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主体与人称:利科新主体理论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莫伟民
贾其臻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16-25,共10页
笛卡尔在“第二沉思”中确立了第一人称单数我思自我的主体地位,开启了近现代西方哲学探讨主体与人称关系问题的序幕。保罗·利科的《作为他者的自身》以语言哲学研究为开篇,包含了语用学和语义学两条进路,人称问题则始终贯穿于整...
笛卡尔在“第二沉思”中确立了第一人称单数我思自我的主体地位,开启了近现代西方哲学探讨主体与人称关系问题的序幕。保罗·利科的《作为他者的自身》以语言哲学研究为开篇,包含了语用学和语义学两条进路,人称问题则始终贯穿于整个研究之中。在语用学进路上,话语表达的主体在其言语中自称为“我”,并以此预设了对话中的“你”“我—你”的极性将第三人称“他”排除在外;在语义学进路上,“人”则作为基本殊相成为了我们所谈论的“他”,主体由各种谓词界定,“我”和“你”甚至无需出现。面对人称问题,语用学和语义学展现出了全然不同的态度,这也造成了两者对待主体有着不同的态度。利科的新主体理论采取“迂回”方式,致力于促成上述两条进路的交互融合,尝试在作为话语主体的“我”与作为基本殊相的“人”的交汇处,在“我—你—他”的融合处给出关于“谁”的问题的合适答案。为此,利科不仅要在语言层面上阐明主体应当如何被认识,还应从语言角度回答“作为他者的自身”如何可能的问题。利科的语言哲学研究对其阐发新的主体理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并始终与其回应主体疑难的目标相呼应。因此,聚焦作为他者的自身而非自我,并从主体与人称关系入手探究新主体理论,利科自身解释学中的语言哲学研究不仅为探讨自身与他者关系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路径,还为沟通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的主体理论做出了创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科
主体
人称
自身
他者
语用学
语义学
新主体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往存在论解释学的迂回之路——论利科的反思哲学
2
作者
付志勇
陈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9,共6页
在保罗·利科的反思哲学中,反思必须首先驱逐直接的自我意识,再经过表象、行动、作品、制度、历史遗迹等符号作为中介,从而使主体将这些符号对象化以达到一种新的自身理解。反思必然呼唤解释,其对象是我们在求生存的努力和求存在的...
在保罗·利科的反思哲学中,反思必须首先驱逐直接的自我意识,再经过表象、行动、作品、制度、历史遗迹等符号作为中介,从而使主体将这些符号对象化以达到一种新的自身理解。反思必然呼唤解释,其对象是我们在求生存的努力和求存在的欲望中所展开的行动,并超出认识批判而进入到生存领域之中,利科由此通过迂回的道路走向存在论解释学。他的反思哲学承认解释的冲突,承认诸学科解释模式的多元性,这就使得解释学能够参与到当代诸多学科之间的对话中来。他将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哲学解释学的重大推进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科利
反思哲学
解释学
存在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体与人称:利科新主体理论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莫伟民
贾其臻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16-2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世纪法国哲学研究”(项目号:14AZX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笛卡尔在“第二沉思”中确立了第一人称单数我思自我的主体地位,开启了近现代西方哲学探讨主体与人称关系问题的序幕。保罗·利科的《作为他者的自身》以语言哲学研究为开篇,包含了语用学和语义学两条进路,人称问题则始终贯穿于整个研究之中。在语用学进路上,话语表达的主体在其言语中自称为“我”,并以此预设了对话中的“你”“我—你”的极性将第三人称“他”排除在外;在语义学进路上,“人”则作为基本殊相成为了我们所谈论的“他”,主体由各种谓词界定,“我”和“你”甚至无需出现。面对人称问题,语用学和语义学展现出了全然不同的态度,这也造成了两者对待主体有着不同的态度。利科的新主体理论采取“迂回”方式,致力于促成上述两条进路的交互融合,尝试在作为话语主体的“我”与作为基本殊相的“人”的交汇处,在“我—你—他”的融合处给出关于“谁”的问题的合适答案。为此,利科不仅要在语言层面上阐明主体应当如何被认识,还应从语言角度回答“作为他者的自身”如何可能的问题。利科的语言哲学研究对其阐发新的主体理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并始终与其回应主体疑难的目标相呼应。因此,聚焦作为他者的自身而非自我,并从主体与人称关系入手探究新主体理论,利科自身解释学中的语言哲学研究不仅为探讨自身与他者关系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路径,还为沟通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的主体理论做出了创新探索。
关键词
利科
主体
人称
自身
他者
语用学
语义学
新主体理论
Keywords
paul
ric
?
ur
subject
person
self
the other
pragmatics
semantics
theory of new subject
分类号
B565.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往存在论解释学的迂回之路——论利科的反思哲学
2
作者
付志勇
陈思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9,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利科的精神分析论与象征解释学研究”(17YJC720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在保罗·利科的反思哲学中,反思必须首先驱逐直接的自我意识,再经过表象、行动、作品、制度、历史遗迹等符号作为中介,从而使主体将这些符号对象化以达到一种新的自身理解。反思必然呼唤解释,其对象是我们在求生存的努力和求存在的欲望中所展开的行动,并超出认识批判而进入到生存领域之中,利科由此通过迂回的道路走向存在论解释学。他的反思哲学承认解释的冲突,承认诸学科解释模式的多元性,这就使得解释学能够参与到当代诸多学科之间的对话中来。他将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哲学解释学的重大推进和改造。
关键词
保罗·科利
反思哲学
解释学
存在论
Keywords
paul ric■ur
philosophy of reflection
hermeneutics
ontology
分类号
B089.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主体与人称:利科新主体理论研究
莫伟民
贾其臻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通往存在论解释学的迂回之路——论利科的反思哲学
付志勇
陈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