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濒危植物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不同径级个体的光合能力差异与更新限制 被引量:35
1
作者 颜超 王中生 +3 位作者 安树青 陈姝凝 魏娜 陆霞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153-4161,共9页
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是我国华东地区特有种,属国家Ⅰ级濒危保护植物。分别于5月份与8月份采用Li-6400光合系统测定了江苏宜兴龙池大垅西芥银缕梅种群内大(胸径>10 cm)、中(2 cm<胸径≤10 cm)、幼(胸径≤2 cm)3个径级个... 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是我国华东地区特有种,属国家Ⅰ级濒危保护植物。分别于5月份与8月份采用Li-6400光合系统测定了江苏宜兴龙池大垅西芥银缕梅种群内大(胸径>10 cm)、中(2 cm<胸径≤10 cm)、幼(胸径≤2 cm)3个径级个体的光合生理参数、光合-光强响应曲线及光环境因子,探讨了不同径级个体的光合能力差异及其对种群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树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显著低于大树与中树,但比叶面积(SLA)显著高于大树及中树;低LCP、低RD与高SLA是银缕梅幼树对弱光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中树LSP仅为大树的二分之一,而其LCP与大树无明显差异,且显著高出幼树;中树LSP与LCP之间的光能利用区间极为狭窄;中树全天平均接受的RAR稍高于LCP,但远低于其LSP;同时,中树的SLA显著低于幼树与大树,致使中树全天碳同化总量严重不足。基于净光合速率(Pn)与光环境参数建立的逐步回归方程进一步证实了光合有效辐射(PAR)对Pn的贡献最大,是影响银缕梅光合碳同化能力的关键因子。由于幼树与中树受到大树遮荫,叶片上方的光合有效辐射均显著降低。尽管银缕梅幼苗在林下表现出较强的弱光适应能力,但在后期建成为中树的过程中,叶片形态与光合生理特性均表现出对遮萌环境的不适应,光资源不足构成银缕梅种群更新的主要限制因子,导致种群的中等径级个体急剧减少。人为干预以形成适宜的林窗环境,有利于银缕梅幼树的后期生长,并促进银缕梅种群的顺利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特有种 光合作用 更新限制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术和K-mer分析的银缕梅属(Parrotia C.A.Mey.)植物基因组大小测定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云燕 安宇 +5 位作者 林峰 马秋月 周翔宇 金亮 李朋富 王中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1-570,共10页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银缕梅属(Parrotia C.A.Mey.)仅包含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H.T.Chang)R.M.Hao&H.T.Wei)和波斯铁木(Parrotia persica(DC.)C.A.Mey.)两种落叶阔叶乔木,其中银缕梅是我国华东地区特有的Ⅰ级濒危珍稀...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银缕梅属(Parrotia C.A.Mey.)仅包含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H.T.Chang)R.M.Hao&H.T.Wei)和波斯铁木(Parrotia persica(DC.)C.A.Mey.)两种落叶阔叶乔木,其中银缕梅是我国华东地区特有的Ⅰ级濒危珍稀保护植物,属东亚第三纪孑遗成分;其姊妹种波斯铁木则间断分布于伊朗北部,属北极第三纪孑遗植物类群。本研究首次利用流式细胞术和K-mer分析方法对银缕梅属两姊妹种的基因组大小进行了测定,建立和优化了以萝卜(Raphanus sativus L.‘Saxa’)为内标、WPB(Woody plant buffer)为细胞核解离液的两种植物单倍体基因组的DNA含量(DNA C值)流式测定的适宜体系,旨在为金缕梅科银缕梅属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基因组学研究、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物种保育等提供前期基础数据参考;同时也可为金缕梅科其他属、种的基因组大小测定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流式测定银缕梅基因组大小约为971.45±13.91 Mb,波斯铁木基因组大小约为890.52±24.69 Mb;(2)K-mer分析估测银缕梅基因组大小为951.70 Mb,杂合率为1.740%,重复序列比例为77.50%;波斯铁木基因组大小为858.50 Mb,杂合率为0.695%,重复序列占74.30%;(3)银缕梅属于高杂合和高重复基因组,波斯铁木则属于微杂合和高重复基因组。本研究的结果为银缕梅属植物后续基于DNA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及去冗余处理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波斯铁木 基因组大小 流式细胞术 K-mer分析 基因组去冗余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和转录组的银缕梅叶片退红机制初探
3
