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抗细菌活性研究
1
作者 章宝丹 任晋玮 +3 位作者 翟亚楠 贾佳 蔡磊 刘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研究1株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LW23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细菌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该菌株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等方法并比对相关文... 目的研究1株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LW23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细菌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该菌株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等方法并比对相关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从菌株发酵的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methyl penicyrone(1)、penicyrone(2)、verrucosidin(3)、deoxyverrucosidin(4)、peniquinone A(5)和penipratynolene(6)。结论海洋真菌Penicilliumsp.LW23能产生具有抗细菌活性的化合物。化合物3和4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G27和三重耐药菌H.pylori BHKS159具有中等抑菌活性;化合物5对野油菜黄单孢菌、青枯雷尔菌、枯草芽胞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青霉属 次级代谢产物 抗菌活性 抗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中国南海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p.SCSIO 40438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2
作者 朱义广 牟鹏云 +1 位作者 张庆波 张长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1-167,共7页
本论文对中国南海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p.SCSIO 40438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等波谱学方... 本论文对中国南海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p.SCSIO 40438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等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从中共分离鉴定到9个化合物:1-(2-Methylbut-3-en-2-yl)-1H-indole-3-carbaldehyde(1)、1-methyl-2(1H)-quinazolinone(2)、fructigenine A(3)、fructigenine B(4)、2-[(s)-hydroxy(phenyl)methyl]-3-methylquinazolin-4(3H)-one(5)、3-methylviridicatin(6)、3-O-methylviridicatol(7)、viridicatol(8)和(+)-cyclopenol(9)。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天然产物。抑菌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8具有中等强度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为8.0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penicillium sp. 次级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深海真菌Penicillium sp.Z13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3
作者 张佳 李钦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Z13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凝胶柱,ods柱,反相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法等,对该真菌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Z13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凝胶柱,ods柱,反相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法等,对该真菌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Z13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desmethylmonacolin-J-15(1),3,5-dihydroxy-7-(8-hydroxy-2-met-hy-hexahydronaph-thalen-1-yl)heptanoic acid(2)和penicopeptide A(3),圆弧菌素(4)和圆弧菌醇(5),viridicatol(6)和viridicatin(7),吲唑(8),吲哚乙酸(9),环(异亮氨酸-脯氨酸)(10)。结论: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Z13可以产生结构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penicillium sp.Z13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鲸鱼骨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p. S2014503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4
作者 张海波 IMRAN Khan +5 位作者 KUMAR Saurav 张丽萍 方壮杰 张鑫雅 彭方 张长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40,共9页
