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孔雀肠道菌群基因组特征和耐药性的宏基因组测序分析
1
作者 苗睿 刘垒成 +3 位作者 姜玉莎 赵浪 孙嘉良 吴培福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19,共8页
为明确绿孔雀肠道菌群耐药基因及可移动元件的分布特征,对云南野生动物园,开放式饲养的健康绿孔雀粪便采样,提取其DNA后进行宏基因组测序。使用NCBI-nr数据库进行物种注释及相对丰度计算,得出绿孔雀肠道菌群物种分布特征;通过功能注释... 为明确绿孔雀肠道菌群耐药基因及可移动元件的分布特征,对云南野生动物园,开放式饲养的健康绿孔雀粪便采样,提取其DNA后进行宏基因组测序。使用NCBI-nr数据库进行物种注释及相对丰度计算,得出绿孔雀肠道菌群物种分布特征;通过功能注释及聚类分析,得出耐药基因的类型及分布特征。使用BLAST程序搜寻样本中的可移动耐药基因,并与不同的地域、宿主和体位的细菌基因组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及近期水平转移频率;同时,对每个可移动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的侧翼区进行搜索分析,以便找出关联ARGs的可移动元件(MGEs)。结果表明:绿孔雀肠道菌群物种具有较强的偏向性,以普雷沃氏菌为优势菌种,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菌群携带的可移动耐药基因以ant(6)-Ia、erm(B)和tet(W/32/O)为主,样本中aph(3'')-Ib基因丰度较低,但水平转移频率较高,因其侧翼区富集大量MGEs。样本中耐药基因的获得主要依靠IS5转座子的协助,耐药基因分布具有偏向性,主要集中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种水平上为猪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其携带较多耐药基因且可移动性较强;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易受抗生素使用策略、耐药基因种类、生态环境和宿主系统发育遗传因素的影响。针对云南野生动物园绿孔雀,临床中需加强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监测,避免使用该类抗生素,同时警惕猪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肠道菌群 耐药性 基因 可移动元件
下载PDF
孔雀痛风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2
作者 向程威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痛风是一种因尿酸代谢异常而引起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以关节痛和炎症为主要表现形式,孔雀患了痛风,不仅生长发育受到威胁,治疗不及时还会诱发高尿酸血症,正确诊断孔雀痛风病意义重大。在介绍孔雀痛风诊断方法基础上,结合某动物园圈养的孔... 痛风是一种因尿酸代谢异常而引起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以关节痛和炎症为主要表现形式,孔雀患了痛风,不仅生长发育受到威胁,治疗不及时还会诱发高尿酸血症,正确诊断孔雀痛风病意义重大。在介绍孔雀痛风诊断方法基础上,结合某动物园圈养的孔雀发病案例,探究了孔雀痛风的治疗方法,旨在为相关疾病的防控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痛风 诊断 治疗 研究
下载PDF
蓝孔雀肠道菌群中整合子及其水平转移相关性
3
作者 陶芬 张饶 +5 位作者 廖琦 李芬仙 刘垒成 姜玉莎 苗睿 吴培福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8-366,共9页
为了解蓝孔雀(Pavo cristatus)肠道菌群中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布特征,以2个动物园蓝孔雀粪便为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肠道菌群宏基因组DNA,共计139份;通过PCR法扩增整合子、基因盒,选取部分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整合子intI1、intI2和in... 为了解蓝孔雀(Pavo cristatus)肠道菌群中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布特征,以2个动物园蓝孔雀粪便为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肠道菌群宏基因组DNA,共计139份;通过PCR法扩增整合子、基因盒,选取部分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整合子intI1、intI2和intI3检出率分别为86.33%、69.78%和11.51%;不同大小的基因盒条带有18种,共51种组合模式。研究表明蓝孔雀种群中整合子流行性较高,且Ⅰ类整合子携带的基因盒具有高度异质性,反映了蓝孔雀种群潜在多重耐药的复杂性。测序结果显示蓝孔雀携带的耐药基因主要为甲氧苄啶类(dfrA27)和氨基糖苷类(aadA1、aadA2、aac(6′)-Ib和arr),故在用药时应避免这2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孔雀 整合子 基因盒 水平基因转移
下载PDF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for wild and captive green peafowl populations by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technique 被引量:2
4
