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lift网片和Gynemesh聚丙烯补片用于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莫中福 吕英璞 +3 位作者 刘彦丽 仇俊英 马向英 杨瑛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目的对两种外源性材料(Prolift全盆底重建系统和Gynemesh聚丙烯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的应用情况及近期疗效进行临床研究,探讨更为适宜的全盆底重建手术方式。方法选择因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盆腔脏器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患者27例,采用Prolif... 目的对两种外源性材料(Prolift全盆底重建系统和Gynemesh聚丙烯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的应用情况及近期疗效进行临床研究,探讨更为适宜的全盆底重建手术方式。方法选择因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盆腔脏器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患者27例,采用Prolift全盆底重建系统行全盆底重建术11例(Prolift组),Gynemesh聚丙烯补片行全盆底重建术16例(Gynemesh组)。研究2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和随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体重指数、绝经年龄和孕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阴道前壁脱垂程度、子宫脱垂和阴道后壁脱垂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最高体温、尿管留置天数、术后残余尿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lift组随访率90.9%,平均(12.7±4.3)个月,无盆腔脏器脱垂复发病例,无补片侵蚀,出现便秘1例(10%)。Gynemesh组随访率93.8%,平均(19.6±3.4)个月,患者复发2例(13.3%),无补片侵蚀,补片暴露1例(6.7%)。结论 Prolift和Gynemesh两种补片均可用于全盆底重建,手术均安全可行。在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面,Prolift要优于Gyneme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盆底重建 盆腔器官脱垂 补片 PROLIFT Gynemesh
下载PDF
Prolift与Gynemesh网片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5
2
作者 马丽君 李梅 +1 位作者 闫小艳 李际春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626-628,共3页
目的应用Prolift网片与Gynemesh网片,对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进行近期疗效观察。方法对24例POP患者使用Prolift盆底修复网片系统,同期选择24例患者使用Gynemesh聚丙烯补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和... 目的应用Prolift网片与Gynemesh网片,对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进行近期疗效观察。方法对24例POP患者使用Prolift盆底修复网片系统,同期选择24例患者使用Gynemesh聚丙烯补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和随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尿管留置天数、住院时间及术后残余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lift组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8.1±0.6)个月;1例(4.2%)术后1个月复查出现前壁Ⅰ期脱垂,1例(4.2%)出现前壁网片暴露,1例(4.2%)出现轻度压力性尿失禁。Gynemesh组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8.6±1.0)个月;1例(4.2%)术后6个月复发,2例(8.4%)出现网片暴露。结论应用两种盆底修复网片系统行盆底修复术均操作安全,并发症少,短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盆底重建 盆腔器官脱垂 补片
下载PDF
盆底重建术后泌尿道网片/吊带暴露的手术处理——单中心经验
3
作者 徐帅 张洁 +2 位作者 张驰 彭聊 罗德毅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91-695,共5页
目的对盆底重建术后网片/吊带泌尿道暴露的手术干预方法及长期治疗结局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11年11月—2020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因经阴道盆底重建术后网片或吊带发生泌尿道暴露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对盆底重建术后网片/吊带泌尿道暴露的手术干预方法及长期治疗结局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11年11月—2020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因经阴道盆底重建术后网片或吊带发生泌尿道暴露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一般临床特点,再次手术方式及治疗结局。结果9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3(39~73)岁,身体质量指数中位数为23.0(19.5~27.3)。6例患者既往因盆腔脏器脱垂接受经阴道网片植入术而于术后发生网片暴露,其中3例患者接受经阴道部分网片切除术、3例接受膀胱镜下钬激光消融手术。另外3例患者既往因尿失禁接受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而于术后发生吊带暴露,其中2例接受膀胱镜下部分网片切除术治疗,1例接受膀胱镜下钬激光消融手术治疗。9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9(16~121)个月。截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再次发生网片暴露。结论经阴道途径及经尿道途径的网片/吊带切除术均是治疗盆底重建术后泌尿道网片/吊带暴露的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重建术 网片暴露 吊带暴露 手术处理 经阴道网片植入术 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下载PDF
Prospective study of reconstructing pelvic floor with GORE-TEX Dual Mesh in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被引量:4
4
作者 CUI Ji MA Jin-ping +5 位作者 XIANG Jun LUO Yan-xin CAI Shi-rong HUANG Yi-hua WANG Jian-ping HE Yu-l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8期2138-2141,共4页
