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关节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治疗踝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刘政 严益军 张骁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0期58-61,共4页
目的探究踝骨骨折患者应用踝关节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6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均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行单侧入路术式,... 目的探究踝骨骨折患者应用踝关节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6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均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行单侧入路术式,研究组行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101.48±7.65)mL,高于参照组的(97.52±5.3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6,P<0.05)。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踝关节功能中疼痛、功能及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侧入路术式相比,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能够改善踝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提高骨代谢及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骨骨折 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 单侧入路术式 骨代谢情况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带线骨锚钉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胡明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带线骨锚钉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皮质骨螺钉固定,... 目的探讨带线骨锚钉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皮质骨螺钉固定,观察组行带线骨锚钉修复。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复位质量、足踝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均较对照组低,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骨锚钉修复在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中更具价值,可减少透视次数,提高复位质量,加快足踝功能恢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且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带线骨锚钉修复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在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胫骨远端骨折伴骨外露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袁艳霞 罗春权 +1 位作者 吴贞贞 黄小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3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在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胫骨远端骨折伴骨外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胫骨远端骨折伴骨外露患者,入院均提供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治疗,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在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胫骨远端骨折伴骨外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胫骨远端骨折伴骨外露患者,入院均提供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治疗,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皮瓣成活率、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3 d及随访2周,研究组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随访1个月、随访3个月,研究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伴骨外露患者,皮瓣成活率好,且可减轻疼痛,提高踝关节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 胫骨远端骨折 骨外露 围手术期护理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后踝移位骨折的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经皮螺钉固定与开放复位疗效比较
4
作者 赵晶晶 方真华 黄若昆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 比较后踝移位骨折的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经皮螺钉固定和后外侧入路开放复位之间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踝关节骨折合并后踝骨折行手术治疗的48例病例资料。其中,男39例,女9例;年龄32~74岁... 目的 比较后踝移位骨折的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经皮螺钉固定和后外侧入路开放复位之间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踝关节骨折合并后踝骨折行手术治疗的48例病例资料。其中,男39例,女9例;年龄32~74岁,平均45.5岁。根据后踝骨折的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关节镜组21例,开放组27例。比较两组病例的止血带使用时间、骨愈合时间、影像评估、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及手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23±1.56)个月。止血带使用时间:关节镜组[(77.7±12.3) min]长于开放组[(66.8±11.2) 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关节镜组[(9.4±2.3)周]短于开放组[(10.2±3.1)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评估:患者术后CT显示关节内台阶大于2 mm者关节镜组有3例,开放组有7例;术后6个月时AOFAS踝-后足评分:关节镜组[(80.6±8.4)分]高于开放组[(70.5±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开放复位手术方式比较,采用后路关节镜监视下经皮复位螺钉固定后踝骨折,复位更精确,软组织损伤小,术后足踝部功能恢复更好,手术相关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关节镜 后踝 骨折
下载PDF
中医正骨结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5
作者 朱义亮 林建凯 朱荣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2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结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4月—2023年2月莆田滨海医院收治的9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中医正骨结合手术治疗)和对照组(手术治疗)各49例,对比两组的治疗...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结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4月—2023年2月莆田滨海医院收治的9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中医正骨结合手术治疗)和对照组(手术治疗)各49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优良率(97.96%)高于对照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中医正骨结合手术治疗方法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骨 手术 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三踝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同国 况伟娟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三踝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传统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三踝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传统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骨代谢水平、踝关节功能、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骨代谢相关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及踝关节功能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高于传统组的7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7,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骨代谢水平,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和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三踝骨折 骨代谢水平 踝关节功能 手术相关指标