作者 柯亚永 常弘 张国萍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3-206,共4页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populations for 14 wild green peafowls (Pavo muticus) and 18 captive green pea-fowl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Totally 161 and 16...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populations for 14 wild green peafowls (Pavo muticus) and 18 captive green pea-fowl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Totally 161 and 166 ampli-fied band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23 arbitrary primers to amplify the genomic DNA of wild and captive green peafowl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relative genetic distance of the wild and captive green peafowls popula-tions was 0.0555 and 0.1355, respectively, and difference of the average relative genetic distances between the two popu-lations was 0.1635. The Shannon diversity index for the wild and captive green peafowl populations was 0.4348 and 1.0163, respectively, which means that 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etic diversity between the two populations, 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 green peafowl was low. The two populations originated from two different families according to analysis by the UPGMA method.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upervising genealogies management of peafowl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peafowl pavo muticus Genomic DN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下载PDF
绿孔雀在中国的分在现状调查 被引量:29
5
作者 文贤继 杨晓君 +2 位作者 韩联宪 杨岚 王为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6-51,共6页
绿孔雀在中国现仅见于云南西部、中部和南部,通过1991年至1993年的调查,绿孔雀现存数量较多的地区有云南省瑞丽县、陇川县、昌宁县、永德县、新平县、普洱县、墨江县、景东县、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过去有分布记录现已绝... 绿孔雀在中国现仅见于云南西部、中部和南部,通过1991年至1993年的调查,绿孔雀现存数量较多的地区有云南省瑞丽县、陇川县、昌宁县、永德县、新平县、普洱县、墨江县、景东县、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过去有分布记录现已绝迹或濒临绝迹的地区有盈江县、沪水县、腾冲县、蒙自县、河口县。永仁县的中和、直左为新近发现的分布点,据当地群众反映,在维西县的叶枝,德钦县的拖顶和奔子栏也发现绿孔雀。由于栖息地生境的破坏,导致绿孔雀现存种群形成小家族群点状隔离分布。据估计,中国现存野生种群数量约为800~1100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分布 种群数量 中国 鸟纲
下载PDF
孔雀属孔雀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分析及其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世杰 常弘 +2 位作者 张国萍 王蔚 徐其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47,共3页
测定了中国分布的野生绿孔雀和人工驯养的蓝孔雀、杂色孔雀、杂交孔雀以及白孔雀共5个种或亚种或变种的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长为1140bp的全序列。研究了其碱基组成及变异情况。结合GeneBank中真绿孔雀亚种、非洲孔雀、鸡以及鹑... 测定了中国分布的野生绿孔雀和人工驯养的蓝孔雀、杂色孔雀、杂交孔雀以及白孔雀共5个种或亚种或变种的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长为1140bp的全序列。研究了其碱基组成及变异情况。结合GeneBank中真绿孔雀亚种、非洲孔雀、鸡以及鹑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全序列,利用philip套件分别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真绿孔雀和绿孔雀形成较接近的类群。蓝孔雀、杂色孔雀、杂交孔雀以及白孔雀形成较接近的类群。进化树结果显示白孔雀和杂色孔雀不能成为蓝孔雀的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属 细胞色素B 序列分析 分子系统树
下载PDF
野生与笼养绿孔雀种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常弘 柯亚永 +2 位作者 苏应娟 张国萍 朱世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野生 14只和笼养 18只绿孔雀 (Pavomuticus)个体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用 2 3个随机引物 ,野生与笼养绿孔雀分别获得 16 1和 16 6个扩增片段 ,计算发现野生与笼养绿孔雀的种群内平均相对遗传距离...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野生 14只和笼养 18只绿孔雀 (Pavomuticus)个体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用 2 3个随机引物 ,野生与笼养绿孔雀分别获得 16 1和 16 6个扩增片段 ,计算发现野生与笼养绿孔雀的种群内平均相对遗传距离分别是 0 .0 5 5 5和 0 .135 5 ,两种群间的为 0 .16 35 ;两种群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分别是 0 .434 8和 1.0 16 3,有显著性差异。以上分析都显示野生绿孔雀的遗传多样性很低。用UPGMA法聚类显示两个种群都是分别来源于两个家系 ,可据此进行繁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绿孔雀 随机扩增多态DNA 野生绿孔雀 基因组DNA 种群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笼养蓝孔雀两个种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柯亚永 常弘 +2 位作者 苏应娟 张国萍 朱世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英吉利孔雀场和广州动物园两个蓝孔雀Pavocristatus种群进行了分析。用 2 3个随机引物 ,共获得 173和 15 7个扩增片段 ,多态率分别为 47 40 %和 9 5 5 %
