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sorectal excision: Surgical anatomy of the rectum, mesorectum, and pelvic fascia and nerve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被引量:1
1
作者 Mahmoud N Kulaylat 《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Procedures》 2015年第1期27-40,共14页
Biologic behavior and management of rectal cancer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of colon cancer. The surgical treatment is challenging since the rectum has dual arterial blood supply and venous drainage, extensive ly... Biologic behavior and management of rectal cancer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of colon cancer. The surgical treatment is challenging since the rectum has dual arterial blood supply and venous drainage, extensive lymphatic drainage and is located in a bony pelvic in close proximity to urogenital and neurovascular structures that are invested with intricate fascial covering. The rectum is encased byfatty lymphovascular tissue(mesorectum) that is surrounded by perirectal fascia that act as barrier to the spread of the cancer and constitute the surgical circumferential margin.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 is influenced by tumor-related factors and adequacy of the resection. Local recurrence is associated with incomplete excision of circumferential margin, violation of perirectal fascia, transmesorectal dissection, presence of isolated deposits in the mesorectum and tumor in regional lymph nodes and incomplete lymph node clearance. Hence to eradicate the primary rectal tumor and control regional disease, the rectum, first area of lymph node drainage and surrounding tissue must be completely excised while maintaining an intact fascial envelope around the rectum and preserving surrounding structures. This is achieved with extrafascial dissection and removal of the entire mesorectum including the portion distal to the tumor(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within its enveloping fascia as an intact unit.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is the standard of care surgical treatment of mid and low rectal cancer and can be performed in conjunction with low anterior resection,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and extraregional dissection. To accomplish such a resection, thorough knowledge of the surgical anatomy of the rectum and pelvic structures and fascial planes is param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RECTUM pelvic fascia Mesorectal EXCISION
下载PDF
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根生 李青 +5 位作者 邹胜菊 许冬娣 汪丹 陈早琴 许红玲 高传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92-195,200,共5页
目的分析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6例阴道顶端脱垂患者,研究组58例予以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对... 目的分析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6例阴道顶端脱垂患者,研究组58例予以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对照组58例予以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术前及术后1年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表(PFDI-20)、性功能问卷表(PISQ-12)评分、POP-Q各项指标测量结果、以及并发症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较对照组长,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PFDI-20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ISQ-12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Q各项指标测量结果提示2组手术前后最具代表性的C点及D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手术前后POP-Q各项指标测量结果比较,Ap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手术时间虽然延长,但可更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性生活更加满意,并且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前后壁修补 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 盆腔器官脱垂
下载PDF
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研究
3
作者 何为 仇雅晨 +3 位作者 杨颖 王青元 邹俊驰 王文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因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53例行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ISFF)作为研究组(ISFF组),71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作为... 目的探讨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因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53例行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ISFF)作为研究组(ISFF组),71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作为对照组(SSLF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分期法(POP-Q)客观评价手术疗效,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和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得分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ISFF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少于SS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客观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12~41个月),ISFF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77%,主观满意度为96.23%,SSLF组复发3例,失访2例,复发率4.34%,主观满意度为95.65%。