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ZH2抑制剂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Th细胞分化及PD1/PD-L1表达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王钧 王轶楠 +1 位作者 肖建波 李海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8-892,共5页
目的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抑制剂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Th细胞分化及程序性死亡(PD)1/PD1配体(PD-L1)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恶性淋巴瘤放疗抵抗细胞株将其分为恶性淋巴瘤(A)组、多柔比星(B)组、EZH2抑制剂(C)... 目的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抑制剂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Th细胞分化及程序性死亡(PD)1/PD1配体(PD-L1)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恶性淋巴瘤放疗抵抗细胞株将其分为恶性淋巴瘤(A)组、多柔比星(B)组、EZH2抑制剂(C)组、EZH2抑制剂联合PD1/PD-L1抑制剂(D)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流式细胞仪检测Th细胞分化相关因子,Western印迹检测PD1/PD-L1蛋白表达,Hoechst33258染色法、噻唑蓝(MTT)法及小室法检测恶性淋巴瘤细胞活性。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细胞凋亡率、干扰素(INF)-γ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增殖率、侵袭数量、白细胞介素(IL)-4水平、PD1、PD-L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C组比B组变化更明显,D组比C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EZH2抑制剂可显著抑制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有效调控Th细胞分化,并抑制PD1/PD-L1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抑制剂 恶性淋巴瘤细胞 放疗抵抗 TH细胞分化 程序性死亡(PD)1/pd1配体(PD-L1)
下载PDF
PD1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复发难治胸腺癌1例
2
作者 王娜 王凯 +3 位作者 曹向荣 姜金 吴萌 宋飞雪 《甘肃医药》 2024年第6期573-576,共4页
胸腺癌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低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不同于胸腺瘤,易转移到淋巴结及胸外其他部位,胸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晚期胸腺癌治疗方案有限,以内科治疗为主,但对化疗不敏感,疗效欠佳。一线化疗失败后,二线治疗方案... 胸腺癌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低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不同于胸腺瘤,易转移到淋巴结及胸外其他部位,胸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晚期胸腺癌治疗方案有限,以内科治疗为主,但对化疗不敏感,疗效欠佳。一线化疗失败后,二线治疗方案目前证据较少,NCCN推荐的药物主要有舒尼替尼、培美曲塞、依维莫司、紫杉醇、奥曲肽(长效;LAR)联合或者不联合泼尼松、吉西他滨、5-FU、依托泊苷和异环磷酰胺等,缓解率大约为4%~21%,而且二线治疗药物临床使用疗效欠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胸腺癌的后线治疗中有少量病例探索,但证据级别不高,本例个案报道为一例晚期胸腺癌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使用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癌 pd1 免疫治疗 安罗替尼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姜婉晴 王珏 +6 位作者 卓丽霞 冯于 刘明君 张坤 孙慧莹 刘倩 刘学文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研究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AZA)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MDS患者3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研究组... 目的研究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AZA)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MDS患者3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或派安普利单抗)联合AZA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AZA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周期及两周期后总有效率(ORR)、1年及两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输血依赖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1年生存率(87.5%,14/16)高于对照组(29.4%,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PFS(26.0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1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OS为26.0个月,对照组为21.0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为50.0%(8/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6%(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AZA方案未明显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虽然未增加短期内缓解率,但使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可以作为MDS提高疗效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pd1抑制剂 去甲基化药物 有效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Tregs在晚期肝细胞癌抗PD1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周东立 陈勇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在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中调节性T细胞(Tregs)用于评估抗PD1疗效的可能性。方法:选取某医院肿瘤内科就诊的25例晚期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25例健康人为对照,分析两组间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差异。