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Pedicels of Hemerocallis hybrida 被引量:1
1
作者 Guanglin PENG Xiuchen XIN +2 位作者 Yuanyuan CHE Zhifen ZHANG Shuyi SH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3期20-22,共3页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methods for pedicels of HemerocaUis hybrida. [ Method] Tender pedicels of dwarf H. hybrida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 sdect cal...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methods for pedicels of HemerocaUis hybrida. [ Method] Tender pedicels of dwarf H. hybrida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 sdect callus induction, subculture and rooting media for rapid propagation of H. hybrida.[ Result ] MS + 2.0 - 3.0 mg/L 6-BA + 0.2 - 0.3 mg/L NAA, MS + 1.0 - 2.0 mg/L 6-BA + 0.1 - 0.2 mg/L NAA, MS and 1/2MS + 0.2 mg/L NAA were the appropriate me- dium for callus induction, subculture and rooting, respectively. [ Conclusion] The in vitro culture and clustered seedling rooting technology used in this study a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rapid propagation of H. hybrida, which provide technieal reference for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of H. hybri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erocallis hybrida pedicel in vitro culture Rapid propagation
下载PDF
对辊式干辣椒脱帽装置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王方艳 李凤刚 +2 位作者 张鹏程 张良龙 王红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199,共9页
针对辣椒机械化脱帽存在的辣椒损伤大、辣椒蒂去除不净等问题,结合辣椒物理力学特性及机械化加工要求,设计了一种对辊式干辣椒脱帽装置。该装置关键部件包括滚筒、脱帽辊和筛网3部分,采用旋转滚筒和回转辊轴的方式实现辣椒脱帽。通过对... 针对辣椒机械化脱帽存在的辣椒损伤大、辣椒蒂去除不净等问题,结合辣椒物理力学特性及机械化加工要求,设计了一种对辊式干辣椒脱帽装置。该装置关键部件包括滚筒、脱帽辊和筛网3部分,采用旋转滚筒和回转辊轴的方式实现辣椒脱帽。通过对脱帽装置工作过程分析,确定了去除辣椒蒂的临界条件。借助辣椒受力及运动特征研究,确定了滚筒及脱帽辊的关键参数。滚筒直径为1.8 m、长度为6.0 m、转速为28.83 r/min,脱帽辊的直径为36.0 mm、间隙为0.5 mm、转速为134.21 r/min。通过对筛面利用系数分析,确定了筛分效率较高的方形筛网,且筛面利用系数为60.5%。通过Design-Expert 12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明确了滚筒转速、脱帽辊转速对损伤率、脱净率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较优参数组合,为辣椒机械化加工技术及装备研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损伤率为0.6%,脱净率为98.8%,符合行业标准且满足辣椒机械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辣椒 对辊式 脱帽辊 筛网
下载PDF
青海产区主要枸杞品种果实发育规律及采摘力学的比较
3
作者 肖子菲 李建领 +1 位作者 龙启辰 王占林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1,308,共10页
