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7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种固化剂对土壤Pb Cd Cu Zn的固化效果 被引量:57
1
作者 陈炳睿 徐超 +3 位作者 吕高明 曾敏 周航 廖柏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0-1336,共7页
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分别施加沸石、石灰石、硅藻土、羟基磷灰石、膨润土和海泡石6种固化剂,研究了这6种固化剂对土壤中Pb、Cd、Cu、Zn的固化效果,筛选出几种效果较好的固化剂。实验结果表明:沸石、石灰石和羟基磷灰石均能够有效地... 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分别施加沸石、石灰石、硅藻土、羟基磷灰石、膨润土和海泡石6种固化剂,研究了这6种固化剂对土壤中Pb、Cd、Cu、Zn的固化效果,筛选出几种效果较好的固化剂。实验结果表明:沸石、石灰石和羟基磷灰石均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Cd的含量,并且明显减少了土壤中Pb、Cd的毒性浸出量,其中沸石最多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Cd含量分别达到48.7%和56.2%,减少土壤中Pb、Cd的毒性浸出量达到37.1%和30.1%;沸石、石灰石均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交换态Cu的含量,降低量分别高达68.1%和85.2%,膨润土能有效减少土壤中Cu的毒性浸出量,减少量最高达到66.51%;石灰石对土壤中Zn有着良好的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剂 土壤 pb cd CU ZN
下载PDF
湖南4个典型工矿区大豆种植土壤Pb Cd Zn污染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航 曾敏 +1 位作者 刘俊 廖柏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6-481,共6页
通过对湖南4个典型工矿区(郴州柿竹园矿区、郴州宝山矿区、衡阳水口山矿区、株洲清水塘工业区)大豆以及其种植土壤的采样调查,综合评价了4个工矿区大豆及其种植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显示:(1)4个工矿区21个采样点的大豆及其种植土壤... 通过对湖南4个典型工矿区(郴州柿竹园矿区、郴州宝山矿区、衡阳水口山矿区、株洲清水塘工业区)大豆以及其种植土壤的采样调查,综合评价了4个工矿区大豆及其种植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显示:(1)4个工矿区21个采样点的大豆及其种植土壤已经受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中Pb、Cd、Zn的浓度范围分别为269.02~6450.35、3.04~23.93、104.22~381.91mg·kg-1,大豆籽粒中这3种重金属的浓度范围分别为4.69~20.05、0.81~5.48、24.87~190.48mg·kg-1,均已超过相应的标准。(2)21个采样点中大豆植株对Pb、Cd和Zn的生物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Cd>Zn>Pb,表明大豆植株对Cd富集能力大于Zn和Pb。(3)21个土壤样品中交换态Pb、Cd、Zn含量与大豆植株样品各部位中这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基本上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矿区 土壤 pb cd ZN 大豆
下载PDF
猪粪及其蚓粪对Pb Cd吸附行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朱维琴 贾秀英 +1 位作者 李喜梅 程海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96-1802,共7页
采用吸附-解吸试验及吸附动力学试验,比较研究了Cd2+、Pb2+在猪粪和蚓粪中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采用的浓度范围内,猪粪和蚓粪对Cd2+和Pb2+的吸附量随着Cd2+和Pb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猪粪和蚓粪对Cd2+和Pb2... 采用吸附-解吸试验及吸附动力学试验,比较研究了Cd2+、Pb2+在猪粪和蚓粪中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采用的浓度范围内,猪粪和蚓粪对Cd2+和Pb2+的吸附量随着Cd2+和Pb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猪粪和蚓粪对Cd2+和Pb2+的吸附等温线均与Freundlich和Henry方程有较好的拟合性,且蚓粪对Cd2+的吸附固定能力明显强于猪粪。猪粪和蚓粪中Cd2+、Pb2+的解吸量均随其吸附量的增大而增加,较之蚓粪,猪粪吸附的Cd2+和Pb2+更易被解吸。猪粪和蚓粪对Cd的吸附可分为快速反应阶段和慢速反应阶段,快速反应阶段两者反应速率相当,而慢速反应阶段中蚓粪对Cd的吸附速率明显高于猪粪。猪粪对Pb的动力学过程复杂,吸附速率取决于Pb初始浓度及反应时间,而蚓粪对Pb的吸附速率可以瞬时达到最大,随后降低直至稳定;不同Pb初始浓度条件下,蚓粪对Pb2+的吸附速率均远大于猪粪,蚓粪有望广泛用于去除土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蚓粪 吸附 解吸 cd pb