作者 周谦 黄犀 +3 位作者 罗会婷 王欢利 严灵君 汤诗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了探究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H.T.Chang)R.M.Hao et H.T.Wei〕叶片在春季由红转绿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采用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对银缕梅幼叶和成熟叶中差异花色苷类成分含量及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花色苷合成... 为了探究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H.T.Chang)R.M.Hao et H.T.Wei〕叶片在春季由红转绿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采用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对银缕梅幼叶和成熟叶中差异花色苷类成分含量及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花色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幼叶中花色苷类成分的总相对含量约为成熟叶的27倍;幼叶中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锦葵色素3-O-半乳糖苷和芍药花素3-O-葡萄糖苷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花色苷类成分,且极显著(p<0.01)高于成熟叶中对应成分的相对含量。比较幼叶和成熟叶的转录组数据,共筛选出11000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结果显示富集到催化活性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3000个);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和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通过与葡萄(Vitis vinifera Linn.)中已知的花色苷合成关键酶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共筛选出9个银缕梅花色苷合成酶基因,并且这9个基因在幼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成熟叶。qRT-PCR结果表明:PsCHS1、PsF3′H、Ps3GT和PsAOMT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成熟叶。PsCHS1、PsF3′H、Ps3GT和PsAOMT分别包含393、528、461和323个氨基酸残基;4个蛋白的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其中,PsF3′H不含β转角,其余3个蛋白均由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卷曲构成;4个蛋白的三级结构均含有相应蛋白家族的保守结构。系统进化树显示:PsCHS1与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 Yieh)的LcCHS,PsF3′H与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LfF3′H,Ps3GT与可可(Theobroma cacao Linn.)的Tc3GT,以及PsAOMT与枫香树的LfAOMT分别首先聚在一起。综上所述,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锦葵色素3-O-半乳糖苷和芍药花素3-O-葡萄糖苷可能是银缕梅叶片退红的主效花色苷类成分,PsCHS1、PsF3′H、Ps3GT和PsAOMT可能是银缕梅叶片退红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叶色 退红机制 代谢组 转录组
下载PDF
银缕梅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4
作者 田盛野 杨乐乐 +4 位作者 潘伟伟 张焱琴 顾航 张慧娟 蒋明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3-28,共6页
银缕梅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据连续多年的调查,该物种受炭疽病的危害较为严重。本文在样品采集、病原菌分离和致病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明确了银缕梅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从病叶中分离到1株病原真... 银缕梅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据连续多年的调查,该物种受炭疽病的危害较为严重。本文在样品采集、病原菌分离和致病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明确了银缕梅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从病叶中分离到1株病原真菌,命名为YLMJ,该真菌可侵染银缕梅叶片,发病症状与野外发病时一致。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病原菌在培养基上呈放射状生长,初期菌落为白色,后变为深褐色,菌丝细长、绒毛状、多锐角分支,形态与尖孢炭疽菌相似。序列比对结果表明:YLMJ的内转录间隔区、肌动蛋白基因、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与尖孢炭疽菌的同源性最高,在系统发育树上均聚于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与多基因联合鉴定结果,明确银缕梅炭疽病的病原菌为尖孢炭疽菌。银缕梅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为后续开展病害的科学防治与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炭疽病 鉴定 尖孢炭疽菌
下载PDF
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的花粉形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明珍 朱斌 +1 位作者 袁素强 周忠泽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4,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产自安徽省大别山金缕梅科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和研究。银缕梅花粉粒近球形或长球形,P/E(极轴/赤道轴)=1.27(1.14-1.32),赤道面观椭圆形,极面观圆三角形或三裂圆形,大小为37.3(32.0...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产自安徽省大别山金缕梅科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和研究。银缕梅花粉粒近球形或长球形,P/E(极轴/赤道轴)=1.27(1.14-1.32),赤道面观椭圆形,极面观圆三角形或三裂圆形,大小为37.3(32.0~41.0)×29.4(25.0~36.0)μm。具3沟,沟狭长,几达两极。花粉外壁厚2.0~2.4μm,外层与内层近等厚,柱状层基柱发达。外壁纹饰在光镜下为细网状,在扫描电镜下为粗网状纹饰,网脊上有刺瘤。现生银缕梅具有鲜明的生境和分布格局特点,本研究为利用地层中银缕梅化石花粉重建古环境、古气候等提供了现代孢粉学参考依据,也为研究金缕梅科的起源、演化和现代地理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花粉形态 生态因子 安徽省