【目的】筛选适合青海产区种植和机械化采收的优良枸杞品种,为采摘机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和青杞1号作为试验材料,于不同发育时期调查其果实横纵径、鲜果百粒质量和投影面积,测定青果期和熟果期的果柄... 【目的】筛选适合青海产区种植和机械化采收的优良枸杞品种,为采摘机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和青杞1号作为试验材料,于不同发育时期调查其果实横纵径、鲜果百粒质量和投影面积,测定青果期和熟果期的果柄结合力、果梗结合力及横纵径抗压指数,分析枸杞果实形态指标动态发育与采摘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明确影响采摘力学指标的关键形态因子。【结果】不同品种枸杞的果实横纵径、鲜果百粒质量和投影面积均呈“S”形增长,花后4~8 d和28~36 d生长迅速,花后8~28 d及36~40 d(熟果期)生长缓慢。成熟后,宁杞7号果实横径、鲜果百粒质量、投影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枸杞的青果果柄结合力均显著高于熟果,两者90%区间无重合;青果期,宁杞5号果柄结合力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其余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熟果期,不同品种果柄结合力无显著差异。枸杞青果果梗结合力与熟果果梗结合力90%区间存在重合,除宁杞7号外,不同枸杞品种青果果梗结合力显著低于熟果;宁杞5号青果和熟果果柄结合力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其余品种无显著差异。宁杞7号横径抗压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但纵径抗压指数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枸杞果实的果柄结合力与果实横纵径、投影面积和鲜果百粒质量显著负相关,横径抗压指数与果实横径、鲜果百粒质量显著正相关。【结论】4个枸杞品种中宁杞7号果实形态及采摘性状优于其他品种,是适于青海产区种植和便于机械化采收的优良枸杞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果实发育 果柄结合力 果梗结合力 抗压指数
下载PDF
三七不同部位及果梗中皂苷的研究
4
作者 白云 张宏 +3 位作者 张鑫月 李明珠 祁佳佳 王先友 《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39-243,共5页
比较三七不同部位(剪口、须根、主根、茎叶、果梗和花)中皂苷组成的差异。以HPLC方法,测定了果梗中Rb_(3)、Fp_(2)、Fc和Rd四种成分的含量;判断了三七不同部位中皂苷类成分的异同。用Agilent HC-C_(18)色谱柱(4.6×250 mm,5μm)分离... 比较三七不同部位(剪口、须根、主根、茎叶、果梗和花)中皂苷组成的差异。以HPLC方法,测定了果梗中Rb_(3)、Fp_(2)、Fc和Rd四种成分的含量;判断了三七不同部位中皂苷类成分的异同。用Agilent HC-C_(18)色谱柱(4.6×250 mm,5μm)分离;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发现三七地下部位中含有较多的三醇型皂甙,地上部位含有较多的二醇型皂甙。人参皂苷Rd、Rb_(3)和三七皂苷Fc、Fp_(2)在0.2~2.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果梗中Rb_(3)、Fp_(2)、Fc和Rd的含量分别为1.4%、0.68%、0.71%和0.31%。三七地上部位与地下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果梗、茎叶和花中皂甙成分极其相似,可以初步认为果梗能够代替茎叶提取皂苷。首次对果梗中Rb_(3)、Fp_(2)和Rd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且本实验建立的HPLC方法,为果梗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和灵敏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果梗 皂苷含量 不同药用部位成分差异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外源GA对夏黑葡萄果梗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张坤 郝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08-117,共10页
利用赤霉素(GA)蘸穗处理葡萄是促进果实膨大的重要途径,研究葡萄膨大期间,外源GA诱导的葡萄果穗花梗器官代谢生理变化,可为科学解释GA处理后花梗与果实的协同发育机制提供依据。以夏黑葡萄为材料,在葡萄盛花期(FFS)分别用15、0 mg/L GA... 利用赤霉素(GA)蘸穗处理葡萄是促进果实膨大的重要途径,研究葡萄膨大期间,外源GA诱导的葡萄果穗花梗器官代谢生理变化,可为科学解释GA处理后花梗与果实的协同发育机制提供依据。以夏黑葡萄为材料,在葡萄盛花期(FFS)分别用15、0 mg/L GA蘸穗处理果实,在处理后的第7天(FFS15-1、FFS0-1)、第20天(FFS15-2、FFS0-2)采样2次;于果实膨大期(FES)在前期的处理基础上再用25 mg/L GA进行第2次处理,并于处理后第7天采样(FES25),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检测、鉴定、筛选、注释差异代谢物(SDM)和被富集的代谢途径(MPSE)。