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块体搬运沉积在大陆边缘深水区的发育——来自晚第四纪珠江陆缘地层正演模拟的启示
1
作者 齐昆 龚承林 金振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9-1325,共17页
【目的】作为大陆边缘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块体搬运沉积(Mass-Transport Deposits,MTDs)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前人研究中却很少将其与大陆边缘沉积层序的建造建立成因上的联系。【方法】以晚第四纪珠江陆缘的SQ4和SQ5层序为... 【目的】作为大陆边缘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块体搬运沉积(Mass-Transport Deposits,MTDs)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前人研究中却很少将其与大陆边缘沉积层序的建造建立成因上的联系。【方法】以晚第四纪珠江陆缘的SQ4和SQ5层序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地震资料解释以及地层正演模拟方法,探究了不同层序建造背景对于MTDs发育的影响。【结果】地震资料解释结果表明,MTDs主要在SQ4内发育而在SQ5内鲜有发育,且SQ4中高位体系域发育程度相较于SQ5明显较高。根据晚第四纪珠江陆缘的实际情况,设计了45组Dionisos地层正演模拟实验分析深水MTDs在不同层序建造背景下的发育。在晚第四纪珠江陆缘充足的沉积物供给以及大幅度海平面波动的背景下,深水MTDs对层序建造过程中高位体系域的发育极其敏感;在高位体系域持续时间较长从而进行充分发育的情况下,深水MTDs普遍较容易形成,这与深水MTDs在SQ4和SQ5中的实际发育情况一致。【结论】在SQ4建造过程中,高位体系域充分发育,相应的三角洲—滨岸沉积体系越过了陆架坡折,形成了高起伏和高坡度的斜坡前积体,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极易发生斜坡垮塌,从而导致深水MTDs的发育。然而,在SQ5建造过程中,高位体系域发育相对有限,相应的三角洲—滨岸沉积体系只进积到外陆架,形成低起伏和低坡度的斜坡前积体,不利于斜坡垮塌的发生以及深水MTDs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搬运沉积 沉积层序建造 地层正演模拟 珠江陆缘 晚第四纪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缘超深水区珠四坳陷地质结构及其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陶文芳 李洪博 +4 位作者 郑金云 张青林 李元平 贾兆扬 董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8,共9页
珠江口盆地珠四坳陷整体水深超过1500 m,属极低勘探程度区域,钻井发现的油气显示证实了该区存在烃源岩。地震资料揭示古近系是主力烃源岩发育层系,沉积厚度及面积均较大。珠四坳陷作为南海北部向超深水迈进的油气勘探新区,其各凹陷的石... 珠江口盆地珠四坳陷整体水深超过1500 m,属极低勘探程度区域,钻井发现的油气显示证实了该区存在烃源岩。地震资料揭示古近系是主力烃源岩发育层系,沉积厚度及面积均较大。珠四坳陷作为南海北部向超深水迈进的油气勘探新区,其各凹陷的石油地质条件亟待剖析。在珠江口盆地6种断陷形成机制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新采集地震资料的系统分析,将珠四坳陷划分大西洋贫岩浆型大陆边缘的壳间韧性流变型、大西洋富岩浆型大陆边缘的壳上岩浆底侵型、大西洋贫岩浆型大陆边缘的壳上先存拼合型3类断陷结构。运用2Dmove软件及去压实技术恢复各个洼陷沉降速率和伸展速率,结合大量地震剖面深入研究了珠四坳陷地质结构及其对烃源岩发育的影响,明确了不同断陷结构下烃源岩发育背景的差异,以此认为荔湾、鹤山凹陷烃源岩发育条件优越,可作为南海北部超深水地区的重要勘探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大陆边缘 珠江口盆地 珠四坳陷 洼陷结构 拆离断层 烃源岩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神狐隆起北缘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3
作者 陈林 李明 +5 位作者 胡德胜 张璐 张坤坤 吴碧波 黄义文 彭睿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2,I0002,共13页
珠江口盆地神狐隆起北缘邻近文昌A凹陷,油气分布不均。根据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分析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研究珠江口盆地神狐隆起北缘油气分布特征,明确油气富集主控因素,探讨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轻... 珠江口盆地神狐隆起北缘邻近文昌A凹陷,油气分布不均。根据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分析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研究珠江口盆地神狐隆起北缘油气分布特征,明确油气富集主控因素,探讨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轻质和挥发型原油,主要来源于文昌A凹陷文昌组浅湖—半深湖相和恩平组浅湖相优质烃源岩;天然气为油型气,天然气组分中含CO_(2),靠近珠三南断裂转换带的油气藏中CO_(2)质量分数较高;神狐隆起北缘前排近洼带油气富集于珠江组二段,后排高部位油气富集于珠江组一段。神狐隆起北缘具有双源多期成藏和油气差异聚集特征,早期少量文昌组烃源岩生成原油充注,晚期大量恩平组烃源岩生成原油、一定规模天然气和CO_(2)充注;烃源岩分布和供烃面积控制油源规模,隆起区构造脊、区域盖层、断层共同控制油气运聚规律,圈闭位置和保存条件控制油气富集规模。神狐隆起北缘表现为双源供烃、断—脊—盖控运、阶梯运移、高点构造—岩性圈闭控聚、保存条件控富集的成藏特征。该结果对相似地质条件区带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神狐隆起北缘 输导体系 油气差异运聚 成藏模式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张性边缘海的成因演化特征及沉积充填模式——以珠江口盆地为例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志杰 于兴河 +1 位作者 侯国伟 陈瑞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珠江口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经历了晚白垩世至渐新世的裂陷—晚渐新世至中中新世的热沉降—晚中新世至今的断块升降3个演化阶段,沉积了陆相—半封闭海相—开阔海相3套不同的沉积体系组合。