通过ELISA检测25例HCC患者外周... 目的:探讨在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中调节性T细胞(Tregs)用于评估抗PD1疗效的可能性。方法:选取某医院肿瘤内科就诊的25例晚期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25例健康人为对照,分析两组间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差异。通过ELISA检测25例HCC患者外周血IL-10含量。基于HCC转录数据,评估Tregs与PD1和PD-L1之间的相关性。在14例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患者中,分析外周血Tregs和IL-10含量对抗PD1疗效的影响。结果:晚期HCC患者外周血Tregs以及效应性Tregs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P<0.001)。此外,外周血Tregs比例与IL-10含量呈现正相关。生信分析揭示,Tregs标志性基因CD25和FOXP3,以及IL-10的表达与PD1和PD-L1的表达正相关。进一步比较发现,患者外周血效应性Tregs和IL-10水平与HCC大小正相关。在14例抗PD1治疗的患者中,病情缓解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效应性Tregs和IL-10水平显著低于病情进展组。结论:晚期HCC患者外周血效应性Tregs比例和IL-10水平升高,与患者抗PD1疗效负相关,提示外周血效应性Tregs比例和IL-10水平有望用于晚期HCC患者抗PD1疗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调节性细胞 pd1 IL-10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来源的IL4I1介导PD1^(+)CD8^(+)T淋巴细胞募集的相关研究
5
作者 李美 来佳丹 +2 位作者 魏诗瑶 孟晋欢 李常颖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来源的白细胞介素4诱导蛋白1(IL4I1)对表达PD1的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诱导与募集作用。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ccRCC组织中IL4I1的表达与CD8^(+)T淋巴细胞浸润及免疫功能相关分子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来源的白细胞介素4诱导蛋白1(IL4I1)对表达PD1的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诱导与募集作用。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ccRCC组织中IL4I1的表达与CD8^(+)T淋巴细胞浸润及免疫功能相关分子表达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验证;构建过表达IL4I1蛋白的769P细胞系并验证;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过表达IL4I1 ccRCC细胞表达趋化因子的变化。结果:高表达IL4I1的ccRCC组织中有更多的CD8^(+)T淋巴细胞浸润(P=6.843×10^(-7)),其浸润水平与IL4I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2)=0.5764,P<0.001);且浸润的CD8^(+)T细胞多表达抑制型分子PD1。过表达IL4I1的ccRCC 769P细胞所表达的趋化因子配体(CCL2、CCL4、CCL5、CCL17)在mRNA水平显著下调(t=95.16、116.1、21.28、68.47,均P<0.05)。同时,细胞培养上清中CCL4、CCL5浓度明显升高(t=6.760、6.846,均P<0.05)。结论:ccRCC组织中IL4I1与PD1+CD8^(+)T淋巴细胞浸润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调控趋化因子的表达,参与免疫抑制型CD8^(+)T淋巴细胞在肿瘤局部的募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IL4I1 PD-1 CD8^(+)T淋巴细胞 趋化因子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FH细胞TIGIT和PD1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黄自坤 张露 +1 位作者 李雪 罗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8-844,共7页
目的探讨含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酪氨酸免疫抑制受体结构域蛋白(TIGIT)和程序性死亡分子(PD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9例RA患者(RA组)和45例对照者(HC组)外周血TF... 目的探讨含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酪氨酸免疫抑制受体结构域蛋白(TIGIT)和程序性死亡分子(PD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9例RA患者(RA组)和45例对照者(HC组)外周血TFH细胞TIGIT和PD1阳性的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并进行比较,分析其与RA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与HC组相比,RA组仅PD1^(+)TFH细胞百分率和PD1表达MF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RA组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低于HC组(P<0.01);RA组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PD1表达MFI和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PD1表达MFI高于HC组(P<0.05)。③RA组外周血TIGIT^(+)PD1^(+)TFH细胞PD1表达MFI与类风湿因子(RF)呈正相关(P<0.05),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TIGIT^(-)PD1^(+)TFH细胞和TIGIT^(+)PD1^(+)TFH细胞PD1表达MFI均与阳性的RF呈正相关(P<0.05)。④RA组外周血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与血沉(ESR)呈负相关(P<0.05),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与ESR呈正相关(P<0.05),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与淋巴细胞数量(Lym)呈负相关(P<0.05),TIGIT^(+)PD1^(+)TFH细胞PD1表达MFI与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呈负相关、与中性粒细胞数量(Ne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衍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NLR)、ESR、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P<0.05),TIGIT^(-)PD1^(+)TFH细胞PD1表达MFI与Net、ESR、CRP呈正相关(P<0.05)。