结果表明,FFS15-1与FFS0-1相比,出现54种差异代谢物,且上调的SDMs有31种,多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4-coumaric acid参与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途径,可加剧木质素的积累;下调的SDMs有23种,主要为氨基酸类,且参与aminoacyl tRNA biosynthesis途径,有利于氮素转运。FFS15-2与FFS0-2相比,上调的SDMs有42种,多与氮素转运、转化有关,表明该时期葡萄对氮素需求强烈。FES25与FFS0-2相比,出现33种SDMs,其中,Indole-3-acrylic acid、Indole-4-carboxaldehyde显著上调,主要起生长调节作用,可能是外源GA处理花梗后的核心代谢产物,直接促进果实膨大和坐果;而FES25与FFS15-2相比,仅产生9个SDM,表明二者间的代谢特征相似,但Trigonelline和(15Z)-9,12,13-Trihydroxy-15-octadecenoic acid显著下调,可缩短细胞周期,加速花梗细胞分裂促进生长。葡萄开花后期至膨大初期,用GA蘸穗处理后,果粒迅速膨大,代谢物Indole-3-acrylic acid、Indole-4-carboxaldehyde运输至果实后有助于提高坐果率,代谢物Trigonelline和(15Z)-9,12,13-Trihydroxy-15-octadecenoic acid显著下调可加速器官发育,这与此期果实膨大需求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花梗 外源赤霉素 差异代谢物 液相色谱-质谱 代谢途径 协同代谢机制 果实膨大
下载PDF
蝴蝶兰‘郑农红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6
作者 杨录军 王世尧 +6 位作者 张果 冯建 杨书才 蒋拴丽 王瑞华 赵玉安 王俊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
为筛选一套简便高效的‘郑农红玉’蝴蝶兰良种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满足市场的规模化生产需求,以蝴蝶兰新品种‘郑农红玉’的花梗腋芽为外植体,依次进行腋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壮苗和生根培养,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有机添加物... 为筛选一套简便高效的‘郑农红玉’蝴蝶兰良种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满足市场的规模化生产需求,以蝴蝶兰新品种‘郑农红玉’的花梗腋芽为外植体,依次进行腋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壮苗和生根培养,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有机添加物等影响因素分别设为3个处理进行正交试验,以此探寻适宜不同生长阶段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郑农红玉’腋芽在“花宝1号”2g/L+“善存”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1颗/L+肌醇125mg/L+6-BA 5.0mg/L+IBA 0.5mg/L+土豆泥1000g/L+蔗糖25g/L的培养基上诱导效果较好;切掉顶芽的芽苗在“花宝1号”2g/L+“善存”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1颗/L+肌醇125mg/L+6-BA 2.5mg/L+IBA0.5mg/L+土豆泥1000g/L+蔗糖20g/L的培养基上增殖倍数达到4倍;增殖苗在壮苗培养基“花宝1号”2g/L+“善存”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1颗/L+肌醇125mg/L+IBA 0.5mg/L+NAA0.7mg/L+土豆泥1000g/L+蔗糖25g/L中能达到整齐一致;无根苗在“花宝1号”2g/L+“善存”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1颗/L+肌醇125mg/L+IBA 0.5mg/L+香蕉泥60g/L+土豆泥60g/L+AC 1g/L+蔗糖20g/L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规模化快繁蝴蝶兰‘郑农红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郑农红玉’ 花梗腋芽 组培快繁
下载PDF
吉林省东部冷凉区早熟春玉米苞叶脱水性状分析
7
作者 刘胜群 刘升芹 +3 位作者 马悦 刘禹泽 李政 蹇述莲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3期283-292,共10页