总结归纳出珠江口盆地新生代3个阶段的沉积充填... 珠江口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经历了晚白垩世至渐新世的裂陷—晚渐新世至中中新世的热沉降—晚中新世至今的断块升降3个演化阶段,沉积了陆相—半封闭海相—开阔海相3套不同的沉积体系组合。总结归纳出珠江口盆地新生代3个阶段的沉积充填模式,并发现:裂陷阶段以充填式堆积和河湖沉积为特征,形成盆地最重要的湖相烃源岩———文昌组泥岩;热沉降阶段以海陆交替、海相沉积体系为特征,为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创造了条件,沉积了珠江口盆地内最主要的储油层系———珠海组、珠江组以及韩江组,主要为滨海相、三角洲相等碎屑岩沉积;晚期盆地整体下沉,区域性盖层形成。该沉积组合反映了张性边缘海盆地的演化特点,盆地演化与资源效应表现在裂陷期、热沉降期及断块升降期的生储盖配置,故勘探目的层段为热沉降阶段所形成的三角洲碎屑岩与陆棚碳酸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张性边缘海 成因演化 沉积充填模式
下载PDF
边缘社区:城市族群社会空间透视 被引量:31
5
作者 饶小军 邵晓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7-51,共5页
边缘社区是一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异质形态” ,规划界和政府以往对这种有违现代规划理论的城市“异质形态”一般持否定的态度 ,认为是社会不安定问题的根源所在 ,包括设施落后和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从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角度 ,把城市边缘... 边缘社区是一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异质形态” ,规划界和政府以往对这种有违现代规划理论的城市“异质形态”一般持否定的态度 ,认为是社会不安定问题的根源所在 ,包括设施落后和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从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角度 ,把城市边缘社区问题看成是城市化过程的一个复杂的阶段 ,充分地认识和发掘边缘社区形态的必然性和内在积极的社会学意义 ,这将对于预测和引导未来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边缘社区 空间形态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南海共轭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转换带构造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高金尉 吴时国 +4 位作者 彭学超 董冬冬 范建柯 贾连凯 周金扬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5-570,共16页
南海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转换带与典型洋陆转换带相比有其特殊性,南海共轭被动陆缘的构造运动、火山活动以及海底地形的差异表明南、北洋陆转换带具有不同的构造特征。本文利用多条多道地震反射剖面和重力异常数据,研究南海共轭被动陆缘洋... 南海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转换带与典型洋陆转换带相比有其特殊性,南海共轭被动陆缘的构造运动、火山活动以及海底地形的差异表明南、北洋陆转换带具有不同的构造特征。本文利用多条多道地震反射剖面和重力异常数据,研究南海共轭被动陆缘洋陆转换带构造特征差异性,探讨南海被动陆缘的类型和伸展模式。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以前缘铲状断块为界与洋壳区分,发育有裂陷期断陷、火山带(埋藏海山带)和不十分发育的向海倾的掀斜断块带;另一类则以海山为界,发育裂陷期断陷、宽缓的低凸起和火山或海山。深反射地震特征显示出了下地壳高速层的存在。南部以裂陷期断陷和明显的向海倾的掀斜断块为特征,以前缘铲式断层为界与洋壳区分。自由空间重力异常由陆向海从高异常值过渡为低异常值再到高异常值,预示着地壳由陆壳→过渡壳→洋壳的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共轭被动陆缘更可能属于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其洋陆转换带的构造差异主要受岩石圈差异伸展变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 洋陆转换带 珠江口盆地 西北巴拉望盆地-礼乐盆地 差异伸展
下载PDF
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代耕农”问题的社会考察——以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联安村为中心 被引量:3
7
作者 左晓丽 罗丽君 向安强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122-128,共7页
以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联安村"代耕农"群体为中心,分析珠三角"代耕农"现象及相关问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代耕农 农业流动人口 边缘群体 珠三角 花都
下载PDF
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永凤 王英民 +1 位作者 李冬 徐强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8-33,共6页