SSLF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直径约5 cm盆腔血肿,予以止血等对症处理后血肿消失。两组均无脏器损伤及输血的患者。结论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术式,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棘筋膜固定术 骶棘韧带固定术 盆腔器官脱垂 脱垂生活质量问卷 妇科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肌筋膜指法放松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郑冰心 邓翠艳 彭显秀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肌筋膜指法放松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206例MP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3)与试验组(n=103),其中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试... 目的探讨肌筋膜指法放松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206例MP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3)与试验组(n=103),其中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肌筋膜指法放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盆底表面肌电(Glazer)评估、疼痛程度以及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前静息、后静息变异系数及静息电位较治疗前下降,快速收缩、耐力收缩数据较治疗前上升,试验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持续收缩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下降,FSFI评分上升,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PPS患者采用肌筋膜指法放松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与盆底肌力,缓解疼痛,改善性生活质量,可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神经肌肉电刺激 肌筋膜 手法按摩
下载PDF
腹腔镜下自体筋膜修复术治疗DeLanceyⅠ和Ⅱ水平盆腔脏器脱垂的近期效果
5
作者 刘西鹏 丁明德 +4 位作者 张辉 张毅芳 李瑞雪 张维福 刘光海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491-2494,共4页
目的评估改良腹腔镜下自体筋膜修复术治疗DeLancey I和Ⅱ水平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因DeLancey I和Ⅱ水平盆腔器官脱垂接受腹腔镜下自体筋膜修复术病例共15例,根据女性盆腔“整体理论”,利用自体... 目的评估改良腹腔镜下自体筋膜修复术治疗DeLancey I和Ⅱ水平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因DeLancey I和Ⅱ水平盆腔器官脱垂接受腹腔镜下自体筋膜修复术病例共15例,根据女性盆腔“整体理论”,利用自体筋膜的修复重建达到解剖、功能复位,并根据盆腔脏器脱垂量化分度(POP-Q)分度法和患者的主观感受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36.18±7.73)min,术中出血平均(52.14±22.59)mL,均无术中输血,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07±0.62)d,术后随访时间平均(9.36±2.15)个月,主观满意度为86.67%(13/15)。15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术后4个月提重物(约10 kg)时导致子宫脱垂复发,余14例患者与术前相比,DeLancey I和Ⅱ水平所有指示点在术后1年内的位置变化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性尿失禁、腰骶部下坠不适、腰酸等症状明显改善。15例患者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分、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设计的手术主要针对DeLancey I和Ⅱ水平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手术的近期疗效稳定,安全性好,无并发症发生,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 自体筋膜修复 宫骶韧带重建 耻骨宫颈筋膜
下载PDF
盆底磁刺激联合筋膜手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宁青 孙武东 +3 位作者 查静娴 晋华超 方蕾雯 沈功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4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盆底磁刺激联合筋膜手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CP/CPPS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试验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 目的研究盆底磁刺激联合筋膜手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CP/CPPS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试验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筋膜手法治疗,试验组采用盆底磁刺激联合筋膜手法治疗。治疗4周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及尿动力学[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g)],并分析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疼痛和不适症状、排尿症状、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NIH-CPSI总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Qmax、Qavg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磁刺激联合筋膜手法治疗CP/CPPS效果显著,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尿动力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盆底磁刺激 筋膜手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结构的雌激素受体 被引量:11
7
作者 陆瑜 郎景和 朱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2-406,I0009,共6页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支持结构雌激素受体(ER)α和β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绝经前后SUI患者肛提肌及周围组织中ERα和ERβ的表达。结果绝经前、后SUI组肛提肌活检阳性率分别为11%、0,对照组...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支持结构雌激素受体(ER)α和β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绝经前后SUI患者肛提肌及周围组织中ERα和ERβ的表达。结果绝经前、后SUI组肛提肌活检阳性率分别为11%、0,对照组分别为35%、33%。肛提肌未见ERα和ERβ表达,ERα和ERβ分布于肛提肌周围筋膜组织。ERβ在部分盆底筋膜组织切片标本染色呈阴性,绝经前、后SUI组盆底筋膜组织ERβ染色阳性率分别为57%、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绝经后各组盆底筋膜组织ERβ染色阳性率较绝经前显著降低(P<0.05)。绝经前、后SUI组盆底筋膜组织ERα测定值分别为(4.43±2.64)%和(5.14±1.79)%,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的(9.61±5.48)%和(10.88±2.90)%(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盆底筋膜组织的ERβ表达低于ERα,SUI组ERα和ERβ表达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女性肛提肌未检测到ERα和ERβ。