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蔡玲 成瑶 张磊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446-1450,共5页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对预激综合征(WPW)伴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功能科就诊的WPW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心房颤动复发的患...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对预激综合征(WPW)伴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功能科就诊的WPW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心房颤动复发的患者51例(复发组)及51例术后未复发心房颤动患者(未复发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24 h动态心电图[P波振幅、最大P波时限(P_(max))、P波离散度(Pd)和P波终末电势(Ptf)、PR间期、心率校正后QT间期(QTc)和Tp-Te间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WPW伴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对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QTc、P波振幅、P_(max)、Pd值高于未复发组,而Ptf则低于未复发组(均P<0.05)。复发组年龄、病程、左心房直径、消融前心房颤动发作频率高于未复发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未复发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高P_(max)和Pd值及低LVEF均是WPW伴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P_(max)、Pd单独预测WPW伴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95%置信区间:0.769~0.838)、0.811(95%置信区间:0.770~0.875),二者联合预测AUC为0.918(95%置信区间:0.878~0.949),联合预测效能较单独预测效能更好(均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与WPW伴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有关,其中P波电位的P_(max)和Pd值是WPW伴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危险因素,且二者联合预测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预激综合征 24 h动态心电图 射频消融术 复发
下载PDF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结合益气养阴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张文英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9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心房颤动并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术后...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心房颤动并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术后服用利伐沙班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利伐沙班的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中药汤剂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SDNN值降低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3个月后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结合中医与西医的综合治疗手段,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房颤的复发率,并在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 益气养阴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分析
下载PDF
心电图P波特征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相关
3
作者 杨多军 刘静涵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P波特征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新发房颤(NOAF)(AMI-NOAF)的关系。方法选取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240例AMI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收集患者动态心电图P波特征参数及临床资料,分析P波特征与AMI患者临床参数的...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P波特征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新发房颤(NOAF)(AMI-NOAF)的关系。方法选取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240例AMI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收集患者动态心电图P波特征参数及临床资料,分析P波特征与AMI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根据是否发生NOAF分为NOAF组和未发生(non-NOAF)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发生NOAF的影响因素。结果KillipⅢ~Ⅳ级最小P波时限(P_(min))水平低于Ⅰ~Ⅱ级,最大P波时限(P_(max))、P波离散度(Pd)水平高于Ⅰ~Ⅱ级(P<0.05);240例AMI患者中47例发生NOAF,发生率为19.58%;NOAF组P_(min)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_(max)、Pd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NOAF组入院时心率及Killip Ⅲ~Ⅳ级占比高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illip Ⅲ~Ⅳ级、P_(max)、Pd高水平是影响AMI发生NOA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_(min)、P_(max)、Pd水平与AMI患者Killip分级有关;AMI-NOAF患者动态心电图P波特征异常,其中高水平P_(max)、Pd是影响AMI发生NO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动态心电图 P波特征 传导阻滞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
4
作者 金林林 邹菲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究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问题的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时间段为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 目的探究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问题的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时间段为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观察组的心房颤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肌缺血检出率更高(P<0.05);观察组的临床诊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动态心电图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检测出所存在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问题,进而提高临床诊断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房性早搏