陆架边缘三角洲自发现以来,因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储层发育等特点,在世界上已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研究国外典型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我国珠江口盆地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沉积特点,阐述了陆架边缘三角洲... 陆架边缘三角洲自发现以来,因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储层发育等特点,在世界上已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研究国外典型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我国珠江口盆地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沉积特点,阐述了陆架边缘三角洲的识别特征,分析其对深水陆坡及海盆砂体沉积的控制作用并指出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对于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边缘三角洲 深水 油气勘探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重要不整合界面与珠江沉积体系演化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永凤 李冬 +1 位作者 王英民 徐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7-594,共8页
以珠江口盆地区域二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南海扩张演化历史,重点研究了盆地内部重要不整合面、盆地演化以及对珠江沉积体系演化的控制作用,旨在为南海北部珠江沉积体系深水油气勘探提供支持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 以珠江口盆地区域二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南海扩张演化历史,重点研究了盆地内部重要不整合面、盆地演化以及对珠江沉积体系演化的控制作用,旨在为南海北部珠江沉积体系深水油气勘探提供支持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除基底外,发育三个重要的不整合面,即破裂不整合、陆坡跃迁不整合和陆坡坡度突变不整合;据此将珠江口盆地珠江沉积体系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裂陷期主要发育河流、湖泊相沉积;断陷陆坡期主要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前积层较陡);拗陷缓陆坡期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前积层较缓);拗陷陡陆坡期主要为三角洲—海底峡谷—海底扇沉积。断陷陆坡期与拗陷缓坡期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勘探,应沿陆架坡折横向去勘探;而拗陷陡陆坡期三角洲—海底峡谷—海底扇,应采取纵向勘探的思路,垂直于陆架坡折方向寻找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不整合 沉积体系演化 陆架边缘三角洲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油气储层发育规律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永凤 李冬 +1 位作者 王英民 徐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3-150,共8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是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然而对其深水储层分布特征及规律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利用钻井、岩心以及地震资料,针对白云凹陷发育的三套重要的储层,从储层类型分析入手探讨了其时空展布规律,指明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油...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是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然而对其深水储层分布特征及规律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利用钻井、岩心以及地震资料,针对白云凹陷发育的三套重要的储层,从储层类型分析入手探讨了其时空展布规律,指明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主要发育深水扇、陆架边缘三角洲与东沙台缘斜坡扇砂体;在缓陆坡阶段,主要在陆架坡折带附近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深水扇储层,而在陡陆坡阶段深水储层主要发育在陆架坡折带的下方,为典型的深水扇砂体;珠江口盆地深水油气勘探目标主要为SQ23.8发育的陆架边缘三角洲、深水扇以及台缘斜坡扇砂体,SQ21时期水道、深水扇和陆架边缘三角洲砂体,SQ13.8发育的深水扇砂体、水道充填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深水扇 陆架边缘三角洲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陆架边缘三角洲的类型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文静 王英民 +3 位作者 何敏 陈维涛 徐少华 卓海腾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6,共9页
陆架边缘三角洲研究对于区域水动力条件分析及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及测井曲线等,通过地震剖面内部层序划分、平面属性与切片提取分析、测井相解释等手段,在中中新世晚期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识别出... 陆架边缘三角洲研究对于区域水动力条件分析及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及测井曲线等,通过地震剖面内部层序划分、平面属性与切片提取分析、测井相解释等手段,在中中新世晚期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识别出可容空间驱动的河控、浪控及河流-波浪交互作用3种类型的陆架边缘三角洲。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发育规模受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形成位置与高位体系域背景下水道的发育位置相关。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陆架边缘三角洲物性较好,储盖组合良好,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边缘三角洲 主控因素 中中新世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的构造特征与盆地演化 被引量:43