玉米苞叶性状影响果穗含水率。为了探究吉林省东部冷凉区早熟春玉米苞叶性状及其与果穗柄和果穗含水率的关系,以6个早熟春玉米品种(龙垦5号、北种玉1号、丰垦008、先达203、合玉25和龙垦9号)为材料,分析苞叶层数、厚度、干重、含水率和... 玉米苞叶性状影响果穗含水率。为了探究吉林省东部冷凉区早熟春玉米苞叶性状及其与果穗柄和果穗含水率的关系,以6个早熟春玉米品种(龙垦5号、北种玉1号、丰垦008、先达203、合玉25和龙垦9号)为材料,分析苞叶层数、厚度、干重、含水率和脱水速率及其与果穗柄、果穗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苞叶干重、苞叶层数和苞叶厚度存在品种差异。玉米苞叶、果穗柄、果穗的含水率不同,苞叶、果穗柄和果穗在前期含水率最高,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苞叶含水率下降。与苞叶相比,果穗柄含水率在吐丝后(DAS)50天之内下降幅度较小,一直维持在79%以上。DAS 51~57天,其含水率降幅较大;果穗含水率从吐丝开始至生育后期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显示,玉米苞叶干重和果穗柄干重、果穗柄含水率和果穗含水率、果穗含水率和苞叶含水率、果穗柄含水率和苞叶含水率、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和苞叶DAS 51~57的脱水速率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果穗干重和苞叶干重、苞叶层数和果穗柄DAS 30~43的脱水速率、穗基部苞叶厚度和果穗柄DAS 30~43的脱水速率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果穗柄干重和果穗干重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苞叶性状 籽粒机收 果穗柄 脱水率
下载PDF
枳椇果梗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旭东 张玉超 +4 位作者 朱思洁 宋亚 张智淮 陈光祥 姜斯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0-237,共8页
为获得枳椇果梗多糖,并进一步评价其自由基清除及抑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脂质、DNA)氧化的能力。以枳椇果梗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优化枳椇果梗多糖热水提取工艺条件;对所提多糖清除DPPH、ABTS+自由... 为获得枳椇果梗多糖,并进一步评价其自由基清除及抑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脂质、DNA)氧化的能力。以枳椇果梗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优化枳椇果梗多糖热水提取工艺条件;对所提多糖清除DPPH、ABTS+自由基能力进行测定;并利用Cu^(2+)/H_(2)O_(2)、FeSO_(4)、APPH分别诱导牛血清蛋白、亚油酸、鲱鱼精子DNA氧化,构建体外蛋白质、脂质、DNA氧化模型,对所提多糖体外抑制生物大分子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醇沉体积分数对枳椇果梗多糖的得率有显著性(P<0.05)的影响,最佳的热水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 g/mL,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1 h,醇沉体积分数80%,此时多糖得率为3.06%±0.181%;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所提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和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抑制效果也逐渐提高,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IC_(50)分别为1.687、1.824 mg/mL,对牛血清蛋白羰基化、亚油酸过氧化和鲱鱼精子DNA氧化抑制IC_(50)分别为:13.84、10.88、74.70 mg/mL。研究结果可为枳椇果梗多糖的提取及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 果梗多糖 提取工艺 生物大分子 氧化抑制
下载PDF
芡茎多糖通过诱导CD4^(+)T、CD8^(+)T和NK细胞的浸润促进小鼠肺癌LLC细胞凋亡 被引量:1
9
作者 闵翼 张曦尧 +3 位作者 向东阳 陈璟 吕志阳 单鑫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7-644,共8页
目的探究芡茎多糖(EFPP)对肺癌LLC细胞异位移植瘤模型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芡茎多糖低、高剂量组(100、200 mg·kg^(-1))、5-氟脲嘧啶组(5-Fu 20 mg·kg^(-1)),每组10只;建... 目的探究芡茎多糖(EFPP)对肺癌LLC细胞异位移植瘤模型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芡茎多糖低、高剂量组(100、200 mg·kg^(-1))、5-氟脲嘧啶组(5-Fu 20 mg·kg^(-1)),每组10只;建立异位移植瘤模型后,空白对照组灌胃PBS,每日1次,给药组灌胃芡茎多糖,每日1次,阳性药3 d注射1次,总共给药15 d,最后1次给药第2天处死全部小鼠。取各组肿瘤样品,称量体积与瘤质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流式细胞术、TUNEL凋亡染色以及Western blot法对芡茎多糖进行药效学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芡茎多糖可以抑制LLC细胞的体内增殖,增加CD3^(+)CD4^(+)T、CD3^(+)CD8^(+)T和CD3-NK1.1^(+)细胞水平。同时,芡茎多糖上调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表达,下调β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的表达。结论芡茎多糖可以通过增加淋巴细胞亚群的浸润,诱导Caspase3凋亡通路开启,从而促进LLC细胞凋亡,为芡茎多糖抗肿瘤提供科学依据,亦为芡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茎多糖 CD4^(+)T细胞 CD8^(+)T细胞 NK细胞 Caspase3 凋亡通路
