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tient Peak Skin Dose and Dose Area Product from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Procedures
1
作者 Antar E. Aly Ibrahim M. Duhaini +3 位作者 Samia M. Manaa Sayed M. Tarique Shehim E. Kuniyil Huda M. Al Naem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5年第1期7-12,共6页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ak skin dose and Dose Area product (DAP) from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CA) was collected from three catheter application rooms. The range ...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ak skin dose and Dose Area product (DAP) from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CA) was collected from three catheter application rooms. The range of maximum photon energy was 50 - 125 kVp and the fluoroscopy time was 0.6 - 52 seconds. Values of up to 143 Gy·cm2 for DAP and 0.752 mGy for cumulative dose (CD) were found in CA procedures. Otherwise the DAP and CD for PTCA were found to be 143 Gy·cm2 and 2.287 mGy respectively in 3rd Quartil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luoroscopy time and the DAP is also considered. Objectiv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patient peak skin doses (PSD), dose area product (DAP), Fluoroscopy Time (FT) and Cumulative Dose (CD) from PTCA and CA which is the most predominant with respect to high skin doses in addition to other procedur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also to assess the radiation dose received by patients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procedures, by identifying the procedures that deliver the highest doses. This study is also helpful to establish the reference dose level for adult patients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and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reduce dose on selected procedures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to deliver patient dose values near the ICRP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threshold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PATIENT dose FLUOROSCOPY Time peak skin dose
下载PDF
心脏介入患者受照剂量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白玫 刘彬 郑钧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调查我院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受照剂量分布和剂量参考水平,并分析各种剂量参数如皮肤峰值剂量(PSD)和剂量面积乘积(DA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35例患者的剂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84例,接受经皮心脏介... 目的调查我院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受照剂量分布和剂量参考水平,并分析各种剂量参数如皮肤峰值剂量(PSD)和剂量面积乘积(DA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35例患者的剂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84例,接受经皮心脏介入(PCI)患者51例。记录每例患者DAP值、参考点累计剂量值(CD)以及透视时间,总采集图像幅数。采用热释光剂量片(TLD)矩阵测量患者皮肤剂量。TLD矩阵大小为10行9列,行间隔5cm,列间隔4cm。结果对于PCI,DAP均值为7946.91μGym2;CD均值为1395.3mGy,平均透视时间10.9min,平均采集945幅。PSD范围为38.91~184.79mGy。DAP与PSD的相关性为0.54,PSD与CD的相关性为0.53。对于CAG,DAP均值为2690.84μGym2;CD均值为431.6mGy,平均透视时间为2.9min,平均采集544幅。PSD范围26.18~120.37mGy。DAP与PSD的相关性为0.52,PSD与CD的相关性为0.45。结论患者所受皮肤剂量峰值低于所致皮肤损伤辐射阈值(2Gy)。各种辐射剂量参数(如DAP,CD和透视时间等)的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仿。从结果可以看出PSD与DAP、CD等参数相关性较差,因此基于这些数据对个体皮肤峰值剂量进行估算的方法较不科学,需要对其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 受照剂量 皮肤峰值剂量 剂量面积乘积
下载PDF
肝癌放射介入治疗患者辐射剂量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房达 赵乾 +3 位作者 杜宁 赵隶嬴 马良 崔石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4-457,共4页
目的分析放射介入治疗肝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261例肝癌患者分为肝叶超选择介入组和肝段超-超选择介入组,分析随机记录的辐射参数。结果介入治疗患者接受的透视时间为(9.67±6.44)min、造影次数(4.29±1.68)次、造影时间... 目的分析放射介入治疗肝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261例肝癌患者分为肝叶超选择介入组和肝段超-超选择介入组,分析随机记录的辐射参数。结果介入治疗患者接受的透视时间为(9.67±6.44)min、造影次数(4.29±1.68)次、造影时间为(48.3±19.1)s、面积剂量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为(29 531±10 798)μGym^2、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为(4.43±1.62) mSv、累积剂量(cumulative dose,CD)为(1 029.6±526.8) mGy、最高皮肤剂量(peak skin dose,PSD)为(864.9±442.5)mGy。肝段超-超选择组的透视时间、造影次数、造影时间、DAP、ED、CD和PSD均高于肝叶超选择组。117例(44.8%)患者的CD值>1 Gy。结论接受放射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接受了较高剂量的辐射,术者应优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参数减少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放射介入治疗 面积剂量乘积 累积剂量 有效剂量 最高皮肤剂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受检者皮肤剂量峰值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彬 高林峰 +3 位作者 钱爱君 姚杰 肖虹 蒋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601-603,共3页