下载PDF
皮质骨螺钉固定与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在老年踝关节骨折下胫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7
作者 谢先杏 谢鹤展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皮质骨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固定与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在老年踝关节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菏泽骨伤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为... 目的比较皮质骨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固定与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在老年踝关节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菏泽骨伤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CBT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Ankle Hindfoot Scale,AH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部分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AOFAS-AHS评分为(90.02±2.65)分,高于对照组的(85.02±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8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BT相比,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可以有效缩短老年FAJ下胫腓损伤患者的部分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螺钉固定 带袢钢板弹性固定 老年 踝关节骨折 胫腓损伤
下载PDF
后踝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4
8
作者 李永舵 刘书茂 +1 位作者 贾金生 周君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8-72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不同后踝关节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生物力学研究:根据后踝关节骨折模型制作后踝骨折标本18对,再根据后踝关节骨折块占胫骨远端关节面1/4、1/3和1/2,分成3大组,每大组6对(12个踝关节),然后...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不同后踝关节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生物力学研究:根据后踝关节骨折模型制作后踝骨折标本18对,再根据后踝关节骨折块占胫骨远端关节面1/4、1/3和1/2,分成3大组,每大组6对(12个踝关节),然后随机分为A、B两组,骨折复位后,A组以2枚4.0 mm钢质半螺纹拉力螺钉自后向前固定,B组以"T"型3孔桡骨远端钢板经塑型后以4枚螺钉固定(近端2枚为3.5 mm皮质骨螺钉,远端2枚为3.5 mm松质骨螺钉)。于踝中立位置于生物力学实验机上,做加载实验,记录后踝关节骨折经内固定后发生位移(内固定失效)时加载力的大小,单位以kN表示,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临床应用研究: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螺钉或钢板螺钉固定三踝骨折中的后踝骨折关节患者31例,均为初次、闭合性、三踝骨折,男16例,女15例;年龄19~65岁,平均55岁;其中对14例后踝关节骨折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者行2枚拉力螺钉内固定,对17例后踝关节骨折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者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应用Leeds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应用两枚螺钉由后向前固定1/4、1/3和1/2后踝骨折时,其固定失效的加载强度均显著低于3孔"T"型钢板组,分别为(4.10±0.13)kN vs.(4.60±0.27)kN、(3.20±0.12)kNvs.(4.12±0.14)kN和(1.98±0.18)kN vs.(3.72±0.18)kN,P<0.05。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疗效评定:评定为优的28例患者,良的为3例患者,优良率达100%。结论:后踝关节骨折块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时拉力螺钉内固定能提供良好的稳定性,>25%时钉板固定是一种有效的固定方法,能提供更为牢固的稳定性,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后踝骨折的适应证 被引量:21
9
作者 程渊 高仕长 +1 位作者 倪卫东 梁安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735-2740,共6页
背景:累及到后踝的踝关节骨折多存在踝关节不稳定,若不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则后期容易出现创伤性踝关节炎。然而目前后踝骨折内固定的指征仍存争议。目的:通过比较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内固定与否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后踝骨折切开复位... 背景:累及到后踝的踝关节骨折多存在踝关节不稳定,若不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则后期容易出现创伤性踝关节炎。然而目前后踝骨折内固定的指征仍存争议。目的:通过比较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内固定与否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后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证。方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42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将治疗前踝关节CT检查中后踝骨折块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大于10%,或/和移位大于2 mm的27例患者行后踝切开复位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后踝内固定组),将后踝骨折块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小于10%且移位小于2 mm的15例患者的后踝行非手术治疗(后踝非内固定组)。治疗后随访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后并发症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42例患者的踝关节骨折均在随访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后踝内固定组中1例患者于治疗后出现踝关节内外侧伤口浅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伤口完全愈合。另外在两组中分别有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伤口皮缘浅表坏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其余患者在随访中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失效等不良事件发生。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治疗后1年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后踝内固定组为(83.74±10.35)分,其中优10例,良12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82%;后踝非内固定组为(85.60±10.40)分,其中优7例,良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80%,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可将后踝骨折块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大于10%,或/和移位大于2 mm作为踝关节骨折中后踝内固定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内固定器 骨钉 植入物 骨植入物 踝关节骨折 后踝骨折 内固定 适应证 螺钉 胫骨远端关节面 解剖复位 随访研究