下载PDF
高炉共处置固体废物低温段Pb Cd的吸附/冷凝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雪冰 李丽 +3 位作者 丛璟 闫大海 蒋旭光 王琪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59-1664,共6页
利用管式回转炉和控温立式炉联用装置模拟炼铁高炉,对Pb、Cd在共处置过程中低温段的吸附/冷凝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吸附/冷凝动力学模型,分析共处置过程中Pb、Cd在非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高炉共处置固体废物低... 利用管式回转炉和控温立式炉联用装置模拟炼铁高炉,对Pb、Cd在共处置过程中低温段的吸附/冷凝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吸附/冷凝动力学模型,分析共处置过程中Pb、Cd在非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高炉共处置固体废物低温段对Pb、Cd的吸附/冷凝作用以冷凝为主.进入控温立式炉的重金属去向分三部分:1冷凝在管壁上,这部分的Pb、Cd分别占Pb、Cd入炉总量的42%-49%、45%-50%;2吸附在炉料上,其中Pb、Cd分别占各自入炉总量的23%-26%、23%-25%;3随烟气释放到空气中,这部分Pb、Cd分别占各自入炉总量的25%-35%、25%-32%.Pb、Cd在炼铁炉料上的吸附/冷凝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炼铁炉料对Pb、Cd的吸附/冷凝动力学可采用双常数速率方程拟合,研究得到Pb、Cd的吸附/冷凝表观活化能分别为6.813、5.839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铁高炉 共处置 吸附/冷凝
下载PDF
甜玉米自交系重金属Pb、Cd积累差异及分子检测
5
作者 李淑君 刘娅娟 +3 位作者 张扬 蒲汝民 袁亮 廖长见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1-258,共8页
【目的】筛选获得在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复合污染下Pb、Cd低积累的优良甜玉米自交系,以及可用于甜玉米重金属Pb、Cd积累早代鉴定的分子技术。【方法】以10个甜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Pb、Cd复... 【目的】筛选获得在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复合污染下Pb、Cd低积累的优良甜玉米自交系,以及可用于甜玉米重金属Pb、Cd积累早代鉴定的分子技术。【方法】以10个甜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Pb、Cd复合污染下,玉米根系、茎叶和籽粒中Pb、Cd含量的积累差异;同时对供试材料ZmHMA2 InDel位点进行Pb、Cd积累差异分子检测,综合分子标记检测与重金属Pb、Cd在不同材料间的积累结果,筛选甜玉米重金属低积累自交系。【结果】无论是单一污染还是复合污染,重金属Pb、Cd的积累规律均表现为根系>茎叶>籽粒;在复合污染下,玉米不同组织对重金属Pb、Cd的积累无明显竞争与协同效应,表明玉米Pb、Cd的积累机制存在一定差异。通过鉴定,获得籽粒Pb低积累玉米自交系2份,籽粒Cd低积累玉米自交系3份,仅有一份材料闽甜系X901表现出籽粒Pb、Cd均低积累。利用InDel位点(InDel2307)对供试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发现供试材料中有4份存在该位点,含有该位点的材料中根系、茎叶和籽粒Cd含量平均值较其他材料平均值分别低1.801、0.64、0.131 mg·kg^(-1)。【结论】InDel2307位点能将不同玉米自交系按Cd累积量进行区分,对甜玉米Cd含量的区分具有特异性标记。综合分子标记检测与Pb、Cd含量积累结果,筛选出自交系闽甜系X901为Pb、Cd低积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pb污染 cd污染 甜玉米 积累特征 分子检测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系统中Pb和Cd的迁移转化特性
6
作者 刘亮 赵广民 +2 位作者 刘启任 卿梦霞 谢林员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4-969,共6页