Background Mesh reconstruction has been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in incisional hernia repairment.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constructing the pelvic floor with the high-inlay expanded ... Background Mesh reconstruction has been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in incisional hernia repairment.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constructing the pelvic floor with the high-inlay 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ePTFE) GORE-TEX Dual Mesh (WLGore And Associates, Flagstuff, USA) in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bdominopedneal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were assigned to 2 groups. The pelvic peritoneum was closed by routine sutures in group 1 and reconstructed with ePTFE in group 2.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lated items were evalua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Results Time of confining to bed, bowel function recovery, fasting, and detaining drainag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wo groups (P 〈0.05). In group 1, three patients developed bowel obstruction (10%), while no bowel obstruction was observed in group 2. Conclusion Reconstruction of the pelvic floor using ePTFE results in quick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could decrease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nstruction pelvic floor GORE-TEX Dual mesh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rectal cancer
原文传递
签约式随访管理模式在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潘亚丽 朱红 +1 位作者 杨昭慧 沈星瑶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签约式随访管理模式在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的74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 目的探讨签约式随访管理模式在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的74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出院随访管理,研究组采用签约式随访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盆底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签约式随访管理模式在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 签约式随访管理模式 盆底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治疗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颖 夏志军 +2 位作者 胡清 李宝香 陈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补片的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在老年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2月间的92例老年盆底功能障碍患者,70例(全盆底重建组)采用补片的全盆底重建术,其... 目的比较应用补片的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在老年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2月间的92例老年盆底功能障碍患者,70例(全盆底重建组)采用补片的全盆底重建术,其中合并压力性尿失禁12例,4例同时行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手术(TVT-O);22例(对照组)应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合并压力性尿失禁3例。结果术后3~18个月门诊复查,全盆底重建组未见术后复发,盆腔器官脱垂(POP)评分法测定均为0度,治愈率达100%;对照组术后复发7例,复发病例均为阴道前壁膨出,其中5例术后POP评分Ⅱ度,2例POP评分Ⅲ度,即阴道穹隆完全膨出,治愈率68%;对于同时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重建组中,通过应用TVT-O或前路补片提升的办法,尿失禁均治愈,对照组中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症状加重。结论应用替代材料的全盆底重建术在治疗老年盆底功能障碍中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补片 全盆底重建术
下载PDF
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徐颖 刘培淑 +4 位作者 毛洪鸾 王立杰 张培海 董瑞英 孙丙辉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盆底重建术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8年2月60例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行改良盆底重建术(研究组)或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的疗效... 目的:探讨改良盆底重建术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8年2月60例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行改良盆底重建术(研究组)或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30例,包括研究1组TVH+改良盆底重建术20例,研究2组单行改良盆底重建术4例,研究3组子宫切除术后POP行改良盆底重建术6例;对照组30例。结果:(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研究1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保留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术后临床疗效比较:4组患者出院前测评POP-Q,分度均为0度或Ⅰ度。术后对照组阴道长度较术前明显缩短,研究组阴道长度则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3)随访:术后随访平均8个月,研究组随访率100%,对照组随访率96.67%。POP-Q分度Ⅱ度及Ⅱ度以上判定为复发,研究组1例,复发率为3.33%,对照组5例复发(16.67%)(P<0.05);研究组3例出现性交不适,对照组7例诉性生活质量下降(P<0.05)。结论: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和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均是治疗POP的有效方法。改良盆底重建术作为一种新术式,能更好地修补缺陷、实现结构重建和组织替代,其复发率低,短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改良全盆底重建术 网片