下载PDF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袁超 方冬平 +3 位作者 李果 李玉凤 王熙 权薇 《中国医药》 2016年第11期1593-1597,共5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出现原因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8-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心房颤动伴〉2S长R—R间期的患者115例,分析所有患者年龄及长R—R间期发生时间分布。依据动态心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出现原因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8-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心房颤动伴〉2S长R—R间期的患者115例,分析所有患者年龄及长R—R间期发生时间分布。依据动态心电图结果中〉2S长R-R间期出现时间将患者分为睡眠相关组与非睡眠相关组,睡眠相关组长R-R间期仅出现在21:00-6:00,非睡眠相关组长R-R间期可出现在其他时间段。对2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比较相关资料。结果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出现长R—R间期可能性大,在夜间长R—R间期出现频率高且集中在21:00-6:00。睡眠相关组(53例)与非睡眠相关组(62例)最慢心室率、最快心室率、平均心室率和非睡眠时段及睡眠时段出现长R—R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2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睡眠相关组随访中无一例患者出现黑嚎晕厥症状,其中17例成功复律,复律后复查动态心电图16例正常,1例诊断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另有12例患者复查动态心电图,无长R—R间期出现。非睡眠相关组2例在随访中出现黑朦晕厥症状,住院后植入人工起搏器,治疗后症状消失;3例患者复律后出现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1例复查动态心电图出现〉6S长R—R间期,这4例患者均植入人工起搏器。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出现长R—R间期与睡眠相关是由于生理原因造成。若心房颤动患者活动状态中出现长R-R间期并且平均心率较低,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无症状者应定期随访,有晕厥症状者应植入永久起搏器,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者应当予以起搏器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长R—R间期 动态心电图 起搏器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心电触发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白怀生 侯艳峰 +4 位作者 李毅 拓胜军 薛恩忠 李小平 武治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6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心电触发因素及其部位,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PAf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人工回放,记录心房颤动(Af)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发作前三个心房周期、联律间期,并根据触发Af的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形态确定...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心电触发因素及其部位,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PAf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人工回放,记录心房颤动(Af)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发作前三个心房周期、联律间期,并根据触发Af的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形态确定房性期前收缩部位。结果45例PAf患者共248次Af发作,心电触发因素中房性期前收缩占84.97%,窦性心动过缓占7.73%,心房扑动占2.14%,房性心动过速占2.57%;房性期前收缩来源于左心房上部占69.96%,左心房下部占12.02%,右心房上部占9.87%,右心房下部占3.86%;触发Af的房性期前收缩比未触发Af的房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缩短25ms以上;附发作存在23:00~1:00及9:00~11:00两个高峰,13:00-15:00一个低谷;PAf大多在短-长-短周期后发作,占62.23%,长-长-短周期后发作占21.89%。结论左心房上部房性期前收缩是PAf主要的触发因素,长-短周期现象是PAf发作的重要启动机制,自主神经失衡在PAf发作中起协同作用。动态心电图能对PAf治疗提供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阵发性心房颤动 触发因素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被引量:12
7
作者 邱爽 杨波 +2 位作者 平海芹 周三凤 王慧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通过心率变异性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4例(心房颤动组)和健康体检者71例(对照组)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时域分析指标连续24 h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 目的通过心率变异性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4例(心房颤动组)和健康体检者71例(对照组)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时域分析指标连续24 h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一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 MSSD)、RR间期序列中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占所有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 NN50)以及频域分析指标高频成分(HF)、低频成分(LF)、高频与低频成分比值(HF/LF)。结果心房颤动组24 h心率及总心搏数、SDANN、r MSSD、p NN50、HF、L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合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动态心房超速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2
8