关键词 蓝孔雀 基因组DNA 随机扩增多态DNA 遗传多样性 繁殖力 随机引物 种群遗传学
下载PDF
云南省新平县野生绿孔雀种群数量及分布现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方 汤永晶 +4 位作者 张巧关 姚冲学 张志中 蒋桂莲 陈明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129-133,144,共6页
2017年1—12月,采用访查法、样线法及红外线自动相机陷阱法对云南省新平县野生绿孔雀(Pavo muticus)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新平县野生绿孔雀分布于者竜乡、老厂乡、新化乡、桂山街道、扬武镇5个乡镇的6个片区,种群数量为126~163只... 2017年1—12月,采用访查法、样线法及红外线自动相机陷阱法对云南省新平县野生绿孔雀(Pavo muticus)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新平县野生绿孔雀分布于者竜乡、老厂乡、新化乡、桂山街道、扬武镇5个乡镇的6个片区,种群数量为126~163只,新平县现存野生绿孔雀栖息地总面积为14511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pavo muticus) 种群数量 分布 云南省新平县
下载PDF
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不同季节觅食地选择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钊 周伟 +3 位作者 张仁功 谢以昌 黄庆文 文云燕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9-546,共8页
我们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Pavo muticus imperator)的分布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觅食生境,测定了21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春季的觅食地利用样方距小路距离、乔木种类和藤本密度与对... 我们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Pavo muticus imperator)的分布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觅食生境,测定了21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春季的觅食地利用样方距小路距离、乔木种类和藤本密度与对照样方存在显著差异,而秋季的则不显著。生态因子比较和逻辑斯谛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绿孔雀均选择落果多、接近水源、坡度小、乔木的盖度和胸径大的地区作为觅食地。乔木和草本盖度,距小路、居民点和林缘距离等是影响判别春、秋季觅食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概率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绿孔雀在研究区内的概率分布呈明显的斑块状,不同季节觅食活动位点均趋向于聚集分布,分布区存在分离,但有部分重叠。生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对绿孔雀的影响大于安全和食物需求对它们自身的影响。隐蔽条件、食物和水源等关键性生态因子的配置和可获得性决定了绿孔雀的觅食地选择行为,它对觅食地利用的不均匀是由于可利用资源分布不均匀所致,而人为干扰压缩了可利用的适宜生境,降低了利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觅食行为 栖息地选择 空间分布
下载PDF
绿孔雀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庆萍 陈红 +1 位作者 周雪林 黄倩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124-3126,3130,共4页
为了解绿孔雀(Pavo muticus)血液生化指标正常值及特点,为其人工饲养繁殖与健康检测提供参考资料,试验以饲养的成年绿孔雀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对绿孔雀血液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为了解绿孔雀(Pavo muticus)血液生化指标正常值及特点,为其人工饲养繁殖与健康检测提供参考资料,试验以饲养的成年绿孔雀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对绿孔雀血液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尿酸、肌酐、钾、钠、钙、氯、磷、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21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按性别分组统计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绿孔雀的血浆钾、磷、尿酸和谷草转氨酶等4项指标在性别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所测其他生化指标在性别之间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血液 生化指标
下载PDF