下载PDF
协和盆底重建术162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黄益娟 龚健 +2 位作者 王家俊 陈艳琴 熊国海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8-621,共4页
目的:评价协和盆底重建术(阴道加用聚丙烯补片行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2例经盆腔器官脱垂评分(POP-Q)诊断为中重度阴道前壁脱垂患者行协和盆底重建术(前),评价其各项主观、客观指标。结果:16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7.2分钟(50... 目的:评价协和盆底重建术(阴道加用聚丙烯补片行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2例经盆腔器官脱垂评分(POP-Q)诊断为中重度阴道前壁脱垂患者行协和盆底重建术(前),评价其各项主观、客观指标。结果:16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7.2分钟(50~170分钟),平均失血量86.3ml(120~300ml),术后平均最高体温37.9℃(37.2~39.0℃),平均住院时间6.2天(5~10天),平均尿管保留3.2天(2~10天)。其中7例术后膀胱残余尿>100ml,经治疗后排尿畅。临床随访140例,随访率86.5%,平均随访18个月。以POP-Q为参考,客观治愈率达97.1%,网片暴露率3.6%(5/140),新发急迫性尿失禁率3.6%(5/140)。结论:协和盆底重建术有助于膀胱解剖及功能恢复,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重建术 补片
下载PDF
补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的应用-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6
9
作者 张晓红 王建六 +2 位作者 金玲 王世军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补片(mesh)在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手术重建盆底功能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我院妇科2004年3月~2005年4月期间共有18名患者因盆腔器官脱垂应用补片(mesh)进行盆底修补和重建。平均年龄68.6岁(48~78岁)。阴道前壁膨出17例,子宫脱... 目的初步探讨补片(mesh)在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手术重建盆底功能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我院妇科2004年3月~2005年4月期间共有18名患者因盆腔器官脱垂应用补片(mesh)进行盆底修补和重建。平均年龄68.6岁(48~78岁)。阴道前壁膨出17例,子宫脱垂15例,阴道后壁膨出12例。18例患者中14例行经阴式子宫切除术,1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1例保留子宫,2例已行子宫切除手术。同时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17例,单行阴道后壁修补术1例。单独置入阴道前壁补片11例,同时置入阴道前壁和后壁补片6例,单独置入阴道后壁补片1例。2例术中同时行阴道穹隆骶棘韧带悬吊术,4例术中行后路吊带阴道穹隆骶骨固定术。结果18例患者总手术时间平均为116.2min(85~150min),其中放置补片的时间平均15min。术中出血平均176ml(100~300ml)。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5.4d(5~9d)。平均随访13.1个月(6~19个月),发现4例补片侵蚀阴道黏膜,发生率为22.2%,其中1例为前壁补片,此补片较大,为梯形补片,大小为5cm×12cm;3例为后壁补片。无补片感染发生。3例(16.7%)患者出现脏器膨出复发,1例阴道前壁膨出复发Ⅲ期,1例阴道前壁膨出复发Ⅰ期,1例阴道后壁膨出复发Ⅰ期。结论补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简单,操作容易,不延长手术时间,患者耐受性好,但补片放置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膨出 补片 盆底重建手术
下载PDF
补片在盆腔器官脱垂全盆底重建术中应用的初步临床分析 被引量:56
10
作者 李亚兰 张晓红 +1 位作者 王建六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8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聚丙烯补片在全盆腔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我院妇科在2006年12月~2007年9月期间,收治12例因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脏器脱垂患者行全盆底重建术。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70.7±6.51)岁;8例患者年龄... 目的初步探讨聚丙烯补片在全盆腔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我院妇科在2006年12月~2007年9月期间,收治12例因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脏器脱垂患者行全盆底重建术。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70.7±6.51)岁;8例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占66%。体重指数(23±2.5)。孕次4~7次,平均(3.9±1.7)次。产次1~7次,平均(3.0±1.50)次。子宫(穹隆)脱垂Ⅳ期1例,Ⅲ期4例,Ⅱ期3例,Ⅰ期3例,0期1例。阴道前壁脱垂Ⅳ期1例,Ⅲ期10例,Ⅱ期1例。阴道后壁脱垂Ⅳ期1例,Ⅲ期1例,Ⅱ期1例,Ⅰ期8例,0期1例。所有患者均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缺陷。结果12例患者手术时间70~195min,平均为(115±40)min;术中出血量(50~400)ml,平均为(188±113)ml。12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好,术后最高体温37.2~39.0℃,平均(38.0±0.54)℃.尿管留置时间3~8d,平均(5.20±1.3)d。术后测残余尿量0~95ml,平均(22±30)ml。住院天数10~14d,平均为(12±1.5)d。所有病例穿刺顺利,未见血肿、血管及脏器损伤。12例患者,随访率91%,1例因居住外地未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3±3.0)月。11例患者未见脱垂复发。3例患者(25%)术后6周复查时发现有吊带侵蚀。结论应用Gynemesh聚丙烯补片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方法可行,安全可靠,近期可出现补片侵蚀,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全盆腔重建术 补片
下载PDF
PP/PLA盆底复合补片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艳春 鲁瑶 +1 位作者 管俊杰 张佩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7-691,共5页