作者 宿燕岗 何梅先 +2 位作者 童步高 王蔚 葛均波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评价动态心房超速起搏(dynamic atrial overdrive,DAO)方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3例均为女性,58~69岁,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植入Pacesetter公司Trilogy DR+DAO 2364L型双腔起搏器。随机单盲将... 目的:评价动态心房超速起搏(dynamic atrial overdrive,DAO)方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3例均为女性,58~69岁,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植入Pacesetter公司Trilogy DR+DAO 2364L型双腔起搏器。随机单盲将患者分为A组:DAO on和B组:DAO off;4个月后交换,即改为A组DAO off及B组DAO on再4个月,随访8~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症状、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减及用程控仪观察自动模式转换(auto mode switch,AMS)的次数。结果:1)症状:3例心悸、胸闷症状无论在DAO off或on时均有好转。2)AMS:A组1例在DAO on及off各4个月的随访中,AMS分别为1次和0次,后继续off4个月,AMS仍为0次,随继续关闭DAO。程控结果显示99%为心房起搏。该患者植入起搏器前后均未服用过抗心律失常药物。A组另1例在DAO on时AMS为764次,off时AMS为6232次,on较off则AMS发生率下降88%。该患者一直服用莫雷西嗪和肠溶阿司匹林。B组患者DAO off时AMS为16441次,on时AMS为8081次,on较off时AMS下降51%。该患者因无明显心房颤动引起的症状而在DAO on期间自行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结论:动态心房超速起搏方式具有一定的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动态心房超速起搏 疗效 症状
下载PDF
320排CT对房颤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邹佳妮 陈信坚 +3 位作者 黄文才 陆然 吴倩 陈友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7期69-71,81,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在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房颤患者及40例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肺静脉异常、左心房血栓及冠状动脉的情况。结果房颤组有23例...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在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房颤患者及40例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肺静脉异常、左心房血栓及冠状动脉的情况。结果房颤组有23例肺静脉变异(38.3%),对照组有17例发生变异(34.0%)。房颤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病变部位方面肺静脉的变异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的左、右上肺静脉口长径、短径,左、右下肺静脉口长径、短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排CT对左心房血栓的诊断率与超声心动图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心房纤颤患者发现有42例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管腔呈轻-重度狭窄。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较好地诊断房颤患者肺静脉异常的情况,可作为房颤射频消融术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射频消融 320排动态容积CT 肺静脉变异
下载PDF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R-R长间期的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静 程立顺 +2 位作者 施有为 张良洁 李从圣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186-1187,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患者R-R长间期的发作规律,探讨老年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96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患者共发生大于1.5 s长间期共15 456... 目的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患者R-R长间期的发作规律,探讨老年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96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患者共发生大于1.5 s长间期共15 456次,23:00时至凌晨05:00时出现次数最多,11:00时至14:00时次之,最长R-R间隔为4.21 s,发生在02:16分;均合并其他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缩、ST-T改变及交界性逸搏多见;患者记录中均无明显自觉症状。结论老年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多发生在睡眠状态,可能与睡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关,绝大多数并非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R-R长间期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卢喜烈 帅莉 +4 位作者 石亚君 卢亦伟 赵立朝 陈光辉 王曙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11例窦性心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伴发心室长间歇进行分析。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50~77(66.6±7.48)岁,特发性心房颤动6例,冠心病5例,脑梗塞1例。结... 目的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11例窦性心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伴发心室长间歇进行分析。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50~77(66.6±7.48)岁,特发性心房颤动6例,冠心病5例,脑梗塞1例。结果11例共发生特发性心房颤动570阵,大于2.0s的长间歇141次,长间歇在2.0~2.7s。时间分布为白天16次,夜间125次。心房颤动发作前后的窦性PR间期在0.15~0.20s之间者6例,一度房室阻滞3例,二度Ⅰ型房室阻滞1例。P波时限<0.11s的5例,≥0.11s的6例。24h最高心率77~175(126.5±23.2)bpm,最低心率35~47(42.2±2.92)bpm,平均心率53~90(68.6±11.12)bpm。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室长间歇多出现于夜间睡眠时,心肌缺血、房内阻滞、房室阻滞等是其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室长间歇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建平 张宏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房性早搏(简称房早)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动态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64例。统计其24 h房性早搏总数,房颤发作的阵数,诱发和未诱发房颤的房性早搏的联律间期及房早前周期等。结果经动态心电... 目的探讨房性早搏(简称房早)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动态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64例。统计其24 h房性早搏总数,房颤发作的阵数,诱发和未诱发房颤的房性早搏的联律间期及房早前周期等。结果经动态心电图记录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诱发房颤的房早均呈频发房性早PonT现象;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346.7±38.5 ms)比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412.3±40.2 ms)明显提前(P<0.01);诱发房颤的房早前周期(836±115 ms)比未诱发房颤的房早前周期(733±118 ms)明显延长(P<0.01)。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由房性早搏始动与房性早搏的联律间期及房早前周期有关。动态心电图是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可靠、高效、无创、重复性好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性早搏