下载PDF
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6
10
作者 徐海林 徐雷 +4 位作者 张培训 王天兵 付中国 张殿英 姜保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4-707,共4页
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伴随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了伴有三角韧带断裂的踝关节骨折16例,其中,AO分型A型2例、B型8例、C型6例,均对骨折行切开复位板钉或张力带内固定... 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伴随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了伴有三角韧带断裂的踝关节骨折16例,其中,AO分型A型2例、B型8例、C型6例,均对骨折行切开复位板钉或张力带内固定,三角韧带行切开探查并行手术修复以恢复踝关节内侧结构的稳定性.术后随访评价指标包括X线检查、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全部病例得到30~84个月,平均47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已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8周(10~14周),未发生伤口并发症.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优8例,良8例,优良率100%,平均93分(85~100分).VAS为0.94分(0~2分).结论:在处理踝关节骨折时,应重视是否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如损伤严重,手术修复或重建断裂的三角韧带能取得良好的功能恢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韧带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踝关节CT与踝关节骨折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龚晓峰 吕艳伟 +3 位作者 王金辉 王岩 武勇 王满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1-285,共5页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CT表现及特点,分析CT图像与常用踝关节骨折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369例成人踝关节骨折,分析踝穴上1 cm水平横断面CT图像及其特点,进行踝关节骨折X线分型,分析CT图像与骨折X线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踝穴上1...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CT表现及特点,分析CT图像与常用踝关节骨折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369例成人踝关节骨折,分析踝穴上1 cm水平横断面CT图像及其特点,进行踝关节骨折X线分型,分析CT图像与骨折X线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踝穴上1 cm水平横断面CT图像共有8种表现形式,以a、b、c分别指代腓骨骨折、后踝骨折和骨间韧带(interosseous tibiofibular ligament,IOL)断裂,369例踝关节骨折CT图像包括:0度(腓骨、后踝、IOL均完整)40例;Ⅰa度(腓骨骨折、后踝完整、IOL完整)60例,Ⅰb度(腓骨完整、后踝骨折、IOL完整)3例,Ⅰc度(腓骨完整、后踝完整、IOL断裂)26例;Ⅱab度(腓骨骨折、后踝骨折、IOL断裂)163例,Ⅱac度(腓骨骨折、后踝完整、IOL断裂)6例,Ⅱbc度(腓骨完整、后踝骨折、IOL断裂)61例;Ⅲ度(腓骨骨折、后踝骨折、IOL断裂)10例。根据Danis-Weber骨折分型:A型骨折18例,B型骨折238例,C型骨折94例,腓骨无骨折19例。分析CT图像,A、B、C型骨折IOL断裂的发生率分别为0、5.9%、88.3%;CT图像与Danis-Weber分型之间存在相关性,IOL断裂的发生率随Danis-Weber分型严重程度而改变,经秩相关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 R=0.781,P<0.001)。CT图像能发现X线骨折分型无法判断的IOL断裂,其发生率是5.9%。结论:踝穴上1 cm水平横断面CT图像在术前能够清楚判断下胫腓联合IOL损伤情况,与Danis-Weber骨折分型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并能发现某些X线片中无法判断的IOL断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片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结合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胫腓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磊 祁荣 +3 位作者 李佳 仇志学 王凯 索南昂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64-1868,共5页
背景:微创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一直是临床的研究热点,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但存在长期随访的不足。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re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胫... 背景:微创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一直是临床的研究热点,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但存在长期随访的不足。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re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使用MIPPO技术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患者25例,AO分型:A型18例,B型7例,C型0例。术后均进行对症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下肢功能康复训练。术后1,3,6,12个月拍摄X射线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时间。末次随访时分别采用Johner-Wruhs评分以及踝关节功能Phillips评分来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1)术后随访15-2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8周开始拄双拐行下肢有限负重(10 kg);(2)AO分型A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AO分型B型患者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末次随访按照Johner-Wruhs标准,优21例,良4例;(4)术后末次随访根据Phillips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优19例,良4例,一般2例;其中末次随访AO分型A型患者Phillips评分总优良率为94%,AO分型B型患者为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问题或骨折端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6)提示MIPPO结合弹性髓内钉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具有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等优点,符合创伤快速康复的原则理念,该方法在AO分型A型患者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腓骨 骨折 内固定 钢板 弹性髓内钉 踝关节
下载PDF
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2
13