为明晰垃圾焚烧系统中Pb和Cd的迁移转化特性,以处理规模500 t/d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中不同位置产生的灰渣中Pb和Cd富集特性、浸出毒性和赋存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底渣和二三烟道中主要晶相矿物为SiO_(2)和CaCO_(... 为明晰垃圾焚烧系统中Pb和Cd的迁移转化特性,以处理规模500 t/d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中不同位置产生的灰渣中Pb和Cd富集特性、浸出毒性和赋存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底渣和二三烟道中主要晶相矿物为SiO_(2)和CaCO_(3),水平烟道灰、尾部烟道灰中主要晶相矿物为SiO_(2)、KCl、NaCl、CaCO_(3)和CaSO_(4),布袋除尘器灰中CaOHCl为Ca(OH)_(2)吸收HCl形成的产物;Cd和Pb分别在尾部烟道灰和布袋除尘器灰中富集程度最高,水平烟道灰中Cd、尾部烟道灰和布袋除尘器灰中Pb和Cd的浸出浓度高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限值;底渣和二三烟道灰中Pb以多种赋存形态存在,水平烟道灰和尾部烟道灰中Pb主要以残渣态形态存在,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尾部烟道灰和布袋除尘器灰中的酸可溶态Pb含量有所上升;底渣和二三烟道灰中Cd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形态存在,水平烟道灰和尾部烟道灰中Cd主要以酸可溶态形态存在,布袋除尘器灰中酸可溶态Cd明显减少,主要为可还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pb cd 富集特性 浸出毒性 赋存形态
下载PDF
土壤Cd、Pb污染对苣苋草生物量、生理生化特征和Cd、Pb积累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刘洋 阳树英 +1 位作者 夏栋舟 丁玮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3,共9页
【目的】比较两品种苣苋草对Cd、Pb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的差异性,寻找对Cd、Pb胁迫抗性较强的品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下‘R104’和‘K472’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Cd、Pb积累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 【目的】比较两品种苣苋草对Cd、Pb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的差异性,寻找对Cd、Pb胁迫抗性较强的品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下‘R104’和‘K472’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Cd、Pb积累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在单一Cd胁迫时下降,在低浓度Pb(2.5 g·kg^(-1))胁迫时上升,在高浓度Pb(10.0 g·kg^(-1))胁迫时下降,在Cd、Pb复合胁迫时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d、Pb单一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相应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而上升;Cd、Pb复合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另一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浓度的增大,苣苋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抑制效应。Cd、Pb交互作用在苣苋草生物量和SOD活性上总体表现为复合胁迫>单一胁迫;在植物重金属含量上表现为:低浓度Cd与Pb互为促进作用,高浓度Cd与Pb互为拮抗作用。【结论】苣苋草主要通过提高POD活性和维持CAT活性来抵抗Cd、Pb胁迫;‘R104’的抗性大于‘K472’,表明‘R104’更适合在重金属Pb污染的土壤区域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苣苋草 复合胁迫 cd pb 渗透调节物质含量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钝化材料对玉米Cd、Pb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奇 王晟 +3 位作者 陈文 赵炫越 包立 张乃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7-448,共12页
为探究不同钝化材料组合及用量对玉米吸收Cd、Pb的阻控效果,实现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以“华兴单88”为供试玉米,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喷施叶面阻控剂(JGL)、不同用量有机肥(YJF1和YJF2)、腐植酸(FZS)和土壤重金属钝化剂(DHJ)以及... 