妇女绝经前SUI的发生与低雌激素水平有关。盆底筋膜组织ERα表达减少和ERβ表达阳性率降低与SUI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肛提肌 盆底筋膜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控尿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汤桂兴 王树声 +2 位作者 古炽明 李源 甘澍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6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了解采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法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控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同一术者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资料,其中采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技术的... 目的了解采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法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控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同一术者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资料,其中采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技术的前列腺癌患者17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腹腔镜下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23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BMI、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临床分期、术前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吻合口漏尿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术后病理分期、术后Gleason评分及早期尿控功能恢复的情况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均经腹膜外完成,术中无中转开放,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吻合口无漏尿,两组均有1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两组在年龄、术前BMI、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临床分期、术前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分期及术后Gleason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均在术后12~16d拔除尿管,治疗组拔除尿管后3d内、1个月内和3个月内的累积完全控尿比例分别为52.9%、64.7%和82.4%,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26.1%和3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使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技术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早期的控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盆底筋膜保护 盆底筋膜重建 控尿
下载PDF
膀胱腹下筋膜的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庆明 孟荣贵 +3 位作者 傅传刚 党瑞山 黄会龙 张卫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对膀胱腹下筋膜(VHGF)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与直肠的关系进行解剖观察,为直肠手术减少并发症提供形态学参考依据.方法: 对10具经福尔马林固定、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液尸体盆腔的20侧膀胱腹下筋膜进行解剖观察.结果: 膀胱腹下筋... 目的:对膀胱腹下筋膜(VHGF)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与直肠的关系进行解剖观察,为直肠手术减少并发症提供形态学参考依据.方法: 对10具经福尔马林固定、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液尸体盆腔的20侧膀胱腹下筋膜进行解剖观察.结果: 膀胱腹下筋膜是由双层脏筋膜构成的筋膜-血管神经复合体,是直肠侧韧带形成的关键性因素.Denonvilliers筋膜是其双侧内侧筋膜在直肠前融合的结果.膀胱腹下筋膜双层筋膜在肛提肌表面形成的间隙将直肠下动脉约束在肛提肌表面.结论: 膀胱腹下筋膜是直肠侧方的重要解剖结构,熟悉其形态结构特点有助于减少直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腹下筋膜 盆筋膜 盆脏筋膜 直肠 解剖
下载PDF
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40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白晶晶 颜士杰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2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探讨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经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治疗的盆底器官脱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了解术后近期情况,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1年。结果 40例患者腹... 目的探讨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经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治疗的盆底器官脱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了解术后近期情况,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1年。结果 40例患者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均在全麻下进行,整体手术时间平均为(133.41±56.57)min(含妇科其他操作,如子宫切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阴道后壁修补术等,单独行盆底悬吊术2例),平均失血量为(109.71±70.71)m 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94±0.71)d,其中2例因腹部切口液化,术后尿管保留时间为(4.26±1.41)d,其中1例术中膀胱损伤,术后保留导尿14 d。随访1年,2例术后阴道后壁膨出。生活质量未受影响。结论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是一种治疗子宫阴道脱垂的简单、有效、容易掌握的手术方式,可以进行临床术式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器官脱垂 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 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玉玲 柳晓春 +2 位作者 谢庆煌 朱兰 陈永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方法:我院行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的18例POP-Q分度Ⅱ-Ⅲ度POP患者,记录入院资料和围手术期参数,术前、术后POP-Q分类法评估Aa、AP、C、Ba、Bp、D点测... 目的:探讨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方法:我院行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的18例POP-Q分度Ⅱ-Ⅲ度POP患者,记录入院资料和围手术期参数,术前、术后POP-Q分类法评估Aa、AP、C、Ba、Bp、D点测定的变化,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8例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0.0±10.5 ml,平均手术时间为50.0±8.6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2±0.8天,平均手术费用为8605±2164元,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12-36个月)。术前、术后12月C点分别为+2.2±0.7 cm、-5.6±0.5 cm,D点-3.9±0.9 cm、-7.0±0.0 cm,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患者术后脱垂的系列症状减轻或消失,16例术后3月即恢复正常性生活。结论: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术后POP-Q分类法评估C点、D点及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性生活较快恢复正常,是一种安全、经济、疗效满意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 盆腔器官脱垂 生活质量 子宫脱垂
