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席台共成立大会的中共中央代表“彭荣”新考
1
作者 唐闻晓 陈旭楠 《台湾历史研究》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关于出席台共成立大会的中共中央代表“彭荣”的真实身份,学界曾提出彭湃、瞿秋白及任弼时三种说法,各有依据,却又均存在史实漏洞,难以自圆其说。经考诸中外相关档案史料,在分析目前主流的“任弼时说”也难以成立基础上,本文提出“彭荣... 关于出席台共成立大会的中共中央代表“彭荣”的真实身份,学界曾提出彭湃、瞿秋白及任弼时三种说法,各有依据,却又均存在史实漏洞,难以自圆其说。经考诸中外相关档案史料,在分析目前主流的“任弼时说”也难以成立基础上,本文提出“彭荣”身份的新说法,推证“彭荣”应为曾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代理书记、湖北省委代理书记的任旭(任昭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台湾共产党 彭荣 任旭 共产国际
下载PDF
台共成立大会之中共指导者彭荣其人补论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小冲 周雨琪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3,共7页
1928年台湾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由于资料的缺乏,不少史事有待厘清,其中亲临台共创立大会指导的中共领导人彭荣究竟为何人,学界有彭湃说、瞿秋白说与任弼时说等,其中以任弼时说较具说服力。但无论赞成或否定某一说... 1928年台湾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由于资料的缺乏,不少史事有待厘清,其中亲临台共创立大会指导的中共领导人彭荣究竟为何人,学界有彭湃说、瞿秋白说与任弼时说等,其中以任弼时说较具说服力。但无论赞成或否定某一说法,其证据链均有进一步补充、完善的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共产党 彭荣 任弼时 彭湃
下载PDF
20世纪20年代中共对台共建党的帮助与指导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帮强 《闽台关系研究》 2021年第2期14-25,共12页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心系台湾革命事业,注意吸收在祖国大陆学习的台湾先进青年入团、入党,并选派优秀的台籍革命者到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为台湾建立地方党组织做好人才储备。当时世界各国共产党组织的划分,以“一国一党”为原则...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心系台湾革命事业,注意吸收在祖国大陆学习的台湾先进青年入团、入党,并选派优秀的台籍革命者到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为台湾建立地方党组织做好人才储备。当时世界各国共产党组织的划分,以“一国一党”为原则,台湾是日本的殖民地,故共产国际决定由日共领导台共的建党工作。日共忙于国内的选举而无暇顾及台共建党大会,特委托中共代为指导这次大会。中共不但精心筹备台共建党大会,而且在台共建党大会上向台共传授祖国大陆革命的经验,反复叮嘱台共应吸取祖国大陆革命失败的教训,警惕对资产阶级的妥协,避免中共曾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另外,中共还对台共各种纲领进行审议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要求台共大力吸收工农分子入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台湾共产党 彭荣 上海 资产阶级
下载PDF
《周易参同契》阴注、容注成书于唐代新证
4
作者 屈燕飞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5,共11页
学界普遍认为《周易参同契》阴注、容注成书于唐代,但这一结论仍有进一步论证的必要与空间。阴注引用了活动于唐太宗至高宗时期的李淳风的《乙巳占》,而为唐玄宗时期刘知古的《日月玄枢篇》所引用,因此阴注很可能诞生于唐高宗至武则天... 学界普遍认为《周易参同契》阴注、容注成书于唐代,但这一结论仍有进一步论证的必要与空间。阴注引用了活动于唐太宗至高宗时期的李淳风的《乙巳占》,而为唐玄宗时期刘知古的《日月玄枢篇》所引用,因此阴注很可能诞生于唐高宗至武则天执政期间。容注的成书推测时间跨度比较大。容注引用了唐玄宗《道德真经御注》,又为唐末《通幽诀》所引,表明容注的成书时间比阴注晚,很可能在中唐。另外,阴注、容注所依据的《参同契》底本与其他现存注本底本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注本底本之间,也体现在历代《参同契》引文与《参同契》各注本底本的差别上。阴本、容本与后世成为主流的彭本、朱本分属两个不同的文本系统,因此阴注和容注很可能是《参同契》的早期注本。南宋之前,以阴本、容本为代表的文本系统占据主导地位;南宋之后,以彭本、朱本为代表的文本系统占有绝对优势,阴本、容本系统的影响力则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参同契》 阴注 容注 彭注 朱注
原文传递
铮铮铁骨话沈鹏——以翁同龢收藏《致太世叔函》为线索
5
作者 孔祥吉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共7页
本文以翁同龢家藏《致太世叔函》为线索,厘清了该函作者沈鹏由常熟到京城在翰林院苦读细节,以及翰林院诸生的构成及苦读状况;并阐述沈鹏成为编修后仗义执言,不顾生死的壮举。在慈禧等守旧势力发动戊戌政变后,他大胆上书,为光绪皇帝鸣不... 本文以翁同龢家藏《致太世叔函》为线索,厘清了该函作者沈鹏由常熟到京城在翰林院苦读细节,以及翰林院诸生的构成及苦读状况;并阐述沈鹏成为编修后仗义执言,不顾生死的壮举。在慈禧等守旧势力发动戊戌政变后,他大胆上书,为光绪皇帝鸣不平,要求朝廷改弦更张,严厉惩处军机首辅荣禄、军机大臣刚毅以及太监李莲英等"三凶",因而遭到清廷及两江总督鹿传霖等人的残酷迫害,必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最后,由于外人干涉,清廷虽然被迫提前释放沈鹏,但由于他长期饱受折磨,出狱不久便与世长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翰林院 杀身成仁 沈鹏 翁同鯨 荣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