12
作者 钟建强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8,共8页
断裂和断块构造是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构造作用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断裂、断块以及其他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珠江口盆地属过渡陆缘张裂盆地,并初步建立该盆地的构造演化模式。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断裂 断块 盆地演化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第四系边缘三角洲地震反射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聂鑫 彭学超 杜文波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1期19-26,共8页
陆架边缘三角洲因其具有面积广、厚度大、储层发育等特点,在世界上已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运用高分辨率单道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陆架边缘三角洲第四系地震相和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第四系陆架边缘三角... 陆架边缘三角洲因其具有面积广、厚度大、储层发育等特点,在世界上已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运用高分辨率单道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陆架边缘三角洲第四系地震相和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第四系陆架边缘三角洲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平原主要以水道—天然堤相组合为局部特征,频繁发生水道下切与改道。三角洲前缘主要以大型的前积地震相为主,随着海平面升降及物源供给变化,前缘带不断进积,由陆架向陆坡方向生长,三角洲前缘砂体前积受控于坡折带。前三角洲特征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第四纪以来相对海平面经历了多次缓慢下降再迅速上升的旋回,形成了慢速海退和快速海侵交替进行的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边缘三角洲 第四系 地震反射 番禺低隆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中国深水盆地油气勘探及成藏研究进展——以中国南海北部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屈红军 张功成 +3 位作者 孙晓晗 姚天星 武龙发 张磊岗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8-1043,共16页
近30年来,全球海洋深水区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和油气增储上产的亮点,中国在此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因此,总结中国海域深水区油气勘探及成藏研究进展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中国海域深水含油气盆地主要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珠江口盆地... 近30年来,全球海洋深水区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和油气增储上产的亮点,中国在此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因此,总结中国海域深水区油气勘探及成藏研究进展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中国海域深水含油气盆地主要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珠江口盆地及琼东南盆地,已发现了荔湾3-1、陵水17-2、崖城13-1等多个大中型深水气田,深水油气勘探领域从浅水陆架、深水陆坡过渡区到深海区,勘探层系从浅层到深浅层叠合,勘探首选目标由构造圈闭到岩性圈闭。南海北部陆缘大型拆离作用控制了深水盆地宽大凹陷的形成和演化,发育了陆缘深水区始新世湖相、渐新世海陆过渡相和渐新世—中新世海相3套烃源岩;陆缘岩石圈强烈薄化带控制了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分别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深水扇及大型中央峡谷水道沉积体系,高变地温控制凹陷烃源岩快速生烃;上述3套烃源岩与多类型储集体之间由断层、泥底辟构造等不同输导系统构成了4种油气成藏模式,分别为白云凹陷深水区陆架边缘三角洲深水扇断裂成藏模式、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大型轴向峡谷水道底辟油气成藏模式、低凸起披覆成藏模式及古潜山成藏模式。目前,中国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依然面临一些关键瓶颈问题与挑战,主要有主烃源岩分布特征不明,大型构造圈闭缺乏,成藏层系单一和储层条件复杂,尤其是由于深水区高地温引起储层成岩演化程度高,极大地影响了储层的品质。因此,良好的源储匹配、优质储层分布、高效疏导体系与隐蔽圈闭预测是下一步深水区油气勘探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 珠江口盆地 琼东南盆地 勘探进展 油气地质特征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多期走滑拉分盆地的沉积响应: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晓倩 刘军 +8 位作者 朱定伟 李三忠 李颖薇 索艳慧 周洁 李玺瑶 王光增 王鹏程 刘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8,共15页
