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塞尔《观念Ⅱ》中的纯粹自我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单斌 《哲学分析》 2014年第6期34-43,共10页
胡塞尔在《观念Ⅱ》中一方面延续《观念Ⅰ》的观点,坚称就超越论还原而言,纯粹自我作为自我结构的核,是空乏的极点、功能中心;但另一方面,他从人格自我的构造分析出发,指出纯粹自我是习性的基底,并因此而蕴含个体的历史。从纯粹自我这... 胡塞尔在《观念Ⅱ》中一方面延续《观念Ⅰ》的观点,坚称就超越论还原而言,纯粹自我作为自我结构的核,是空乏的极点、功能中心;但另一方面,他从人格自我的构造分析出发,指出纯粹自我是习性的基底,并因此而蕴含个体的历史。从纯粹自我这两方面的表面紧张关系出发,依据《观念Ⅱ》文本中对纯粹自我和人格自我的构造分析,纯粹自我的独特把握方式和人格自我的关联可得以澄清。在《观念Ⅱ》中,胡塞尔虽然缺乏从内时间意识中滞留的双重意向性出发的明确的发生现象学立场,但是依赖于人格自我构造分析中对人格自我的双重性以及两种历史性的区分,可初步揭示纯粹自我所蕴含的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观念II》 纯粹自我 人格自我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现实依据、基本原则与具体思路
2
作者 张海雷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65-71,共7页
“第二个结合”的必然结果、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契合性与相关性。这在紧扣教学目标、掌握学生情况、拓展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思政课教师提... “第二个结合”的必然结果、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契合性与相关性。这在紧扣教学目标、掌握学生情况、拓展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他们将“第二个结合”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即在教学设计、资源利用、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效果评价等方面以正确的思路实现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 “第二个结合” 现实依据 基本原则 具体思路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9
3
作者 葛恒云 贾泽松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7,共7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其内涵包括:现实的个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逻辑主体;人的生存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实现人的解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对于当前我国...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其内涵包括:现实的个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逻辑主体;人的生存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实现人的解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的民生建设有着重要启示: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必须积极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必须发挥政治体制改革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生思想 民生问题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0
4
作者 蒲国良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5,共6页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之际,在关注《宣言》当代价值的同时,《宣言》传播史的研究仍有进一步深化的余地。首先,对《宣言》文本的翻译和解读至今存在一些并非无关宏旨的歧义。其次,对非马克思主义者传播《宣言》的贡献,应该给予更...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之际,在关注《宣言》当代价值的同时,《宣言》传播史的研究仍有进一步深化的余地。首先,对《宣言》文本的翻译和解读至今存在一些并非无关宏旨的歧义。其次,对非马克思主义者传播《宣言》的贡献,应该给予更加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再次,对《宣言》译本出版之外的其它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与传播范围的研究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后,《宣言》早期传播中的一些史实仍需要进一步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思想传播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观念史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磊 王跃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3-207,共5页
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问题,应积极借鉴和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观念史研究注重对构成学说基本要素的单元观念的生成与流变及其"历史语境"等内容的考察。运用观念史的思路和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众多观念在中国的起... 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问题,应积极借鉴和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观念史研究注重对构成学说基本要素的单元观念的生成与流变及其"历史语境"等内容的考察。运用观念史的思路和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众多观念在中国的起源、交锋、社会化和流变,对于破解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中的一些难题,拓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的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传播 观念史视角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从与后现代主义对立的视角看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学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17,38,共10页
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置于与后现代主义相对立的背景下来加以认识 ,所以其对当代人的积极意义一直未被揭示出来。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抗衡根源于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 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置于与后现代主义相对立的背景下来加以认识 ,所以其对当代人的积极意义一直未被揭示出来。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抗衡根源于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都源于对现代性理念和现代化运动的负面效应的愤然不满和激情批判 ,但这是沿着两种不同的路向所展开的激情批判 ,从而在激情批判中所建立的也是两种大相径庭的理论体系。“西方马克思主义”把对现代性和现代化运动负面效应的批判变成了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追求的必然性的论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世界观 现代性理念 现代化运动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活力:基本观点的新突破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国彬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99,共5页
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突破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突破,才能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自身活力和向前发展的动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突破,要求人们思想上大解放,学术上能进行深入研究,政... 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突破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突破,才能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自身活力和向前发展的动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突破,要求人们思想上大解放,学术上能进行深入研究,政治环境良好宽松,领导人进行带头突破,在实践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活力
下载PDF
试论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性思想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正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4,共7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作为科学体系,诸多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在于其中闪耀的人民性思想。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来说,其人民性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的继承。从讲话本身的内在逻辑上说,则体现在执政理念、目标...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作为科学体系,诸多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在于其中闪耀的人民性思想。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来说,其人民性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的继承。从讲话本身的内在逻辑上说,则体现在执政理念、目标蓝图、工作方法、意识形态等等方面,还包括溢于讲话之外却又内含其中的为民担当的个人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性思想,其意义从理论上讲,回应了当代中国的时代课题,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前推进一步。从实践上讲,对于指导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 人民性 执政理念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价值意蕴 被引量:3
9
作者 占伟 陈跃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11期17-20,共4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作为重点部分论述,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作为重点部分论述,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很高的当代价值。当前,我们重温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文静 李婧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3期13-19,共7页
社会发展是人类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一过程是否进步,是否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类需要,是否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客观上存在一个评价尺度。马克思社会发展评价尺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和发展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发展是人类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一过程是否进步,是否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类需要,是否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客观上存在一个评价尺度。马克思社会发展评价尺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和发展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它从人的发展尺度、生产力的发展尺度、政治文明尺度以及生态和谐尺度四个方面建构了符合社会发展本质的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体系,使社会发展评价尺度更加科学和完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以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国社会向着合规律合目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评价尺度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统一及其当代意蕴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世涛 陈玉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0-24,共5页