下载PDF
MRI评价前中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及其病因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香然 邱麟 +2 位作者 罗新 吴何嘉 刘斯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2-586,共5页
目的观察盆腔器官脱垂(POP)程度与阴道支持Ⅰ、Ⅱ水平筋膜缺陷、肛提肌萎缩或断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POP-Q评估诊断为POP的51例中老年女性的静态及动态MRI资料。根据POP-Q评价将POP分为轻度和中-重度,比较轻、中-重度前中POP... 目的观察盆腔器官脱垂(POP)程度与阴道支持Ⅰ、Ⅱ水平筋膜缺陷、肛提肌萎缩或断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POP-Q评估诊断为POP的51例中老年女性的静态及动态MRI资料。根据POP-Q评价将POP分为轻度和中-重度,比较轻、中-重度前中POP间筋膜缺陷、髂尾肌和耻骨直肠肌萎缩或断裂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约10%前中POP患者仅有Ⅰ、Ⅱ水平筋膜缺陷,约30%仅有肛提肌缺陷,约40%二者并存,约20%既无筋膜缺陷又无肛提肌缺陷;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组中筋膜缺陷、髂尾肌和耻骨直肠肌萎缩或断裂的比率增高。结论Ⅰ、Ⅱ水平筋膜缺陷和肛提肌萎缩或断裂的发生率与POP程度有关;肛提肌缺陷在POP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盆腔器官脱垂 肛提肌 筋膜
下载PDF
直肠阴道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燕红 任家武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25期769-771,共3页
目的为直肠前突、直肠阴道瘘手术和直肠癌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女性盆腔标本,正中矢状切,在体式镜下观察。结果直肠阴道隔由前后两层盆脏筋膜组成,前层是阴道筋膜,后层是直肠筋膜,二者紧贴在一起,向上在... 目的为直肠前突、直肠阴道瘘手术和直肠癌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女性盆腔标本,正中矢状切,在体式镜下观察。结果直肠阴道隔由前后两层盆脏筋膜组成,前层是阴道筋膜,后层是直肠筋膜,二者紧贴在一起,向上在直肠子宫陷凹处的腹膜返折下方分开,向下在会阴体上方分开,两侧与直肠系膜相连。结论直肠阴道隔又称为Denonvilliers筋膜,由前方的阴道筋膜和后方的直肠筋膜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阴道隔 Denonvilliers筋膜 盆脏筋膜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燕 鞠小梅 +1 位作者 何陈云 何爱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0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行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不同程度POP患者采用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治疗的临床和围术期护理资料。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2~5 d出院,无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行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不同程度POP患者采用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治疗的临床和围术期护理资料。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2~5 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根据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评判,盆底结构基本正常,无复发病例。结论 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治疗不同程度盆腔器官脱垂疗效满意,手术简单易行,严密的围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 护理
下载PDF
从妇科解剖的角度来理解直肠癌手术
15
作者 黄梁 林谋斌 +4 位作者 尹路 金志明 倪俊声 丁文龙 朱正纲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统一肛肠外科和妇科重要的解剖学术语,进而阐明与直肠癌手术相关的妇科解剖。方法对32具尸体的盆腔进行解剖。结果外科解剖把盆腔筋膜由外向内、由背侧向腹侧依次为壁筋膜、膀胱腹下筋膜和脏筋膜。在膀胱腹下筋膜与脏筋膜之间存在... 目的统一肛肠外科和妇科重要的解剖学术语,进而阐明与直肠癌手术相关的妇科解剖。方法对32具尸体的盆腔进行解剖。结果外科解剖把盆腔筋膜由外向内、由背侧向腹侧依次为壁筋膜、膀胱腹下筋膜和脏筋膜。在膀胱腹下筋膜与脏筋膜之间存在盆丛及其出膀胱、子宫的神经分支,而在侧后方脏、壁筋膜之间存在腹下神经和盆内脏神经。结论妇科解剖所述膀胱子宫韧带深层、直肠子宫韧带或子宫骶骨韧带以及输尿管系膜实际上都是外科解剖中的盆脏筋膜的一部分。膀胱子宫韧带浅层是膀胱腹下筋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解剖 盆腔筋膜 自主神经
下载PDF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切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战学雷 田素礼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2278-22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直肠癌及其切缘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实施TME的60例直肠癌患者直肠癌组织(Ⅰ)、直肠系膜远端切缘(Ⅱ)、直肠系膜周围切缘(Ⅲ)、盆筋膜壁层(Ⅳ)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标本进行VEGF检测;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直肠癌及其切缘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实施TME的60例直肠癌患者直肠癌组织(Ⅰ)、直肠系膜远端切缘(Ⅱ)、直肠系膜周围切缘(Ⅲ)、盆筋膜壁层(Ⅳ)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标本进行VEGF检测;并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直肠癌组织中VEGF高度表达(54/60),肿瘤相对的盆筋膜脏层(直肠系膜周围切缘)中有VEGF存在(9/60),在直肠系膜远端切缘及盆筋膜壁层标本中未见VEGF表达.VEGF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有高度特异性.VEGF表达与直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P<0.01).结论:VEGF在直肠癌组织中高度表达,直肠远端系膜切缘及直肠系膜周围切缘不表达或表达为弱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直肠系膜远端切缘 直肠系膜周围切缘:盆筋膜壁层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与腹腔镜下子宫颈悬吊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念念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与腹腔镜下子宫颈悬吊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颈... 