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病人非预期48小时内重返ICU的原因分析及管理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杏崧 李绮慈 +2 位作者 魏雅娟 邝杏娥 邝景云 《现代医院》 2018年第4期488-490,共3页
目的通过干预,减少危重病人非预期48小时内重返ICU。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12月转出ICU的危重病人在病房48小时内非预期重返的主要影响因素,将该组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12月转出ICU的危重病人设为研究组,对该组病人实施住ICU... 目的通过干预,减少危重病人非预期48小时内重返ICU。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12月转出ICU的危重病人在病房48小时内非预期重返的主要影响因素,将该组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12月转出ICU的危重病人设为研究组,对该组病人实施住ICU期间的高危重返评估、建立档案、提前护理干预、多学科护理合作及转出后护理跟踪服务。两组病人均经过医疗评估,符合转出ICU的条件,同时两组病人均执行护理程序实施护理。结果两组病人转出前的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转出后48小时内重返ICU的病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提前护理干预与多学科护理合作模式的开展,使到危重病人的护理重点有专人跟进,延续之前有效的护理措施,明显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多学科合作 危重病人 重返icu
下载PDF
非药物性护理干预促进ICU清醒患者睡眠的最佳实践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徐彩娟 宋剑平 +6 位作者 陈媛儿 徐珏华 胡亚玲 王丽竹 张玉萍 梁江淑渊 李茜 《护理与康复》 2020年第2期5-10,共6页
目的应用最佳证据构建ICU患者非药物性睡眠促进策略,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通过对非药物性睡眠促进措施相关主题的系统检索及质量评价,总结14条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情景和专业判断,制定基于证据的质量审查标准,包括知... 目的应用最佳证据构建ICU患者非药物性睡眠促进策略,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通过对非药物性睡眠促进措施相关主题的系统检索及质量评价,总结14条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情景和专业判断,制定基于证据的质量审查标准,包括知识与态度、环境改变、行为改变、睡眠促进工具、睡眠记录5个方面,共6条指标,在3个重症监护室开展质量审查,监测证据执行情况,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谵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及环境分贝数。结果证据应用后除指标2外其余各指标执行率明显提高,患者睡眠指数由(67.59±5.68)%上升至(72.09±6.68)%,环境分贝数由(59.94±2.96)dB下降至(54.54±2.11)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谵妄例数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证据的非药物性睡眠促进措施能改善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病房 清醒患者 睡眠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ICU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汪蓉 方敏 郭学珍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11期125-126,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危重患者进行院内安全转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从ICU转送至病房或进行检查的382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采取传统转送方式的168例设为对照组;采取改进转运方式的214例设为...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危重患者进行院内安全转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从ICU转送至病房或进行检查的382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采取传统转送方式的168例设为对照组;采取改进转运方式的214例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转运途中输液管道脱落或堵塞及各种管道滑脱、呼吸困难等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之后的转运方式有助于提高ICU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icu 综合护理干预 院内转运
下载PDF
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杰 罗敏 +2 位作者 周惠芬 陈丽辉 彭海菁 《中外医疗》 2009年第8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为进一步促进家属的医疗配合行为,减少医疗纠纷提供依据。方法针对60例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家属心理反应的变化。结果55例患者家属心态变得积极... 目的探讨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为进一步促进家属的医疗配合行为,减少医疗纠纷提供依据。方法针对60例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家属心理反应的变化。结果55例患者家属心态变得积极,能很好的和医护人员配合,5例效果不明显。有效率达91.7%。结论通过对ICU患者家属心理反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医疗行为的配合,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家属 心理反应 护理干预
下载PDF
ICU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敏 王静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24期26-27,共2页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常见心理反应的观察和具体情况分析,探讨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调查该院300例ICU患者,了解ICU患者常见心理反应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ICU患者常见心理反应有否定逃避情绪(28.0%)、紧张恐惧心理(11....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常见心理反应的观察和具体情况分析,探讨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调查该院300例ICU患者,了解ICU患者常见心理反应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ICU患者常见心理反应有否定逃避情绪(28.0%)、紧张恐惧心理(11.3%)、焦虑(18.3%)、抑郁孤独(10.0%)、睡眠形态紊乱(12.0%)、愤怒与敌对(2.0%)、迁居综合征(2.0%)、期待与依赖(2.3%)、ICU综合征(14.0%)。主要影响因素:疾病因素(62.0%)、自身因素(25.0%)、环境因素(13.0%)。结论针对ICU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心理分析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策略在重症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冯乐香 张晓玉 卢小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6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ICU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意义。方法于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集重症ICU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包括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重症ICU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意义。方法于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集重症ICU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包括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施中医护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改善效果,护理后接受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并进行数据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VAS以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症ICU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和躯体症状,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 重症icu患者 负性情绪 疼痛症状
下载PDF