目的对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患者所受皮肤剂量峰值(PSD)进行测量。方法选取上海市一家三级医院进行病例监测,采用热释光剂量元件和Gaf Chromic XR-RV3胶片两种方法进行患者术中皮肤剂量峰值监测。术中将热释光剂量元件或胶片固定布放在... 目的对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患者所受皮肤剂量峰值(PSD)进行测量。方法选取上海市一家三级医院进行病例监测,采用热释光剂量元件和Gaf Chromic XR-RV3胶片两种方法进行患者术中皮肤剂量峰值监测。术中将热释光剂量元件或胶片固定布放在患者身下的诊视床上。记录手术过程k V、m A、曝光时间、介入参考点累积剂量(CD)、剂量面积乘积(DAP)等信息。术后收集样本分别使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和胶片分析软件进行结果测量和分析。对相关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监测51例CA手术患者剂量,曝光时间最长23.5 min,介入参考点累积剂量1059 m Gy,剂量面积乘积22.9 Gy·cm2,胶片法监测PSD 1.23 Gy,TLD法监测PSD 0.51 Gy。两种方法PSD均与DAP相关(R2分别为0.861,0.777,P均<0.01),胶片法和热释光测量法剂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存在一定程度的皮肤损伤,热释光剂量测量会低估实际受照剂量,应结合其他辅助方法监测术中患者皮肤剂量,促进临床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恰当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皮肤剂量 辐射着色胶片 热释光剂量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下载PDF
胆道梗阻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辐射剂量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房达 高文峰 +4 位作者 杜宁 马良 赵乾 何宁 崔石昌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治疗的辐射剂量。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PTB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7例,按照穿刺...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治疗的辐射剂量。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PTB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7例,按照穿刺点不同,分为左侧引流组和右侧引流组;按照引流位置不同,分为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分析比较患者接受治疗的辐射剂量。结果67例患者共进行67次PTBD治疗,左侧引流14例(20.9%),右侧引流53例(79.1%);外引流52例(77.6%),内引流15例(22.4%)。所有患者接受的辐射参数分别为透视时间6.7(0.5,34.5)min、剂量面积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4.6(0.4,111.2)mGy×m^(2)、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0.70(0.06,16.70)mSv、累积剂量(cumulative dose,CD)240.1(75.1,1304.0)mGy和峰值皮肤剂量(peak skin dose,PSD)201.7(63.1,1095.4)m Gy。左侧引流组和右侧引流组的透视时间、DAP、ED、CD和P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引流组的透视时间明显长于外引流组[7.2(4.5,11.4)min比5.5(3.5,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8,P=0.020)。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的DAP、ED、CD和P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PTBD治疗中接受了较高的辐射剂量,应引起关注。术者应优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参数,以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有效剂量 峰值皮肤剂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介入诊疗过程中的确定性效应监控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彬 白玫 彭明辰 《医疗设备信息》 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
本文仅就当今国内外对如何监控患者确定性效应发生几率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如何有效地监控患者皮肤峰值剂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介入诊疗 辐射伤害 辐射效应 确定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 辐射剂量监控方法 峰值剂量
下载PDF
移动DR辐射剂量的计算、验证及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严昂 易大志 +1 位作者 黄辉 邹庆辉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1期78-81,共4页
为移动DR提供一种便捷、客观和准确计算相关辐射剂量的计算方法,以用于病人的剂量报告。本研究以某移动DR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相关技术手册中给出的辐射剂量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再针对原计算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 为移动DR提供一种便捷、客观和准确计算相关辐射剂量的计算方法,以用于病人的剂量报告。本研究以某移动DR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相关技术手册中给出的辐射剂量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再针对原计算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改进,以使其能更加便捷、直观和客观的计算相关辐射剂量。该辐射剂量计算方法所提供的剂量数据是准确的;改进后的计算方法能更加便捷、直观和客观的计算出相关辐射剂量,可以用于病人的剂量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数字化X线摄影 辐射剂量 剂量报告 剂量面积乘积 峰值皮肤剂量
下载PDF
介入放射学辐射剂量参考水平的调查
8
作者 白玫 刘彬 +1 位作者 王晓峰 彭明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72-772,共1页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受照剂量 剂量面积乘积 累积剂量 皮肤峰值剂量
下载PDF
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峰值皮肤剂量水平测量与分析
9