下载PDF
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差异及其对籽粒脱水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李璐璐 明博 +3 位作者 谢瑞芝 王克如 侯鹏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55-1867,共13页
【目的】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快、收获期含水率低是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基本要求。穗部性状是玉米遗传基础的直观表现,与籽粒脱水有较紧密的联系,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影响籽粒脱水速率的关键指标,对于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选育和筛选具... 【目的】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快、收获期含水率低是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基本要求。穗部性状是玉米遗传基础的直观表现,与籽粒脱水有较紧密的联系,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影响籽粒脱水速率的关键指标,对于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选育和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黄淮海夏玉米区当前主推的22个品种为研究对象,按苞叶、籽粒、穗轴和穗柄等部位将穗部性状分为41个指标参数,于2015—2016年进行连续观测,并与衡量籽粒脱水快慢的5个参数(生理成熟前籽粒脱水速率、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籽粒总脱水速率、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1个穗部指标在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部分指标与籽粒脱水特征密切相关。苞叶长度与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显著负相关,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显著正相关;"苞叶长度/果穗长度"与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显著负相关;果穗夹角与籽粒总脱水速率显著正相关;穗轴生理成熟期含水率与籽粒生理成熟期、收获期含水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穗粒数与生理成熟前籽粒脱水速率、总脱水速率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的负相关关系;"果穗长度/行粒数"与籽粒生理成熟前、后和总脱水速率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生理成熟期百粒干重与籽粒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穗部其他性状与籽粒脱水速率、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黄淮海区域现有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差异较大,苞叶短、穗轴生理成熟期含水率低、果穗夹角大、穗粒数少、籽粒小等穗部特征有利于籽粒脱水,可为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筛选和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脱水 苞叶 籽粒 穗轴 穗柄
下载PDF
