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tili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anorectal disease 被引量:11
1
作者 Loren Berman Gary M Israel +2 位作者 Shirley M McCarthy Jeffrey C Weinreb Walter E Long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3期3153-3158,共6页
Imaging of both benign and malignant anorectal diseases has traditionally posed a challenge to clinicians, and as a result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 have been relied on heavily. CT scanning and endorectal ultrasound h... Imaging of both benign and malignant anorectal diseases has traditionally posed a challenge to clinicians, and as a result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 have been relied on heavily. CT scanning and endorectal ultrasound have become popular in assessment of anatomy and staging of tumors, but have limitation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as the capability to fill in the gaps left open by more conventional imaging modalities and continues to be promising as the definitive imaging technique in the pelvis, especially with advancement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this fiel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is topic has been undertaken. Anorectal disease is divided into three broad categories: cancer, fistula/abscess, and pelvic floor disorder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use of MRI and other imaging modalities in these three areas. Preoperative imaging is useful in the evaluation of all three areas of anorectal disease. MRI is an effective tool in delineating anatomy and, when correlating with the specific clinical scenario, is an effective adjunct in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in order to optimize outcome. MRI continues to be a promising and novel approach to imaging various afflictions of the anorectum and the pelvic floor. Its role is more well-established in some areas than in others, and there are still signif icant limitations. As technology advances, MRI will shed more light on a complex anatomical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ctal cancer pelvic floor disorders Anal fistula and abscess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in monitoring early response of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2
作者 Xiaohong Wang, Weijun Peng, Hongna Tan, Chao Xin, Jian Mao Department of Diagnostic Radiology, Cancer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0年第11期637-642,共6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value of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MRI) in predicting early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 Objective: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value of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MRI) in predicting early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LABC) and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DMRI in evaluating residual disease after NAC. Methods: DMRI were per- formed in 43 women with LABC (44 lesions, all were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before, after the first and final cycle of NAC. Tumour volume, early enhanced ratio (El), maximum enhanced ratio (Emax), and maximum enhanced time (Tmax), dynamic signal intensity-time curve were obtained during treatment. Residual tumour volumes obtained using DMRI were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findings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DMRI. Results: After 1st cycle of NAC, the mean volume of responders decreased insignificantly, P 〉 0.05, but after NAC, mean volume of residual