利用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分析绿孔雀和蓝孔雀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阳依娜 杨泽宇 +3 位作者 李大林 霍金龙 钱坤 苗永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0-224,共5页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10只绿孔雀和5只蓝孔雀的mtDNA细胞色素b基因516 bp序列,结合已发表的孔雀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数据进行了序列比较分析;以雉鸡和家鸡的同源序列为外群,采用NJ法和ME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蓝孔雀群体内遗...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10只绿孔雀和5只蓝孔雀的mtDNA细胞色素b基因516 bp序列,结合已发表的孔雀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数据进行了序列比较分析;以雉鸡和家鸡的同源序列为外群,采用NJ法和ME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蓝孔雀群体内遗传差异程度低于绿孔雀,绿孔雀和蓝孔雀之间的核苷酸差异的平均数为21.417,净遗传距离为0.039±0.01,推断出绿孔雀与蓝孔雀的分化时间至少为2.96百万年,从而在分子水平揭示出绿孔雀和蓝孔雀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重建的系统树将所有序列聚为支持率较高的绿孔雀与蓝孔雀2大类群,显示云南的绿孔雀至少存在两种类型,且这两种类型可能达到了亚种分化水平,而白孔雀和杂色孔雀在分类上则属于蓝孔雀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蓝孔雀 遗传分化 细胞色素B基因 系统进化
下载PDF
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夜宿地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钊 杨爱芳 +8 位作者 谢宗平 谢以昌 谢全刚 王进 张仁功 黄庆文 文云燕 周伟 蒋志刚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4-599,共6页
为探索绿孔雀的夜宿地选择模式及其成因,笔者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的分布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夜宿地生境,测定了19个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比较结果表明,夜宿地利用样方的坡度、乔... 为探索绿孔雀的夜宿地选择模式及其成因,笔者于2007年3~4月和10~11月,在云南元江上游石羊江河谷绿孔雀的分布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了绿孔雀的夜宿地生境,测定了19个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比较结果表明,夜宿地利用样方的坡度、乔木盖度、乔木胸径、落果密度、藤本密度与对照样方存在显著差异;夜宿地的海拔高度显著高于觅食地。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绿孔雀夜宿地和对照样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化。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孔雀选择坡度大、落果多、乔木的盖度和胸径大的地区作为夜宿地。隐蔽条件和食物等关键性生态因子的配置和可获得性决定了绿孔雀的夜宿地选择行为,而人为干扰压缩了其可利用的适宜生境,降低了生境的利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夜宿地 栖息地选择 云南
下载PDF
2月龄绿孔雀消化系统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健 王丽萍 王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2-64,共3页
2月龄绿孔雀的消化器官各段肌层发达 ,消化腺发达。食管粘膜为复层扁平上皮 ,浅层细胞未出现角质化。食管腺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 ,开口处为复层扁平上皮 ,粘膜肌异常明显。嗉囊的粘膜上皮和腺体与食管相似 ,粘膜下层不明显。腺胃有浅层... 2月龄绿孔雀的消化器官各段肌层发达 ,消化腺发达。食管粘膜为复层扁平上皮 ,浅层细胞未出现角质化。食管腺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 ,开口处为复层扁平上皮 ,粘膜肌异常明显。嗉囊的粘膜上皮和腺体与食管相似 ,粘膜下层不明显。腺胃有浅层单管腺和深层复管腺 ,浅层单管腺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小肠绒毛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 ,粘膜肌不明显 ,有中央乳糜管 ,无十二指肠腺。十二指肠后段 ,固有层有淋巴孤结。空肠、回肠固有层有淋巴孤结。盲肠的固有层有淋巴孤结和丰富的肠腺 ,肌层发达。肝小叶间界限不清 ,血窦中可见大量扁平的内皮细胞和多突的星状细胞。胰脏的小叶界限不清 ,内分泌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龄 绿孔雀 消化系统 组织学 食管 嗉囊 腺胃 小肠绒毛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盲肠 胰脏
下载PDF
应用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盒快速诊断绿孔雀新城疫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长新 马德斌 +1 位作者 梁慧良 彭大新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57-60,共4页