下载PDF
动态心房超速起搏预防阵发性房颤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刚 吴立群 +2 位作者 沈永初 苏侃 戚文航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动态心房超速起搏预防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伴阵发性房颤,并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8例,分别植入具有动态心房起搏功能的起搏器,PacessetterTrilogy23643例,VitatronSelectionTM900E5例;随访... 目的观察动态心房超速起搏预防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伴阵发性房颤,并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8例,分别植入具有动态心房起搏功能的起搏器,PacessetterTrilogy23643例,VitatronSelectionTM900E5例;随访6个月,前3个月不打开动态心房起搏功能,后3个月打开动态心房起搏功能,根据起搏器记录到的模式转换次数和持续时间来判断其预防房颤发作的疗效。结果打开动态心房起搏功能前后,患者房颤发作的次数分别为2437±956次/月和472±135次/月(P<0.05);模式转换持续时间分别为173±105小时/月和48±25小时/月(P<0.05);房颤负荷分别为33±8%和10±7%(P<0.05)。结论动态心房超速起搏,是阵发性房颤预防治疗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房超速起搏 预防 阵发性房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房颤负荷
下载PDF
早搏灵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波 孙琳琳 +1 位作者 张琪 李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7-18,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早搏灵胶囊治疗冠心病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讨论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气阴两虚,兼心血瘀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早搏灵胶囊,对照组服用可达龙,观察4周。结果:(1)两组房颤疗效... 目的:通过观察早搏灵胶囊治疗冠心病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讨论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气阴两虚,兼心血瘀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早搏灵胶囊,对照组服用可达龙,观察4周。结果:(1)两组房颤疗效比较: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房颤发作次数:两组均减少房颤发作次数(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前后24 h总心搏比较: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搏灵胶囊能显著减少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气阴两虚证兼心血瘀阻)患者房颤的发作次数,且对心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搏灵胶囊 阵发性房颤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房颤伴长R-R间期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华民 戴红艳 +1 位作者 王晏平 张俊义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3期122-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房颤合并长R-R间期(>1.5 s)的动态心电图(DCG)特点,探讨DCG对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将DCG记录到的186例房颤伴长R-R间期者分为睡眠相关组和睡眠无关组,分析平均心室率、长R-R间期昼夜发生频度及伴随症状。结... 目的分析房颤合并长R-R间期(>1.5 s)的动态心电图(DCG)特点,探讨DCG对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将DCG记录到的186例房颤伴长R-R间期者分为睡眠相关组和睡眠无关组,分析平均心室率、长R-R间期昼夜发生频度及伴随症状。结果睡眠无关组患者睡眠及非睡眠时平均心室率均小于睡眠相关组;睡眠无关组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发生频率明显高于睡眠相关组;睡眠相关组患者长间歇时不伴黑矇或晕厥,而睡眠无关组患者长间歇时有22例出现黑矇或晕厥,均发生在清醒状态时。结论分析房颤患者DCG长R-R间期发生的频度、时间等特征有助于判断生理性或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心脏传导阻滞 长R—R间期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庞伦祥 梁永华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1.5s)、逸搏及逸搏心律患者是否存在病理性房室阻滞。方法用动态心电图仪24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根据患者生活记录,把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时间是否与睡眠相关,分为与睡眠相关组(A...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1.5s)、逸搏及逸搏心律患者是否存在病理性房室阻滞。方法用动态心电图仪24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根据患者生活记录,把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时间是否与睡眠相关,分为与睡眠相关组(A组)及非睡眠相关组(B组)。结果共106例患者,A组75例(70.8%),B组31例(29.2%)。A组发生长RR间期1.5~2.0s、>2.0s及逸博及逸搏心律人平均数分别25.17±9.57、7.21±0.93、6.79±1.23;B发生长RR间期1.5~2.0s、>2.0s及逸搏及逸搏心律人平均数分别203.14±39.86、34.79±7.56、27.39±6.13,B组明显多于A组(p<0.01)。结论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相关时比率高,为非病理性房室阻滞;而与睡眠无关时应视为病理性房室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期 房室阻滞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诱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泳波 张建平 王晓波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17-418,共2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房性早搏的关系。