tumo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1). Morphol- ogy change: 29 cases showed a concentric shrinkage pattern while 7 cases showed a dendritic shrinkage patter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El, Emax and Tmax between responders and non-responders (P 〈 0.05). After 1st cycle of NAC, El, Emax and Tmax of responders changed significantly (P 〈 0.001); whil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non-responders (P 〉 0.05). After NAC, dynamic signal intensity-time types were changed in responders, and tended to be significantly flat- tening, while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found in non-responders. The residual tumour volum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DMRI and pathology measurements was very high (r = 0.866, P = 0.000). Conclusion: DMRI is useful to evaluate the early response to NAC in LABC. The presence and volume of residual disease in LABC patients treated with NAC could be ac- curately evaluated by D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rcin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ignal intensity-time curv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dmri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LABC)
下载PDF
基于MRI及DTI双模态成像技术在盆底肌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刘志飞 艾买提江·阿不力米提 +7 位作者 李亮杰 戴国朝 王禄马 苏文静 陈艳玲 刘朝晖 冯友珍 艾杰尔古丽·麦合苏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探究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双模态成像技术在盆底肌功能障碍(PF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PFD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3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纳... 目的 探究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双模态成像技术在盆底肌功能障碍(PF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PFD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3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纳入对照组,两组均采用MRI及DTI双模态成像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盆底肌扫描面积(髂骨尾骨肌、耻骨尾骨肌、耻骨直肠肌)、肛提肌裂孔宽度、盆底标志线(H线、M线)、髂骨尾骨肌厚度(ICT)、髂骨尾骨肌角(ICA)及肛提肌角(LPA),髂骨尾骨肌、耻骨直肠肌各向异性分数(FA)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PFD组静态与动态髂骨尾骨肌、耻骨尾骨肌、耻骨直肠肌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PFD组静态与动态肛提肌裂孔宽度大于对照组,H线、M线长于对照组(P<0.05);PFD组ICT少于对照组,LPA大于对照组,两组ICA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髂骨尾骨肌、耻骨直肠肌FA、ADC值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于MRI及DTI双模态成像技术可反映PFD患者盆底功能及形态变化,在PFD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双模态成像技术 诊断
下载PDF
盆底超声与MRI检查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李国芳 孙新党 +1 位作者 曹青峰 史景璐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87-88,共2页
目的 对比盆底超声、MRI检查在产后SU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6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与盆底超声检查。记录患者两种影像学检查不同状态下的LHA、RVA、... 目的 对比盆底超声、MRI检查在产后SU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6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与盆底超声检查。记录患者两种影像学检查不同状态下的LHA、RVA、UIA。Valsalva状态下测量BND;Valsalva状态下和静息状态下测量尿道旋转角(URA)。观察患者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情况,并对比MRI、盆底超声对产后SUI的检出率。结果 MRI检查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LHA、RVA及UIA均显著高于盆底超声检查(P<0.05)。Valsalva状态下,MRI检查SUI患者URA、BND均显著高于盆底超声(P<0.05)。MRI检查对SUI的检出率为98.11%,盆底超声对SUI的检出率为94.3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RI检测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为60.38%,比于盆底超声低(77.36%)(P<0.05)。结论 相对MRI检查,盆底超声可提高尿道管腔内漏斗形成的检出率,但在MRI检查在产后早期的盆腔结构变化中的优势更突出,MRI检查可作补充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磁共振成像 盆底超声 产妇
下载PDF