ICU呼吸机依赖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与应用意义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蕊 王靳君 +2 位作者 郑庆霞 刘立平 张颖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期103-105,131,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ICU呼吸机依赖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和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我院ICU的呼吸机依赖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肺部感染,且所有呼吸机患者均展开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8例),... 目的探究分析ICU呼吸机依赖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和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我院ICU的呼吸机依赖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肺部感染,且所有呼吸机患者均展开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8例),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观察组(58例),比较分析的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和呼吸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28%,明显优于对照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指标中的抢救率、基础护理和护理安全度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患者7例,占12.0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17例,占3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呼吸机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选取我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呼吸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呼吸机依赖患者 护理干预方式 应用意义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患者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丽梅 赵萍丽 +3 位作者 魏娟 于静静 段晓雨 吕小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5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ICU接受治疗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护理干预。结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ICU接受治疗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神经外科ICU焦虑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焦虑的情绪降到最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icu患者 焦虑
下载PDF
环境对ICU患者身心影响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佩珠 李洲文 +1 位作者 陈少粉 郑爱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24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在ICU环境中可能出现的身心不适,提出一套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ICU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促进危重症患者身心康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监护期间调查表”,对两组170例危重症患者在...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在ICU环境中可能出现的身心不适,提出一套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ICU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促进危重症患者身心康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监护期间调查表”,对两组170例危重症患者在ICU期间的护理问题及焦虑程度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在ICU出现频率较高的护理问题、配合治疗护理的程度、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对照组和试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实验组的护理方法能有效地降低ICU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从而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有效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应激反应 护理干预
下载PDF
ICU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护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传来 彭远帆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5-106,109,共3页
目的:观察重症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保护进行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1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患者垫棉垫、尿不湿,然后随时清理大便,更换棉垫、衣被,擦拭清洁肛周等。对照组2采用单一使用气囊气管导管或卫生棉条的护理方法。... 目的:观察重症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保护进行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1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患者垫棉垫、尿不湿,然后随时清理大便,更换棉垫、衣被,擦拭清洁肛周等。对照组2采用单一使用气囊气管导管或卫生棉条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选择性使用"气囊气管导管引流大便或卫生棉条吸引大便,同时联合康乐宝皮肤护理膜和造口粉"的方法。结果:观察组在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护理材料费用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使用"气囊气管导管引流大便或卫生棉条吸引大便,同时联合康乐宝皮肤护理膜和造口粉"的方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护理干预方法,能降低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和护理材料费用,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大便失禁 肛周皮肤保护 护理干预 临床研究
下载PDF
ICU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1
11
作者 臧舒婷 李玉萍 王淑靖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4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2011-05/2013-05河南省人民医院观察100例ICU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的腹泻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患者发生肠内营养性腹泻的原因主要与营养液... 目的分析与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2011-05/2013-05河南省人民医院观察100例ICU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的腹泻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患者发生肠内营养性腹泻的原因主要与营养液供给量、供给速度、抗生素使用情况及低蛋白血症相关。结论针对行肠内营养支持的ICU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注重肠内营养、肛周皮肤的护理,同时观察腹泻产生情况,以提高营养支持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肠道护理 腹泻 原因 护理措施
下载PDF
对200例ICU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晓梅 熊健 《现代临床医学》 2009年第5期383-384,共2页
目的:通过对ICU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的调查,研究护理干预。方法:采用询问法、观察法调查我院ICU收治的200例患者,了解ICU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结果:ICU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有情绪休克、极度恐惧和紧张、无效性否认、ICU综合征、自我形象... 目的:通过对ICU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的调查,研究护理干预。方法:采用询问法、观察法调查我院ICU收治的200例患者,了解ICU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结果:ICU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有情绪休克、极度恐惧和紧张、无效性否认、ICU综合征、自我形象紊乱、愤怒与敌对、孤独与抑郁、呼吸机依赖心理和ICU依赖。结论:针对ICU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加快患者身心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患者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ICU)心脏手术患者护理措施与睡眠剥夺原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天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5期214-216,共3页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ICU)心脏手术患者护理措施与睡眠剥夺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从入本院治疗的心脏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分析所有患者睡眠剥夺原因,并对两组使用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ICU)心脏手术患者护理措施与睡眠剥夺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从入本院治疗的心脏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分析所有患者睡眠剥夺原因,并对两组使用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两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比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且通过睡眠质量评分来看,观察组在各项睡眠特征上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手术患者睡眠剥夺有多方面的原因,在对其进行护理时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使患者睡眠的质量得到提高,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心脏手术患者 护理措施 睡眠剥夺原因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国蓉 杨小铃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2期271-272,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护理干预组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宣教,在患者入住ICU后24~72小时,采用护理焦虑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后的ICU患者...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护理干预组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宣教,在患者入住ICU后24~72小时,采用护理焦虑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后的ICU患者家属得分高于护理对照组的ICU患者家属,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结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ICU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积极配合医生,增进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icu患者家属 焦虑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玉兰 戚诗燕 许彩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6期98-101,共4页