原文传递
濒危植物银缕梅幼苗对不同光强的光合响应 被引量:18
6
作者 姚志刚 王中生 +4 位作者 颜超 董卓瑶 徐卫祥 魏娜 安树青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88,共6页
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100%、50%和5%自然光强),测定了濒危植物银缕梅幼苗叶片光合生理及其相应的形态指标,以探讨银缕梅幼苗叶片光合功能执行及叶形态建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响应趋势。结果表明:银缕梅幼苗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 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100%、50%和5%自然光强),测定了濒危植物银缕梅幼苗叶片光合生理及其相应的形态指标,以探讨银缕梅幼苗叶片光合功能执行及叶形态建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响应趋势。结果表明:银缕梅幼苗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随着光强下降而显著降低,表明当年生新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利用低强度光。全光强下银缕梅幼苗虽然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但其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同样显著高于弱光下的幼苗,表明在幼苗建成阶段其强光利用能力较低,需要通过增加热耗散以散发过剩的光能。50%光强下的银缕梅幼苗叶片的比叶面积(SLA)显著高于5%及100%光强下幼苗叶片的SLA,并且单株产叶数显著增加,说明在中等遮荫条件下银缕梅幼苗可进行有效的光合功能执行,并在形态建成方面表现出积极的响应。5%光强下银缕梅幼苗的SLA最低,但单位面积及单位干质量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50%与全光照下幼苗的相应指标。银缕梅幼苗在光合功能执行以及叶形态建成等方面对低光环境所表现出的适应策略,较好地解释了自然种群中幼树(幼苗)个体占据绝对优势的现象。但作为典型的阳生性树种,生长后期的光资源限制则可能导致植株处于"光饥饿"的压制状态,严重限制其种群更新。光环境的改善将直接促使幼树(幼苗)从光制约状态释放出来,以利于银缕梅种群的顺利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光合作用 光适应
下载PDF
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树种银缕梅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 被引量:17
7
作者 龚滨 夏洋洁 +2 位作者 张光富 陆芸 孙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8-646,共9页
选择浙江和安徽两地的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种群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研究银缕梅种群结构,采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进行分布格局的判定,并结合丛生指数(I)、负二项参数(K)、Cas-sie指数(CA)和聚块性指数(I... 选择浙江和安徽两地的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种群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研究银缕梅种群结构,采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进行分布格局的判定,并结合丛生指数(I)、负二项参数(K)、Cas-sie指数(CA)和聚块性指数(IPA)分析聚集度。结果表明,银缕梅种群分布格局表现为由低龄级的集群分布向高龄级的随机分布过渡的趋势,但总体上呈集群分布,这主要与银缕梅种群的萌蘖繁殖方式、种内自疏及生境异质性有关。对种群龄级结构、种群存活曲线和静态生命表的分析,均反映出银缕梅种群结构波动性较大,稳定性差,更新能力不足,为衰退型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萌生植株 种群结构 空间格局
下载PDF
银缕梅引种栽培及种子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莹 李思锋 +2 位作者 黎斌 祁桦 刘立成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8-151,共4页
对西安植物园引种的珍稀濒危植物银缕梅生长特征及物候进行观测,并对种子的萌发条件及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银缕梅能够较好地适应西安地区的环境与气候,其生长特性及物候与在原产地南京的表现类似,可作为秋季观叶小乔... 对西安植物园引种的珍稀濒危植物银缕梅生长特征及物候进行观测,并对种子的萌发条件及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银缕梅能够较好地适应西安地区的环境与气候,其生长特性及物候与在原产地南京的表现类似,可作为秋季观叶小乔木在陕西省园林绿化中推广。引种至西安的银缕梅能正常开花结实,种子空壳率为20.3%,明显高于原产地。采取剥壳及不同时间酸蚀种壳可缩短银缕梅种子的休眠天数,但不能提高其发芽率。采用1 200 mg.L-1的GA3溶液浸泡24 h,在4℃下层积120 d后,可显著提高银缕梅种子的发芽率(达到71.3%)。银缕梅种子含有粗蛋白(12.45%)和粗脂肪(9.37%)、淀粉(2.41%)和可溶性糖(10.92%),含有钾、钙、镁、锌等矿质元素和17种氨基酸,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引种栽培 低温层积 种子萌发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浙江龙王山银缕梅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任洁 张光富 +2 位作者 胡瑞坤 孙国 俞立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4-560,共7页