高分辨率MRI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子宫形态改变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杨俊霞 詹浩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子宫形态改变的评估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83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子宫形态改变的评估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83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均经手术确诊,设为研究组,另于同一时间段选择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研究对象,设为参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术前接受高分辨率MRI及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扫描。将两组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率MRI检查的各项指标、应用三维超声检查的各项指标,以及盆底肌厚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膀胱颈下降、子宫颈下降、肛管直肠连接下降各项数值均比参照组研究对象升高(均P<0.05);研究组患者膀胱移动度、Valsalva盆膈裂孔面积均相较于参照组上升,子宫后位占比为71.08%,相较于参照组的28.80%升高,子宫前位占比为28.92%,相较于参照组的71.25%下降(均P<0.05);经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研究对象左右侧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厚度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研究组患者左、右侧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厚度均比参照低,且两组研究对象之间对比,左侧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厚度均比右侧升高(均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接受高分辨率MRI检查和会阴三维实时超声检查均可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且高分辨率MRI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在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诊断时,可首选会阴三维实时超声检查方法,而对于行上述检查未见明显征象的患者,可行高分辨率MRI检查,从而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磁共振成像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子宫形态 改变 评估
下载PDF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骨盆几何构型特点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璐阳 赵玉娇 +1 位作者 程悦 沈文(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盆底解剖异常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病基础,PFD的发生与骨盆的几何构型有一定关联。基于CT、MRI等影像学方法进行骨盆检查,能够直观显示骨盆形状并精准评估骨盆几何构型。就PFD病人骨盆横径、骨盆前后径、骶尾骨形态、耻骨... 盆底解剖异常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病基础,PFD的发生与骨盆的几何构型有一定关联。基于CT、MRI等影像学方法进行骨盆检查,能够直观显示骨盆形状并精准评估骨盆几何构型。就PFD病人骨盆横径、骨盆前后径、骶尾骨形态、耻骨弓角度、骨盆面积等基于影像评估的骨盆几何构型特点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解剖 骨盆几何构型 骨盆测量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融合小波框架和低秩的动态磁共振图像重建新思路
7
作者 刘金华 吴佳韵 +2 位作者 饶云波 李永明 俞智慧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3,共9页
动态磁共振成像(dynam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MRI)是一种通过连续扫描图像获取其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影像技术,将压缩感知技术应用于动态磁共振成像,容易导致磁共振图像重建后的视觉质量不够理想。因此,针对压缩感知在DMRI重... 动态磁共振成像(dynam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MRI)是一种通过连续扫描图像获取其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影像技术,将压缩感知技术应用于动态磁共振成像,容易导致磁共振图像重建后的视觉质量不够理想。因此,针对压缩感知在DMRI重建上存在的不足,通过?_1范数以刻画磁共振图像数据的稀疏性,以及利用低秩描述动态磁共振图像序列的内在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和稀疏分解的重建模型,有效减少了动态磁共振成像的伪影。在建模阶段,将稀疏成分应用?_1范数进行建模,对低秩成分利用核范数进行建模。在模型优化求解阶段,引入小波框架正则化方法,将重建模型转化为非光滑凸优化问题,然后使用基于动量加速的近似点优化梯度方法求解该问题。最后,通过在心脏电影、心脏灌输和phantom体膜影像数据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采样率30%时,平均峰值信噪比达到33.709 0 dB,平均结构相似度达到0.966 0,进一步提升了磁共振图像重建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磁共振成像 低秩 小波框架 近似点优化梯度方法 压缩感知
下载PDF
正常女性盆底解剖、形态的动态MRI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毅 龚水根 +3 位作者 张伟国 陈金华 鲁宏 谭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 采用静息与最大盆腔用力时盆腔动态MRI评价正常盆腔器官的位置、运动和盆底形态 ,为动态MRI在盆底功能性疾病诊断上的临床应用建立盆腔器官运动程度和盆底形态学的正常标准。方法 对 3 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进行静息与最大盆腔用力... 目的 采用静息与最大盆腔用力时盆腔动态MRI评价正常盆腔器官的位置、运动和盆底形态 ,为动态MRI在盆底功能性疾病诊断上的临床应用建立盆腔器官运动程度和盆底形态学的正常标准。方法 对 3 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进行静息与最大盆腔用力时盆腔动态MRI检查。采集的MR影像用于观测盆腔器官的位置、运动和盆底形态。结果 最大盆腔用力时正常盆底在形态上变化不明显 ,盆腔器官的平均下降值是膀胱颈 ( 15 .3± 4.3 )mm ,子宫颈 ( 10 .7± 3 .4)mm ,肛直肠连接 ( 19.2± 6.8)mm ,盆隔裂孔的平均增大百分比是 ( 12 .2± 6.4) %。盆腔器官运动的范围是膀胱颈不超过耻尾线下1cm ,子宫颈不超过耻尾线以下 ,肛直肠连接不超过耻尾线以下 2 .5cm。结论 MRI是研究活体盆底解剖与形态学的有效方法。正常妇女盆腔动态MR影像上 ,最大盆腔用力时盆腔器官有一定程度的运动 ,但无脱垂 ,盆底形态上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底 解剖学 形态学 磁共振成像 MRI 诊断
