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lger—Hu■t氏白细胞异常一家3例报告
1
作者 陈永 李志民 +1 位作者 赖敏英 孙丽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85年第6期48-49,2,共3页
Pelger——Hu■t 氏白细胞异常是白细胞的一种家族性异常,这种异常主要表现在中性粒细胞的核分叶减少,核形态异常及核染色质较正常粗糙聚集,其他白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于1973年12月发现一家庭中3例。
关键词 白细胞异常 HU pelger
下载PDF
一个Pelger-Huёt异常家系的LBR基因突变分析
2
作者 罗晓成 徐琴 +5 位作者 黄凌 杨楠楠 李媛媛 曾强武 安邦权 黄盛文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905-909,共5页
目的 确定1个白细胞Pelger-Huёt异常(Pelger-Huёt anomaly,PHA)家系LBR基因的突变类型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 提取该家系成员及正常对照的基因组DNA,针对LBR基因的14个外显子分别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先将家系先证者和1名正常者的... 目的 确定1个白细胞Pelger-Huёt异常(Pelger-Huёt anomaly,PHA)家系LBR基因的突变类型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 提取该家系成员及正常对照的基因组DNA,针对LBR基因的14个外显子分别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先将家系先证者和1名正常者的扩增产物进行Sanger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所提供的LBR基因参考序列进行比对,筛选出突变位点.对家系其他成员及10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相应突变位点验证.应用PolyPhen-2和SIFT软件预测突变位点对蛋白功能的影响,并用SWISS-MODEL软件对蛋白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 PHA家系3例患者的LBR基因第8外显子上携带有c.893G>A突变,导致第298位氨基酸由甘氨酸替换为谷氨酸(p.Gly 298 Glu).该突变位点在家系其他成员和100名正常对照未发现.该突变的蛋白功能预测均为有害,分子模拟显示突变后LBR蛋白的三维构象发生改变.结论 LBR基因c.893 G>A(p.Gly 298 Glu)突变导致该家系白细胞Pelger-Huёt异常.该突变在国际上未见报道,丰富了LBR基因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lger-Huёt异常 LBR基因 外显子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病态表现对MDS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可杰 白春洋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50-50,共1页
本文对3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病态表现作了观察,并设对照组进行分型,结果发现对无颗粒中性粒细胞及Pelger样中性粒细胞作定量分析,有助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若对二者进行综合分析,特异性更强,
关键词 MDS 无颗粒中性粒细胞 pelger样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NBAS基因缺陷症一家系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非霏 崔冬 +4 位作者 胡宇慧 陈哲晖 陈黎 廖建湘 陈淑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NBAS基因缺陷症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一家系2例NBAS基因缺陷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先证者为14岁6月龄男性患儿,其妹妹7岁11月龄,2例患儿均有早老面容、视神经萎缩、色盲、身材矮小、肝功能异常等。血涂片均... 目的探讨NBAS基因缺陷症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一家系2例NBAS基因缺陷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先证者为14岁6月龄男性患儿,其妹妹7岁11月龄,2例患儿均有早老面容、视神经萎缩、色盲、身材矮小、肝功能异常等。血涂片均有Pelger-Huët细胞。基因检测示2例患儿均存在NBAS基因变异c.5752A>C和c.1599+1G>C,分别来自其父母。其中c.5752A>C变异已有文献报道,c.1599+1G>C变异为新剪切突变。随着年龄增长,未经特殊治疗,兄妹的肝功能均有明显好转。结论NBAS基因缺陷症主要累及视神经、肝脏、骨骼等,确诊需依靠基因检测,目前无特异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AS基因 早老面容 视神经萎缩 急性肝衰竭 pelger-Huët细胞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发育异常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5
作者 李佳 《陕西医学检验》 2001年第2期42-43,共2页
通过检测 2 9例 MDS患者外周血 (PB)和骨髓 (BM)标本 ,检测 39例正常人及 48例与 MDS有鉴别意义的其它疾病患者的 PB标本。结果显示 :MDS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颗粒积分 (G- score) ,Pelger畸形所占百分率 (PP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 通过检测 2 9例 MDS患者外周血 (PB)和骨髓 (BM)标本 ,检测 39例正常人及 48例与 MDS有鉴别意义的其它疾病患者的 PB标本。结果显示 :MDS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颗粒积分 (G- score) ,Pelger畸形所占百分率 (PP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0 1 )。MDS组 PB、BM的 G- score、PPP有显著相关性。MDS组 PB G- score、PPP与骨髓粒系和总的病态造血程度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外周血 G- score和PPP间接反映了骨髓病态造血的程度 ,在 MDS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性粒细胞 pelger畸形 诊断
下载PDF
肢根型骨发育不良1例胎儿的遗传学分析
6
作者 丁杨 王挺 向菁菁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844-848,共5页
目的探讨1例肢根型骨发育不良(SD)胎儿的临床表型并分析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引产的1例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胎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同时对... 目的探讨1例肢根型骨发育不良(SD)胎儿的临床表型并分析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引产的1例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胎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同时对其父母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胎儿胸廓偏小、四肢短小,考虑为SD。测序发现其存在LBR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分别为母源性的c.1757G>A(p.Arg586His)以及父源性的c.1687+1G>A。胎儿父亲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存在Pelger-Huёt异常,其母亲中性粒细胞分叶正常。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c.1757G>A(p.Arg586His)被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M3_Strong+PM2_Supporting+PP3),c.1687+1G>A亦被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VS1-Moderate+PM3+PM2-Supporting+PP4)。结论LBR基因的c.1687+1G>A和c.1757G>A(p.Arg586His)复合杂合变异考虑为该SD胎儿表现为胸廓偏小、四肢短小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根型骨发育不良 LBR基因 pelger-Huёt异常 全外显子组测序 胎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