银缕梅为我国特有珍稀树种,属于国家I级保护植物。本文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和典型样地法研究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银缕梅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龙王山银缕梅种群规模偏小,但是其萌生特性明显;其种群共有6个龄级,但幼苗、幼树较... 银缕梅为我国特有珍稀树种,属于国家I级保护植物。本文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和典型样地法研究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银缕梅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龙王山银缕梅种群规模偏小,但是其萌生特性明显;其种群共有6个龄级,但幼苗、幼树较少,中龄级的个体偏多,种群更新能力弱,种群结构总体上呈现衰退趋势。在龙王山3个地点的银缕梅种群主要呈集群分布,这与它们生长的生境、繁殖方式密切相关。此外,对该种的生态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龙王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银缕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贺鹏 岳春雷 +3 位作者 郁庆君 杨在娟 邵顺流 俞立鹏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4,共6页
从银缕梅的系统分类、植物名称、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特点、珍稀濒危原因、繁育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讨论和研究进展总结,从生态学、繁殖生物学等角度探讨了植物的濒危机理,提出有关银缕梅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
关键词 银缕梅 系统分类 生物学特性 濒危 繁殖
下载PDF
金缕梅科一新组合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郝日明 魏宏图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80-80,共1页
金缕梅科一新组合郝日明魏宏图(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14)ANEWCOMBINATIONOFHAMAMELIDACEAEHAORiMingWEIHongTu(InstituteofBotan... 金缕梅科一新组合郝日明魏宏图(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14)ANEWCOMBINATIONOFHAMAMELIDACEAEHAORiMingWEIHongTu(InstituteofBotany,JiangsuProvin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缕梅科 银缕梅属 小叶银缕梅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银缕梅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立超 石燕 +3 位作者 王金厚 陆俊 刘成功 宋曰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155,共5页
采用光照培养箱培养,研究了不同培养基质、不同浓度银缕梅叶片与果壳浸提液对银缕梅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黄土、园土、河沙基质与滤纸上的发芽率分别为70%、66.67%、58.33%和20%;黄土、园土、河沙基质与滤纸基质上的发... 采用光照培养箱培养,研究了不同培养基质、不同浓度银缕梅叶片与果壳浸提液对银缕梅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黄土、园土、河沙基质与滤纸上的发芽率分别为70%、66.67%、58.33%和20%;黄土、园土、河沙基质与滤纸基质上的发芽势分别为36.67%、36.67%、31.37%与10%;1∶100的银缕梅果壳和树叶浸提液处理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优于对照,而其余浓度的浸提液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低于对照。不同培养基质上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低浓度银缕梅落叶及果壳的浸提液对其种子发芽具促进作用,而高浓度表现出抑制作用,随浓度增高,其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培养基质 浸提物 发芽率
下载PDF
珍稀树种小叶银缕梅和宝华玉兰自然现状及其就地保护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徐惠强 郝日明 +3 位作者 姚志刚 王中磊 刘兴剑 郭华祥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5期19-21,共3页
野外实地分别调查了江苏宜兴市和句容市分布的珍稀树种小叶银缕梅 (Parrotiasubaequalis)和宝华玉兰 (Mag noliazeniiCheng) ,掌握了这 2种珍稀树种在江苏的自然分布状况及其群落学特征 ,统计了它们的种群规模和种群结构。经综合分析 ,... 野外实地分别调查了江苏宜兴市和句容市分布的珍稀树种小叶银缕梅 (Parrotiasubaequalis)和宝华玉兰 (Mag noliazeniiCheng) ,掌握了这 2种珍稀树种在江苏的自然分布状况及其群落学特征 ,统计了它们的种群规模和种群结构。经综合分析 ,对其就地保护的现状及保护建议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保护 种群 小叶银缕梅 宝华玉兰
下载PDF
珍稀濒危物种银缕梅种群结构特征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林 赵凯 +3 位作者 阮向东 张超 曹科斌 孙晶晶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87,共7页