下载PDF
女性正常盆底与盆底脱垂性疾病MRI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毅 龚水根 +3 位作者 张伟国 陈金华 刘宝华 张连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力排便时正常妇女与盆底脱垂性疾病患者盆腔器官位置和盆底形态变化特征。方法 选择女性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和盆底脱垂性疾病患者 (试验组 )各 60例进行盆腔动态MRI ,采用梯度回波二维FLASHT1加权快速扫描序列采集屏气... 目的 探讨用力排便时正常妇女与盆底脱垂性疾病患者盆腔器官位置和盆底形态变化特征。方法 选择女性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和盆底脱垂性疾病患者 (试验组 )各 60例进行盆腔动态MRI ,采用梯度回波二维FLASHT1加权快速扫描序列采集屏气期间静息和用力排便时盆腔横断、冠状和矢状面影像 ,观测盆腔器官的位置和盆底形态 ,比较盆腔在用力排便时对照组与试验组盆腔器官位置变化。结果 用力排便时试验组盆腔器官位置和盆底形态变化显著 ,与对照组比较膀胱颈下降 (P <0 .0 1)、子宫颈下降 (P <0 .0 1)、肛直肠连接下降 (P <0 .0 1)和盆膈裂孔膨胀 (P <0 .0 1)。试验组检出膀胱膨出 2 9例、子宫颈脱垂 3 6例、盆底疝 2 7例、直肠前突 11例和会阴下降综合征 3 9例。对照组仅发现 4例肛直肠连接过度下降和 3例轻度膀胱膨出。结论 盆腔动态MRI可用于准确评价用力排便时盆腔器官位置和盆底形态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 盆底脱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动态MRI评价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高鑫 王文艳 +3 位作者 有慧 刘冬 朱兰 冯逢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评价动态MRI的检查技术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行正中矢状位的动态MRI检查,在患者行Valsalva动作时应用单次激发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成像,按HMO分度系统做出MRI诊断及测量,其中22例... 目的评价动态MRI的检查技术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行正中矢状位的动态MRI检查,在患者行Valsalva动作时应用单次激发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成像,按HMO分度系统做出MRI诊断及测量,其中22例患者在行盆底修复手术后又进行了同样检查,因此对共计46例盆腔动态MRI检查测量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6例盆底动态MRI中,43例MRI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经Kappa检验,κ=0.862。动态盆腔MRI检查与临床测量对盆底前部、顶部器官脱垂的测量值相关性较好(Spearman相关系数r分别为0.650,0.520);对盆底后部器官脱垂的测量值相关性较差(r=0.290)。结论动态盆腔MRI可以全面评价盆腔脏器的脱垂情况,可作为临床有效的盆底功能评价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盆腔器官脱垂 磁共振成像 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
下载PDF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解剖学静动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曹晓兰 徐惠成 梁志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通过静动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及正常女性盆底解剖结构改变,探讨盆底特定解剖学异常是否与PFD有关,为盆底重建手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确诊为PFD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通过静动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及正常女性盆底解剖结构改变,探讨盆底特定解剖学异常是否与PFD有关,为盆底重建手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确诊为PFD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PFD组),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24例,压力性尿失禁(SUI)10例,POP合并SUI12例;同期选取正常女性14例为对照组。采用静动态MRI进行盆底扫描。比较两组髂尾肌、耻尾肌及耻直肌静动态面积、肛提肌裂孔静动态宽度、膀胱尿道后角、LH线及M线长度、肛提肌角等参数值的变化。结果:PFD组患者静态髂尾肌、耻尾肌、耻直肌的面积大于动态,肛提肌裂孔宽度在静态时小于动态(P<0.05)。而对照组以上参数值在静动态下无明显改变(P>0.05)。PFD组患者膀胱尿道后角、LH线、M线均大于对照组,肛提肌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能清楚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肛提肌的形态及功能异常与PF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磁共振成像 盆底重建
下载PDF