作者 赵俏俏 范瑶华 +2 位作者 黄卓 徐辉 欧向明 《中国辐射卫生》 2024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获得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峰值皮肤剂量(PSD)数据,评估患者确定性效应发生风险。方法使用Gafchromic XR RV3胶片剂量计采集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主要研究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 目的获得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峰值皮肤剂量(PSD)数据,评估患者确定性效应发生风险。方法使用Gafchromic XR RV3胶片剂量计采集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主要研究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常见的手术类型。使用EPSON EXPRESSION 10000XL扫描仪扫描胶片,FILM QA Pro;TM;2014软件测量和分析胶片。结果共采集59例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数据,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23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21例、射频消融术9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6例。PSD≥2 Gy患者7例,均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其中1例PSD超过3 Gy,其余均小于2 Gy。结论部分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的PSD超过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第118号报告中的确定性效应剂量阈值,提示心血管介入诊疗存在确定性效应发生风险,其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患者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手术 峰值皮肤剂量 剂量阈值 确定性效应
原文传递
用胶片法对心脏介入程序中患者峰值皮肤剂量测量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辉 薛娴 +3 位作者 赵红枫 王建超 尉可道 岳保荣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采用胶片法对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患者所受峰值皮肤剂量(PSD)进行测量研究,包括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方法选用GafchromicXR—RV3胶片在两家医院进行患者峰值皮肤剂量的测量。手术时... 目的采用胶片法对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患者所受峰值皮肤剂量(PSD)进行测量研究,包括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方法选用GafchromicXR—RV3胶片在两家医院进行患者峰值皮肤剂量的测量。手术时将胶片放在患者身下的诊视床上。记录手术中监视器上显示的kV、mA、透视时间、剂量面积乘积(DAP)、参考点累积剂量等相关信息。采用EpsonV750平板扫描仪对胶片进行分析扫描及分析,选用FilmQA软件分别测量图像的红、绿、蓝三色通道的像素值,使用红通道数据计算患者的PSD。对PSD与设备显示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对相关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测量CA手术26例,CA+PTCA手术19例。CA手术中,透视时间最高为17.62min,累积剂量和DAP最大分别为1498.50mGy和109.68Gy·cm2,PSD最大为361.20mGy。CA+PTCA手术中,曝光时间最长为64.48min,累积剂量和DAP最大分别为6976.20mGy和5336.00Gy·cm2,17例患者的PSI)在1Gy以内,1例患者PSD在1~2Gy之间,l例患者PSD超出了发生皮肤损伤2Gy的闯值,达到了2195.70mGy。CA程序中,患者PSD与DAP相关(R2=0.815,P〈0.05),CA+PTCA程序中,患者PSD与累积剂量相关(R2=0.916,P〈0.05)。结论心脏介入放射学程序中部分患者的PSI)会超出ICRP建议的发生皮肤确定性效应的2Gy阂值。DSA设备上显示的剂量相关的参数,只能粗略估算患者PSD的大小。使用XR—RV3胶片精确测量介入手术中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是一种非常快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 累积剂量 峰值皮肤剂量 确定性效应
原文传递
辐射着色胶片XR-RV3和EDR2的剂量学性能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辉 王建超 +1 位作者 尉可道 岳保荣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比较两种用于介入放射学程序中患者峰值皮肤剂量测量的胶片性能,包括胶片的灰度随时间变化、灵敏度、能量响应、剂量响应等特性.方法 分别在60、80、100、120和140 kV5档管电压下自由空气中照射GafChromic XR-RV3胶片和KODAK EDR2... 目的 比较两种用于介入放射学程序中患者峰值皮肤剂量测量的胶片性能,包括胶片的灰度随时间变化、灵敏度、能量响应、剂量响应等特性.方法 分别在60、80、100、120和140 kV5档管电压下自由空气中照射GafChromic XR-RV3胶片和KODAK EDR2胶片800 mGy剂量,测量结果归一到80 kV分析胶片的能量响应.在模体上用80 kV管电压分别照射两种胶片0.025~10 Gy剂量,分析胶片的灵敏度和剂量响应.采用Epson V750平板扫描仪对两种胶片进行扫描分析,分另测量图像的红、绿、蓝3色通道的像素值.结果 在灰度随时间变化上,XR-RV3胶片在照射后的24 h内灰度的变化为2%,在72 h内为4%,在6周内为6%;低剂量时EDR2胶片比XR-RV3胶片更灵敏;能量响应方面,在放射诊断能量范围内,XR-RV3胶片的能量响应在9%以内,EDR2胶片的能量响应在23%以内;在0.025 ~10 Gy的剂量范围内,对于XR-RV3胶片,红光通道随剂量的变化曲线的响应最明显.对于EDR2胶片,3种颜色通道的像素值曲线重合,EDR2胶片在接受剂量超过500 mGy时达到饱和.结论 XR-RV3胶片在灰度变化、能量响应、剂量响应等方面要优于EDR2胶片,非常适和用于介入放射学程序中患者峰值皮肤剂量的测量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着色胶片 峰值皮肤剂量 能量响应 剂量响应
原文传递
神经介入手术中患者峰值皮肤剂量水平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俏俏 范瑶华 +2 位作者 黄卓 徐辉 欧向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51-955,共5页
目的获得神经介入手术中患者峰值皮肤剂量数据(PSD),评估患者确定性效应发生风险。方法使用Gafchromic XR RV3胶片采集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介入手术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主要研究血管栓塞术、血管成形术、血管造影术等3种常见的神... 目的获得神经介入手术中患者峰值皮肤剂量数据(PSD),评估患者确定性效应发生风险。方法使用Gafchromic XR RV3胶片采集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介入手术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主要研究血管栓塞术、血管成形术、血管造影术等3种常见的神经介入手术。使用Epson Expression 10000XL扫描仪扫描胶片,利用ImageJ和Film QA Pro^(TM)2014软件测量和分析胶片。结果共采集49例神经介入手术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数据,包括血管栓塞术23例、血管成形术14例、血管造影术12例。PSD≥2 Gy患者20例,其中血管栓塞术15例,血管成形术5例。血管造影术患者的PSD均<2 Gy。部分神经介入手术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超过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118号报告中的确定性效应剂量阈值。结论神经介入手术存在发生确定性效应的风险,建议针对风险较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及时了解其辐射损伤情况和后续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手术 峰值皮肤剂量 剂量阈值 确定性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