⑤RA组外周血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ESR呈负相关(P<0.05),TIGIT^(+)PD1^(+)TFH细胞PD1表达MFI和TIGIT^(-)PD1^(+)TFH细胞PD1表达MFI均与DAS28-ESR、DAS28-CRP、关节压痛数(PJC)、关节肿痛数(SJC)、视觉模拟评分(VAS)呈正相关(P<0.05)。⑥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降低和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升高为RA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RA患者外周血TIGIT^(+)PD1^(-)TFH细胞百分率降低、TIGIT^(+)PD1^(+)TFH和TIGIT^(-)TPD1^(+)TFH细胞百分率升高,且与该疾病的抗体产生、炎症程度及活动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TFH细胞 pd1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酪氨酸免疫抑制受体结构域蛋白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及TAS-102后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小琴 陈希 +4 位作者 范海华 季从飞 倪婷婷 于洋 陈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89-2394,共6页
目的 探讨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及TAS-102后线治疗晚期肠癌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肠癌病例共30例,其中12例设为观察组,18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及TAS-102治疗,... 目的 探讨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及TAS-102后线治疗晚期肠癌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肠癌病例共30例,其中12例设为观察组,18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及TAS-102治疗,对照组予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PD1抑制剂为信迪利单抗200 mg、替雷利珠200 mg或赛帕利单抗240 mg,呋喹替尼3~5 mg口服两周停一周,TAS-102 25 mg/m~2,第1-5、8-12天每日早、晚餐后口服,21 d 1个周期。整理数据分析两组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不良反应,并定期随访观察其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截至随访结束时间(2023年3月20日),对照组ORR为11.11%,DCR为33.33%,中位PFS为6.2个月,观察组ORR为25.00%,DCR为83.33%,中位PFS为8.6个月。两组ORR差异无显著性,而DCR和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肝功能异常、消化道溃疡、甲状腺功能减退、口腔溃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腹痛,减药后缓解,7例出现1-2级骨髓抑制,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恢复。结论 与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相比,在此基础上再联合TAS-102,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可能延长,不良反应均能耐受,该方案可能会成为后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呋喹替尼 TAS-102 晚期肠癌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XCR5^(-)CD4^(+)T细胞上PD1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罗清 张露 +2 位作者 黄自坤 符碧琪 李俊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3-1110,共8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XCR5^(-)CD4^(+)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7例SLE患者、35例健康对照者(HC)外周血PD1^(+)CXCR5^(-)CD4^(+)T细胞百分率和CXCR5^(-)CD4^(+)T细胞PD1...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XCR5^(-)CD4^(+)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7例SLE患者、35例健康对照者(HC)外周血PD1^(+)CXCR5^(-)CD4^(+)T细胞百分率和CXCR5^(-)CD4^(+)T细胞PD1表达平均荧光强度(MFI),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分析其与SLE临床、实验室指标、浆母细胞的相关性,并分析其预测SLE的价值。结果(1)SLE患者PD1^(+)CXCR5^(-)CD4^(+)T细胞百分率高于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U=540.5);SLE患者CXCR5^(-)CD4^(+)T细胞PD1表达MFI高于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U=187.0)。(2)SLE患者PD1^(+)CXCR5^(-)CD4^(+)T细胞百分率与补体C3(r_(s)=-0.3352,P=0.0228)、抗SSA抗体(P=0.0166,t=2.5)、抗组蛋白抗体(P=0.0303,t=2.3)、治疗(P=0.0202,t=3.4)、浆母细胞比例(r_(s)=0.3871,P=0.0072)相关;SLE患者CXCR5^(-)CD4^(+)T细胞PD1表达MFI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r_(s)=0.4031,P=0.0050)、红细胞沉降率(r_(s)=0.3561,P=0.0177)、C-反应蛋白(r_(s)=0.3374,P=0.0289)、红细胞(r_(s)=-0.2970,P=0.0426)、血红蛋白(r_(s)=-0.3029,P=0.0385)、血细胞比容(r_(s)=-0.3816,P=0.0081)、淋巴细胞计数(r_(s)=-0.3937,P=0.0062)、淋巴细胞百分比(r_(s)=-0.3912,P=0.006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r_(s)=0.3150,P=0.0311)、NLR(r_(s)=0.3730,P=0.0098)、LMR(r_(s)=-0.4315,P=0.0025)、dNLR(r_(s)=0.3150,P=0.0311)、anti-Ro52(P=0.0295,t=63.5)、治疗(P=0.0355,W=21)、浆母细胞比例(r_(s)=0.3158,P=0.0306)相关。(3)逻辑回归分析显示CXCR5^(-)CD4^(+)T细胞PD1表达MFI是SLE的危险因素。(4)ROC曲线分析显示CXCR5^(-)CD4^(+)T细胞PD1表达MFI预测SLE的AUC为0.886,构建了基于CXCR5^(-)CD4^(+)T细胞PD1表达MFI和HGB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AUC为0.979,预测模型与SLEDAI呈正相关(r_(s)=0.3136,P=0.0303)。