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ssy-Muir说话瓣膜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吞咽生物力学的作用
1
作者 梁明 魏珍 +1 位作者 祖合热·肉孜 李金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技术(HRM)检测Passy-Muir说话瓣膜(PMV)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吞咽生物力学的作用,探讨利用咽腔与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参数评估PMV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技术(HRM)检测Passy-Muir说话瓣膜(PMV)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吞咽生物力学的作用,探讨利用咽腔与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参数评估PMV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00例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PMV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PMV组在此基础上佩戴PMV,共2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进行临床吞咽功能评估;并进行HRM检查,收集腭咽收缩压力峰值、腭咽收缩时长、UES松弛残余压和UES松弛时间等数据。将PMV组治疗后的MMASA评分与HRM压力参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各脱落4例。治疗后,两组UES松弛残余压显著降低(t> 47.403, P <0.001),MMASA评分、腭咽收缩压力峰值、腭咽收缩时长和UES松弛时间均显著增加(t> 19.621, P <0.001);PMV组均优于对照组(t>2.050, P <0.05)。治疗后PMV组腭咽收缩压力峰值(r=0.924, P <0.001)、腭咽收缩时长(r=0.948, P <0.001)和UES松弛残余时间(r=0.954, P <0.001)与MMASA评分呈正相关,UES松弛残余压与MMASA评分呈负相关(r=-0.939, P <0.001)。结论 佩戴PMV治疗能增强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咽腔和UES区域的吞咽生物力学水平。利用咽腔和UES区域的压力参数可预测佩戴PMV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气管切开 passy-muir说话瓣膜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说话瓣膜佩戴护理在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陈伟虹 贾璐笛 +2 位作者 张春花 李美霞 钟满娥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说话瓣膜佩戴护理在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0例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说话瓣膜佩戴护理在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0例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说话瓣膜佩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均吸痰次数、Rosenbek渗漏-误吸分级(PAS)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每日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AS分级1级误吸风险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话瓣膜佩戴护理干预可改善慢性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排痰能力,降低误吸、渗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瓣膜佩戴护理 慢性意识障碍 气管切开 吞咽功能 呼吸功能
下载PDF
应用气管单向阀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疗效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惠嫦 张盘德 +1 位作者 卫小梅 窦祖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92-1296,共5页
目的探讨气管单向阀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综合组(n=16)。两组均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综合组佩戴... 目的探讨气管单向阀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综合组(n=16)。两组均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综合组佩戴气管单向阀进行训练,共3周。治疗前后,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渗漏-误吸量表(P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OIS和PAS评分均显著改善(|Z|>3.544,P<0.001),综合组优于对照组(|Z|>2.094,P<0.05)。结论在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基础上联合气管单向阀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气管切开 吞咽障碍 气管单向阀 误吸
下载PDF
佩戴说话瓣膜对吞咽障碍患者渗漏和误吸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万桂芳 窦祖林 +1 位作者 王辉 谢纯青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第1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治疗方法,分析说话瓣膜对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者渗漏、误吸的影响。方法:收集气管切开、病程较长、未能拔除气管套管的伴吞咽障碍患者,在其气管套管口配戴说话瓣膜,采用吞咽造影检查观察配戴时与未配戴说话瓣膜时...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治疗方法,分析说话瓣膜对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者渗漏、误吸的影响。方法:收集气管切开、病程较长、未能拔除气管套管的伴吞咽障碍患者,在其气管套管口配戴说话瓣膜,采用吞咽造影检查观察配戴时与未配戴说话瓣膜时渗漏、误吸程度的变化,应用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对其分析,对照使用前后渗漏和误吸发生率。结果:气管切开患者在配戴说话瓣膜时与未配戴时进行吞咽造影检查发现,患者中配戴说话瓣膜者与未配戴者级别有变化;佩戴说话瓣膜时降低了误吸发生率。结论:患者佩戴说话瓣膜时误吸程度逐渐向渗漏程度改善,患者自身的渗漏、误吸程度减轻,降低了误吸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瓣膜 气管切开 吞咽障碍 渗漏