不同年龄女性正常盆底结构的MRI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韩远远 李勇 +3 位作者 史洁 梁碧玲 黄穗乔 钟镜联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女性正常盆底MRI静息状态下的解剖和功能状态,为动态MRI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建立盆腔器官运动程度和盆底形态学的正常标准。【方法】按照年龄分别选择20~40岁、40~60岁及60岁以上共三组无盆腔疾病、无盆底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女性正常盆底MRI静息状态下的解剖和功能状态,为动态MRI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建立盆腔器官运动程度和盆底形态学的正常标准。【方法】按照年龄分别选择20~40岁、40~60岁及60岁以上共三组无盆腔疾病、无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的女性,每组20人共60例,均行静息状态下的盆腔MRI检查,常规观察盆腔器官及盆底结构,并在正中矢状位上分别测量膀胱颈、子宫颈、肛直肠连接与耻尾线即耻骨联合下缘至第一、二尾椎间隙的连线(pubococcygeal line,PCL)的距离,在经肛管中部的冠状位上测量肛提肌板的角度,在经耻骨联合下缘的横断位图像上测量盆膈裂孔的面积。【结果】静息状态下膀胱颈与子宫颈均位于PCL以上,膀胱颈距离PCL的均数值三个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距离PCL的均数值三个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直肠连接在PCL附近,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盆膈裂孔的面积及肛提肌板的角度随着组之间年龄的增大而加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耻骨直肠肌薄于左侧。【结论】正常女性膀胱颈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移,与子宫颈均位于PCL以上,肛直肠连接不超过PCL以下1.5 cm;随年龄增长盆隔裂孔逐渐增大,肛提肌逐渐下降。双侧耻骨直肠肌可不对称。MRI可全面显示女性盆底结构及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成像技术 盆底 耻尾线
下载PDF
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正常女性盆底肌肉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尚华 刘剑羽 +1 位作者 周广金 周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43-945,950,共4页
目的探讨3.0T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正常女忖:盆底肌肉纤维束的三维显示及参数特点,为DTI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50例未生育和经剖寓产分娩的女性,按年龄分为20~29岁(15例)、30~39岁(15例)、40-49岁... 目的探讨3.0T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正常女忖:盆底肌肉纤维束的三维显示及参数特点,为DTI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50例未生育和经剖寓产分娩的女性,按年龄分为20~29岁(15例)、30~39岁(15例)、40-49岁(12例)、50~54岁(8例)。于3.0T MRI上首先行常规矢状位、横轴位、冠状位T2WI、横轴何T1WI柃查;然后行动态正中矢状位Fiesta序列检查.排除盆腔器订脱垂;最后采用二维扩散加权横断自旋甲丽嘲波(SE-EPI)脉冲序列对盆底DTI柃查,对DTI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正常女性盆底肌肉纤维束图像,并测量对应肌肉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备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所有受枪暂禽底耻骨内脏肌、盆晕闭孔内肌均获得满意的三维肌肉纤维束图像及对应的ADC值、FA值;同一年龄组内在、右侧耻骨内脏肌及闭孔内肌ADC值、FA值比较,砖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耻骨内脏肌及闭孔内肌ADC值、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 MR DTI纤维束成像可以三维观察史性盆底复杂肌肉纤维束结构,并且获得其正常ADC值和FA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底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张量成像 女(雌)性
下载PDF
盆底功能障碍磁共振分级与临床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佳 张国福 +7 位作者 钱慧君 王雪珍 张燕玉 何怡濛 丁宁 周清 田晓梅 胡昌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8-401,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PFD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分级,探讨其与临床广泛应用的盆腔器官脱垂分级量表(POP-Q)所得结果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门诊收集PFD患者15例,行MRI静息相、收缩相和排泄相检查,以耻骨尾骨线... 目的:本研究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PFD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分级,探讨其与临床广泛应用的盆腔器官脱垂分级量表(POP-Q)所得结果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门诊收集PFD患者15例,行MRI静息相、收缩相和排泄相检查,以耻骨尾骨线(PCL)作为参考,将所得分级结果与临床POP-Q分级结果相关联。结果: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结果为前部和中音部.MRI分级与临床POP-Q分级的一致性较好(前部κ=0.438,standard error=0.16;中部κ=0.423,standard error=0.16),而后部MRI分级与临床POP-Q分级的一致性较差(x=0.057,standard error=0.17)。结论:本试验研究表明盆底器官前部和中部MRI分级与临床POP-Q分级的一致性较好,MRI分级今后可能成为临床体检的替代方法。而后部MRI分级与临床POP-Q分级的一致性较差,由于临床分级法对于盆底结构后部脱垂的诊断准确性低,客观性较强的MRI分级方法可能在这部分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耻骨尾骨线 盆底器官脱垂量表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改变的MRI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肖学红 周贝贝 汪泽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1-374,378,共5页