目的:探讨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与腹腔镜下子宫颈悬吊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颈悬吊术,应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评估手术效果。术后6个月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短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对患者性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2.32±8.34)min]、术中出血量[(57.43±8.52)ml]、尿管留置时间[(3.23±0.54)d]、术后住院时间[(7.32±0.69)d]均多于对照组[(53.34±6.88)min、(45.65±7.43)ml、(2.39±0.87)d、(6.27±0.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Aa、Ba、C、D、Ap、Bp等指示点位置术后均较术前明显上升,其中观察组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更接近解剖学位置(P<0.01),盆底功能障碍问卷、排便功能障碍问卷及泌尿功能障碍问卷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中情感、生理、总分等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与腹腔镜下子宫颈悬吊术在治疗盆底器官脱垂中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恢复盆底器官解剖更理想,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器官脱垂 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 子宫颈悬吊术 腹腔镜检查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骶韧带耻骨阴道肌筋膜交叉缝合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 被引量:13
18
作者 和小兵 马新娟 +1 位作者 贾振香 卢玲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探讨骶韧带耻骨阴道肌筋膜交叉缝合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应用骶韧带耻骨阴道肌筋膜交叉缝合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32例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 目的:探讨骶韧带耻骨阴道肌筋膜交叉缝合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应用骶韧带耻骨阴道肌筋膜交叉缝合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32例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均以中盆腔、前盆腔缺陷为主,子宫脱垂程度均为Ⅲ度以上,都合并不同程度的阴道前后壁脱垂。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骶棘韧带悬吊术+骶韧带耻骨阴道肌筋膜交叉缝合术(有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加行尿道后韧带折叠术)。手术时间60~120 min,失血量100~300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2例术后无1例复发。结论骶韧带耻骨阴道肌筋膜交叉缝合术可显著减少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术后前盆腔缺陷复发概率,可显著加固前盆腔,且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韧带 耻骨阴道肌 骶棘韧带悬吊术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腔器官脱垂
下载PDF
热敏灸对盆腔炎症模型大鼠影响的三焦焦膜理论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田田 易岚 +3 位作者 欧阳厚淦 吴慧婷 欧阳彦楚 陈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168-3172,共5页
背景:从临床经验和基础实验得出热敏灸对于盆腔炎的治疗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它的作用机制还未解释完全。目的:从焦膜角度探讨热敏灸对盆腔炎大鼠模型筋膜结缔组织的影响及其治疗机制。方法:SPF级雌性大鼠60只,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分为正常... 背景:从临床经验和基础实验得出热敏灸对于盆腔炎的治疗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它的作用机制还未解释完全。目的:从焦膜角度探讨热敏灸对盆腔炎大鼠模型筋膜结缔组织的影响及其治疗机制。方法:SPF级雌性大鼠60只,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n=15)和造模组(n=45)。采用混合菌注入法制备盆腔炎模型,造模后根据尾温变化将45只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热敏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使用任何干预措施,剩余两组皆选取"三阴交""足三里"及"关元"作为治疗穴位,艾灸组艾灸15 min/d,热敏灸组艾灸40 min/d;治疗都以7 d作为观察周期。疗程周期结束后采用MASSON染色法观测穴位局部筋膜、腹膜以及子宫形态学变化,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与结论:①穴位局部筋膜、腹膜以及子宫形态学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大鼠各处筋膜MASSON染色中胶原纤维呈波浪式分布,胞浆直径变长;②血清指标: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经治疗过后,热敏灸组、艾灸组血清中2种炎症因子水平比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而热敏灸组又比艾灸组下降明显(P<0.05);③结果提示:热敏态穴位发挥作用可能与全身的三焦焦膜密切相关,热敏灸可能通过改变全身有关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形态结构实现热信号传导;热敏灸缓解盆腔炎性症状可能与通过改变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三焦焦膜 盆腔炎 大鼠 艾灸 筋膜 实验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比较
20
作者 姚志芹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8期69-72,共4页
目的比较坐骨棘筋膜固定术与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Ⅲ期(POP)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再行阴道顶端的... 目的比较坐骨棘筋膜固定术与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Ⅲ期(POP)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再行阴道顶端的悬吊术,其中坐骨棘筋膜固定术42例,骶棘韧带固定术4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半年性生活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坐骨棘筋膜固定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及臀部疼痛等方面显著少于骶棘韧带固定组(P〈0.05)。两组在平均出血量、术后尿潴留、直肠侧间隙血肿发生率[2.44%(1/41)、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POP—Q测量各指示点较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半年性生活满意度调查骶棘韧带固定组略优于坐骨棘筋膜固定组(P〉0.05)。结论坐骨棘固定术和骶棘韧带固定术均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坐骨棘固定术组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更易学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棘筋膜固定术 骶棘韧带固定术 盆腔脏器脱垂 临床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