以医用聚乳酸(PLA)切片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A纤维膜,然后将其作为隔离层直接喷到两种不同的聚丙烯(PP)经编网眼结构网片上,制备PP/PLA盆底复合补片.对PP/PLA复合补片的表观形态、纤维直径、孔径、亲水性、断裂强力,以及PLA纤... 以医用聚乳酸(PLA)切片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A纤维膜,然后将其作为隔离层直接喷到两种不同的聚丙烯(PP)经编网眼结构网片上,制备PP/PLA盆底复合补片.对PP/PLA复合补片的表观形态、纤维直径、孔径、亲水性、断裂强力,以及PLA纤维膜与PP补片间的剥离强度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补片中PLA纤维的直径较均匀,PP网片的结构对静电纺纤维膜的形态有很大影响,纤维膜趋于模仿接收网片的形态结构;两种结构的PP/PLA复合补片的水接触角均大于90°,即亲水性较差;PP补片和PLA纤维膜之间的剥离强度主要依靠物理吸附作用;PLA纤维膜的断裂强度较大、而断裂伸长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复合补片 聚丙烯(PP) 聚乳酸(PLA) 孔径 水接触角
下载PDF
两种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晓红 王红 +1 位作者 赵丽君 王建六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补片(Prolift全盆底重建系统和Gynemesh聚丙烯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的应用情况及近期疗效,探讨更为适宜的全盆底重建手术方式。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在2007年1月~2008年4月间收治因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盆腔脏器脱垂行全... 目的比较两种补片(Prolift全盆底重建系统和Gynemesh聚丙烯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的应用情况及近期疗效,探讨更为适宜的全盆底重建手术方式。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在2007年1月~2008年4月间收治因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盆腔脏器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患者31例。采用Prolift全盆底重建系统行全盆底重建术14例,Gynemesh聚丙烯补片行全盆底重建术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和随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患者体重指数、绝经年龄和孕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rolift组平均年龄为(63.29±9.39)岁,小于Gynemesh组的(69.35±5.16)岁(P=0.03)。Prolift组阴道前壁脱垂程度稍重于Gynemesh组(P<0.05)。两组子宫脱垂和阴道后壁脱垂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最高体温、尿管留置天数、术后残余尿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Prolift组短于Gynemesh组(P<0.05)。Prolift组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8.8±3.0)个月,1例(7.1%)术后6个月复查阴道前壁复发I期,1例(7.1%)出现后壁补片侵蚀。Gynemesh组随访率94.1%,平均随访时间(12.4±3.0)个月,4例(23.5%)患者复发,3例(17.6%)患者补片侵蚀。结论Prolift和Gy-nemesh两种补片均可用于全盆底重建,手术均安全可行。在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面,Prolift要优于Gyneme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盆底重建 盆腔器官脱垂 补片 PROLIFT Gynemesh
下载PDF
全盆底补片悬吊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55
13
作者 宋岩峰 王凤玫 何春妮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8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分析18例采用ProliftTM系统进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底器官脱垂的初步结果,探讨该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18例患有POP-Q分期Ⅲ期或Ⅳ期的生殖器官脱垂患者施行全盆底重建术的效果和并发症... 目的分析18例采用ProliftTM系统进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底器官脱垂的初步结果,探讨该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18例患有POP-Q分期Ⅲ期或Ⅳ期的生殖器官脱垂患者施行全盆底重建术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8min。术中出血平均250ml。随访1~10个月,治愈17例,好转1例,未见近期并发症。结论ProliftTM系统全盆底重建术可用于纠正严重盆底器官脱垂,安全可行,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盆底器官脱垂 全盆底重建术 全补片植入物
下载PDF
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的疗效及性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魏冬梅 王平 牛晓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438,共5页
目的:全面探讨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并发症及手术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160例重度POP行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时... 目的:全面探讨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并发症及手术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160例重度POP行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等,以了解手术安全性。比较手术前后POP分度评价手术疗效。进行盆底功能影响问卷-7、-20(PFIQ-7、PFDI-20)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评价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0.36±40.40分钟,住院时间4.50±1.30天,平均术中出血量150.35±80.30 ml,留置尿管时间3.50±1.50天。术中膀胱损伤4例(2.50%),术后留置尿管1周后好转。随访8~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月,POP-Q分度及有性生活患者PISQ-12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PFIQ-7和PFDI-20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13例(8.13%),阴道网片侵蚀5例(3.13%),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8例(5.00%)。13例中,再次手术8例,有手术客观治愈91.88%(147/160),患者主观满意率86.25%(138/160)。保留子宫组术后PISQ-12评分46.1±4.27分,子宫切除组术后PISQ-12评分28.3±5.2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阴道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是治疗重度POP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全盆底重建术时保留子宫可能可以更好地改善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阴道网片 全盆底重建术 生活质量 手术疗效