结论SLE患者升高的外周血PD1^(+)CXCR5^(-)CD4^(+)T细胞百分率、CXCR5^(-)CD4^(+)T细胞PD1表达MFI与疾病严重程度及活动性相关,且构建了基于CXCR5^(-)CD4^(+)T细胞PD1表达MFI和HGB的SLE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CXCR5-CD4^(+)T细胞 pd1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黄芪四君子汤调节T细胞PD1泛素化水平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抑制胃癌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谭倩影 谢贵萍 +4 位作者 李响 刘莲芳 吴冠楠 吴晓宇 翟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9-636,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四君子汤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增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小鼠MFC胃癌皮下荷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C57BL/6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6.24 g·kg^(-1))、中药高剂量组(12.48 g&#... 目的探讨黄芪四君子汤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增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小鼠MFC胃癌皮下荷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C57BL/6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6.24 g·kg^(-1))、中药高剂量组(12.48 g·kg^(-1)),每组6只;记录小鼠体质量,计算肿瘤体积;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IFN-γ、IL-2、IL-8和TNF-α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小鼠肿瘤、脾脏和胸腺中CD4^(+)、CD8^(+)、PD1^(+)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检测小鼠肿瘤中PD1泛素化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皮下荷瘤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加(P<0.05),外周血中IFN-γ、IL-2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01)、IL-8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小鼠肿瘤大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外周血中IFN-γ、IL-2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01,P<0.01),而IL-8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小鼠的肿瘤、脾脏和胸腺中CD4^(+)、CD8^(+)T细胞亚群表达均增加(P<0.001),PD1^(+)T细胞则随着其泛素化水平增加(P<0.01)而表达下降(P<0.001)。结论黄芪四君子汤可上调MFC荷瘤小鼠CD4^(+)、CD8^(+)T细胞表达,调节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增加T细胞胞内泛素化水平,促使PD1表达下调,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黄芪四君子汤 免疫微环境 泛素化 pd1
下载PDF
NLR和SII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代晟 杨冰 +1 位作者 刘澈 李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35-39,共5页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就诊的146例晚期EC,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以无进展生存期为标准,绘制受试...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就诊的146例晚期EC,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以无进展生存期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NLR和SII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分为H/L-NLR组、H/L-SII组,计算各组治疗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绘制生存曲线评价NLR、SII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EC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NLR最佳截断值为5.71时,诊断敏感度为52.1%,特异度为79.1%;当SII最佳截断值为803.23时,诊断敏感度为85.1%,特异度为59.9%。L-NLR组和L-SII组疾病控制率分别高于H-NLR组和H-SII组(P<0.01)。L-NLR组和L-SII组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H-NLR组和H-SII组。结论 NLR和SII预测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EC患者的价值较高,低于最佳截断值的NLR和SII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pd1/PDL1抑制剂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
下载PDF
肥胖及肥胖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外周血T细胞P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邹晟怡 孙丽丽 杨春梅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索单纯性肥胖及肥胖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外周血T细胞PD1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单纯性肥胖组(BMI≥28 kg/m2,HbA1c<6.5%,n=29)、肥胖合并糖代谢异常组(BMI≥28 kg/m2,HbA1c≥6.5%,n=46),同期健康体检人员(BMI... 目的探索单纯性肥胖及肥胖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外周血T细胞PD1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单纯性肥胖组(BMI≥28 kg/m2,HbA1c<6.5%,n=29)、肥胖合并糖代谢异常组(BMI≥28 kg/m2,HbA1c≥6.5%,n=46),同期健康体检人员(BMI<28 kg/m2,HbA1c<6.5%,n=41)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T细胞上PD1的表达,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其对肥胖患者糖代谢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肥胖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PD1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校正年龄、HOMA-IR、C肽高峰延迟比例、高峰/基础C肽比值等因素后,CD4+PD1+T细胞比例为肥胖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外周血CD4+T细胞PD1的表达可能为肥胖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糖代谢 外周血 T细胞 pd1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致甲状腺不良反应的网状Meta分析
