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中叶彭时文言小说集《彭文宪公笔记》考论 被引量:2
1
作者 邱昌员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101-106,共6页
彭时《彭文宪公笔记》是明中期颇具影响的一部自叙体文言小说集,作者结合自己二十余年内阁从政的经历见闻,记录了自正统十年至成化四年间朝廷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存留了众多朝野掌故、典章规制及内阁重臣的奇闻轶事,揭露了明朝廷面临的... 彭时《彭文宪公笔记》是明中期颇具影响的一部自叙体文言小说集,作者结合自己二十余年内阁从政的经历见闻,记录了自正统十年至成化四年间朝廷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存留了众多朝野掌故、典章规制及内阁重臣的奇闻轶事,揭露了明朝廷面临的内忧外患与重重危机,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与政治生态,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勤于政事、忧国忧民、高瞻远瞩、忠言直谏的心路历程与性格特征,作品叙事朴素自然,文辞雅洁亲切,值得我们重视并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时 明代中期 《彭文宪公笔记》 《可斋杂记》 文言小说 朝野遗事
下载PDF
论金庸小说中的“众星捧月”爱情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熊婕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4-65,共2页
在金庸的多部武侠小说中,反复出现一位英俊少侠被多位美貌、柔情的女子所包围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众星捧月"的爱情模式。这种模式的书写体现出金庸本人沉淀于心的传统男权文化思想。
关键词 金庸小说 众星捧月 爱情模式 男权思想
下载PDF
执著的追求 心灵史的写照——评彭定安先生新著《离离原上草》
3
作者 王立 韩林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361-366,共6页
著名学者彭定安先生的长篇小说《离离原上草》,是表现知识分子命运和强韧生命力的史诗性巨著。小说描写知识分子个人及小群体的成长史,伴随着中国20世纪40至80年代近半个世纪的革命史,体现出作者正直品格、博爱精神与廓大胸怀。其"... 著名学者彭定安先生的长篇小说《离离原上草》,是表现知识分子命运和强韧生命力的史诗性巨著。小说描写知识分子个人及小群体的成长史,伴随着中国20世纪40至80年代近半个世纪的革命史,体现出作者正直品格、博爱精神与廓大胸怀。其"追忆"与"故地重游"两大母题显示了浓重的亲情,深沉的历史感,此外还有生态保护、人性的守护与思想的呼唤等。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显示出学者小说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 知识分子 命运母题 彭定安 文化反思
下载PDF
彭晓玲小小说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春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新时期以来繁荣发展的小小说离不开女作家的辛勤耕耘,湖南女作家彭晓玲的小小说,以其浓郁的"浏阳"风味,典型的"故事"张力和浓厚的"世情"韵味,在小小说女作家群中成绩明显,而且具有别样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 彭晓玲 小小说女作家群 “浏阳”风味 “故事”张力 “世情”韵味
下载PDF
论彭家煌小说的沉郁风格
5
作者 杨厚均 《云梦学刊》 2002年第2期57-60,共4页
彭家煌的小说,无论从其语言风格,还是其所表达的一悲到底的悲苦内涵,还是其对人性弱点的“忠厚人的讽刺”方式来看,都体现出一种沉郁的格调,而其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自卑心理,是这种沉郁风格形成的内在心理动机。
关键词 彭家煌 小说 沉郁风格 忧患意识 自卑心理
下载PDF
悲与喜的奏鸣——论彭家煌小说的艺术风格
6
作者 王卫英 张懿红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73-76,共4页
在20世纪中国早期乡土作家中,彭家煌是值得关注的。他的小说没有用纯客观的描写来勾画乡村和城镇底层人民的苦难,而是在充满喜剧幽默的反讽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悲哀,倾注着满腔的愤懑;他所绘制的湖南家乡洞庭湖滨的风俗画及表现都市生... 在20世纪中国早期乡土作家中,彭家煌是值得关注的。他的小说没有用纯客观的描写来勾画乡村和城镇底层人民的苦难,而是在充满喜剧幽默的反讽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悲哀,倾注着满腔的愤懑;他所绘制的湖南家乡洞庭湖滨的风俗画及表现都市生活的名篇佳构,其鲜明的创作风格,很容易与其他乡土作家区别开来。然而,由于生命之花匆匆凋零,致使他成为乡土文学作家群中永久的沉默者。但是,他贡献于我们的、具有审美超越性的文学价值不应当被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家煌 小说 喜剧化 反讽
下载PDF
“茶杯里的风波”:彭家煌小说的艺术表现
7
作者 季玢 韩廷俊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6-79,共4页
“异地风情”的美学餍足、冷中有热的抒情个性以及绘画美的中国气派使得彭家煌小说具有坚实的艺术境界:平实而不平淡,简洁而不简单,自由而不放任,粗犷而不乏细腻。
关键词 彭家煌 小说 抒情格调 审美意识 民俗文化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论彭学军少年小说的叙事方式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岚 《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7-20,24,共5页