为探究不同钝化材料组合及用量对玉米吸收Cd、Pb的阻控效果,实现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以“华兴单88”为供试玉米,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喷施叶面阻控剂(JGL)、不同用量有机肥(YJF1和YJF2)、腐植酸(FZS)和土壤重金属钝化剂(DHJ)以及YJF、FZS和DHJ与JGL的组合(YJF1^(+)/YJF2^(+)、FZS^(+)和DHJ^(+))对玉米生物性状和各部位Cd、Pb含量以及富集系数(BCF)、转运系数(TF)的影响,并根据玉米籽粒Cd、Pb的BCF推算土壤Cd、Pb风险阈值(T)作为阻控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9种阻控措施处理玉米产量较CK提高14.4%~32.3%,增产能力表现为JGLDHJ>YJF1>DHJ^(+)>YJF1^(+)>YJF2>FZS>YJF2^(+)>FZS^(+);供试玉米各部位Cd、Pb含量及富集能力均表现为根部最强,籽粒最弱,Cd、Pb转运能力均表现为茎部-叶部最强,根部-茎部最弱。通过田间试验证明,10种处理供试玉米产量和Cd、Pb阻控效果均表现为FZS+>YJF2^(+)>FZS>YJF2>YJF1^(+)>DHJ^(+)>YJF1>DHJ>JGL>CK;9种阻控措施处理供试玉米土壤TCd和TPb分别介于11.0~23.1 mg·kg^(-1)和109.9~218.0 mg·kg^(-1)之间。在该试验条件下,FZS作为增产以及Cd、Pb阻控效果最好的钝化材料,建议在Cd轻中度污染土壤的玉米产区推广使用,FZS^(+)作为增产以及Cd、Pb阻控效果最好的组合措施建议在Cd重度污染土壤的玉米产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材料 玉米 cd pb 富集转运 风险阈值
下载PDF
GLDA及其组合试剂对土壤中As、Cd、Cu和Pb的提取能力和机制
9
作者 陈春发 泮芝伟 +3 位作者 侯建国 冯宏亮 仓龙 王玉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1-848,共8页
以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将谷氨酸二乙酸四钠(GLDA)和其他生物可降解络合剂进行组合,研究了单一和组合试剂对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提取效率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试剂与土壤重金属摩尔比的增加,重金属的提取率逐渐增加,最优... 以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将谷氨酸二乙酸四钠(GLDA)和其他生物可降解络合剂进行组合,研究了单一和组合试剂对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提取效率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试剂与土壤重金属摩尔比的增加,重金属的提取率逐渐增加,最优摩尔比为5∶1;草酸(OA)对As、柠檬酸(CA)对Cu的提取能力高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对As和Cu的提取能力;GLDA在偏酸的条件下对各种重金属的提取能力均较高;通过不同试剂的组合,GLDA和OA在摩尔比为1∶1时对土壤中As、Cu和Pb的提取能力最强,分别为52.4%、75.0%和89.8%,各重金属元素提取能力顺序为Pb>Cu≈Cd>As。而GLDA和CA在摩尔比为5∶1时对土壤中Cd的提取能力最强,为95.7%。提取前后的土壤重金属形态分级表明,GLDA+OA(1∶1)组合试剂降低了绝大多数形态的重金属含量,减少了易迁移和易被生物吸收的弱结合态重金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二乙酸四钠 生物可降解络合剂 AS cd CU pb
下载PDF
基于三七质量安全的土壤Cd和Pb风险阈值
10
作者 孟溪 梁社往 +2 位作者 吴涵 陆春围 何忠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为保障三七(Panax notoginseng)绿色种植和质量安全,探讨中国三七安全生产的土壤风险阈值。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Cd(镉)、Pb(铅)含量和有效态、三七主根Cd、Pb含量,通过线性相关分析三七主根Cd、Pb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Cd、Pb总量与... 为保障三七(Panax notoginseng)绿色种植和质量安全,探讨中国三七安全生产的土壤风险阈值。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Cd(镉)、Pb(铅)含量和有效态、三七主根Cd、Pb含量,通过线性相关分析三七主根Cd、Pb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Cd、Pb总量与有效态之间的关系。利用回归模型建立土壤Cd、Pb总量有效态与三七主根Cd、Pb的回归方程,反推土壤有效态Cd、Pb阈值。结果表明,三七种植区土壤Cd、Pb样品超标率分别是83.64%和16.36%,土壤Cd污染严重,土壤Pb处于清洁水平。三七主根Pb含量未超标,Cd含量超标率为29.09%。土壤pH与三七主根Pb呈显著负相关,三七主根Cd含量与土壤Cd含量和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三七主根Pb与土壤Pb含量和土壤有效态Pb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基于三七主根Cd、Pb限量标准推导出土壤有效态Cd阈值为0.27 mg/kg,土壤有效态Pb阈值为70.66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cd(镉) pb(铅) 土壤风险阈值