下载PDF
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疗效观察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慈英 郭桃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8-660,共3页
目的评价盆底重建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123例具有不同程度缺陷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应用聚丙烯网片进行盆底重建术。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DF-Q)分度法评价手术效果,调查其术前、术后的脱垂... 目的评价盆底重建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123例具有不同程度缺陷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应用聚丙烯网片进行盆底重建术。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DF-Q)分度法评价手术效果,调查其术前、术后的脱垂生活质量量表(P-QOL)评分,作为疗效的主观评价指标。结果盆底悬吊术的手术时间为(72±20)m in,出血量为(88±39)ml,所有患者在术后3~7d出院。123例患者PDF-Q分度明显改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24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P-QOL量表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24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平均24个月,发现网片暴露4例,10例术后复发。结论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确切,手术方法简单,短期疗效肯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重建术 盆底功能障碍 修复网片
下载PDF
无穿刺加用网片盆底重建术治疗症状性Ⅱ~Ⅲ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兰 娄文佳 +5 位作者 郎景和 孙智晶 陈娟 范融 刘小春 商晓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评价无穿刺加用网片盆底重建术治疗症状性Ⅱ~Ⅲ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近期疗效。方法:对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评价为Ⅲ度的8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加无穿刺加用网片盆底重建术(PROSIMA盆底重建术),采用主观评价[... 目的:评价无穿刺加用网片盆底重建术治疗症状性Ⅱ~Ⅲ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近期疗效。方法:对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评价为Ⅲ度的8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加无穿刺加用网片盆底重建术(PROSIMA盆底重建术),采用主观评价[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简版(PFIQ-7)评分]和客观评价(POP-Q)等方法对围手术期及术后近期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位手术时间为60分钟(54~65分钟),中位术中出血量55ml(30~90m1);无术中并发症;88%(7/8)的患者手术次日即拔除尿管,且残余尿量<100ml;术后病率为0;中位术后住院时间3天(3~6天)。中位随访时间4个月(1~6个月)。术后随访POP-Q评分,手术有效率达100%;仅1例患者诉术后阴道分泌物增多。术后半年内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下尿路感染、新发尿失禁、网片侵蚀、下肢疼痛等并发症,且症状得以改善。PFIQ-7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论:PROSIMA盆底重建术易于掌握,创伤小、无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术后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尚待循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无穿刺盆底重建术 网片 近期疗效
下载PDF
传统术式与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在老年重度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军 梁月琴 +2 位作者 王建芬 张丽 蒋学禄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评价传统术式与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在老年重度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应用及短期随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重度盆底器官脱垂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优劣。结果传统术式及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组(网片组)身体质量指... 目的评价传统术式与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在老年重度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应用及短期随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重度盆底器官脱垂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优劣。结果传统术式及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组(网片组)身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POPQ分期、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而年龄和绝经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传统术式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及住院费用上明显少于网片组(P<0.001),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PFIQ-7及PFDI-20问卷评分两种手术前后自身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前及术后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网片组出现1例患者尿潴留,各术式组出现1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术后1年网片组有2例发生网片侵蚀(9.1%)。