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X1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及预后判定中的临床价值及相关分子机制
1
作者 刘页玲 王凌云 +3 位作者 赖海丽 陈精锐 周洁 尹春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究配对盒家族基因(PAX)1检测在子宫颈癌(CC)筛查及预后判定中的临床价值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选择赣州市妇幼保健院CC患者90例,取其肿瘤组织;纳入同期于医院进行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74例,并取其CIN组织;纳入同期于... 目的探究配对盒家族基因(PAX)1检测在子宫颈癌(CC)筛查及预后判定中的临床价值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选择赣州市妇幼保健院CC患者90例,取其肿瘤组织;纳入同期于医院进行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74例,并取其CIN组织;纳入同期于医院实施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45例,取其正常宫颈组织。比较3组不同宫颈组织PAX1甲基化指数(PMR)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并分析PAX1基因甲基化对CC筛查及预后评估的效能。选择正常宫颈细胞系ECT1/E6 E7及宫颈癌细胞系Hela,比较两种细胞系PAX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常规培养)、PAX1 mimics NC组(转染PAX1 mimics NC)、PAX1 mimics组(转染PAX1 mimics)、PAX1 inhibition NC组(转染PAX1 inhibition NC)、PAX1 inhibition组(转染PAX1 inhibition),观察各组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并进一步比较各组细胞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E-cadherin)、β-catenin)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组织中PAX1 PMR值均较CC组织显著降低(P<0.05);CINⅠ、CINⅡ、CINⅢ组织中PAX1 PMR值均较正常宫颈组织显著升高,且随CIN分级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PAX1甲基化诊断CC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7、93.20%、62.25%。正常宫颈、不同CIN组织PAX1阳性表达率均较CC组织显著升高(P<0.05);CINⅡ、CINⅢ组织PAX1阳性表达率均较正常宫颈组织显著升高(P<0.05)。PAX1蛋白诊断CC患者预后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9、90.00%、62.40%。Hela细胞系PAX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ECT1/E6 E7细胞系显著降低(P<0.05)。在24、48、72 h时,PAX1 mimics组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AX1 inhibition组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AX1 mimics组细胞迁移、穿膜数、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AX1 inhibition组细胞迁移、穿膜数、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AX1 mimics组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AX1 inhibition组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PAX1检测在CC临床筛查及早期病情评估方面具有较高价值,且上调PAX1表达可阻断CC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实现的,可为PAX1在CC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盒家族基因(pax)1 子宫颈癌 上皮瘤样病变
下载PDF
红条毛肤石鳖和日本花棘石鳖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2
作者 张倩 吴一晶 《闽江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92-101,共10页
多板纲动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而且在软体动物的系统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有关多板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十分欠缺。该研究通过RNA-seq技术对红条毛肤石鳖和日本花棘石鳖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组装后分别获得121892和83776个Unigene,虽... 多板纲动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而且在软体动物的系统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有关多板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十分欠缺。该研究通过RNA-seq技术对红条毛肤石鳖和日本花棘石鳖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组装后分别获得121892和83776个Unigene,虽然两个物种属于不同的科,但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二者表达基因较为一致,SSR在转录本中的数量与分布也无显著差异。此外,鉴于Pax基因与动物形态结构发育密切相关,且在多板纲中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所以该研究着重关注了Pax基因。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共筛选到8条Pax基因,在系统进化树中均与相对应的软体动物Pax基因亚族聚为一支,表明多板纲的Pax基因进化保守。该研究获得的转录组信息丰富了多板纲的分子数据,为进一步探究多板纲动物生物学性状提供了良好的遗传信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条毛肤石鳖 日本花棘石鳖 比较转录组 pax基因家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