下载PDF
低温裂解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水体中Pb/Cd吸附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海征 袁宗琪 +1 位作者 徐晓林 王建玲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23,共11页
为寻找一种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经济有效的生物炭治理水体中Pb/Cd污染,在限氧条件下将粉碎的水稻秸秆(RY)400℃热裂解30 min制备了水稻秸秆生物炭(RS).本研究对RS进行了表征,研究了RY及RS对溶液中Pb^(2+)/Cd^(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R... 为寻找一种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经济有效的生物炭治理水体中Pb/Cd污染,在限氧条件下将粉碎的水稻秸秆(RY)400℃热裂解30 min制备了水稻秸秆生物炭(RS).本研究对RS进行了表征,研究了RY及RS对溶液中Pb^(2+)/Cd^(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RS具有丰富的官能团,表面具有明显的孔隙结构.RS吸附Pb^(2+)的最佳条件为:在室温条件下,pH在6.0~8.0之间,固液比为1.0 g·L-1;生物炭吸附Cd^(2+)的最佳条件为:在25℃条件下,pH在7.0附近,固液比为10.0 g·L-1.吸附动力学实验分析发现,RS对Pb^(2+)、Cd^(2+)的吸附率远远高于RY对Pb^(2+)、Cd^(2+)的吸附率,在35 min时RS对Pb^(2+)的吸附已经基本达到平衡,在40 min时RS对Cd^(2+)的吸附已经达到平衡.等温吸附实验分析发现,RS对溶液中Pb^(2+)的等温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主要为多层吸附;生物炭对溶液中Cd^(2+)的等温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主要为单层吸附.研究表明,利用廉价丰富的水稻秸秆材料在低温少时条件下制备生物炭来治理水体中Pb/Cd污染是可行的,本研究以期为重金属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生物炭 低温裂解 铅吸附 镉吸附
下载PDF
银叶树对Pb、Cd、Cu污染模拟湿地的适应性和修复潜力
12
作者 陆洁 彭远航 +5 位作者 朱洁怡 龙凤玲 阮可瑾 郑峰霖 刘颂颂 曾曙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3,共8页
【目的】探究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对重金属污染湿地环境的修复潜力。【方法】以银叶树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模拟湿地环境,以不添加重金属为对照(CK),探究T_(1)(50 mg·L^(-1)Pb+5 mg·L^(-1)Cd+100 mg·L^(-1)... 【目的】探究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对重金属污染湿地环境的修复潜力。【方法】以银叶树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模拟湿地环境,以不添加重金属为对照(CK),探究T_(1)(50 mg·L^(-1)Pb+5 mg·L^(-1)Cd+100 mg·L^(-1)Cu)、T_(2)(100 mg·L^(-1)Pb+10 mg·L^(-1)Cd+200 mg·L^(-1)Cu)、T_(3)(200 mg·L^(-1)Pb+20 mg·L^(-1)Cd+400 mg·L^(-1)Cu)3个复合污染水平(处理)对银叶树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及Pb、Cd、Cu累积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T_(1)对银叶树根部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而T_(2)、T_(3)显著抑制根部生物量生长,3个处理银叶树的株高、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与CK无显著差异;T_(1)处理银叶树的耐性系数为103.96%,T_(2)、T_(3)处理分别降至95.18%、80.80%;3个处理银叶树的N、P、K吸收量无显著变化。随着重金属含量的提高,银叶树对Pb、Cd、Cu的吸收量均不断增加,且大部分储存在根部;3个处理银叶树对Pb、Cu的转运系数较对照均显著下降,对Cd的转运系数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熵权TOPSIS模型评价结果表明,T_(3)处理银叶树的修复潜力最好,T_(2)、T_(1)次之。【结论】银叶树对复合重金属污染湿地的适应性较高,但高浓度重金属显著抑制根系生长;在ρ(Pb)≤50 mg·L^(-1)、ρ(Cd)≤5 mg·L^(-1)、ρ(Cu)≤100 mg·L^(-1)的重金属污染湿地中,银叶树生长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cd Cu 银叶树 植物修复 湿地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改性纳米零价铁对Cd(Ⅱ)、Cr(Ⅵ)、Pb(Ⅱ)的吸附性能与机制研究