从一块腐烂的鲸鱼骨头分离鉴定了一株真菌Penicillium sp. S2014503。利用大米固体发酵培养技术从该菌产物中获得10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数据比对分析结合质谱数据分析,手性化合物测定旋光值或者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后将这10个... 从一块腐烂的鲸鱼骨头分离鉴定了一株真菌Penicillium sp. S2014503。利用大米固体发酵培养技术从该菌产物中获得10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数据比对分析结合质谱数据分析,手性化合物测定旋光值或者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后将这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modin(1)、citreorosein(2)、tetrahydroaltersolanolB(3)、conioxanthoneA(4)、chrysogine(5)、pyramidamycin B (6)、germicidin O (7)、2-(6-hydroxy-5,7-dimethylbenzefuranone-4-yl) acetaldehyde (8)、astrophenone (9)和chenopodolans A (10)。经生物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1和2对藤黄微球菌具有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2和4对卤虫幼虫具有显著的致死毒性。此外,化合物1是中药大黄和虎杖的主要致泻成分。文章首次报道了来源于海洋动物样品鲸鱼骨的真菌Penicillium sp.能够生产大黄素类等活性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鱼骨 青霉菌 大黄素
下载PDF
海洋来源青霉Penicillium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5
作者 范佐旺 陈靓雯 +1 位作者 王芳兵 柯晓燕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65-67,共3页
海洋微生物因生存环境特殊,常能形成结构特异、活性良好的代谢产物。本文对1株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青霉Penicillium sp.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和抗菌活性评价。结果分离和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Nuatigenin(1)、吲哚-3-乙酸(2)、胸苷(3)... 海洋微生物因生存环境特殊,常能形成结构特异、活性良好的代谢产物。本文对1株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青霉Penicillium sp.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和抗菌活性评价。结果分离和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Nuatigenin(1)、吲哚-3-乙酸(2)、胸苷(3)和3-苯基乳酸(4),其中化合物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化合物4对白色念珠菌抑菌效果良好,其余化合物对不同的菌均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icillium sp.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菌
下载PDF
海绵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YZ-7的次级代谢产物
6
作者 王鲁敏 肖翠平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1年第2期248-252,共5页
为寻找抗污损活性先导化合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对海绵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 YZ-7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借助现代波谱学技术(NMR、MS、IR等)及文献数据确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并以海洋污损细菌为... 为寻找抗污损活性先导化合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对海绵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 YZ-7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借助现代波谱学技术(NMR、MS、IR等)及文献数据确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并以海洋污损细菌为抗污损活性筛选模型对化合物进行抗污损活性初步评价。从真菌Penicillium sp. YZ-7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麦角甾醇(1)、(22E,24R)-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 (2)、(22E,24R)-5α,6α-epoxy-ergosta-8,22-dien-3β,7α-diol (3)、醌茜素(4)、环(脯氨酸-甘氨酸)(5)、N-乙酰基酪胺(6)、N-乙酰基色胺(7)、己六醇(8)、木糖醇(9)。化合物3和4对三种污损细菌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penicillium sp. 次级代谢产物 抗污损活性
下载PDF
青霉菌(Penicillium sp.)对三种活性染料的吸附和降解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蒙英 孟祥勋 +1 位作者 王雪峰 桑敏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9-452,共4页
通过14C标记底物的矿化实验发现青霉菌对多聚芳香族化合物有一定降解能力,本研究以3种偶氮和蒽醌型活性染料为作用底物,结果表明,青霉菌G-1 (Penicillium sp.)对染料进行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Qmax)可达169.5... 通过14C标记底物的矿化实验发现青霉菌对多聚芳香族化合物有一定降解能力,本研究以3种偶氮和蒽醌型活性染料为作用底物,结果表明,青霉菌G-1 (Penicillium sp.)对染料进行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Qmax)可达169.5~243.9mg/g干重,被吸附染料最早在第4d完全脱色降解,有菌丝和去除菌丝的培养液中再次加入染料,均可在20~30h内使染料完全脱色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菌 染料 吸附 脱色降解 废水处理 活性染料
下载PDF
一株甲磺隆降解真菌(Penicillium sp.)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东升 方程冉 周旭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2-546,共5页
Penicillium sp.的纯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Penicillium sp.的最适降解条件为甲磺隆浓度 2 2 .6mg/ L,菌体浓度 12 .2 5 mg/ L溶液 ,温度 30℃ ,p H7.0 .在有机肥浸出液为共基质时 ,甲磺隆降解速率可以提高约 15 % ,但葡萄糖影响不显著 .当... Penicillium sp.的纯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Penicillium sp.的最适降解条件为甲磺隆浓度 2 2 .6mg/ L,菌体浓度 12 .2 5 mg/ L溶液 ,温度 30℃ ,p H7.0 .在有机肥浸出液为共基质时 ,甲磺隆降解速率可以提高约 15 % ,但葡萄糖影响不显著 .当 Penicillium sp.加入到华家池潮土中时 ,可明显促进土壤甲磺隆的降解 ,且有较好的持续性 ,从而使甲磺隆在土壤中的半衰期由对照的 2 7.7d缩短到 16 .5~18.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特性 青霉 甲磺隆 生物降解 磺酰脲类除草剂 生物修复 药物残留 土壤污染
