半时间、120 s强度、曲线下面积、半下降斜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I、CDFI模型、2D-SMI模型、CEUS模型鉴别诊断PA与Warthin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4、0.750、0.806及0.883,其中VI与CDFI模型、2D-SMI模型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I与CEUS模型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SMI测量的VI在鉴别诊断腮腺PA与Warthin瘤中有一定价值,其诊断效能与CEUS相当,且显著优于2D-SMI和CDF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超微血管成像 三维 二维 血管指数 腮腺多形性腺瘤 WARTHIN瘤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珉 刘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分析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后的效果。方法:选取30只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20只建立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模型,将建模大鼠分为放射对照组、实验组各10只。实验组给予100μ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腹腔注射,1次... 目的:分析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后的效果。方法:选取30只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20只建立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模型,将建模大鼠分为放射对照组、实验组各10只。实验组给予100μ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腹腔注射,1次/d,共注射7 d,空白组、放射对照组不做干预,正常喂养。检测对比各组大鼠唾液流量、腮腺指数、下颌下腺指数、水通道蛋白5(AQP5)mRNA表达量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放射对照组、实验组唾液流量、腮腺指数、下颌下腺指数水平、AQP5 mRNA表达量、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均P<0.05);与放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唾液流量、腮腺指数、下颌下腺指数水平、AQP5 mRNA表达量、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均P<0.05)。结论:放射性涎腺损伤大鼠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后唾液流量、腮腺指数、下颌下腺指数上升,其机制可能与AQP5表达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放射性涎腺损伤 唾液流量 腮腺指数 下颌下腺指数 水通道蛋白5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前后患者体重与腮腺变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榕钦 柏朋刚 +2 位作者 林兴福 陈惠琴 陈传本 《医疗装备》 2014年第9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前后患者体重的变化与腮腺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入组57例进行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各扫描一组CT图像。临床医生在这两组图像中分别勾画出腮腺。统计分析腮腺治疗前后的体积变化,DICE参数和患者的体重... 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前后患者体重的变化与腮腺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入组57例进行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各扫描一组CT图像。临床医生在这两组图像中分别勾画出腮腺。统计分析腮腺治疗前后的体积变化,DICE参数和患者的体重变化。并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治疗前后,其中左右腮腺体积比较t=2.00(P<0.01),有显著性意义。体重比较t=2.00(P<0.01),有显著性意义。体重变化率≤5%;≥5%并≤10%,≥10%时,右左腮腺的体积变化为31.34%,26.54%;34.76%,34.54%;36.32%,28.59%。相应的右左腮腺的DICE参数为0.662,0.642;0.597,0.593;0.56,0.562。结论:放射治疗前后腮腺体积与空间位置与患者的体重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使用患者体重的变化来确定对于放射治疗计划的修正时机,从而来更好的保护腮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腮腺 DICE参数 体重变化率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炎症指标在腮腺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秦硕 李冉 +2 位作者 李春梅 李光辉 孙明磊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62-367,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炎症指标在腮腺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14例腮腺恶性肿瘤和10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腮腺良、恶性肿瘤组间术前血小板...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炎症指标在腮腺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14例腮腺恶性肿瘤和10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腮腺良、恶性肿瘤组间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的差异,评价PLR、NLR和SIRI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腮腺恶性肿瘤组的PLR、NLR和SIRI数值均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诊断腮腺恶性肿瘤PLR、NLR和SIRI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41.07、2.33、1.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N分期、PLR、NLR及SIRI为腮腺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R、NLR及SIRI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炎症指标在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鉴别价值,对腮腺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炎症指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腮腺恶性肿瘤 预后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慧 张卫 梁雅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2005-2009,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腮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0例腮腺肿瘤患者,在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肿瘤的性质进行评估,并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结果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腮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0例腮腺肿瘤患者,在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肿瘤的性质进行评估,并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结果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腮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度为88.00%(44/50),灵敏度为90.91%(20/22),特异度为92.91%(24/28),阳性预测值为83.33%(20/24),阴性预测值为92.31%(24/26);2)在彩色多普勒声像图中,良性肿瘤的血流信号较少,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较丰富,频谱多普勒显示良、恶性肿瘤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23.69±4.37)cm/s、(34.39±8.11)cm/s,血流阻力指数分别为0.63±0.06、0.72±0.03,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针对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判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ROC曲线显示,两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与0.937,当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临界值为30.61 cm/s时,灵敏度为68.2%,特异度为92.9%,当阻力指数临界值为0.70时,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92.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腮腺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腮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提供重要依据,进而协助临床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腮腺肿瘤 阻力指数
下载PDF
腮腺原发性淋巴瘤的CT征象与Ki-67指数及预后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国顺 李雯曦 +5 位作者 谭相良 郭媛 黎蕾 谌丹丹 熊炜烽 江新青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8年第3期1498-1505,共8页
目的观察腮腺原发性淋巴瘤(PPL)的CT表现、分析其CT征象与Ki-67指数及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腮腺原发性淋巴瘤,观察其CT表现,利用R×C列表卡方检验观察CT征象(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及强化程度)与Ki-67指数关系... 目的观察腮腺原发性淋巴瘤(PPL)的CT表现、分析其CT征象与Ki-67指数及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腮腺原发性淋巴瘤,观察其CT表现,利用R×C列表卡方检验观察CT征象(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及强化程度)与Ki-67指数关系,用Kaplan-Meier法计算15例患者5年生存率,用Logrank法计算性别、年龄、Ki-67指数及CT征象与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腮腺原发性淋巴瘤以MALTL及FL最多见,CT多表现为多发或弥漫结节型,中度均匀强化,边界清楚(不清),坏死少见,钙化及出血罕见。Ki-67指数高低组间PPL的大小及边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40;χ~2=11.555,P=0.001),余CT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PPL患者5年生存率为66﹪,仅与肿瘤的Ki-67指数表达的高低(χ~2=4.454,P=0.035)显著相关,与各CT征象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腮腺原发性淋巴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Ki-67表达水平高低组间在大小、边界上存在一定差异。腮腺原发性淋巴瘤预后较好,与肿瘤的Ki-67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腮腺 CT表现 KI-67指数 预后
下载PDF
阻力指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贺芬宜 司徒明珠 严赟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909-911,915,共4页
目的:研究阻力指数(RI)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14例腺淋巴瘤和17例恶性肿瘤术前超声的血流信号特点,并测量其初级供血动脉的R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腮腺恶性... 目的:研究阻力指数(RI)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14例腺淋巴瘤和17例恶性肿瘤术前超声的血流信号特点,并测量其初级供血动脉的R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腮腺恶性肿瘤的RI阈值,并计算其对腮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结果:①良性多形性腺瘤中90%(20/22)肿瘤血流信号在Ⅰ-Ⅱ级之间,腺淋巴瘤中79%(11/14)肿瘤血流信号在Ⅱ-Ⅲ级之间,恶性肿瘤中76%(13/17)肿瘤血流信号在Ⅲ-Ⅳ级之间,且3组之间的血流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以RI≥0.69作为诊断标准,对腮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70%。结论: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血流信号的特征与其病理学基础相关,通过确定的RI阈值,有利于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的鉴别,尤其有利于血供均较丰富的腺淋巴瘤与高度恶性肿瘤之间,低度恶性肿瘤与良性多形性腺瘤之间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血流信号 阻力指数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