12
作者 吴爱俤 周晓燕 +2 位作者 林琴 方跃华 林雨虹 《海峡药学》 2023年第12期87-94,共8页
目的探讨PD1/PD⁃L1抑制剂不同策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致甲状腺不良反应(Adverse thyroid reac⁃tions,ATRs)的风险。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PD1/PD⁃L1抑制剂治疗NSCLC的... 目的探讨PD1/PD⁃L1抑制剂不同策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致甲状腺不良反应(Adverse thyroid reac⁃tions,ATRs)的风险。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PD1/PD⁃L1抑制剂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NMA)。结果共纳入31项研究,涉及17850例患者。NMA结果显示:①发生ATRs的前三项治疗策略为:PD1+CTLA4+Chemo>PD1+CTLA4>PD1,PD⁃L1抑制剂致ATRs的概率低于PD1抑制剂;②联合化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Nivo、Pem及Atezo导致的ATRs的发生风险;③亚组分析显示,16个治疗组中,Nivo+Ipi联合组发生ATRs的风险最高,Sinti+Chemo最低。结论①Chemo仍是目前治疗NSCLC发生ATRs概率最低的方案;②PD1+CTLA4+Chemo是发生ATRs概率最高的治疗方案;③亚组分析结果显示Nivo+Ipi联合治疗发生ATRs的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CLC pd1/PD⁃L1抑制剂 甲状腺炎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李兆荣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4期10-12,共3页
分析在中晚期肝癌疾病的临床上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肿瘤内科自2020年01月~2023年05月收治的20例确诊为中晚期肝癌疾病的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同时依据其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临床分组,具体分组为对照... 分析在中晚期肝癌疾病的临床上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肿瘤内科自2020年01月~2023年05月收治的20例确诊为中晚期肝癌疾病的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同时依据其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临床分组,具体分组为对照组10例(单一仑伐替尼治疗)与联合组10例(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及AFP、生活质量、VAS评分等各项数据指标。结果:对比上述各项数据结果后得知,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肝功能治疗及AFP、生活质量、VAS评分的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在临床上可将其忽略,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别接受不同的临床干预方案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AFP、生活质量、VAS评分组间比较均呈现了显著的差异变化,联合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晚期肝癌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为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需采取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其疗效较单一用药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仑伐替尼 pd1抑制剂 中晚期肝癌
下载PDF
PD1/PD-L1激活促进癌症发生、发展和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谢丽叶 付杰军 +1 位作者 卢奕 张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是重要的负性免疫调节因子。T细胞表面PD1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PD-L1配体结合,向细胞内传递调控信号,抑制T细胞活化与增殖,从而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及对常规放化疗的抵抗。近年来,...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是重要的负性免疫调节因子。T细胞表面PD1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PD-L1配体结合,向细胞内传递调控信号,抑制T细胞活化与增殖,从而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及对常规放化疗的抵抗。近年来,针对PD1/PD-L1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等实体肿瘤治疗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显著改善了部分肿瘤患者的临床进展和不良预后。本文综述了PD1/PD-L1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PD1/PD-L1抗体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PD-L1 肿瘤发展 转移 免疫治疗
下载PDF
PD1/PDL1信号途径在小鼠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闫智永 唐桥斐 +3 位作者 李赛楠 姜玉秋 徐智 张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PD1/PDL1信号途径在小鼠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模型组、PDL1单克隆抗体组、PDL1重组蛋白组均给予卵清蛋白(OVA)诱发变应性鼻炎,PDL1单克隆抗体组和PDL1重组蛋白组再分别给予PDL1... 目的探讨PD1/PDL1信号途径在小鼠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模型组、PDL1单克隆抗体组、PDL1重组蛋白组均给予卵清蛋白(OVA)诱发变应性鼻炎,PDL1单克隆抗体组和PDL1重组蛋白组再分别给予PDL1单克隆抗体、PDL1重组蛋白处理;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采用叠加量化记分法进行搔鼻、喷嚏及鼻溢症状评价;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鼻黏膜组织PD1、PDL1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IL-10、IL-17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鼻黏膜组织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RORγt表达。