结论传统手术相对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创伤更小,短期满意率相当,无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是老年无性要求重度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手术 网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和经阴道使用网片盆底重建术在盆腔脏器脱垂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礼全 张晓薇 +2 位作者 林晓婷 王苏 徐丽珍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2369-2372,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LSC)和经阴道使用网片(TVM)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盆底中心因POP行LSC的43例患者(LSC组)和行TVM的30例患者(TVM组)的临床...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LSC)和经阴道使用网片(TVM)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盆底中心因POP行LSC的43例患者(LSC组)和行TVM的30例患者(TVM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POP-Q各点测量值的变化,术后6个月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要表-20(PFDI-20)评价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评价性生活质量。随访5年,记录远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08.30±26.48)min,长于TVM组的(81.52±22.40)min,留置尿管时间为(2.56±0.82)d,明显短于TVM组的(3.23±1.0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POP-Q各点测量值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PFIQ-20评分及PISQ-12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SC组患者术后PISQ-12评分为(79.76±15.26)分,明显高于TVM组的(60.16±1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C组与TVM组患者术后发热发生率(2.3%vs 6.7%)、尿潴留发生率(9.3%vs 23.3%)、远期网片暴露发生率(2.3%vs 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C和TVM均是治疗POP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LSC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而TVM更适合于合并症多的老年患者,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 合成网片 盆底重建手术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补片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蔡丽萍 易为民 +1 位作者 朱虹 涂春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9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补片(mesh)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例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了放置补片的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加经阴道阴道旁修补术(VPVR)或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结果:15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 目的探讨补片(mesh)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例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了放置补片的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加经阴道阴道旁修补术(VPVR)或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结果:15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55min(50~7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90mL(50~120mL);住院时间平均为4~7d,全部顺利完成手术,且无一例膀胱、尿道、直肠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补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近期复发率低,新的术式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疗效明显、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补片 经阴道阴道旁修补术 骶棘韧带固定术
下载PDF
Prolift网片联合尿道中段悬吊治疗POP或合并SUI患者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9
20
作者 罗新 王晓玉 +6 位作者 沈媛 蒋学风 李瑞满 帅翰林 马雪枫 谢静燕 李玉娟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全阴道修复网片(total vaginal mesh,TVM)即Gynecare Prolift网片修复系统及联合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tensiongfree vaginal tape-obtutor,TVT-O)尿道中段悬吊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或合并压力性... 目的:探讨全阴道修复网片(total vaginal mesh,TVM)即Gynecare Prolift网片修复系统及联合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tensiongfree vaginal tape-obtutor,TVT-O)尿道中段悬吊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或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Ⅱ度以上子宫和(或)阴道壁脱垂患者24例,其中本次手术前已切除子宫5例,术中同时切除子宫12例,保留子宫7例。16例用全盆底修复网片(total Prolift),8例用前盆修复网片(anterior Prolift);10例因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同时行TVT-O尿道中段悬吊术。结果:24例患者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12.5%)出血量超过500ml;术后随访12~20个月,1例至术后10个月时发现阴道壁网片侵蚀(4.2%,1/24),经门诊4次修剪好转;24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用Prolift盆底修复网片系统进行盆底重建术,手术安全、易行、微创,近期疗效肯定;合并SUI者同时使用TVT-O不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网片 盆底重建 压力性尿失禁 器官脱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