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PECSⅡ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华琪 姚悦芬 邱萍 《现代实用医学》 2019年第4期542-543,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Ⅱ型胸神经(PECSII)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15)、健康质量量表(SF-36)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并实施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手术结束前由手术医生于PECSII... 目的探讨持续Ⅱ型胸神经(PECSII)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15)、健康质量量表(SF-36)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并实施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手术结束前由手术医生于PECSII阻滞部位(胸小肌与前锯肌之间)放置一根滴注导管,外接贮液囊,输注0.25%罗哌卡因2.0 ml/h,对照组常规按需镇痛。于术后24、48 h测定两组Qo R-15评分,于术后6个月测定SF-36评分。结果两组术后24、48 h QoR-15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术后6个月SF-36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持续PECSII阻滞有利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疼痛管理,能减轻患者耐受且康复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sⅱ阻滞 乳腺癌 康复质量 QoR-15 SF-36
下载PDF
SPB联合Pecs Ⅱ阻滞对全麻乳腺癌根治患者麻醉苏醒、镇痛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董晓辉 王琦博 张轩宇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究全麻乳腺癌根治患者给予前锯肌平面阻滞(SPB)联合Ⅱ型胸神经(Pecs Ⅱ)阻滞对机体疼痛、不良反应、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120例全麻乳腺癌根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据... 目的 探究全麻乳腺癌根治患者给予前锯肌平面阻滞(SPB)联合Ⅱ型胸神经(Pecs Ⅱ)阻滞对机体疼痛、不良反应、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120例全麻乳腺癌根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Pecs Ⅱ阻滞)与观察组(SPB联合Pecs Ⅱ阻滞),各6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分析两组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对比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和氧化应激分子;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镇静程度。结果 观察组3 h、12 h、24 h、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组麻醉苏醒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快恢复意识、意识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氧化应激分子比较,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醇(MDA)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 h、12 h、24 h、48 h Ramsay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B联合Pecs Ⅱ麻醉,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减轻,氧化应激水平明显改善,患者可更好苏醒,增强免疫力,以此加快机体恢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B pecsⅱ 全麻 乳腺癌根治 麻醉苏醒 镇痛水平 不良反应
下载PDF
Ⅱ型胸神经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邓城旗 王凯元 +6 位作者 王桂月 陈翱翔 于凯丽 张斌 黄胜川 斯朗旺姆 尹毅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12-615,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Ⅱ型胸神经阻滞(pectoral nerves blockⅡ,PECSⅡ)联合胸横肌平面(transverse thoracic muscle plane,TTMP)阻滞对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Ⅱ型胸神经阻滞(pectoral nerves blockⅡ,PECSⅡ)联合胸横肌平面(transverse thoracic muscle plane,TTMP)阻滞对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择期单侧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联合TTMP组(P组)30例和全身麻醉组(C组)30例,C组给与常规麻醉诱导,P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PECSⅡ联合TTMP。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术后1、6、12、24 h患者静息和咳嗽运动时疼痛强度,记录围术期阿片类药物总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时、术后12 h和24 h采血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于术后24 h行15项恢复质量(15-item quality of recovery,QoR-15)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P组在术后1、6、12 h静息和咳嗽运动时VAS评分均未超过3分,显著降低(P<0.001)。术后24 h静息时VAS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198),而咳嗽运动时P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24 h的P组芬太尼总消耗量为(240.97±18.76)μg,明显低于C组的(318.37±22.63)μg(P<0.001)。P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术后12 h和24 h血清中的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01)。P组术后24 h的QoR-15评分为(136.63±4.41)分,高于C组的(130.13±3.52)分(P<0.001)。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超声引导下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联合TTMP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24 h疼痛强度和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提高早期的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胸神经阻滞 胸横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 术后镇痛 炎性反应
下载PDF
持续Ⅱ型胸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华琪 黄新华 邱萍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792-794,共3页
目的比较持续Ⅱ型胸神经(PECSⅡ)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持续PECSⅡ阻滞组(P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V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 目的比较持续Ⅱ型胸神经(PECSⅡ)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持续PECSⅡ阻滞组(P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V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P组采用局部镇痛装置,手术医生于缝合皮瓣前在PECSⅡ阻滞部位放置一根滴注导管,输注0.25%罗哌卡因2.0ml/h;V组采用静脉电子输液泵,输注舒芬太尼2.0μg/h。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4、12、24、48h时静息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补救镇痛例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困难及创面积液等情况。结果 P组术后1、4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低于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组术后48h内补救镇痛例数、头晕、嗜睡发生率高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创面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自控镇痛相比,持续PECSⅡ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降低了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持续pecsⅱ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前锯肌平面联合Ⅱ型胸神经阻滞对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患者术中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易强林 莫怀忠 +1 位作者 万卿 刘艳秋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目的观察前锯肌平面(SPB)联合Ⅱ型胸神经阻滞(PecsⅡ)对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患者术中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的患者40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全身麻醉方案,对照组麻醉前不进行神经阻滞处理,实验组... 目的观察前锯肌平面(SPB)联合Ⅱ型胸神经阻滞(PecsⅡ)对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患者术中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的患者40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全身麻醉方案,对照组麻醉前不进行神经阻滞处理,实验组麻醉前超声引导0.5%罗哌卡因30 mL行SPB(20 mL)和PecsⅡ(10 mL);比较2组患者入室(T0)、切皮后5 min(T1)、腋窝淋巴结清扫开始10 min(T2)及术毕(T3) 4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皮开始至缝皮结束)、拔管时间(麻醉结束至拔除喉罩)、苏醒时间(麻醉结束至患者服从指令握手,抬头﹥5 s)及术中瑞芬太尼消耗量及苏醒期Ricker镇静-躁动(S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中4个时点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0时点NE、Cor、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1、T、及T3时点的Cor、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T3时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瑞芬太尼消耗量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PB联合PecsⅡ在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术中能有效控制机体应激反应及瑞芬太尼用量,其机制可能与减少Cor及NE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麻醉 全身 应激反应 前锯肌平面阻滞 型胸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