从历史和逻辑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实现和顺利发展有赖于做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现和顺利推进又依赖于做到并从实质上不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国以来... 从历史和逻辑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实现和顺利发展有赖于做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现和顺利推进又依赖于做到并从实质上不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国以来,我们党一步步地从器物、制度(体制)、文化以至人学观层面实现和推进着中国的现代化,同时又是在一步步地实现和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深刻把握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破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所遭遇的几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物 制度 文化 人学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现代化
下载PDF
从“人民性”到“人性”——新时期以来文学评价标准转变之一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胜利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6,共7页
"人民性"曾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文学研究的重要概念,用以阐释传统文学的现代价值,这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总体性话语中,忽视了个人的存在,如果没有了个体的个性与自由,"人民性"就失去了... "人民性"曾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文学研究的重要概念,用以阐释传统文学的现代价值,这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总体性话语中,忽视了个人的存在,如果没有了个体的个性与自由,"人民性"就失去了关怀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新时期以来,一种新的"人性论"文学评价标准取而代之。而文学评价中的"人性"观,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实践,关注个人的价值、尊严、权利成为文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悖论在于,人性论强调个人的个性,在阶级社会中,往往权利和金钱能够表现出更强的"个性",它们反而异化了真正的人的个性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性 人性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审视当代中国若干重大现实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陈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共5页
伴随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深层演进,有些学者往往受其"前理解"的局限,对当代中国若干重大现实问题产生了错误认识。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高度,正确理解诸如时代、市场经济、公平、民主、权力等... 伴随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深层演进,有些学者往往受其"前理解"的局限,对当代中国若干重大现实问题产生了错误认识。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高度,正确理解诸如时代、市场经济、公平、民主、权力等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积极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元素,维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 时代观 市场经济观 公平观 民主观 权力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对体育学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魏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3-498,共6页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体育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的内涵展开梳理,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对于体育学研究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完整的人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冲突理论的贡献,同时对西方体育研究的影响,以及对...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体育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的内涵展开梳理,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对于体育学研究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完整的人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冲突理论的贡献,同时对西方体育研究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体育理论界的影响。研究得出:只有发展和创新才是马克思主义体育观在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理论 体育学 马克思主义 体育思想 西方体育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祥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有着深刻的认知和非常精辟的论述。中共一大对社会主义实践目标的确立,为毛泽东开启"中国化"思考提供了现实依据,而对科学理论应用中个性化问题的理性认知,则是他具体探索和研究"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有着深刻的认知和非常精辟的论述。中共一大对社会主义实践目标的确立,为毛泽东开启"中国化"思考提供了现实依据,而对科学理论应用中个性化问题的理性认知,则是他具体探索和研究"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毛泽东不仅科学揭示了"中国化"的内在特质在于"具体化",而且详细阐述了实现"中国化"的根本手段,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还深刻指明了"中国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践理念 “具体化” “结合” “理论性的创造”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树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53-58,共6页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的理论创新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要始终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 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与时俱进 对待 理论创新 正确 “三个代表”思想 过程 本质
下载PDF
从世界的视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念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崇温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3,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包含的基本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时当地的实际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要求,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今天理解社会主义的模式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世界视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本理念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整体思想论纲 被引量:6
18
作者 孔德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68,共4页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的认识,从标准提法上看,经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渐进发展历程。但从内在本质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的认识,从标准提法上看,经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渐进发展历程。但从内在本质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为一个整体思想,它具有充分的立论依据、紧密相联的基本内容和重大的综合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整体思想 基本内涵 价值定位
下载PDF
试论周恩来的戏剧观念 被引量:1
19
作者 焦尚志 崔国良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39-43,共5页
周恩来是艺术功利论者 ,他把戏剧当作一种思想启蒙和革命宣传的重要武器与工具 ,但他又谙熟戏剧艺术的自身特点与规律 ,因此 ,他尊重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反对动辄给艺术家和戏剧作品“戴帽子”、“打棍子”等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做法 ;他... 周恩来是艺术功利论者 ,他把戏剧当作一种思想启蒙和革命宣传的重要武器与工具 ,但他又谙熟戏剧艺术的自身特点与规律 ,因此 ,他尊重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反对动辄给艺术家和戏剧作品“戴帽子”、“打棍子”等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做法 ;他站在马克思主义功利论的立场上 ,针对当时重思想、轻艺术的“左”的倾向 ,提出并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辩证统一的观点 ,从而丰富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在广采博取中外文化的基础上 ,坚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实现戏剧的民族化 ,是周恩来戏剧观念的又一重要特征 ,也是他一贯主张和毕生追求的艺术理想 ;此外 ,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卓拔的艺术鉴赏力 ,进一步升华了周恩来的戏剧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戏剧观念 艺术功利论 戏剧民族化 思想性
下载PDF
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传统文化观念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淑东 吴腾飞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2,共5页
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之先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也为之后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石。本文以文化研究为切入视角,探索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传统文化观... 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之先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也为之后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石。本文以文化研究为切入视角,探索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传统文化观念,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起、传统文化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传统文化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局限性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入手,从整体上把握传统文化观念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形成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传统文化观念 兼济天下意识 “大同”理想 民族意识 理想主义 教条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