南海北部陆缘位于太平洋和新特提斯两大构造域之间,其形成与演化受到多期多向构造叠加作用,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北部陆缘的重要构造单元。自新生代早期珠琼运动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俯冲在珠江口盆地形成两期强烈的走滑拉分作用,... 南海北部陆缘位于太平洋和新特提斯两大构造域之间,其形成与演化受到多期多向构造叠加作用,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北部陆缘的重要构造单元。自新生代早期珠琼运动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俯冲在珠江口盆地形成两期强烈的走滑拉分作用,从而导致早期弥散状地堑与后两期拉分盆地的三层盆地叠合现象。本文在综合珠江口盆地的地质、构造物理和数值模拟、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珠江口盆地区域沉积作用对构造的响应过程;并基于其内部次级构造单元阳江东凹的地震剖面资料解剖,进一步检验珠江口盆地地堑式伸展、两期走滑拉分作用对沉积盆地的沉积相空间展布、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珠琼运动一幕(~47.8 Ma)伴生的NE向走滑运动控制盆地发育规模较小的辫状三角洲沉积,珠琼运动二幕(~38Ma)伴生的NWW向走滑运动控制三角洲轴向并导致三角洲沉积范围扩大,白云运动(~23 Ma)时期的沉积展布不受NE向走滑断层控制、但三角洲轴向仍与NW-NWW向断裂体系相关;在上述多期构造运动过程中,盆地沉积沉降中心往南迁移,逐渐奠定了三角洲沉积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缘 珠江口盆地 阳江东凹 走滑拉分 沉积响应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21 Ma和13.8 Ma陆架边缘三角洲对比 被引量:14
16
作者 易雪斐 张昌民 +3 位作者 李少华 杜家元 罗明 李向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0-678,共9页
陆架边缘三角洲是三角洲动态分类中一种比较重要的三角洲类型,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勘探开发的热点。根据驱动因素,可将陆架边缘三角洲分为物源供给驱动型和可容纳空间驱动型两类。珠江口盆地距今21 Ma和13.8 Ma时期具备发育陆架边缘三角... 陆架边缘三角洲是三角洲动态分类中一种比较重要的三角洲类型,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勘探开发的热点。根据驱动因素,可将陆架边缘三角洲分为物源供给驱动型和可容纳空间驱动型两类。珠江口盆地距今21 Ma和13.8 Ma时期具备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地质条件。通过对录井、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从地形、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给三方面对21 Ma和13.8 Ma进行对比,对陆架边缘三角洲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21 Ma时期为物源供给驱动型,而13.8 Ma时期为可容纳空间驱动型。虽然层序SQ2和SQ9在地形、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给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但它们都为典型的Ⅰ型层序,发育低位扇体、陆架边缘三角洲和三角洲前缘的滑塌体,均为稳定的陆架边缘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供给驱动型 可容纳空间驱动型 坡折 陆架边缘三角洲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西缘晚第四纪沉积演化和最大海侵古岸线的重建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良 王洋 +4 位作者 杜学斌 卜建军 吴俊 吕万军 刘秀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35,共17页
第四纪以来,受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影响,海岸带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强烈的海陆相互作用和海侵—海退等地质事件,包含了丰富的沉积环境演化和海平面变化等信息。选用珠江三角洲西缘台山地区的30个地质钻孔,通过14C、光释光、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纪以来,受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影响,海岸带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强烈的海陆相互作用和海侵—海退等地质事件,包含了丰富的沉积环境演化和海平面变化等信息。选用珠江三角洲西缘台山地区的30个地质钻孔,通过14C、光释光、地球化学特征、底栖有孔虫、磁化率数据,建立了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框架,重建了最大海侵古岸线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沉积单元(石排组、西南镇组、三角组、横栏组),经历了晚更新世中晚期的河流—海相交替沉积环境、末次冰期的海退暴露环境以及全新世滨海、浅海沉积环境。MIS3和MIS1的高海面时期发生了2次主要的海侵事件。2)依据钻孔圈定的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最大海侵界线最远向陆延伸分别为15.4 km和16.3 km,两条最大海侵线距离接近,走势相同。这与当时实际海平面高度之间的显著差异不符,可能是由于构造抬升作用导致晚更新世海侵时古地势较低。两期海侵沉积物的高程和年代资料揭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整体处于构造抬升状态,抬升速率为+0.51 mm/a,而全新世以来整体处于沉降状态,沉降速率为-0.61 mm/a,重建的MIS3和MIS1时期最大海侵古岸线分别与研究区当前2.8 m和3 m等高线相符。