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升降散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檀淼 孔怡然 +2 位作者 陈素枝 檀金川 袁国栋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60-2165,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升降散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河北省中医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早期DN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浊毒郁热证。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 目的:观察加味升降散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河北省中医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早期DN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浊毒郁热证。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加味升降散,疗程均为2个月。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管功能标志物:β2-微球蛋白(β2-MG),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α1-微球蛋白(α1-MG);氧化应激指标:NADPH氧化酶4(NOX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HbA1c、TC、LDL、UAER均较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均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GFR变化不明显,α1-MG、β2-MG、L-FABP水平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均P<0.05);2组患者NOX4表达受到抑制,T-AOC、SOD水平回升(均P<0.05),观察组患者NOX4表达的下降以及T-AOC、SOD水平的回升更显著(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升降散能够改善早期DN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氧化-抗氧化失衡,减轻氧化应激,缓解肾小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升降散 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浊毒郁热证 肾小管损伤 氧化应激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中医证候积分 氧化-抗氧化失衡
下载PDF
肾失气化与肾小管病理损伤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耀光 张琳 +2 位作者 邵凤珍 施伯安 庞雅娟 《天津中医药》 CAS 200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研究肾失气化证与慢性肾脏病肾小管病理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观察临床辨证为脾肾亏虚、肾失气化证的8例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与同时辨证为其他证型6例对照,比较两组24h尿量、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酶(NAG)、β-D-半乳糖苷糖(... [目的]研究肾失气化证与慢性肾脏病肾小管病理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观察临床辨证为脾肾亏虚、肾失气化证的8例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与同时辨证为其他证型6例对照,比较两组24h尿量、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酶(NAG)、β-D-半乳糖苷糖(GAL)及肾小管病理损伤的差异。[结果]肾失气化组24h尿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增高;尿NAG升高较对照组显著。该组患者肾小管病理损伤的特征为肾小管上皮颗粒变性、肾小管囊性扩张、腔内蛋白管型、灶状萎缩,肾小管以轻-中度病变为主,且较对照组显著。[结论]肾失气化形质上与肾小管病理损伤相关,病理生理上与肾小管的过度代偿、过度蛋白负荷、重吸收功能减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失气化 慢性肾脏病 肾小管病理损伤 临床研究
下载PDF
TGF-β_1与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莹 吕吟秋 +2 位作者 杜园园 徐玉兰 许菲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方法60例IgAN患者行肾活检,按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积分分为无病变、轻度、中度及重度组。用ELISA法检测血、尿TGF-β1,同时检测其临床指标及肾小管功能指标。结果...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方法60例IgAN患者行肾活检,按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积分分为无病变、轻度、中度及重度组。用ELISA法检测血、尿TGF-β1,同时检测其临床指标及肾小管功能指标。结果不同肾小管间质病变组间的肾小球积分、肾血管积分、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有意义;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血、尿TGF-β1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呈正相关。结论血、尿TGF-β1及尿α1-MG、β2-MG、NAG可预示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进展和预后,其中尿TGF-β1与IgAN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肾小管间质病变 转化生长因子 肾脏病理积分
下载PDF
高龄亲属活体供肾在青年受体内病理学改变的长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方佳丽 陈正 +8 位作者 马俊杰 李光辉 徐璐 张磊 尹威 赖兴强 郭予和 张异蕊 潘光辉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通过长期病理随访探讨青年受体接受高龄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安全性。方法根据供体年龄不同,将28例青年受体分为观察组(14例,高龄供体)和对照组(14例,中青年供体)。分别比较两组移植肾术后7年的存活情况及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肌酐(S... 目的通过长期病理随访探讨青年受体接受高龄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安全性。方法根据供体年龄不同,将28例青年受体分为观察组(14例,高龄供体)和对照组(14例,中青年供体)。分别比较两组移植肾术后7年的存活情况及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肌酐(Scr)水平;比较两组在零时、术后6个月、术后7年移植肾活组织检查(活检)的慢性病理损伤评分;比较两组受体术后6个月、术后7年移植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指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层黏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及细胞衰老相关指标细胞间连接蛋白(Cx)43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移植肾术后7年存活率分别为78.5%和9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7 d Scr水平分别为190、160μmol/L,术后1个月Scr水平分别为170、125μmol/L,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的S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移植肾组织零时活检的慢性病理损伤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7年的慢性病理损伤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术后7年活检的慢性病理损伤总评分均高于零时活检及术后6个月活检的慢性病理损伤总评分(均为P<0.05)。