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树叶部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药剂田间防效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新康 刘君盈 +1 位作者 苑士涛 王海燕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
桃树叶部黑斑病是河北省桃树主要的叶部病害之一,致病病原菌种类较多,且与桃穿孔病早期症状相似,容易混淆。因此,明确河北省桃树叶部病害的致病病原菌有利于针对性地防治桃树叶部病害。本研究采集河北省桃树主要种植区典型的桃树病叶,... 桃树叶部黑斑病是河北省桃树主要的叶部病害之一,致病病原菌种类较多,且与桃穿孔病早期症状相似,容易混淆。因此,明确河北省桃树叶部病害的致病病原菌有利于针对性地防治桃树叶部病害。本研究采集河北省桃树主要种植区典型的桃树病叶,分离纯化获得致病病原菌,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EF-1α、Alt-al和RPB2多基因联合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病原菌种类,分离获得39株菌株,明确引起河北省桃树叶部黑斑病的致病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然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桃树叶部黑斑病致病菌的毒力,发现43%戊唑醇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为17.661 mg/L;生物药剂16%多抗霉素、80%乙蒜素,EC50值分别为61.613和87.518 mg/L。基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对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检测,43%戊唑醇对桃黑斑病田间防效为76.86%,生物药剂16%多抗霉素和80%乙蒜素田间防效分别为70.13%和64.93%。本研究筛选出了对防治链格孢菌具有针对性的有效药剂,其中生物药剂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指导桃产业生产实践、构建不同商业桃园的绿色防控体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叶部黑斑病 病原鉴定 致病性 生物药剂 田间防效
下载PDF
深州蜜桃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的研究Ⅰ.发生情况、症状和病原鉴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志铭 王江柱 +2 位作者 李玉琴 赵志芬 曹健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9-52,T001,共4页
经鉴定,蜜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taalternata(Fr.)Keissl),主要危害果实,病班最早在果实第2次膨大期(7月中下旬)出现,以后继续发展。随着病斑的发展,症状表现为乳突状、黄尖、红... 经鉴定,蜜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taalternata(Fr.)Keissl),主要危害果实,病班最早在果实第2次膨大期(7月中下旬)出现,以后继续发展。随着病斑的发展,症状表现为乳突状、黄尖、红尖(红斑)、褐腐和黑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密桃 黑斑病 链格孢 症状
下载PDF
深州蜜桃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研究、Ⅲ──化学防治
3
作者 张志铭 王江柱 +2 位作者 李玉琴 赵志芬 曹健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黑斑病 键格孢 药剂防治 桃树
下载PDF
河北省桃树叶部黑斑病病害发生调查及其拮抗生防菌MCTR-5的鉴定
4
作者 苑士涛 孙新康 +1 位作者 刘君盈 王海燕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7,共6页
黑斑病是河北省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影响桃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解桃树叶部黑斑病发生情况,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河北省桃主产区桃树叶部黑斑病的发生情况,发现桃树叶部黑斑病普遍发病率在30%以上,发病严重的桃园病叶率达50%以上。定点调查发... 黑斑病是河北省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影响桃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解桃树叶部黑斑病发生情况,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河北省桃主产区桃树叶部黑斑病的发生情况,发现桃树叶部黑斑病普遍发病率在30%以上,发病严重的桃园病叶率达50%以上。定点调查发现,桃树叶部黑斑病的发生与叶片部位和桃品种具有相关性。为了筛选桃树叶部黑斑病的拮抗生防菌,采集了桃树根际土样及健康桃叶,筛选纯化获得60株不同形态的拮抗生防菌,其中7株菌株对桃叶部黑斑病致病菌链格孢菌具有抑菌效果。菌株MCTR-5和SPTR-10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分别为79.83%和82.05%。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拮抗生防菌株MCTR-5为甲基营养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本研究探明了河北省桃树叶部黑斑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及规律,筛选到对河北省桃树叶部黑斑病致病病原菌链格孢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为防治桃树叶部黑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黑斑病 链格孢菌 拮抗生防菌 病原鉴定
下载PDF
桃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鉴定
5
作者 仇奕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5期147-149,共3页
[目的]明确桃黑斑病的病原菌。[方法]对采自秦安桃园的病果、病枝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多批次分离和纯化培养,获得T-1、T-2、T-3、T-4共4株菌,按照柯赫式法则对所得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T-3、T-4这2株菌具有致病性,经初步鉴定... [目的]明确桃黑斑病的病原菌。[方法]对采自秦安桃园的病果、病枝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多批次分离和纯化培养,获得T-1、T-2、T-3、T-4共4株菌,按照柯赫式法则对所得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T-3、T-4这2株菌具有致病性,经初步鉴定分别是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梗孢科砖隔孢亚科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 Nees ex Wallr.)和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梗孢科枝孢属(Cladosporium sp.)。[结论]试验结果为有效防治桃黑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黑斑病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