方法对26例经动态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病人,统计房早个数、房颤的发作阵数,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房早前周期,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房早前周期等。结果2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24...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房性早搏的关系。方法对26例经动态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病人,统计房早个数、房颤的发作阵数,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房早前周期,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房早前周期等。结果2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24h平均房早11126±2018个,阵发性房颤248±56阵。其中22例(84.6%)由房早诱发,2例(7.68%)由短阵房速诱发,2例(7.68%)由房扑诱发。能够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及房早前周期分别为361.8±42.9ms和828±101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及房早前周期分别为426.6±43.5ms和728±107ms,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明显短于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呈PonT现象,诱发房颤的房早前周期比未诱发房颤的房早前周期长(p<0.01)。结论阵发性房颤主要由房早始动,其与房早的联律间期及前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房性早搏 阵发性心房颤动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乐燕 时向民 孙李建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533-534,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1.5秒)、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时间是否与睡眠有关。方法将人选病例分为睡眠相关组和睡眠无关组进行观察。采用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24小时心电图,据患者记录的生活日志,分析长R—...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1.5秒)、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时间是否与睡眠有关。方法将人选病例分为睡眠相关组和睡眠无关组进行观察。采用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24小时心电图,据患者记录的生活日志,分析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时间。结果睡眠相关组85例患者中发生长R—R间歇1.5~2.0秒,〉2.0秒逸搏及逸搏心律人平均数分别为:(25.72±7.90)次/分钟、(7.30±0.99)次/分钟和(6.83±1.25)次/分钟;睡眠无关组35例患者分别为:(203.20±40.84)次/分钟、(35.14±7.59)次/分钟、(27.80±6.19)次/分钟。睡眠无关组明显高于睡眠相关组(P〈0.01),风心病患者R—R间歇〉2.0秒,逸搏及逸搏心律频度明显高于其它病种(P〈0.01)。结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相关时,多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而与睡眠无关时,应考虑病理性房室阻滞。风心病持续房颤由于使用洋地黄及β-受体阻滞剂易于出现长间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歇 A-V传导阻滞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昼夜节律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丽敏 杨希立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6期418-419,438,共3页
为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昼夜规律 ,采用动态心电图对 4 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2 4h心房颤动的发生、持续时间以及终止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持续时间均有两个高峰 ,发生高峰为 (0 9:0 0、0 0 :0 0 ) ;持续... 为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昼夜规律 ,采用动态心电图对 4 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2 4h心房颤动的发生、持续时间以及终止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持续时间均有两个高峰 ,发生高峰为 (0 9:0 0、0 0 :0 0 ) ;持续时间的高峰为 (0 3:0 0~ 0 6 :0 0 ,13:0 0~ 15 :0 0 )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与其发生的时刻有关 ,不同时刻发生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各不相同。终止高峰(0 8:0 0~ 10 :0 0 )与持续节律形成相反趋势。本文认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持续时间和终止存在着昼夜规律 ,其规律可能对心房颤动的治疗和预防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昼夜节律 动态心电图 诊断标准
下载PDF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一鸣 时向民 +2 位作者 石亚君 单兆亮 卢喜烈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分析阵发及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超声心动图的改变,探讨心房颤动持续时间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动态心电图筛选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及窦性心律组患者,各60例,比较三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前后径(L... 目的分析阵发及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超声心动图的改变,探讨心房颤动持续时间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动态心电图筛选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及窦性心律组患者,各60例,比较三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结果与窦性心律组(29.7±3.8)mm及阵发性心房颤动组(33.4±5.2)mm相比,持续性心房颤动组LAD明显增加[(44.1±4.7)mm,P<0.05];VST在窦性心律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持续性心房颤动组LVEF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组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LAD及LVEF的改变与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心房颤动导致的解剖重构以及心室率不规则和频率较快是其改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动态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心脏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