作者 周一飞 余洋 +1 位作者 张小磊 陈华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不同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3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从中选取资料完整的301例。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134例,男86例,女48例;平均年龄(38.2±15.7)岁;Weber-Denis A型55... 目的:探讨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不同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3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从中选取资料完整的301例。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134例,男86例,女48例;平均年龄(38.2±15.7)岁;Weber-Denis A型55例,B型60例,C型19例。手术治疗组167例,男115例,女52例;平均年龄(39.6±11.9)岁;Weber-Denis A型59例,B型52例,C型56例。根据Mazur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术后评分,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Weber-Denis A型114例,手法组55例,功能优、良、可、差者分别为18、20、11和6例;手术组59例,功能优、良、可、差者分别为26、25、6和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Weber-Denis B型112例,手法组60例,功能优、良、可、差者分别为20、26、8和6例;手术组52例,功能优、良、可、差者分别为25、21、5和1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0)。Weber-Denis C型75例,手法组19例,优、良、可、差者分别为2、3、7和7例;手术组56例,优、良、可、差者分别为21、18、11和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Weber-Denis C型骨折,手术组患者疗效高于手法治疗组,该型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正骨手法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传统金属拉力钉和高分子可吸收螺钉固定不稳定踝关节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宁 窦群立 杨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8期7801-7805,共5页
背景:临床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型不稳定踝关节骨折可以采用外科内固定方式,内固定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以往大多使用金属拉力钉,但存在断钉等风险。目的:探讨传统金属拉力钉和高分子可吸收螺钉固定在下胫腓联合分离性不稳定踝关节... 背景:临床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型不稳定踝关节骨折可以采用外科内固定方式,内固定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以往大多使用金属拉力钉,但存在断钉等风险。目的:探讨传统金属拉力钉和高分子可吸收螺钉固定在下胫腓联合分离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3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外科内固定治疗,按照所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金属拉力钉组32例和可吸收螺钉组31例。于腓骨下段外侧做切口对骨折端予以复位,并利用钢板进行固定,并分别利用传统金属拉力钉和高分子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内固定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Baird-Jackson)和临床效果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可吸收螺钉组患者平均下地活动时间和内固定后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金属拉力钉组(P<0.05)。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Baird-Jackson)较固定前均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可吸收螺钉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金属拉力钉组(P<0.05)。内固定后随访12个月,金属拉力钉组有1例患者出现螺钉断裂,可吸收螺钉组未出现任何不良事件,2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等情况。结果证实,利用高分子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性不稳定踝关节骨折可以获得较之传统金属拉力钉更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不稳定骨折 内固定 临床研究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关节植入物 下胫腓联合 下胫腓联合分离 金属材料 金属拉力钉 骨钉 可吸收材料 高分子可吸收螺钉
下载PDF
四步正踝法治疗Ⅱ度以上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齐越峰 陈福林 +6 位作者 鲍树仁 李承环 赵兴玮 刘式明 陈文学 李晔 王芃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8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讨四步正踝手法复位治疗Ⅱ度以上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其复位机制。方法:自2005年至2008年治疗95例新鲜Ⅱ度以上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分手法组和手术组。其中手法组43例,男11例,女32例;平均年龄(44.95±12.65)岁... 目的:探讨四步正踝手法复位治疗Ⅱ度以上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其复位机制。方法:自2005年至2008年治疗95例新鲜Ⅱ度以上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分手法组和手术组。其中手法组43例,男11例,女32例;平均年龄(44.95±12.65)岁;骨折分度:Ⅱ度2例,Ⅲ度11例,Ⅳ度30例。手术组52例,男21例,女31例;平均年龄(39.96±13.28)岁;骨折分度:Ⅱ度6例,Ⅲ度18例,Ⅳ度28例。手法组采用四步正踝法闭合复位、硬纸夹板外固定;手术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治疗前后、治疗后2个月时通过X线片检查评估骨折对位情况;骨折治疗后6个月后通过Olerud-Molander评分系统评价疗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95例均获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手术组3例出现伤口并发症,手法组无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手法组,优19例,良20例,可4例;手术组,优30例,良20例,可2例。2组在骨折对位情况、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度骨折手术治疗疗效优于手法治疗(P<0.05)。结论:四步正踝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简便安全、疗效可靠,Ⅳ度骨折建议早期闭合复位,必要时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正骨手法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联合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的意义 被引量:83
16
作者 高武长 王英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55-1260,共6页
背景:踝关节骨折合并急性三角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类型,容易对踝关节解剖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关节不稳定,治疗不当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对于受损的三角韧带,是否需要修复临床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在踝... 背景:踝关节骨折合并急性三角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类型,容易对踝关节解剖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关节不稳定,治疗不当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对于受损的三角韧带,是否需要修复临床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在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踝关节骨折联合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后随访12个月,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的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重力应力X射线检查,测量患侧内踝间隙;并观察修复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治疗后3,6,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可见患者的踝关节AOFAS评分较治疗前增高,其中治疗后12个月的AOFA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重力应力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12个月患者患侧内踝间隙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术中患者均未出现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无感染出现。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等不良事件,但患者三角韧带损伤修复后出现部分踝关节功能受限。结果证实,对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韧带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关节植入物 三角韧带 韧带损伤 带线锚钉 内固定材料 修复