此外,中国沿海不同地区由于新构造背景不同,晚第四纪海侵发生次数和最大范围在空间上整体具有"北强南弱"的特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之间海侵强度差异并未完全遵循"早弱晚强"的特征,主要原因是除不同构造单元存在着构造差异外,海平面高度和沉积物供给变化同样对海侵强度有着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西缘 晚第四纪 沉积演化 最大海侵古岸线 新构造运动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晚渐新世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层序结构及演化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曼莉 林畅松 +2 位作者 何敏 张忠涛 李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5-885,共11页
南海北部上渐新统珠海组广泛发育外陆架-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深水斜坡扇体系,它们构成了区内最为重要的油气储层。综合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研究了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及前三角洲斜坡扇的层序结构、沉积成因类型、沉积演化及控制作用... 南海北部上渐新统珠海组广泛发育外陆架-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深水斜坡扇体系,它们构成了区内最为重要的油气储层。综合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研究了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及前三角洲斜坡扇的层序结构、沉积成因类型、沉积演化及控制作用。珠海组为一个复合层序,其内可进一步分为4个层序。通过追踪坡折点变化建立了滨岸迁移轨迹,划分了各层序内的沉积成因单元(水进、略上行正常水退、明显上行正常水退、局部下行强制性水退等)。外陆架三角洲以发育厚约100~150 m的前积层为特征,地震上多表现为切线型反射结构;而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斜坡复合前积层厚达200~1 000 m,具S型、切线斜交型等地震反射结构,以发育厚层的三角洲前缘砂坝和大规模的滑塌变形堆积为特征,并与前三角洲-斜坡扇共生。研究区可识别出6套三角洲前积体,其面积具有逐渐变大、并沿走向扩展的趋势。区内晚渐新世层序的发育受到海平面变化的控制,区域性沉积旋回还受到构造沉降作用叠加的影响。大量沉积物的供给和区域性海平面下降是导致陆架边缘三角洲和前三角洲斜坡扇广泛发育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结构 构造沉降 海平面变化 沉积成因类型 斜坡扇 陆架边缘三角洲 晚渐新世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黄燕辉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1,共10页
普惠金融不同于金融深化,金融深化强调金融发展的深度,而普惠金融强调金融发展的广度。普惠金融通过金融可得性的直接途径和企业投资效应的间接途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广东省20个市的面板数据并采用Chakravarty(2013)的方法构建普... 普惠金融不同于金融深化,金融深化强调金融发展的深度,而普惠金融强调金融发展的广度。普惠金融通过金融可得性的直接途径和企业投资效应的间接途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广东省20个市的面板数据并采用Chakravarty(2013)的方法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再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各区域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其中,普惠金融对经济不发达的粤北地区促进作用最强,对经济较发达的粤西和粤东地区促进作用次之,对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促进作用最弱。此外,普惠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性存在边际递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发展 包容性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珠三角 异质性 边际效应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东北陆架边缘斜坡带晚中新世—第四纪层序模式与单向迁移水道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静 张忠涛 +3 位作者 李浩 罗祎 田洪训 刘汉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4-874,共11页
综合二维和三维地震、测井和古生物等资料,在珠江口盆地东北陆架边缘斜坡带晚中新世以来发育的地层中识别出2个二级层序(CS1和CS2)、8个三级层序(S1-S8)以及3种主要的沉积体系:陆架边缘斜坡单向迁移水道、陆架边缘斜坡前积体和陆架边缘... 综合二维和三维地震、测井和古生物等资料,在珠江口盆地东北陆架边缘斜坡带晚中新世以来发育的地层中识别出2个二级层序(CS1和CS2)、8个三级层序(S1-S8)以及3种主要的沉积体系:陆架边缘斜坡单向迁移水道、陆架边缘斜坡前积体和陆架边缘三角洲。从外陆架至下斜坡,陆架边缘斜坡单向迁移水道主要由4种水道类型构成:①局部受限的外陆架单向迁移复合水道;②宽浅且非受限或局部受限的外陆架-陆架坡折带侵蚀型水道复合体;③深切且受限的斜坡垂-侧向加积型单向迁移水道;④U形且非受限或局部受限的下斜坡垂向加积型复合水道体系。根据层序界面、层序内部结构以及沉积体系构成等特征的变化,总结出2种不同的体系域构成模式:①粤海组-万山组由广泛发育的陆架边缘单向迁移水道组成的不同于Exxon经典层序地层的类型;②第四系由高角度陆架边缘前积体充填和斜坡水道组成的层序类型。研究区晚中新世以来的陆架边缘斜坡层序和沉积演化,受到海平面变化、构造运动、沉降速率和沉积物供应等多种控制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迁移水道 斜坡前积体 陆架边缘三角洲 沉积体系 体系域 层序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