下载PDF
黄海葵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被引量:14
9
作者 蒋亭 田黎 +2 位作者 劳彦斌 李军 林文翰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0-42,共3页
从黄海葵 [Anthopleura xanthogrammica(Berkly) ]附生真菌 Penicillium sp.的发酵液中首次分离到4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对羟基苯乙醇 ( ) ,(Z) N- [2 - (4-羟基苯基 )乙烯基 ]甲酰胺 ( ) ;(E) N- [2 - (4-羟基苯基 )乙烯基 ]甲酰胺 (... 从黄海葵 [Anthopleura xanthogrammica(Berkly) ]附生真菌 Penicillium sp.的发酵液中首次分离到4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对羟基苯乙醇 ( ) ,(Z) N- [2 - (4-羟基苯基 )乙烯基 ]甲酰胺 ( ) ;(E) N- [2 - (4-羟基苯基 )乙烯基 ]甲酰胺 ( )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 ( ) ,其中化合物 ( )为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它们的化学结构经理化数据和波谱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icillium sp (E)N-[2-(4-羟在苯基)乙烯基]甲酰胺 化学成分 黄海葵 附生真菌
下载PDF
南海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 FS60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玲 李冬利 +2 位作者 陈玉婵 陶美华 章卫民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研究南海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FS6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HPLC和薄层制备等色谱技术和重结晶对菌株FS60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以神经胶质瘤细... 目的:研究南海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FS6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HPLC和薄层制备等色谱技术和重结晶对菌株FS60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以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乳腺癌细胞MCF-7、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为供试细胞株,采用SRB法测试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大肠杆菌(EC)和铜绿假单胞菌(PA)为指示菌株,采用改良的MMT法测试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从发酵物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2,4-二羟基-3,5,6三甲基苯甲酸甲酯(1)、对羟基苯乙酮(2)、5-羟甲基糠酸(3)、isochromophilone VIII(4)、麦角甾醇(5)、过氧化麦角甾醇(6)、啤酒甾醇(7)。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青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化合物4具有显著的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penicillium sp. 次级代谢产物 细胞毒活性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一株红树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ZZF29#)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尚德 魏美燕 +2 位作者 李志华 佘志刚 林永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7-729,共3页
研究了一株药用红树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ZZF29#)的次级代谢产物。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从该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获得8种单体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并与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环(苯丙-丙)二... 研究了一株药用红树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ZZF29#)的次级代谢产物。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从该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获得8种单体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并与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环(苯丙-丙)二肽(1)、环(苯丙-甘)二肽(2)、环(苯丙-苯丙)二肽(3)、环(苯丙-酪)二肽(4)、大黄素(5)、大黄素甲醚(6)、麦角甾醇(7)和过氧化麦角甾醇(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内生真菌 penicillium sp.(ZZF29#) 次级代谢产物 分离鉴别 环二肽 蒽醌 甾醇
下载PDF
红树植物海杧果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中的抗菌活性成分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壮 梅文莉 +4 位作者 崔海滨 曾艳波 林海鹏 洪葵 戴好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9-752,共4页