下载PDF
正骨手法配合三维骨科牵引固定架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7
作者 成永忠 赵继阳 +7 位作者 温建民 赵建勇 郭盛君 桑志成 常德有 闫安 王雷 张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40-42,共3页
目的:评价正骨手法配合三维骨科牵引111定架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2月-2011年1月通过正骨手法配合新型改良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病人22例,根据X线表现、患者主诉及AOFAS评分系统对惠足功能恢复进行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正骨手法配合三维骨科牵引111定架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2月-2011年1月通过正骨手法配合新型改良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病人22例,根据X线表现、患者主诉及AOFAS评分系统对惠足功能恢复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过10~25个月的随访,本组22例病人,其中优17例,良34例,一般2例;总优良率:90.9%。结论:正骨手法配合三维骨科牵引固定架治疗三踝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外固定架 正骨手法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结果对比 被引量:26
18
作者 张子安 吴新宝 王满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1-795,共5页
目的:对比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急诊收治并随访的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急诊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治疗... 目的:对比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急诊收治并随访的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急诊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伤口愈合、Baird-Jackson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进行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统计推断。结果: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9∽56岁,平均年龄为(37.48±12.39)岁。40例患者中,男性28例(70.00%),女性12例(30.00%);左踝18例(45.00%),右踝22例(55.00%);后脱位17例(42.50%),外侧脱位23例(57.50%),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和骨折分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5.0±34.1)min和(100.5±32.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6,P=0.609)。急诊手术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择期手术组(t=-5.862、t=-3.663,P〈0.001、P=0.001)。利用改良的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根据最后评分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急诊手术组中优13人(65.0%),良4人(20.0%),中3人(15.0%),差0人;择期手术组优11人(55.0%),良7人(35.0%),中2人(10.0%),差0人。总体优24人(60.0%),良11人(27.5%),中5人(12.5%),两组患者的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5,P=0.651)。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早期手术与择期手术治疗效果相比并无明显差异,但急诊手术可缩短住院天数,节省患者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科手术 选择性 骨折 脱位
下载PDF
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磁共振成像对踝关节骨折分型及术后并发症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明炯 那蓉 +2 位作者 邱芬芬 刘永萍 朱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41-1444,共4页
目的运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踝关节骨折进行准确地分型、分度,并探讨其对术后并发症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6月南昌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1例,行螺旋CT扫描,并运用图像后处理技... 目的运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踝关节骨折进行准确地分型、分度,并探讨其对术后并发症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6月南昌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1例,行螺旋CT扫描,并运用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MRI检查对其进行Lauge—Hansen分型、分度;对术后关节的修复情况参考Leeds的X线评估标准分类,预测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追踪结果。结果51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中,旋后(内翻)外旋型(SE)15例,旋前(外翻)外旋型(PE)9例,旋后内收型(sA)11例,旋前外展型(PA)7例,旋前背屈型(PD)9例。其中38例行手术治疗,按Leeds的x线评估标准,好20例,良13例,差5例。3例关节软骨明显损伤;2例关节间隙内异物清除不全。预测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为26.3%(10/38)。追踪观察12~18个月,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实际发生率为13.2%(5/38)。结论C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踝关节骨折的形态,MRI检查能明确显示韧带、关节软骨受损情况,两者结合能准确进行Lauge—Hansen分型、分度,指导临床制定完善的治疗计划,对术后关节修复的评估及预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恢复踝关节稳定性 被引量:24
20
作者 田勇 马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565-3570,共6页
背景: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容易发生漏诊及误诊,从而导致踝关节不稳、踝部慢性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近年来对三角韧带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发展,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理念和手术方法都有了... 背景: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容易发生漏诊及误诊,从而导致踝关节不稳、踝部慢性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近年来对三角韧带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发展,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理念和手术方法都有了进步和发展,但仍存在争议。目的:评价带线锚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利用带线锚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27例,对外踝、后踝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利用带线锚钉修复重建三角韧带,对于确定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采用1枚松质骨螺钉固定。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5个月,平均23个月;运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足踝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综合评估,优良率为74.1%,结果证实,利用带线锚钉可很好地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踝关节 骨折 植入物 骨植入物 三角韧带 急性 踝关节不稳定 内固定 下胫腓联合 带线锚钉 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