13
作者 李琋 张桂森 +2 位作者 王雅璇 古雪 王兵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7-1833,1837,共8页
针对镉[Cd(Ⅱ)]、铬[Cr(Ⅵ)]和铅[Pb(Ⅱ)]的重金属复合废水处理问题,以生物炭(BC)和膨润土(BE)改性纳米零价铁(nZVI),得到BC-BE-nZVI复合材料,通过吸附实验探究了该材料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并利用吸附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方程拟合、XRD... 针对镉[Cd(Ⅱ)]、铬[Cr(Ⅵ)]和铅[Pb(Ⅱ)]的重金属复合废水处理问题,以生物炭(BC)和膨润土(BE)改性纳米零价铁(nZVI),得到BC-BE-nZVI复合材料,通过吸附实验探究了该材料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并利用吸附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方程拟合、XRD和XPS分析,揭示了BC-BE-nZVI对单一和复合重金属体系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BC-BE-nZVI对重金属的去除作用最强,Cd(Ⅱ)、Cr(Ⅵ)、Pb(Ⅱ)去除率分别可达96.43%,97.70%和95.69%,并且能够适应pH范围较广的重金属废水;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更适合描述BC-BE-nZVI的吸附过程;复合重金属体系下,BC-BE-nZVI的吸附过程更适用于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且竞争吸附能力Cd(Ⅱ)>Cr(Ⅵ);单一重金属体系下,Cd(Ⅱ)去除机制主要包括吸附沉淀,Cr(Ⅵ)的去除主要为还原和吸附,Pb(Ⅱ)主要为吸附沉淀;而复合重金属体系下吸附机理主要为沉淀和络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Ⅱ) Cr(Ⅵ) pb(Ⅱ) 改性纳米零价铁 吸附性能
下载PDF
半焦条件优化对油页岩Cd^(2+)、Pb^(2+)吸附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李竞天 田沛宜 +3 位作者 朱利文 刘俊芳 李炳晖 任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652-13664,共13页
为深入研究温度对半焦油页岩Cd^(2+)、Pb^(2+)吸附性能的影响,以新疆巴里坤矿区油页岩(oil shale,OS)渣为原料,在200~800℃下半焦改性,制备出4种半焦油页岩(OS-200、OS-400、OS-600、OS-800)。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 为深入研究温度对半焦油页岩Cd^(2+)、Pb^(2+)吸附性能的影响,以新疆巴里坤矿区油页岩(oil shale,OS)渣为原料,在200~800℃下半焦改性,制备出4种半焦油页岩(OS-200、OS-400、OS-600、OS-800)。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XRD)、比表面积分析方法BET(Brunauer-Emmett-Telle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等技术进行了物相表征,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其对Cd^(2+)、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温度的焦化,OS的物理性状、热重特性等均发生明显变化,在未改变其基本矿物成分的基础上改变了—OH、C O和Si—O—Si化学键的活性,增加了其比表面积。OS-600表现出更好的吸附性能,在pH=7,25℃的条件下,Langmuir方程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吸附过程。拟合结果显示OS-600理论Cd^(2+)最大吸附量为9.04 mg/g,Pb^(2+)最大吸附量为44.84 mg/g。实测OS-600对Cd^(2+)、Pb^(2+)的实测吸附量分别为6.69、35.42 mg/g,分别高出OS原样吸附量的53.44%、71.69%。OS半焦温度以400~700℃为宜,半焦时间不低于2 h,研究结果为半焦OS制备吸附材料时温度条件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半焦 吸附特性 cd^(2+) pb^(2+)
下载PDF
镁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和Pb(Ⅱ)的吸附研究
15
作者 张华 杨江峰 +3 位作者 李子建 许良全 周记名 卢许佳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3期148-156,共9页