两组术后7年移植肾组织中CTGF、TGF-β、LN、FN、mTOR、Cx43表达量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长期随访结果显示青年受体接受高龄供肾与接受中青年供肾的病理学改变相似,从病理学角度考虑青年受体接受高龄供肾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高龄供体 边缘供体 慢性病理损伤评分 肾小球硬化 肾小动脉硬化 肾间质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肾脏衰老 血清肌酐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段丽萍 巩楠 +2 位作者 郑朝霞 陈杰 史国辉 《河北中医》 2010年第11期1708-1710,1713,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 IR 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各10只。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采用无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 IR 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各10只。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采用无损伤动脉夹夹闭大鼠双侧肾蒂45 m in,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成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R IR I)模型,其中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术前喂通心络7 d。假手术组仅游离双侧肾蒂,暴露60 m in后再关闭切口。光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改变;测定血肌酐(Cr);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小管损伤程度;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光镜下Bc l-2阳性表达;一步法TUNEL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凋亡阳性细胞;激光共聚焦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Cr及肾小管损伤评分较假手术组高(P<0.05);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Cr及肾小管损伤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低(P<0.01)。假手术组肾小管上皮细胞Bc l-2有少量表达;缺血再灌注组Bc l-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Bc l-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增加(P<0.01)。缺血再灌注组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5),多见于肾小管,尤其是远端小管细胞,少数见于近端小管,而肾间质、肾小球极少见;缺血再灌注+通心络预处理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大鼠AR IR I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 l-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肾功能衰竭 急性 上皮细胞 肾小管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Kim-1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颖 于泓 +4 位作者 陈建平 范振海 余丽梅 王虹 蒲涛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患者肾组织肾损伤因子-1(Kim-1)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2例PG患者病例资料,常规检测血肌酐、血尿素、血浆白蛋白,按简化MDRD方程计算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肾穿刺活检进行肾脏病理评分,定量PC...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患者肾组织肾损伤因子-1(Kim-1)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2例PG患者病例资料,常规检测血肌酐、血尿素、血浆白蛋白,按简化MDRD方程计算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肾穿刺活检进行肾脏病理评分,定量PCR测定肾组织Kim-1 mRNA水平。结果按eGFR水平将PG患者分为两组,结果发现,PGⅠ组eGFR<90 mL/min/1.73 m2,血肌酐对数值、血尿素和肾脏病理评分对数值均明显高于PGⅡ组;且PGⅠ组Kim-1 mRNA对数值显著低于PGⅡ组。Kim-1 mRNA表达水平的对数值与血肌酐对数值或肾脏病理评分对数值之间、肾脏病理评分对数值与eGFR之间均呈负相关,而Kim-1 mRNA表达水平对数值与eGFR之间则呈正相关(P<0.05)。结论 Kim-1 mRNA在eGFR<90 mL/min/1.73 m2者表达较低,肾组织Kim-1 mR-NA表达水平对数值对于评价PG进程中肾损害及其修复程度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肾损伤因子-1 肾功能 病理学评分
下载PDF
生长抑素对百草枯中毒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浙宁 曹凯强 +3 位作者 许昌琴 何忆月 洪广亮 卢中秋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S)对百草枯(PQ)中毒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选择SPF级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PQ组和PQ+SS组小鼠用60 mg/kg PQ灌胃,对照组和SS组以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S)对百草枯(PQ)中毒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选择SPF级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PQ组和PQ+SS组小鼠用60 mg/kg PQ灌胃,对照组和SS组以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PQ+SS组和SS组小鼠在灌胃前1 h及灌胃后3 h各向腹腔注射1次SS(20 ml/kg)。对照组和PQ组在相同时间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行为学的影响。在造模24 h后处死小鼠,摘除眼球后取血,剖腹取出双肾,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光镜下观察中毒性肾小管损伤特征性病理改变并以此为评分;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变化情况,化学比色法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SS组小鼠一般情况和行为基本正常;与对照组比较,PQ组小鼠表现为进食、活动减少,皮毛干燥、倒毛,精神萎靡;与PQ组比较,PQ+SS组小鼠症状均减轻。光镜下PQ组小鼠肾组织结构明显紊乱,被严重破坏,肾病理学评分(6.14±0.72)分;与PQ组比较,PQ+SS组小鼠肾病理学评分[(4.36±0.42)分]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PQ组小鼠血清TNF-α(39.89±3.32)pg/ml、IL-6(77.29±4.77)pg/ml、NF-κB(2.29±0.10)、MPO(0.31±0.02)μg/ml、MDA(0.91±0.03)mmol/mg prot、Caspase-3(376.51±8.24)%水平测定明显升高,肾组织SOD表达明显下降[(2.36±0.73)U/mg prot](P<0.05)。与PQ组比较,PQ+SS组小鼠血清TNF-α(33.82±1.57)pg/ml、IL-6(58.49±5.89)pg/ml、肾组织NF-κB(0.84±0.05)、MPO(0.22±0.01)μg/ml、肾组织MDA(0.72±0.05)mmol/mg prot、Caspase-3(327.32±21.93)%水平下降明显,肾组织SOD表达明显上升[(4.90±0.81)U/mg prot](P<0.05)。结论 PQ中毒可导致小鼠AKI,而SS能减轻PQ中毒引起的AKI,改善PQ中毒小鼠的一般生存状态,对PQ中毒所致的肾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毒后导致的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中毒 急性肾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肾小管损伤病理学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