玉米籽粒小穗柄维管束发育状况与籽粒败育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凤路 崔彦宏 +4 位作者 王志敏 赵明 王树安 赵久然 郭景伦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典型的顶端败育与正常类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对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发育动态及籽粒小穗柄维管束截面积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认为:败育籽粒在其发育早期粒重就不及正常籽粒,约在授粉后8~12d(8~12DAA)停止发育转向衰退... 以典型的顶端败育与正常类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对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发育动态及籽粒小穗柄维管束截面积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认为:败育籽粒在其发育早期粒重就不及正常籽粒,约在授粉后8~12d(8~12DAA)停止发育转向衰退。对小穗柄维管束进行解剖观察发现,败育籽粒小穗柄维管系统发育较差,其维管束截面积明显小于中部正常籽粒。在败育完成后其小穗柄截面积仍有一定程度的扩大。败育籽粒早期蔗糖及淀粉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籽粒。由此可见:顶端籽粒的败育并非主要源于输导系统发育不良,而与其较低的库活性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发育 小穗柄 籽粒 败育
下载PDF
二级脾蒂离断法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汉宁 向国安 +5 位作者 陈开运 马周和 高鹏 肖金丰 肖方联 谭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9期691-692,共2页
目的探讨二级脾蒂离断法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05年12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21例,脾囊肿1例,采用4孔法,无... 目的探讨二级脾蒂离断法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05年12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21例,脾囊肿1例,采用4孔法,无损伤钳靠近脾脏夹住脾结肠韧带并抬起脾脏,分离、切断脾周韧带。无损伤钳在距脾门3~5cm处钳夹脾蒂,以控制术中出血。超声刀切开脾蒂浆膜,自下而上沿脾脏逐支分离脾动、静脉的二级分支,Hem-o-lok结扎夹结扎2道,在两结扎夹之间用超声刀离断,切除脾脏。自扩大的trocar切口在自制的标本袋内搅碎脾脏并取出。结果22例均完成LS,手术时间75~180min,平均117min;术中出血量20~280ml,平均87ml。术后1~2d恢复饮食并下地活动。术后住院5~11d,平均5.6d。1例切口皮下血肿,1例皮下气肿。22例随访1.5~52个月,平均19.3月,无并发症。结论二级脾蒂离断法行LS,安全可靠,无须切割闭合器,手术费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术 脾蒂
下载PDF
无核白葡萄果柄结构与落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陈发河 于新 +1 位作者 张维一 谭敦炎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44-48,共5页
无核白葡萄果实采后落粒可分为果柄断落、湿落和干落三种类型 ,以干落为主。果柄上分布大量的皮孔 ,采后失水干萎速度快 ,因此 。
关键词 果柄结构 采用落粒 无核白葡萄 贮藏保鲜
下载PDF
不同生境对蝴蝶花花部与果实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永健 方兴 钟章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628-4635,共8页
通过对毛竹林(Bamboo forest,BF)与林缘旷地(Open area of forest edge,OAFE)两类生境蝴蝶花自然种群花部与果实(种子)特征及降雨干扰影响的研究,探讨不同生境中蝴蝶花花部特征适应性及有性各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1)竹林生境相对于林... 通过对毛竹林(Bamboo forest,BF)与林缘旷地(Open area of forest edge,OAFE)两类生境蝴蝶花自然种群花部与果实(种子)特征及降雨干扰影响的研究,探讨不同生境中蝴蝶花花部特征适应性及有性各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1)竹林生境相对于林缘旷地生境,蝴蝶花单花花冠的长、宽较大,子房、花部(除花柄)及单花总生物量较小,比花柄长较大;两类生境蝴蝶花花柄生物量与子房生物量呈正相关(P<0.05),协方差分析表明,两类生境该直线回归的总体斜率间(F=18.420,P<0.001)及总体截距间(F=3791.7,P<0.001)均具有显著差异,竹林生境花柄生物量随子房生物量增大而增大的程度更强。竹林生境的蝴蝶花侧花花冠长与宽最高,竹林生境顶花次之,林缘旷地顶花与林缘旷地侧花最低;花部(除花柄)与全花重都表现为林缘旷地侧花最高,林缘旷地顶花次之,竹林侧花与竹林顶花最低。比花柄长随竹林侧花与竹林顶花-林缘旷地侧花-林缘旷地顶花依次降低;竹林顶花的花柄比率最高,竹林侧花与林缘旷地侧花最低。(2)林缘旷地生境中蝴蝶花的每花序花数、花序结果百分率、单花结果百分率、每结果花序果实数、每结果花序果实重与种子重及花期内每花序掉落花数都高于竹林生境。(3)林缘旷地生境大雨干扰的4个时段花朵掉落数显著高于竹林环境(P<0.01)。不同生境花部形态结构特征表明其自身的生境适应性,林缘旷地生境蝴蝶花为抵御干扰及为获得有性繁殖成功,有性组分的投入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花 侧花 花柄 降雨干扰 座果率