为提高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酸性矿山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能力,采用浸渍-热解法制备镁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MBC)。通过批量吸附试验探究浸渍比、溶液pH、吸附时间及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MBC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和Pb(Ⅱ)的影响,并采用表... 为提高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酸性矿山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能力,采用浸渍-热解法制备镁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MBC)。通过批量吸附试验探究浸渍比、溶液pH、吸附时间及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MBC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和Pb(Ⅱ)的影响,并采用表征技术对吸附前后MBC的特征进行表征分析和探究潜在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浸渍-热解法制备的MBC拥有更发达的孔隙结构。吸附试验表明,在浸渍比和溶液pH分别为2∶1和5.0时,MBC对10 mg/L的Pb(Ⅱ)和Cd(Ⅱ)的去除达到最佳值,分别为93.58%和97.95%。此外,MBC去除Cd(Ⅱ)和Pb(Ⅱ)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根据Langmuir模型,MBC对Cd(Ⅱ)和Pb(Ⅱ)最大的吸附量分别为90.45 mg/g和138.50 mg/g。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MBC对Cd(Ⅱ)和Pb(Ⅱ)的去除机理包含络合、共沉淀、离子交换及静电作用。五次再生后,MBC对Cd(Ⅱ)和Pb(Ⅱ)的去除率分别为75.62%和80.16%,以上结果说明,MBC在处理含Cd(Ⅱ)和Pb(Ⅱ)酸性矿山废水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改性 水稻秸秆生物炭 cd(Ⅱ) pb(Ⅱ) 吸附 机理
下载PDF
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环境中Cd(Ⅱ)/Pb(Ⅱ)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鑫 谯华 +3 位作者 郭伟强 钱彦君 张书豪 朱龙辉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221-226,231,共7页
吸附法常用于修复环境中Cd(Ⅱ)/Pb(Ⅱ)的复合污染。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生物炭成为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但存在吸附常量有限、选择性差等缺点,为此常采用改性来增强其吸附固定效果。综合分析了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镉、铅的影响因素,包括生... 吸附法常用于修复环境中Cd(Ⅱ)/Pb(Ⅱ)的复合污染。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生物炭成为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但存在吸附常量有限、选择性差等缺点,为此常采用改性来增强其吸附固定效果。综合分析了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镉、铅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物炭的原料、改性方法及改性剂种类和浓度、热解温度、Cd(Ⅱ)/Pb(Ⅱ)的竞争、投加量、pH值和干扰离子及改性生物炭吸附固定重金属的机理。最后强调通过调控条件改变生物炭性质提高吸附能力,展望指出需深化复合污染环境下改性方法、生物炭在环境中长期稳定性的研究,实现更有效的重金属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cd(Ⅱ)/pb(Ⅱ)复合污染 影响因素 机理
下载PDF
有机酸对Pb、Cd的土壤化学行为和植株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03
17
作者 林琦 陈英旭 +1 位作者 陈怀满 郑春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19-622,共4页
有机酸对Pb、Cd的络合作用将其对土壤吸附Pb、Cd的影响和植株效应差异的研究表明 ,柠檬酸、草酸与Pb、Cd络合能力的大小与重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 ,络合作用影响土壤对Pb、Cd的吸附量 ,柠檬酸降低土壤对Pb、Cd的吸附 ,草酸则增加土壤对Pb... 有机酸对Pb、Cd的络合作用将其对土壤吸附Pb、Cd的影响和植株效应差异的研究表明 ,柠檬酸、草酸与Pb、Cd络合能力的大小与重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 ,络合作用影响土壤对Pb、Cd的吸附量 ,柠檬酸降低土壤对Pb、Cd的吸附 ,草酸则增加土壤对Pb、Cd的吸附 .水培试验表明 ,柠檬酸可减轻Pb对小麦、水稻幼苗的毒害 .柠檬酸对Cd的植株外观毒性效应影响不显著 ,但能促使植株茎叶、根中Cd含量下降 .Pb和Cd复合处理条件下 ,Cd存在促使水稻植株对Pb吸收量增加 ,Pb存在抑制水稻植株对Cd的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草酸 PD cd 土壤化学行为