目的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影响各异,本研究结合静、动态MRI,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改变及恢复情况。资料与方法 72例初产妇分成顺产组(50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22例),分别于产后1、6周行MRI检查。比较两组产妇肛提肌损伤率;测... 目的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影响各异,本研究结合静、动态MRI,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改变及恢复情况。资料与方法 72例初产妇分成顺产组(50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22例),分别于产后1、6周行MRI检查。比较两组产妇肛提肌损伤率;测量并比较两组产妇在Valsalva状态MRI图像上的耻骨直肠肌裂孔线(H线)、盆底肌下降距离(M线)、膀胱最下缘到耻尾线的垂直距离(B-PCL)、子宫颈到耻尾线的垂直距离(U-PCL)和肛提肌裂孔面积(LHS);测量两组产妇产后6周的静息和Kegel状态MRI图像上的LHS、耻骨直肠肌厚度(PRT),比较其变化率(ΔLHS、ΔPRT)。结果产后1周顺产组肛提肌损伤率(64.0%)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4.5%)(P<0.05),产后6周两组肛提肌损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周、6周,两组H线、M线、B-PCL、U-PCL、LH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顺产组产后6周H线、M线值较产后1周减小(P<0.01),选择性剖宫产组产后6周U-PCL较产后1周减小(P<0.01)。产后6周两组ΔLHS、ΔPR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直接显示产后早期盆底损伤,可评价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松弛度及肛提肌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剖宫产术 磁共振成像 骨盆底
下载PDF
基于MRI检查二维、三维重建图像的直肠脱垂女性患者盆底肛提肌形态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崔国策 周娇娇 李华山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22-26,共5页
目的基于MRI检查二维、三维重建图像,观察直肠脱垂女性患者盆底肛提肌的形态解剖学变化。方法选取直肠脱垂女性患者1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招募的15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接受MRI检查,采集图像,观察MRI二维图像上肛提... 目的基于MRI检查二维、三维重建图像,观察直肠脱垂女性患者盆底肛提肌的形态解剖学变化。方法选取直肠脱垂女性患者1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招募的15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接受MRI检查,采集图像,观察MRI二维图像上肛提肌裂孔形态、髂尾肌形态、肛提肌损伤或断裂缺损情况。重建肛提肌的三维图像并测量相关参数:肛提肌裂孔宽度(LHW)、肛提肌裂孔长度(LHL)、左侧肛提肌与耻骨联合下缘间距(LSG-L)、右侧肛提肌与耻骨联合下缘间距(LSG-R)、肛提肌板角度(LPA)、肛提肌体积、左侧髂尾肌宽度、右侧髂尾肌宽度、左侧髂尾肌角度、右侧髂尾肌角度。结果①肛提肌裂孔形态:观察组8例为O形,3例为U形,3例为不规则形;对照组8例为V形且双侧对称,5例为O形,1例为U形,1例为不规则形。②髂尾肌形态:观察组3例为穹隆或圆顶状,2例形态接近水平状,9例形态接近漏斗状;对照组12例为穹隆或圆顶状,3例形态接近水平状。③肛提肌损伤或断裂缺损情况:观察组4例双侧均有损伤,6例肛提肌左侧损伤,4例肛提肌右侧损伤;对照组11例未发现肛提肌的断裂或缺损,2例肛提肌左侧损伤,2例肛提肌右侧损伤。④观察组LHW、LHL、LSG-L、LSG-R、LPA分别为(42. 33±3. 89) mm、(67. 41±7. 43) mm、(31. 11±5. 99) mm、(29. 36±5. 77) mm、50. 32°±8. 40°,对照组LHW、LHL、LSG-L、LSG-R、LPA分别为(35. 99±5. 21) mm、(58. 78±4. 21) mm、(23. 44±3. 78) mm、(24. 56±3. 75)mm、43. 48°±5. 82°,两组各对应参数相比,P均<0. 01。结论与健康女性相比,直肠脱垂女性患者盆底肛提肌各组成部分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出现了肌肉断裂缺损;肛提肌各组成部分的形态改变和肌肉断裂缺损是直肠脱垂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肛提肌 盆底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盆底器官脱垂患者肛提肌的动态MRI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柯桂珠 宋岩峰 +1 位作者 陈自谦 马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肛提肌的动态MRI表现特征,建立基于MRI的盆底肌肉和韧带损伤的诊断技术。方法:POP组32例,对照组15例。分别比较两组肛提肌裂隙、髂尾肌厚度、耻骨直肠肌厚度、髂尾肌角度和肛提肌板角度的变化。结果:(1)...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肛提肌的动态MRI表现特征,建立基于MRI的盆底肌肉和韧带损伤的诊断技术。方法:POP组32例,对照组15例。分别比较两组肛提肌裂隙、髂尾肌厚度、耻骨直肠肌厚度、髂尾肌角度和肛提肌板角度的变化。结果:(1)POP组肛提肌裂隙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08);(2)POP组左右侧髂尾肌和右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在静息位和最大腹压时均较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比腹压作用前后肛提肌厚度的变化,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3)最大腹压时,POP组髂尾肌角度和肛提肌板角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01和0.007);比较腹压作用前后的角度变化,POP组有显著差异(P=0.003和0.044)。结论:MRI检查可以很好地观察肛提肌的形态,动态检查还可以评价肛提肌的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器官脱垂 肛提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比较两种动态MRI方法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结构改变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勇 韩远远 +2 位作者 钟镜联 史洁 刘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09-1512,共4页