结果对照组、模型组、PDL1单克隆抗体组、PDL1重组蛋白组行为学评分分别为0、(6.17±0.98)、(7.33±0.82)、(3.17±1.17)分,四组间比较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DL1单克隆抗体组血清TGF-β、IL-10水平降低,血清IL-17水平升高,鼻黏膜组织Foxp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RORγt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组间比较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PDL1单克隆抗体组血清TGF-β、IL-10水平下降,血清IL-17水平增加,PDL1单克隆抗体组鼻黏膜组织Foxp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RORγ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DL1重组蛋白干预组血清TGF-β、IL-10水平升高,血清IL-17水平降低,鼻黏膜组织Foxp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RORγt相对表达量降低;组间比较P<0.05或<0.01。结论 PD1/PDL1信号通路参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发展,下调TGF-β、IL-10、Foxp3表达,上调IL-17、RORrt表达,可能是PDL1抑制过敏性鼻炎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pd1/PDL1信号途径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下载PDF
PD1抗体联合紫杉醇化疗增强乳腺癌小鼠抗肿瘤疗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福明 朱春凯 +1 位作者 孙晓芳 许泼实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PD1抗体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小鼠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应用小鼠乳腺癌细胞系D2F2皮下注射构建Balb/c小鼠乳腺癌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PD-1抗体组和PD-1抗体联合紫杉醇组,分别用PBS、紫杉醇、PD-1抗体、PD-1抗体联合紫... 目的探讨PD1抗体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小鼠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应用小鼠乳腺癌细胞系D2F2皮下注射构建Balb/c小鼠乳腺癌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PD-1抗体组和PD-1抗体联合紫杉醇组,分别用PBS、紫杉醇、PD-1抗体、PD-1抗体联合紫杉醇处理小鼠。测定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曲线、生存率以及质量,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肿瘤微环境以及脾脏中CD8+T细胞产生IFN-γ的变化,从而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不同组荷瘤小鼠脾脏中CD8+T细胞产生IFN-γ的变化是PD1抗体处理组与PBS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D-1抗体联合紫杉醇处理组与PBS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2)。PD1抗体处理组与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8 5)。另外,不同组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产生IFN-γ的变化是联合用药组与PBS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2)。联合用药组与紫杉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 9)。PD1抗体处理组与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39)。把不同组荷瘤小鼠的生长曲线比较得出,PD1抗体治疗组与PB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0);PD-1抗体联合紫杉醇治疗组与紫杉醇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 8)。其生存率比较,发现PD1抗体治疗组与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紫杉醇组与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PD1抗体联合紫杉醇治疗显著增强小鼠乳腺癌治疗效果。本研究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抗体 紫杉醇 免疫治疗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量与PD1单抗疗效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齐晓光 祁春艳 +2 位作者 王李杰 康馨丹 胡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3073-3076,共4页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量与PD1单抗疗效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D1单抗免疫治疗肿瘤患者,筛选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入组患者须行基因突变检测,剔除其中合并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患者;分析基因突变数量是否与免疫治疗疗效有关...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量与PD1单抗疗效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D1单抗免疫治疗肿瘤患者,筛选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入组患者须行基因突变检测,剔除其中合并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患者;分析基因突变数量是否与免疫治疗疗效有关,同时分析对于是否带有基因突变,两组患者有效率、无进展生存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带有非驱动基因突变,对于应用PD1单抗免疫治疗疗效,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对于带有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因突变数量与PD1免疫治疗疗效关系,结果提示,多基因突变患者疗效(有效率50%)有优于单基因突变患者疗效(有效率29%)的趋势,但统计分析显示,多基因突变患者疗效并不优于单基因突变患者,且未见统计学差异(P=0.576)。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有多基因突变患者的疗效有优于单基因突变患者疗效的趋势,或许更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但结果有待进一步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突变量 pd1单抗 疗效