下载PDF
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腭咽闭合功能的评价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郭萌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1-603,共3页
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常可出现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其言语特点表现为鼻漏气造成的鼻音化构音,严重降低患者言语清晰度,影响其语言交流能力。目前对腭咽闭合功能的评价多局限在腭裂及其修补术后,缺乏对构音障碍患者的研究。克服鼻音化构音的... 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常可出现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其言语特点表现为鼻漏气造成的鼻音化构音,严重降低患者言语清晰度,影响其语言交流能力。目前对腭咽闭合功能的评价多局限在腭裂及其修补术后,缺乏对构音障碍患者的研究。克服鼻音化构音的方法主要有康复生理法和使用辅助具,主要为腭托和鼻阀门等。国内尚未见到使于腭托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鼻音化的应用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构音障碍 腭咽闭合功能不全 腭托 鼻阀门 综述
下载PDF
说话瓣膜结合赋能呼吸训练的拔管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翁薇娜 邵亚娣 +1 位作者 樊文锦 黄赛泽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7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说话瓣膜结合赋能呼吸训练在气管切开患者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2019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33例按拔管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17例。对照组在患者具备拔管指征后按传统方法先... 目的探讨说话瓣膜结合赋能呼吸训练在气管切开患者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2019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33例按拔管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17例。对照组在患者具备拔管指征后按传统方法先堵管再拔管;观察组在患者没有达到拔管指征前,但达到试堵管指征时即让患者佩戴说话瓣膜,并辅以赋能呼吸康复训练,达到拔管指征后直接拔管。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的呼吸困难发生率、血氧饱和度、重新置管例数及气切套管带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后未发生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为(96.706±2.995)%,气切套管带管时间为(18.765±6.495)d;对照组患者拔管后呼吸困难发生率为25%,血氧饱和度为(93.563±4.381)%,气切套管带管时间为(28.875±8.81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重新置管例数为0,对照组为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患者拔管进程中应用说话瓣膜并行赋能呼吸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缩短气管切开患者的带管时间,减少套管拔除对患者呼吸的影响,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拔管 说话瓣膜 赋能 呼吸康复训练 护理
下载PDF
说话瓣膜在颈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拔管中的应用
7
作者 文辉 韩小彤 +4 位作者 刘智群 高敏 刘晓华 毛淑贞 袁霞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说话瓣膜在颈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颈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使用说话瓣膜,分为常规组和说话瓣膜组,每组24例。比较2组患者的气切带管天数、气切至尝试堵管天数、出... 目的探讨说话瓣膜在颈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颈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使用说话瓣膜,分为常规组和说话瓣膜组,每组24例。比较2组患者的气切带管天数、气切至尝试堵管天数、出院时堵管及拔管情况。记录说话瓣膜组患者首次使用说话瓣膜的耐受时间、首次佩戴的发声情况、使用天数。对说话瓣膜组患者佩戴说话瓣膜前、后的半定量咳嗽强度评分(SCSS)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说话瓣膜组患者的气切带管时间[(14.25±3.18)d]短,出院时未成功堵管的人数(3人)少(P<0.05)。说话瓣膜组19例(79.17%)患者首次使用说话瓣膜即可正常发声交流,佩戴说话瓣膜后SCSS[(4.14±0.35)分]增加(P<0.05)。结论颈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使用说话瓣膜可缩短气切带管时间,提高出院堵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瓣膜 颈脊髓损伤 气管切开
原文传递
