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德格尔为什么给“艺术”打叉?——《克利笔记》与艺术的二律背反
1
作者 吴苗淼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尽管海德格尔把艺术认定为拯救技术时代危机的希望,但在其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手稿《克利笔记》中,他却实行了一种创造性的书写行为,即在“艺术”一词上面打叉。通过对《克利笔记》及相关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个“艺术之叉”有两个相反... 尽管海德格尔把艺术认定为拯救技术时代危机的希望,但在其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手稿《克利笔记》中,他却实行了一种创造性的书写行为,即在“艺术”一词上面打叉。通过对《克利笔记》及相关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个“艺术之叉”有两个相反相成的含义,否定性的含义表示艺术对形而上学的表象和体验方式的抵抗,肯定性的含义则暗示了艺术向着作为“■”的自身回转。这也集中体现了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中的二律背反,即两个各自成立又相互矛盾的命题:“艺术本身有着形而上学的本质”与“艺术本身有着转变的契机”。这种二律背反思想根植于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最深处,也标志着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现实关切,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启发与警示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保罗·克利 《克利笔记》 艺术 打叉
下载PDF
“揭示原形”的迹象艺术——克利艺术观的海德格尔式解读
2
作者 程赟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23,共10页
克利认为绘画不是再现作为可见事物的“前形”,而是“揭示”使可见得以可能的“原形”。“原形”作为不可见者是自然而然地持续生成、涌动和绽放的“自然”,在逻辑上“前形”奠基于“原形”,后者比前者更本源;“揭示”不是“再现”和“... 克利认为绘画不是再现作为可见事物的“前形”,而是“揭示”使可见得以可能的“原形”。“原形”作为不可见者是自然而然地持续生成、涌动和绽放的“自然”,在逻辑上“前形”奠基于“原形”,后者比前者更本源;“揭示”不是“再现”和“抽象”,后二者皆乃对象化的强力,而“揭示”是与流偕行和顺势而为的非对象化行为,“揭示原形”意味着如“原形”本身自然而然地持续生成、涌动和绽放的那样“形式显示”“原形”。克利绘画作为其艺术观的实践既不是具象绘画,亦非抽象绘画,而是居于二者之间的迹象艺术,海德格尔从“本有的转向”的角度将克利的绘画视为克服了艺术形而上学的非对象性绘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利 海德格尔 再现 抽象 形式显示
下载PDF
试论保罗·克利的艺术观
3
作者 娄莉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146-148,共3页
介于具象和抽象间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保罗·克利(Paul Klee),从一个绘画爱好者成长为最富诗意的色彩造型大师。通过对保罗·克利艺术历程的分析,可知其对创造性色彩艺术行为的理解进程:阐述了"艺术-自然-画家"之间的... 介于具象和抽象间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保罗·克利(Paul Klee),从一个绘画爱好者成长为最富诗意的色彩造型大师。通过对保罗·克利艺术历程的分析,可知其对创造性色彩艺术行为的理解进程:阐述了"艺术-自然-画家"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色彩"艺术表现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克利 色彩 艺术观
下载PDF
欲望的原始运作与崇高感的显现——利奥塔关于克利绘画的美学阐释
4
作者 苏梦熙 《艺术探索》 2020年第2期86-93,共8页
在法国思想家利奥塔看来,现代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保罗·克利的线条显示了话语性空间同图形性空间相互侵越的过程,展现了欲望的原始运作;同时,作为线条所欲望的"他者"的色彩出现在克利绘画中,最终以不可见的"力"... 在法国思想家利奥塔看来,现代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保罗·克利的线条显示了话语性空间同图形性空间相互侵越的过程,展现了欲望的原始运作;同时,作为线条所欲望的"他者"的色彩出现在克利绘画中,最终以不可见的"力"展示了崇高感。借由线条与色彩,利奥塔要在克利艺术和当代哲学之间建立起反对理性逻格斯、解构"主体"的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 崇高 利奥塔 保罗·克利
下载PDF
符号的写意——试论保罗·克利绘画中的东西艺术精神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军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35,共5页
保罗·克利在探寻摆脱物象模仿的纯粹化视觉体验的变革路径上,从中国绘画艺术中汲取养分,以反常规的图画比例、书写性、平面性、诗歌意象反叛熟练的绘画技法,以纯然的、未被教化的纯真稚拙对抗传统艺术规范,实现了西方绘画创作观念... 保罗·克利在探寻摆脱物象模仿的纯粹化视觉体验的变革路径上,从中国绘画艺术中汲取养分,以反常规的图画比例、书写性、平面性、诗歌意象反叛熟练的绘画技法,以纯然的、未被教化的纯真稚拙对抗传统艺术规范,实现了西方绘画创作观念与实践的革新,获得了与中国绘画“写意性”共同追求的超越维度。本文从“对西方绘画写实传统的颠覆”、“对诗与画的一体融贯”、“对‘心物一体’的精神追求”三个方面探寻保罗·克利绘画与中国绘画的内在契合之处,力图在平等对话的进程中对保罗·克利的绘画思想与创作路径有更为深刻、系统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克利 写意性 象征性 诗画一体 心物一体
原文传递
“依画行曲”:反思谭盾《死与火:与保罗·克利的对话》
6
作者 王刊 《思想与文化》 2022年第1期203-224,共22页
1992年,谭盾根据德国现代画家保罗·克利多幅画作完成了乐队作品《死与火》。他将这个作品视为和画家进行对话,并非一种简单的转换。本文基于这一观点,以作曲家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名博士论文为一手资料,从反思音乐与视觉艺术的转换... 1992年,谭盾根据德国现代画家保罗·克利多幅画作完成了乐队作品《死与火》。他将这个作品视为和画家进行对话,并非一种简单的转换。本文基于这一观点,以作曲家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名博士论文为一手资料,从反思音乐与视觉艺术的转换关系入手,借助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的“绘画”与“摹本”概念,利普斯的“移情说”以及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探索该问题在哲学层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可能性。最后结合德语区艺术史中克利研究成果,观照谭盾作曲中的五种对话方式,尝试以一种跨学科的视角诠释“依画行曲”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盾 保罗·克利 主体性 主体间性 移情说 音乐与图画的转换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