下载PDF
用淋洗法修复张士灌区Cd Pb污染沉积物的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李海波 李培军 +4 位作者 孙铁珩 尹炜 可欣 王磊 余仁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8-332,共5页
采用淋洗法,以组成为0.5m ol·L-1C aC l2和0.1m ol·L-1H C l的复合药剂作为淋洗剂处理沈阳张士灌区C d、Pb污染沉积物(C d39m g·kg-1,Pb1250m g·kg-1),在pH=1.0、反应时间30m in、淋洗剂液固比3∶1、搅拌速度500r&#... 采用淋洗法,以组成为0.5m ol·L-1C aC l2和0.1m ol·L-1H C l的复合药剂作为淋洗剂处理沈阳张士灌区C d、Pb污染沉积物(C d39m g·kg-1,Pb1250m g·kg-1),在pH=1.0、反应时间30m in、淋洗剂液固比3∶1、搅拌速度500r·m in-1、温度25℃的条件下,复合淋洗剂对C d和Pb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8%和29.3%。粒级分析表明,沉积物中C d和Pb主要存在于细粒部分,因此,分级处理能够减少处理量,降低成本。一定酸度下C l-的络合作用可能是复合淋洗剂的主要强化淋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pb污染 沉积物 淋洗技术 修复
下载PDF
Pb、Cd污染胁迫对大羽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魏海英 尹增芳 +3 位作者 方炎明 王中生 张敏 黄绍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066-2071,共6页
大羽藓在Pb、Cd溶液中培养7d后,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发现:Pb、Cd胁迫使得细胞的超微结构遭到破坏,如叶绿体的外膜破裂,不连续,甚至完全消失;类囊体片层膨胀,或高浓度培养中叶绿体完全解体;线粒体外膜断裂或消失;细胞核被膜破坏,染色质... 大羽藓在Pb、Cd溶液中培养7d后,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发现:Pb、Cd胁迫使得细胞的超微结构遭到破坏,如叶绿体的外膜破裂,不连续,甚至完全消失;类囊体片层膨胀,或高浓度培养中叶绿体完全解体;线粒体外膜断裂或消失;细胞核被膜破坏,染色质凝聚,核质解体.仅在Cd100mg/L的培养中观察到内质网断裂呈片段状.同时在Pb的培养中发现了大量的黑色颗粒,而在Cd的培养中却未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羽藓 pb cd 超微结构 黑色颗粒 污染胁迫
下载PDF
长沙城郊农田土壤重金属Pb、Cd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琼峰 李明德 +2 位作者 段建南 魏文学 吴海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64-1570,共7页
采集长沙城郊18个乡镇513个农田土壤样点,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农田土壤重金属Pb、Cd的含量、土壤理化特性(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土壤区位特征(土壤采样点离城镇的距离、离建设用地的距离、离河流的距离、离农... 采集长沙城郊18个乡镇513个农田土壤样点,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农田土壤重金属Pb、Cd的含量、土壤理化特性(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土壤区位特征(土壤采样点离城镇的距离、离建设用地的距离、离河流的距离、离农村居民点的距离)3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建立农田土壤重金属Pb、Cd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根据生态风险指数值(ERI)将生态风险等级划分为四级(Ⅰ级ERI>0.70、Ⅱ级0.6<ERI≤0.70、Ⅲ级0.4<ERI≤0.60、Ⅳ级ERI≤0.40)。结果表明,22.9%的土壤样点生态风险指数为Ⅲ级和Ⅳ级水平,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主要分布在河流、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的聚集区。根据各乡镇生态风险等级的差异,划分农田土壤重金属Pb、Cd的高、中、低生态风险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与分级、分区是建立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防控体系的必要手段,可为农田土壤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pb cd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