目的针对在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ICU危重症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后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区组随机化"的方式,于2015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中选取所收治的50例ICU危重症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25... 目的针对在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ICU危重症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后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区组随机化"的方式,于2015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中选取所收治的50例ICU危重症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25例)和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前提的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同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疾病参数中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但血钠、血钾、SCr、BUN低于对照组,生命体征中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凝血指标中APTT、TT、PT低于对照组,护理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对于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icu危重症患者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探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荣君 邢彩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6期149-149,151,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收治机械通气的ICU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收治机械通气的ICU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控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干预 icu 老年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胰岛素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艳艳 唐丹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第17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择取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结果研究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院内感染的例... 目的分析探讨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择取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结果研究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院内感染的例数、MODS的发生率、ARF发生率、死亡率、低血糖的发生率较参照组差异有统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进行治疗时,强化胰岛素的治疗方式以及加强血糖监测护理能够更加及时、显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应激性高血糖患者 胰岛素 护理
下载PDF
对ICU危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晴晴 《中外医疗》 2016年第4期160-162,共3页
目的观察ICU危重症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1年5月—2013年6月所接收ICU危重症患者80例作为该调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行不同临床措施护理,干预组40例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常规组40例行基础护理。评定临床... 目的观察ICU危重症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1年5月—2013年6月所接收ICU危重症患者80例作为该调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行不同临床措施护理,干预组40例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常规组40例行基础护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好转率92.5%、护理满意率97.5%和常规组(好转率75.0%、护理满意率77.5%)相比,临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ICU危重症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疾病好转率,减轻临床疼痛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危重症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干预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姚丹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11期1559-1560,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以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以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及凝血功能(PT、 APTT、 TT、D-D)。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6.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0%(P <0.05)。干预前,两组的PT、 APTT、 TT、 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PT、 APTT、 TT水平高于干预前,D-D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PT、 APTT、 TT水平高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ICU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干预,可显著降低其下肢DVT发生率,有效改善其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患者 医护一体化干预 深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功能
下载PDF
ICU护理风险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丽春 陈亚观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7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2月—2019年8月为研究时间段,随机选取该院在此期间接受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依据患者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2月—2019年8月为研究时间段,随机选取该院在此期间接受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依据患者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定义为对照组,采用ICU护理风险干预实施护理的定义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实施ICU护理风险干预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19.18±1.36)分、(16.24±1.39)分、(18.35±1.41)分、(17.41±1.25)分;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21.56±1.21)分、(22.16±1.54)分、(21.25±1.34)分、(21.33±1.56)分,患者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t=9.245、20.178、10.542、13.866,P=0.000、0.000、0.000、0.000)。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8.61±2.12)、(49.33±1.36)分;实验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7.25±2.14)分、(35.13±1.28)分;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明显的好转(t=26.666、53.763,P=0.000)。实验组患者94.00%(47/50)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21,P<0.05、0.000)。结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采用ICU护理风险干预,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护理风险干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