通过对安徽省金寨县银缕梅栖息地和资源现状的调查,从空间分布、种群结构特征、年龄特征、空间结构等方面对银缕梅种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缕梅主要分布在海拔400~700m的低山,均为聚集型空间分布;银缕梅种群多为伴生种,仅个别种... 通过对安徽省金寨县银缕梅栖息地和资源现状的调查,从空间分布、种群结构特征、年龄特征、空间结构等方面对银缕梅种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缕梅主要分布在海拔400~700m的低山,均为聚集型空间分布;银缕梅种群多为伴生种,仅个别种群可在局部区域为优势种;银缕梅Ⅱ龄级和Ⅲ龄级幼树数居多,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但分蘖萌生也是银缕梅的重要繁殖方式;银缕梅种群死亡率,都有出现负值的现象,说明种群波动性较大,有迅速发展或衰落的情况存在。因此,金寨县范围内急需开展有针对性的银缕梅保护工作,并进一步加强银缕梅的人工繁育和濒危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种群分布 种群结构 珍稀濒危物种 金寨县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银缕梅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云霞 路志远 肖卓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1期81-83,共3页
[目的]建立和优化银缕梅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对影响PCR扩增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s、模板DNA及引物浓度、Taq酶用量5个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银缕梅ISSR-PCR 25μL反应体系中5个因子最优水平:DNA模... [目的]建立和优化银缕梅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对影响PCR扩增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s、模板DNA及引物浓度、Taq酶用量5个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银缕梅ISSR-PCR 25μL反应体系中5个因子最优水平:DNA模板(20 ng/μL)2.50μL,引物(10μmol/L)1.00μL,Taq酶(5 U/μL)0.10μL,Mg^(2+)(25 mmol/L)3.00μL,d NTPs(2.5 mmol/L)1.50μL。[结论]银缕梅ISSR-PCR反应最优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利用ISSR对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ISSR PCR反应体系 资源保护
下载PDF
银缕梅的分类学地位、濒危原因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一民 方国富 骆绪美 《安徽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46-48,共3页
本文论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在植物分类学上的特殊位置及"孤岛"分布形式,准确描述了它在安徽省境内的具体分布区域,阐明了导致其濒危的5个主要原因,提出了5项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复壮... 本文论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在植物分类学上的特殊位置及"孤岛"分布形式,准确描述了它在安徽省境内的具体分布区域,阐明了导致其濒危的5个主要原因,提出了5项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复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频危 保护 复壮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银缕梅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燕 何燕子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5期73-75,80,共4页
以银缕梅为材料,设置不覆盖(对照)、塑料拱棚、白色地膜覆盖、秸秆覆盖4个处理,测定各处理下银缕梅苗高、地径和各生物量,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白色地膜覆盖的根、茎、叶及总生物量较对照分别高212.5%、121.9%、108.8%... 以银缕梅为材料,设置不覆盖(对照)、塑料拱棚、白色地膜覆盖、秸秆覆盖4个处理,测定各处理下银缕梅苗高、地径和各生物量,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白色地膜覆盖的根、茎、叶及总生物量较对照分别高212.5%、121.9%、108.8%、156%,保温作用最好,最适合于银缕梅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方式 银缕梅 生长发育 影响
下载PDF
Primary Host Tree Species of the Gypsy Moth Lymantria dispar (Lepidoptera: Lymantriidae)in Hyrcanian Forests
18
作者 G. Hajizadeh M. Reza-Kavos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1年第3期342-346,共5页