下载PDF
基于机器人采摘的柑橘果柄切割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燕 蒋志林 +4 位作者 李嘉威 邹湘军 彭红星 王佳盛 刘威威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150,共4页
为了给柑橘采摘机器人切割装置设计提供依据,根据采摘时被切割果柄弯曲的工作状态,设计了果柄切割夹持试验架,对柑橘果柄进行了不同切割条件的切割试验。结果表明:切割过程中,柑橘果柄发生弯曲,随着滑切角增大,果柄产生的起始裂纹从外... 为了给柑橘采摘机器人切割装置设计提供依据,根据采摘时被切割果柄弯曲的工作状态,设计了果柄切割夹持试验架,对柑橘果柄进行了不同切割条件的切割试验。结果表明:切割过程中,柑橘果柄发生弯曲,随着滑切角增大,果柄产生的起始裂纹从外侧转移到内侧,同时果柄切口更光滑;切割速度、刀具形式和滑切角均显著影响柑橘果柄的切割力学参数;随着切割速度的增大,峰值切割力、切割功率和切割位移均先快速减小,然后缓慢减小;随着滑切角的增大,峰值切割力减小,但切割位移先减少后增大;当滑切角为0°时,相比平刀和齿刀,弧刀对柑橘果柄的峰值切割力和切割位移最少;采用平刀切割,滑切角不应太大,以免切割位移过大,降低采摘速度;使用齿刀切割,滑切角应大于30°,不但峰值切割力大大减小,而且切割位移增加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柑橘果柄 切割试验 力学特性 切割速度 刀具形式 滑切角
下载PDF
瓜叶菊花梗和花托的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于晓英 卢向阳 +3 位作者 龙岳林 何少波 任向丽 李向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9-401,共3页
为建立瓜叶菊愈伤组织再生体系,以瓜叶菊花梗、花托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研究.结果表明:1)在MS+2,4-D2mg/L+NAA0.1mg/L,3/4MS+2,4-D2mg/L+6-BA1mg/L+NAA0.1mg/L,3/4MS+6-BA2mg/L+NAA0.1mg/L培养基上花梗、花托的出愈率可达1... 为建立瓜叶菊愈伤组织再生体系,以瓜叶菊花梗、花托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研究.结果表明:1)在MS+2,4-D2mg/L+NAA0.1mg/L,3/4MS+2,4-D2mg/L+6-BA1mg/L+NAA0.1mg/L,3/4MS+6-BA2mg/L+NAA0.1mg/L培养基上花梗、花托的出愈率可达100%,但在3/4MS+6-BA1mg/L+NAA0.1mg/L,3/4MS+6-BA1mg/L培养基上花梗的出愈率不及花托;2)3/4MS无激素培养基对花托愈伤组织芽的分化较好,诱导率可达95%,3/4MS+6-BA1mg/L培养基对花梗愈伤组织芽的分化较好,诱导率为90%;3)再生苗在1/2MS+IBA0.2mg/L培养基中生根完成植株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叶菊 花梗 花托 离体培养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银耳结缔多糖提取工艺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师萱 程晓庆 +4 位作者 杨勇 谭红军 梁旭明 石文娟 苏智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7-301,318,共6页
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Box-Benhnken实验设计对银耳结缔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所得粗多糖初步纯化后进行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银耳结缔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2℃,提取时间4.2 h,液料比41∶1(m L/g),多糖提... 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Box-Benhnken实验设计对银耳结缔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所得粗多糖初步纯化后进行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银耳结缔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2℃,提取时间4.2 h,液料比41∶1(m L/g),多糖提取得率为(23.41±0.92)mg/g,与预测值相对误差较小(1.07%)。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银耳结缔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能力呈浓度-效应关系,其在三种体系中的EC50值分别是6.59、4.04和4.94 mg/m L,说明银耳结缔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结缔 多糖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建立脊柱侧凸动物模型的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国权 张永刚 +3 位作者 王岩 张雪松 张如意 张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60-463,共4页