下载PDF
人PD1胞外段基因的克隆、蛋白表达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3
18
作者 史继静 刘朝奇 +2 位作者 李斌 覃晓玲 任东明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人PD1的生物学活性,制备人PD1胞外段区域及其特异性抗体。方法:用PCR方法扩增编码人PD1胞外段的基因序列(hPD1ecr),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 目的:研究人PD1的生物学活性,制备人PD1胞外段区域及其特异性抗体。方法:用PCR方法扩增编码人PD1胞外段的基因序列(hPD1ecr),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纯化目的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体滴度及其特异性。结果: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D1ecr成功构建,并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得到的PD1胞外区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正确。用纯化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强免疫特异性。结论:得到纯化的人PD1胞外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检测自然状态下人PD1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D1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胞外段基因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PD1表达的分析和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自坤 李雪 +1 位作者 鞠北华 罗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54-1859,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6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上PD1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和百分率),比较RA组和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6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上PD1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和百分率),比较RA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CD4^+T和CD8^+T细胞上PD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RA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RA患者CD4^+T、CD8^+T细胞PD1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CD4^+PD1^+T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A患者外周血CD4^+T、CD8^+T细胞PD1表达的MFI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性(r=0.49,P<0.000 1;r_s=0.40,P=0.0008)。(3)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的MFI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性(r=0.45,P<0.000 1;r=0.39,P=0.001);RA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PD1表达的MFI与CRP呈正相关性(r_s=0.40,P=0.0009);RA患者外周血CD4^+PD1^+T细胞百分率与CRP呈正相关性(r=0.24,P=0.048)。(4)RA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PD1表达的MFI与类风湿因子(RF)呈正相关性(r_s=0.32,P=0.009);RA患者外周血CD4^+PD1^+T细胞百分率与RF呈正相关性(r=0.27,P=0.030)。结论 RA患者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PD1表达异常,与疾病的活动性及抗体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CD4^+T CD8^+T pd1
下载PDF
Foxp3+Tregs及PD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智 张一琼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54-58,69,共6页
目的研究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s)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两者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EnVision二步法检测21例正常卵巢组织、36例良性卵巢组织和52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Foxp3+Tr... 目的研究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s)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两者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EnVision二步法检测21例正常卵巢组织、36例良性卵巢组织和52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Foxp3+Tregs和PD1的表达水平;结合随访资料,分析卵巢癌组织中两者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Foxp3+Tregs和PD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7.69%、55.78%,两者在正常组织及卵巢良性组织中均未见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Foxp3+Tregs的表达与FIGO分期及组织类型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肿瘤大小无关(P>0.05);PD1的表达与FIGO分期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Foxp3+Tregs、PD1阴性患者较阳性患者生存率高(P<0.05);Foxp3+Tregs与PD1+TILs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1 7,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可能存在Foxp3+Tregs和PD1的共同表达,两者共同检测有望成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特异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FOXP3+调节性T细胞 pd1 临床病理 表达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