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长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意识障碍患者促醒的效果
1
作者 田玲玲 谌秘 +2 位作者 邵秀芹 熊淑琴 邹田子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89-92,107,共5页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MNS)对促进意识障碍患者苏醒(促醒)的最佳治疗时长。方法选取2019—2020年收治的意识障碍患者6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2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NS治疗。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MNS)对促进意识障碍患者苏醒(促醒)的最佳治疗时长。方法选取2019—2020年收治的意识障碍患者6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2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NS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每日MNS时长分别为8、2 h,其频率(50 Hz)、脉宽(300μs)均相同,30 d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均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患者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采用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评估昏迷后意识障碍程度;另记录2组治疗后的昏迷时长。结果相较治疗前,2组患者治疗后的GCS和CRS-R评分更高、CRS-R等级更优(P<0.001);且治疗后观察组GCS和CRS-R评分高于对照组,CRS-R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昏迷时长短于对照组[(26.80±8.39)d比(22.10±4.72)d,t=-2.67、P<0.05]。结论MNS治疗时长设置为8 h时促醒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正中神经电刺激 昏迷时长 促进意识障碍患者苏醒 康复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经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前后脑损伤与凝血功能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波 魏晨斌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9期1-4,9,共5页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接受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干预前后的脑损伤和凝血功能变化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患者促苏醒干预,包括心肺复苏等,随...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接受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干预前后的脑损伤和凝血功能变化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患者促苏醒干预,包括心肺复苏等,随后根据患者治疗1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4~5分)和预后不良组(1~3分),每组50例。另外选取同期接受检查的5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和脑损伤程度。结果预后不良组重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S-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β-淀粉样蛋白、髓鞘碱性蛋白分别为(28.51±7.90)分、(3.27±1.66)μg/L、(38.45±13.23)μg/L、(5.73±1.76)μg/L、(41.29±12.85)pg/mL、(13.45±4.54)ng/m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并且预后良好组高于对照组,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7.736、10.164、7.872、13.492、6.773、6.921,t_(预后良好组与对照组)=13.536、16.099、13.635、21.933、11.861、7.683,t_(预后不良组与对照组)=23.041、13.460、17.568、22.493、15.941、12.693,P<0.05)。同时,预后不良组凝血酶原时间(15.34±1.55)s、凝血酶时间(23.54±4.59)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9.45±7.65)s、D-二聚体(421.42±69.59)μg/L水平最高,血小板计数(89.33±16.34)×10^(9)/L、纤维蛋白原(2.13±0.66)g/L水平最低,表明预后不良组凝血功能最差,其次为预后良好组,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会表现出APTT、PT、TT、D-D等凝血功能指标与常规脑损伤相关指标升高的情况,同时PLT、Fg水平降低,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 正中神经电刺激 促苏醒 脑损伤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促苏醒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平 王中 +3 位作者 吴翼伟 章斌 崔岗 何怀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促苏醒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严重脑损伤昏迷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n =15 )和对照组 (n =15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 7d ,每...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促苏醒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严重脑损伤昏迷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n =15 )和对照组 (n =15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 7d ,每天刺激一次 ,每次 30min。并于第一次刺激前行首次SPECT显像 ,显像结束后立刻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 30min。刺激结束后在同一体位、同一条件下行第二次显像 ,用视觉分析和利用BFCR数学模型的半定量分析方法对刺激前、后病灶部位的rCBF进行分析和比较。刺激 1周后通过GCS评分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刺激后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增多 ,持续刺激 1周后 ,治疗组GCS评分平均提高 4 .8分 ,对照组平均提高 2 .0分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有促苏醒作用 ;刺激后病灶局部脑血流量增高可能是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患者 促苏醒作用 正中神经 电刺激 局部脑血流
下载PDF
正中神经电刺激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神经递质的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平 刘惠祥 +3 位作者 王中 周岱 吴翼伟 章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3期1548-1549,1551,共3页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神经递质的变化及可能促苏醒作用机制。方法严重颅脑损伤昏迷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每天给予...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神经递质的变化及可能促苏醒作用机制。方法严重颅脑损伤昏迷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每天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30min,持续电刺激7天后,两组治疗相同。刺激一周后通过GCS评分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伤后3月时的GC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语言功能情况,并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刺激前和刺激结束后昏迷患者脑脊液中E、NE、DA、β-EP等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患者持续刺激一周后,治疗组GCS评分平均提高(4.81±1.21)分,对照组GCS评分平均提高(1.99±0.64)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脑脊液中的β-EP下降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治疗组脑脊液中DA、NE、E在神经电刺激前后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确有促苏醒作用,减少致残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刺激后脑脊液中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可能是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病人 正中神经 电刺激 神经递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