目的:通过影像学观察,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建立脊柱侧凸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4只5~8周龄雌性山羊,采用T6~L2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右侧T8~T12肋骨部分切除的方法建立脊柱侧凸模型,建模时间8周。术前、术后均... 目的:通过影像学观察,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建立脊柱侧凸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4只5~8周龄雌性山羊,采用T6~L2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右侧T8~T12肋骨部分切除的方法建立脊柱侧凸模型,建模时间8周。术前、术后均摄后前位及侧位X线片,术后每4周拍照一次,观察山羊脊柱弯曲在生长过程中的演变特点。将已建立脊柱侧凸模型的山羊单纯取出后路内固定,不治疗,继续观察8周后随机抽取2只山羊进行CT三维重建,观察该侧凸模型的三维结构特点。结果:共有12只山羊成功建立了脊柱侧凸模型。术后即刻Cobb角平均29.0°(23.0°~38.0°),术后4周时Cobb角平均36.8°(27.0°~48.0°),脊柱轻微旋转;术后8周时Cobb角平均43.0°(36.0°~58.0°),脊柱出现明显旋转。CT三维重建示弯曲内脊柱前后结构完整,没有任何融合迹象。CT冠状面显示椎管内脊髓信号正常,椎体出现明显楔形变,主弯内椎体突向右侧胸廓。CT横断面示胸廓两侧不对称,主弯内椎体明显旋转。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不对称内固定建立的脊柱侧凸模型是一个三维骨性畸形模型,其结构特点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 脊柱侧凸 椎弓根钉 山羊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带血管蒂肝圆韧带瓣转位修复胆管缺损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2
19
作者 应大君 何光篪 +6 位作者 张正治 李明华 蔡景修 王敖川 周永碧 杨彤翰 柳风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7-88,共2页
观察30例成人肝圆韧带标本,肝圆韧带呈纤维条索样,内含少许不规则残腔。肝圆韧带的血液供养主要来自肝右动脉的分支及伴行的附脐静脉。由于肝圆韧带近端紧邻胆管,远端易于游离,提出了带血管蒂的肝圆韧带瓣作为自体生物材料来修复肝外胆... 观察30例成人肝圆韧带标本,肝圆韧带呈纤维条索样,内含少许不规则残腔。肝圆韧带的血液供养主要来自肝右动脉的分支及伴行的附脐静脉。由于肝圆韧带近端紧邻胆管,远端易于游离,提出了带血管蒂的肝圆韧带瓣作为自体生物材料来修复肝外胆管的缺损,并讨论了该术式有关的应用解剖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瓣 肝圆韧带 胆管缺损
下载PDF
带蒂组织瓣在上肢火器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于杰 何阿玲 +3 位作者 钟桂午 陈媛 范少地 闫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6-327,共2页
目的 探讨带蒂组织瓣修复火器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1992年 5月~ 2 0 0 0年 10月 ,对 2 1例上肢火器伤患者采用带血管神经蒂组织瓣移位进行修复 ,并行临床观察。受伤部位上臂 11例 ,前臂 7例 ,手部 3例 ;创面1.0 cm× 0 .5 cm~... 目的 探讨带蒂组织瓣修复火器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1992年 5月~ 2 0 0 0年 10月 ,对 2 1例上肢火器伤患者采用带血管神经蒂组织瓣移位进行修复 ,并行临床观察。受伤部位上臂 11例 ,前臂 7例 ,手部 3例 ;创面1.0 cm× 0 .5 cm~ 8.0 cm× 6 .5 cm;受伤时间 30分钟~ 8小时 ,平均 3小时 30分钟。 结果 术后经 3个月~ 2年随访19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 ,外观满意 ,功能恢复好。2例坏死 ,经换药植皮后痊愈。 结论 采用带蒂组织瓣修复火器伤 ,可早期闭合创面 ,缩短治疗时间 ,避免二次手术 ,降低了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火器伤 修复 带蒂组织瓣 临床应用 手术方法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