彭学军的少年小说创作植根于一种独特的南方映象。独特的儿童叙事视角、全知式的叙述人称、舒缓的情感叙事以及穿插式的乡土解说,构成了彭学军少年小说的叙事方式。彭学军在生活中总是带着敏锐的眼睛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她充满智慧... 彭学军的少年小说创作植根于一种独特的南方映象。独特的儿童叙事视角、全知式的叙述人称、舒缓的情感叙事以及穿插式的乡土解说,构成了彭学军少年小说的叙事方式。彭学军在生活中总是带着敏锐的眼睛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她充满智慧的笔下总是能将童年日常琐细的事情化腐朽为神奇,让质朴的文化情感和气息悄悄地流入每位读者的心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学军 少年小说 叙事方式 湘西文化
下载PDF
彭家煌小说创作评析
9
作者 丁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5-99,共5页
现代乡土小说作家彭家煌的作品展示了乡村宗法社会中小人物可怜可悲的生存状态及其麻木灵魂 ,尤其揭示了乡村妇女的不幸命运。小说以圆熟精湛的讽刺艺术 ,创造了诙谐而凝重的独特风格 ,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关键词 彭家煌 小说创作 文学评论 乡村宗法社会 艺术风格 乡土小说 现代文学
下载PDF
平淡中的厚重——彭家煌乡土小说《怂恿》赏析
10
作者 刘菊 《湘南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5-58,62,共5页
《怂恿》取材平常,通过展示乡村宗族间最为常态的矛盾,着力批判封建传统思想和文化,体现作者呼唤国民改造的的人文关怀;小说采取传统结构、运用洞庭乡语,形成轻松活泼而又凝重隽永的风格,平淡中见厚重,是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的优秀之作。
关键词 彭家煌 乡土小说 怂恿
下载PDF
传统叙事与民间叙事的创造性重构——彭见明长篇小说《天眼》叙事分析
11
作者 朱双双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35-39,共5页
彭见明长篇小说《天眼》的叙事颇具特色。首先,《天眼》吸纳了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方式,这不仅体现在分章回目上,也彰显在故事框架的建构和预述上。其次,《天眼》驻足于民间化叙事立场,叙事呈现出"乡中人"的叙述姿态和... 彭见明长篇小说《天眼》的叙事颇具特色。首先,《天眼》吸纳了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方式,这不仅体现在分章回目上,也彰显在故事框架的建构和预述上。其次,《天眼》驻足于民间化叙事立场,叙事呈现出"乡中人"的叙述姿态和散漫性、原发性的思维特征。然而,《天眼》又并不属于回归传统的写作或民间化创作,其叙事是对传统叙事和民间叙事的双重超越和创造性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见明 《天眼》 叙事模式 章回体小说 民间叙事
下载PDF
王蓬小说《山祭》的叙事基调
12
作者 马凯丽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74-77,共4页
王蓬先生的长篇小说《山祭》描写了秦巴山区独特的风情风貌,带读者领略了秦岭的山河四季,体验了历史的柔情与冷漠,看到了岁月里人性的缺失与回归。秦岭观音山的风土人情为读者描绘了深山里的一幅牧歌诗画;作品中主人公大量的心理自述使... 王蓬先生的长篇小说《山祭》描写了秦巴山区独特的风情风貌,带读者领略了秦岭的山河四季,体验了历史的柔情与冷漠,看到了岁月里人性的缺失与回归。秦岭观音山的风土人情为读者描绘了深山里的一幅牧歌诗画;作品中主人公大量的心理自述使小说有了浓烈的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独特的叙事手法折射出作者对第二故乡内心复杂的情感;小说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彰显了普遍的人情关怀与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蓬 小说 《山祭》 叙事基调
下载PDF
成长的救赎与预演——评彭学军“青涩年华小说系列”
13
作者 李志越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9-42,共4页
彭学军的创作始于承前启后的90年代,她在不遗余力地书写少年儿童成长之路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青涩年华小说系列"正是这种探索的一种表现。作品刻画的"孤独"女孩群像及"隐秘"的成长困境构成... 彭学军的创作始于承前启后的90年代,她在不遗余力地书写少年儿童成长之路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青涩年华小说系列"正是这种探索的一种表现。作品刻画的"孤独"女孩群像及"隐秘"的成长困境构成了成长的"异质"书写;并通过设置"奇幻"与"梦境"等方式积极寻找救赎之道。此外,隐含在作品中的"为儿童"的"童年生命"意识更为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学军 成长 救赎 青涩年华小说
下载PDF
纯朴明净的湘北山区民俗风情画卷——彭见明地域文化小说试论
14
作者 王丹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0-43,共4页
彭见明的地域文化小说创作聚焦于他家乡平江的风土人情,以优美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幅纯朴明净的湘北山区民俗风情画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彭见明 地域文化小说 湘北山区 民俗风情
下载PDF
《红裙》阅读记
15
作者 肖国栋 肖爽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57-60,共4页
《红裙》以主人公梅一朵为中心,通过她不同的职业生涯历程展现出一幅宏伟的城乡生活图景,凸显出现代城市变迁中复杂的利益冲突和人性拷问。作者的立场和审美倾向决定了她取中产偏下的视角,温情更多地投注在梅一朵及其凤码头身世背景上,... 《红裙》以主人公梅一朵为中心,通过她不同的职业生涯历程展现出一幅宏伟的城乡生活图景,凸显出现代城市变迁中复杂的利益冲突和人性拷问。作者的立场和审美倾向决定了她取中产偏下的视角,温情更多地投注在梅一朵及其凤码头身世背景上,同时又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和惩恶扬善,对善恶是非都有着辩证和同情之理解,艺术化地解决了情理法的冲突。作者有很好的语言天赋,才情横溢,随物赋形,无所不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 女性文学 彭海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