Passy-Muir说话瓣膜对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韩晓晓 张可 +3 位作者 杨清露 孟占鳌 窦祖林 张耀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Passy-Muir说话瓣膜(PMV)对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吞咽生物力学和误吸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伴误吸的患者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PMV干预组(10例)和PMV干预组(10例)。非PMV干预组给予常规吞... 目的:探讨Passy-Muir说话瓣膜(PMV)对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吞咽生物力学和误吸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伴误吸的患者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PMV干预组(10例)和PMV干预组(10例)。非PMV干预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PMV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佩戴PMV治疗,治疗结束时间为治疗2周后或拔除气管套管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治疗后),采用高分辨率测压检查和吞咽造影检查评估2组患者吞咽过程中的颚咽收缩压力峰值(VP-Max)、食管上括约肌松弛后压力峰值(UES-Max)及渗漏-误吸(PAS)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P-Max、UES-Max及P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P-Max和UES-Max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PMV干预组的PAS评分亦较组内训练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周后,PMV干预组的VP-Max和UES-Max分别为(150.87±65.51)mmHg和(206.00±42.28)mmHg,明显高于非PMV干预组(122.45±74.45)mmHg和(190.17±79.5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P-Max的增高与PAS评分的改善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PMV干预能够改善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腭咽收缩功能和UES松弛后收缩功能,腭咽收缩压力峰值的增高与误吸情况的改善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误吸 passy-muir说话瓣膜 吞咽功能
原文传递
吞咽说话瓣膜在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窦祖林 万桂芳 +1 位作者 谢纯清 张丁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06-908,共3页
目的观察吞咽说话瓣膜在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方法手足口病后继发脑干脑炎患儿3例和小脑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WHOI)切除术后患儿1例,均留置气管套管,伴吞咽障碍,吞咽造影检查显示环咽肌失迟缓、隐性误吸,经综合评估后佩... 目的观察吞咽说话瓣膜在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方法手足口病后继发脑干脑炎患儿3例和小脑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WHOI)切除术后患儿1例,均留置气管套管,伴吞咽障碍,吞咽造影检查显示环咽肌失迟缓、隐性误吸,经综合评估后佩戴美国产Passy—Muir吞咽说话瓣膜,同时进行球囊扩张术、呼吸训练、感觉刺激及电刺激等综合性吞咽训练。结果4例患儿佩戴吞咽-说话瓣膜后,恢复说话功能,经平均(36.50±35.63)d的综合性吞咽训练,4例患儿吞咽功能均明显改善,最终拔除气管套管和鼻饲管,完全经口进食。结论气管切开后伴吞咽障碍、发音不能患儿佩戴吞咽说话瓣膜后结合吞咽训练可减少误吸,改善环咽肌开放程度,恢复发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说话瓣膜 气管切开 手足口病
原文传递
获得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上气道压力重塑对其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玉珏 戴萌 +3 位作者 卫小梅 谢纯青 张耀文 窦祖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18-921,共4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技术动态监测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佩戴吞咽-说话瓣膜对其吞咽功能的即时影响。方法共选取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2例,分别在吞咽-说话瓣膜干预和非干预状态下吞咽5ml的300mg I/ml碘海醇溶液各3次。...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技术动态监测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佩戴吞咽-说话瓣膜对其吞咽功能的即时影响。方法共选取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2例,分别在吞咽-说话瓣膜干预和非干预状态下吞咽5ml的300mg I/ml碘海醇溶液各3次。采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系统采集患者咽部、食管上括约肌压力及时间参数,包括咽腔收缩压力峰值、咽腔收缩速率、咽腔收缩持续时间、上食管括约肌(UES)松弛残余压及UES松弛持续时间等。结果应用吞咽-说话瓣膜后,发现患者咽腔收缩压力峰值、咽腔收缩速率、咽腔收缩持续时间、UES松弛残余压及UES松弛持续时间均有变化,但发生的即时效应在佩戴吞咽-说话瓣膜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说话瓣膜的应用并不能即时明显改善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状态患者的咽部及UES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吞咽-说话瓣膜 高分辨率测压 吞咽障碍
原文传递