Invasions by exotic insects and disease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reats to the stability and productiv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Lymantria dispar (Lepidoptera: Lymantriidae) in Iran was obser... Invasions by exotic insects and disease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reats to the stability and productiv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Lymantria dispar (Lepidoptera: Lymantriidae) in Iran was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1937 by Jalal Afshar in oak forests of the Guilan state region. Since its introduction, gypsy moth has spread to the northern, 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regions of Iran. The largest outbreaks of gypsy moth occurred in the Talesh Oak forests of the Hyrcanian zone in 1975. The gypsy moth is a highly polyphagous folivore species that feeds on over 300 species of woody plants. Among its most preferred hosts are oaks and aspens. Some trees are resistant to the gypsy moth including honey locust, black locust, silver maple, green ash, dogwood, sycamore, horse chestnut, firs, and tulip trees. Defoliation during severe outbreaks alters the appearance of forest habitats and leads to tree mortality and changes in stand compositio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during 2008 and 2009 in an effort to determine the primary host tree species that the gypsy moth infests in the Hyrcanian forests of lran. For that purpose all egg masses in the area were counted and conclusiv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efoliation levels among tree species were found. The primary host tree species of gypsy moth in Iran was Persian ironweed, Parrotia pers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psy moth Lymantria dispar host tree species parrotia persica persian ironweed hyrcanian forests.
下载PDF
珍稀濒危树种银缕梅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国伟 卢毅军 +2 位作者 李贺鹏 俞立鹏 金水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51,共4页
在测定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种子形态和千粒重的同时,研究了不同储藏方式、温度、赤霉素处理、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银缕梅种子呈长纺锤形,平均长径8.08mm,平均短径3.79mm,千粒重46.35g;储藏方式对... 在测定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种子形态和千粒重的同时,研究了不同储藏方式、温度、赤霉素处理、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银缕梅种子呈长纺锤形,平均长径8.08mm,平均短径3.79mm,千粒重46.35g;储藏方式对银缕梅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大,其次为温度,赤霉素浓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较小,种子荫发的最佳处理组合为常温沙藏、赤霉素浓度600mg/L、温度20~25℃,发芽率达73.73%;适度光照可缩短种子发芽时间,提高发芽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种子 发芽势 发芽率
下载PDF
江苏溧阳山区银缕梅种群结构、分布格局与更新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莉 张光富 +2 位作者 王美达 王坚强 朱俊洪 《江苏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17-20,28,共5页
银缕梅为国家I级珍稀濒危树种。以新近发现的江苏溧阳山区银缕梅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和Magini更新指数法分析银缕梅的种群结构、分布格局和更新特点。结果表明:该区银缕梅种群结构呈倒J形,属增长型;总... 银缕梅为国家I级珍稀濒危树种。以新近发现的江苏溧阳山区银缕梅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和Magini更新指数法分析银缕梅的种群结构、分布格局和更新特点。结果表明:该区银缕梅种群结构呈倒J形,属增长型;总体上,种群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集群分布,但随着高度级的增加,其集群强度逐渐减弱。银缕梅更新方式有4种,即实生苗(23.26%)、残桩萌枝(54.26%)、根蘖萌枝(14.73%)和机会萌枝(7.75%),这表明萌枝对种群更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建议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对该区分布的银缕梅种群进行就地保护,同时辅以一定的人工管护措施以促进种群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种群结构 空间格局 萌枝 更新 溧阳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