目的比较耻尾线(PCL)及HMO分度系统两种测量方法在动态MRI评价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盆底改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女性PFD患者(PFD组)及24名正常女性(无症状组)行静息及最大用力下盆腔MR检查,常规观察盆腔器官及盆底结构。按照PCL... 目的比较耻尾线(PCL)及HMO分度系统两种测量方法在动态MRI评价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盆底改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女性PFD患者(PFD组)及24名正常女性(无症状组)行静息及最大用力下盆腔MR检查,常规观察盆腔器官及盆底结构。按照PCL系统,在正中矢状位上分别测量膀胱颈、子宫颈、肛直肠连接与PCL的距离;按照HMO分度系统,测量H线(耻骨联合下缘至肛直肠连接后缘的连线)及M线(肛直肠连接后缘到PCL线的最短距离),对盆底松弛进行评价,同时观察膀胱、子宫及直肠位置。对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进行对照,并与临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系统进行对比。结果无症状组盆腔最大用力时膀胱颈、子宫颈及肛直肠连接下降值分别为(2.63±1.71)mm、(4.31±3.24)mm、(7.32±2.11)mm;H线及M线轻度增长约(2.85±2.62)mm及(7.33±2.14)mm。PFD组中膀胱颈、子宫颈、肛直肠连接分别下降(24.74±10.12)mm、(21.43±14.91)mm及(24.55±13.43)mm;H线及M线分别增加(13.16±10.82)mm及(22.54±11.30)mm。PCL系统诊断9例子宫脱垂、7例膀胱脱垂和6例直肠脱垂,HMO系统分别为4例、7例和5例,两种方法评价膀胱脱垂和直肠脱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06),HMO系统评价子宫脱垂较优(P=0.007)。结论对于正常女性,PCL系统及HMO系统的测量结果一致;对于PFD患者,HMO系统可更全面显示盆底松弛与器官脱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盆底功能障碍 耻尾线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肌肉的评估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汇慈 刘剑羽 +2 位作者 周延 王丰 韩劲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5-298,302,共5页
目的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价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盆底肌肉的参数变化。资料与方法收集50例POP III度以上的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横轴位DTI扫描,b=500 s/mm2,15个方向。将DTI原始图像导入后处理软... 目的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价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盆底肌肉的参数变化。资料与方法收集50例POP III度以上的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横轴位DTI扫描,b=500 s/mm2,15个方向。将DTI原始图像导入后处理软件,分别形成相应的参数图,在b=0的原始图像上逐层勾画盆底各肌肉的边缘并计算出各DTI参数,测量会阴浅横肌、耻骨内脏肌、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和闭孔内肌5种盆底双侧肌肉和肛门括约肌的DTI参数,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度(MD)、λ1、λ2、λ3、线性各向异性(CL)、平面各向异性(CP)和球面各向异性(CS)。比较每种肌肉左右侧、研究组与对照组间DTI参数值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的5种盆底双侧肌肉中,仅闭孔内肌左、右侧肌肉的FA、λ3、CP、C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研究组仅闭孔内肌左、右侧肌肉的FA、λ3、CL、CP、C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会阴浅横肌FA值和CS值,左侧耻骨内脏肌CL值,右侧耻骨内脏肌FA、λ3、CL、CS、CP值和左侧髂尾肌λ1、λ3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DTI观察女性盆底肌肉技术上可行,可对POP患者的盆底肌肉损伤进行初步评估,并对揭示其发病机制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垂 骨盆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骨盆底
下载PDF
盆腔器官脱垂女性肛提肌静动态MRI三维变化特点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萍 唐连 +3 位作者 陈春林 陈兰 冯婕 彭程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0,53,共5页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女性肛提肌静动态MRI三维变化特点。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9月—2017年4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中老年POPⅡ-Ⅳ度女性病人30例[(56.5±10.20)岁]及中老年已育无POP女性20例[(48.2±9.20)岁]作...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女性肛提肌静动态MRI三维变化特点。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9月—2017年4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中老年POPⅡ-Ⅳ度女性病人30例[(56.5±10.20)岁]及中老年已育无POP女性20例[(48.2±9.20)岁]作为对照。受试者均行静动态MRI检查,通过Mimics 10.01构建静动态肛提肌三维模型。二维观察指标包括肛提肌裂孔形态及髂尾肌形态,三维测量指标包括肛提肌裂孔横径、前后径,肛提肌起始处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肛提肌板角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组内静动态肛提肌测量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肛提肌测量指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结果最终顺利构建26例POP组及20例对照组肛提肌三维模型。POP组动态较静息肛提肌裂孔异常"U"形及"O"形增多,髂尾肌异常"漏斗"形及"凹槽"形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静动态MRI无明显变化(P>0.05)。POP组和对照组的肛提肌动态三维测量指标均较静态增大(P<0.05)。静息时,POP比对照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距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侧距离明显增大(P<0.05),余无明显差异(P>0.05);动态时,POP比对照组肛提肌三维测量指标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中年已育女性虽无POP症状,但肛提肌趋向松弛改变;屏气用力下POP组肛提肌形态改变更明显,说明肛提肌支撑力的减弱与POP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肛提肌 动态磁共振成像 三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