应用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对一群发生疑似新城疫的绿孔雀群进行快速诊断,采用肛门泄殖腔棉拭取样方法对病孔雀取样,应用双单抗夹心ELISA试验检出多数病死孔雀新城疫强毒抗原阳性,诊断该群绿孔雀发生了新城疫。用流行病学调查、临... 应用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对一群发生疑似新城疫的绿孔雀群进行快速诊断,采用肛门泄殖腔棉拭取样方法对病孔雀取样,应用双单抗夹心ELISA试验检出多数病死孔雀新城疫强毒抗原阳性,诊断该群绿孔雀发生了新城疫。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毒分离、鉴定和毒力试验的经典诊断方法及新城疫疫苗紧急防疫效果观察验证表明,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盒诊断孔雀新城疫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属 诊断试剂盒 绿孔雀 新城疫 快速诊断
下载PDF
幼龄蓝孔雀感染鸡蛔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被引量:4
16
作者 况绍祥 舒惠理 +1 位作者 黄秒根 汪志如 《南方林业科学》 2019年第3期63-65,共3页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饲养的21只蓝孔雀发病,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蓝孔雀感染鸡蛔虫病。用左旋咪唑药物治疗,及时控制住了疫情,为蓝孔雀以及其他雉类蛔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蓝孔雀 蛔虫病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蓝孔雀人工繁育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松元 李立 +1 位作者 段文武 姜卫星 《湖南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75-79,共5页
通过多年人工繁育蓝孔雀实践经验,从养殖场建设、饲料、饲养管理、繁育、疫病防治等方面进行总结,得出一套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蓝孔雀繁育的技术,旨在为蓝孔雀的养殖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蓝孔雀 人工繁育 技术
下载PDF
西双版纳绿孔雀种群现状调查
18
作者 宋志勇 李艳杰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4期136-139,143,共5页
在西双版纳全州范围选择了167个点(村寨)进行访问调查,并布设16条调查监测样线开展野外调查,同时在16条样线上安装80台次的红外相机全天候监测。结果显示,除访问调查在2011—2016年间有4次发现绿孔雀身影,样线调查及红外相机监测均未发... 在西双版纳全州范围选择了167个点(村寨)进行访问调查,并布设16条调查监测样线开展野外调查,同时在16条样线上安装80台次的红外相机全天候监测。结果显示,除访问调查在2011—2016年间有4次发现绿孔雀身影,样线调查及红外相机监测均未发现其痕迹。据此推断,近年来最有可能分布绿孔雀的区域是勐宋村曼播散洞中缅边境一线,而且在缅甸一侧可能存在一个绿孔雀小种群。根据绿孔雀种群致危因子分析,提出恢复生境、减少农药使用等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种群数量 极小种群物种 保护 西双版纳
下载PDF
绿孔雀消化系统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平 陆宇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2-95,共4页
对绿孔雀消化系统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绿孔雀的消化系统与一般鸟类的大致相似,消化管各段腺体发达.食管表层为轻度角质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层异常发达.腺胃内腺体成宽大集合窦状,为单管状和管泡状腺.肌胃发达,肌胃粘膜肌层... 对绿孔雀消化系统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绿孔雀的消化系统与一般鸟类的大致相似,消化管各段腺体发达.食管表层为轻度角质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层异常发达.腺胃内腺体成宽大集合窦状,为单管状和管泡状腺.肌胃发达,肌胃粘膜肌层不明显;十二指肠绒毛长而密集,分支现象异常明显,有中央乳糜管存在,粘膜下层不明显,无十二指肠腺.空肠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增多,肠绒毛粗短,少有分支,中央乳糜烂管明显可见.盲肠一对,呈"V"形,管壁较厚,固有层有淋巴结存在,粘膜下层异常发达,内充填有脂肪组织.直肠壁环行肌发达.肝胆管、两胰管分别汇合后开口于十二指肠内壁.肝脏、胰脏小叶界限不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消化系统 组织学 鸡形目 消化管 消化腺 组织结构
下载PDF
中国绿孔雀种群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20
作者 滑荣 崔多英 +4 位作者 刘佳 张敬 黄松 郭光 罗爱东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1-684,共4页
绿孔雀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中部、南部和西部。2015~2017年,采用样线法、样点法,结合调查访问,进行了绿孔雀种群数量和分布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现存野生绿孔雀种群数量约为235~280只,种群数量比20多年前800~1100只(文贤继等,1995... 绿孔雀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中部、南部和西部。2015~2017年,采用样线法、样点法,结合调查访问,进行了绿孔雀种群数量和分布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现存野生绿孔雀种群数量约为235~280只,种群数量比20多年前800~1100只(文贤继等,1995)的调查结果明显减少。分布地区由1995年云南省的32个县,急剧缩减至现在的13个县。在我国云南,绿孔雀主要生活在沿河谷两岸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林型较为开阔的低密度思茅松林,由于栖息地生境的破坏,导致绿孔雀现存种群呈小家族群点状隔离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分布 现状 种群数量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