不同状态下经气管压力对重症气管切开患者说话瓣膜应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明 胡正永 +4 位作者 方媛媛 杨玺 邓扬桥 俞云 殷锦霞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状态下经气管压力(TTP)对重症气管切开(简称气切)患者说话瓣膜应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佩戴说话瓣膜的50例气切患者相关资料,根据患者佩戴说话瓣膜耐受时长是... 目的观察不同状态下经气管压力(TTP)对重症气管切开(简称气切)患者说话瓣膜应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佩戴说话瓣膜的50例气切患者相关资料,根据患者佩戴说话瓣膜耐受时长是否≥30 min将其分为耐受组和非耐受组。检测2组患者平静呼吸、用力呼气及发音时TTP,并探讨不同状态下TTP对患者佩戴说话瓣膜耐受情况的预测价值;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说话瓣膜佩戴时长的相关因素,并采用超声评估患者佩戴说话瓣膜前、后呼吸肌收缩变化,同时记录患者对说话瓣膜应用的满意度。结果发音时TTP对患者佩戴说话瓣膜的耐受性具有预测价值(Cut off值为11 cmH_(2)O,敏感度为83.78%,特异性为61.54%)。对说话瓣膜佩戴时长的正性影响因素包括基线膈肌增厚分数和身体功能评分,负性影响因素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佩戴说话瓣膜后2组患者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收缩幅度均较佩戴说话瓣膜前明显增加(P<0.05),2组患者对应用说话瓣膜的整体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11±1.71)分和(5.00±1.63)分]均较高。结论发音时TTP可帮助预测重症气切患者佩戴说话瓣膜的耐受性,同时APACHE-Ⅱ评分、基线膈肌增厚分数及身体功能评分也可影响气切患者说话瓣膜佩戴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气管压力 重症 气管切开 说话瓣膜
原文传递
流体力学分析说话瓣膜对下颌骨缺损重建患者气管切开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郑燕娜 梁玉洁 +2 位作者 杨乐 卢涣滋 廖贵清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227-233,共7页
目的运用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佩戴说话瓣膜(SV)对围术期气管切开下颌骨缺损重建患者误吸、口腔分泌物、嗅觉及发音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入组的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瓣膜组及对照组。瓣膜组予术后第2天佩戴SV,对... 目的运用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佩戴说话瓣膜(SV)对围术期气管切开下颌骨缺损重建患者误吸、口腔分泌物、嗅觉及发音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入组的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瓣膜组及对照组。瓣膜组予术后第2天佩戴SV,对照组不予佩戴SV,观察患者误吸、口腔分泌物、嗅觉、发音情况。吞咽功能采用染色实验,口腔分泌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患者能正确回答易挥发分子的气味即嗅觉功能阳性,能进行简单的言语交流即发音功能阳性。采用锥形束CT(CBCT)扫描,Mimics和Gambit、Fluent软件,三维重建两组患者气道模型和气道流场,应用SPSS 23.0软件对比分析两组间术前、术后咽腔及声门下腔压力的变化,数据结果以中位数(25%值,75%值)表示。结果两组相比,瓣膜组4例均改善误吸、嗅觉及发音,口腔分泌物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声门下压分别为101 327.00 Pa(101 326.25,101 327.75)、101 270.00 Pa(101 269.25,101 270.75);瓣膜组佩戴SV后恢复声门下气压,术前、术后声门下压均为101 327.00 Pa(101 326.25,101 32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气管切开患者佩戴SV能够减少误吸风险,改善嗅觉功能,此外,恢复患者言语交流能力,缓解患者围术期焦虑,有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因此,下颌骨缺损血管化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重建患者气管切开后运用SV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医护 气管切开术 流体力学 腓骨瓣修复重建 下颌骨缺损 说话瓣膜
原文传递
说话瓣膜在机械通气脱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萌萌 孙雪梅 +7 位作者 信淑珍 刘新平 王伯丽 高健 马静 吴艳军 张青芸 李义靖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讨说话瓣膜在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后脱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4月滨州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气管切开困难脱机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二组都按照常规的脱机方式进行脱机... 目的探讨说话瓣膜在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后脱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4月滨州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气管切开困难脱机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二组都按照常规的脱机方式进行脱机锻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说话瓣膜进行脱机锻炼。对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脱机成功率、膈肌厚度和活动度及最大吸气压(MIP)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对于传统的脱机锻炼方式而言,应用说话瓣膜的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观察组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85.0%>60.6%,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00%<38.64%,P<0.05)。治疗两周后,二组患者膈肌厚度、活动度和MIP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膈肌厚度(0.22±0.01)cm>(0.19±0.03)cm,活动度(4.41±1.04)cm>(3.11±0.91)cm,MIP(18.91±2.04)cmH2O>(16.90±2.09)cmH2O,P<0.05]。结论对于传统的脱机锻炼方式而言,给予患者佩戴说话瓣膜的方式使患者应用呼吸机时间和入住ICU时间明显缩短,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对于ICU困难脱机的患者,说话瓣膜的使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呼吸机脱机困难 说话瓣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