对红树植物海杧果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柱层析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MS,NMR,1H-1H COSY,HMQC和HMBC等鉴定,分别为4-(3-hydroxybutan-2-yl)-3,6-dimethyl-benzene-1,2-diol(1),4-(3-hydroxybutan-2-yl)-3... 对红树植物海杧果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柱层析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MS,NMR,1H-1H COSY,HMQC和HMBC等鉴定,分别为4-(3-hydroxybutan-2-yl)-3,6-dimethyl-benzene-1,2-diol(1),4-(3-hydroxybutan-2-yl)-3-methyl-6-acetylbenzene-1,2-diol(2)和3,4,5-trimethyl-1,2-benzenediol(3).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3均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化合物2则未显示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植物 内生真菌 penicillium sp. 抗菌活性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红树植物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中两个甾体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想 孙光芝 +2 位作者 郑毅男 林文翰 Isabel Sattler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20-422,共3页
从红树植物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了两个甾体类化合物,通过各种波谱实验(1D-NMR,2D-NMR,ESI-MS)确定为: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1)和麦角甾-5,7,22-三烯-3-醇(2),1对于3α-HSD脱氢酶在250μm浓度下有较弱的... 从红树植物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了两个甾体类化合物,通过各种波谱实验(1D-NMR,2D-NMR,ESI-MS)确定为: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1)和麦角甾-5,7,22-三烯-3-醇(2),1对于3α-HSD脱氢酶在250μm浓度下有较弱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内生真菌 penicillium sp. 甾体化合物
下载PDF
接种Penicillium sp.和根际分泌物对土壤甲磺隆的协同降解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立芳 沈东升 贺永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9-203,共5页
通过接种Penicilliumsp.和模拟小麦根际环境的方法,研究了甲磺隆在Penicilliumsp.和小麦根际分泌物协同作用下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丰富了土著微生物和外源微生物,对甲磺隆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接种Penicilliumsp.... 通过接种Penicilliumsp.和模拟小麦根际环境的方法,研究了甲磺隆在Penicilliumsp.和小麦根际分泌物协同作用下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丰富了土著微生物和外源微生物,对甲磺隆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接种Penicilliumsp.的根际土壤中甲磺隆降解半衰期为8.6 d,其降解速率是接种Penicilliumsp.的非根际土壤的1.8倍,是普通根际土壤的2.7倍.继续追加甲磺隆的试验表明,接种菌株Penicilliumsp.对甲磺隆的降解具有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隆 生物降解 penicillium sp. 根际分泌物
下载PDF
几种藏香原料燃烧烟尘对青霉菌(Penicillium sp.)和曲霉菌(Aspergillus sp.)抑菌效果测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小芳 王瑞 +4 位作者 李辉 刘彦军 李培琪 董洛 德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9期253-258,共6页
为了解藏香原料对空气真菌皿内抑制作用,并为具有抑菌防病功效的藏香配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滤纸片吸附烟尘法,测定了9种藏香原料燃烧烟尘对青霉菌(Penicillium sp.)和曲霉菌(Aspergillus sp.)的皿内抑制效果。供试藏香原料对2种真菌均... 为了解藏香原料对空气真菌皿内抑制作用,并为具有抑菌防病功效的藏香配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滤纸片吸附烟尘法,测定了9种藏香原料燃烧烟尘对青霉菌(Penicillium sp.)和曲霉菌(Aspergillus sp.)的皿内抑制效果。供试藏香原料对2种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对青霉菌(Penicillium sp.)而言,竹黄抑菌效果最强,广香、肉蔻以及丁香次之,草红花和白寇最弱;竹黄和肉蔻对曲霉菌(Aspergillus sp.)抑菌效果最强,广香和丁香次之,白寇则最弱;竹黄、广香、肉寇以及丁香对青霉菌(Penicillium sp.)和曲霉菌(Aspergillus sp.)具有明显的皿内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香原料 青霉菌 曲霉菌 抑菌效果
下载PDF
一株异养氨氧化青霉(Penicillium sp.)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喻其林 陈旭 +3 位作者 黄明媛 路子佳 潘虹 王立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6-992,共7页
【目的】对分离自鸡粪好氧堆肥的一株氨氧化青霉(Penicillium sp.)M25-22进行异养氨氧化特性的研究,为该菌在鸡粪等固体废弃物好氧堆肥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以铵盐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研究该菌生成亚硝酸盐氮与硝酸盐氮... 【目的】对分离自鸡粪好氧堆肥的一株氨氧化青霉(Penicillium sp.)M25-22进行异养氨氧化特性的研究,为该菌在鸡粪等固体废弃物好氧堆肥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以铵盐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研究该菌生成亚硝酸盐氮与硝酸盐氮的能力;调整培养基的碳源种类、氮源种类、蔗糖浓度、铵态氮浓度、pH和培养温度等,研究环境条件对该菌氨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该菌在以铵盐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菌体生长量及铵态氮利用率在1—5d迅速增加;硝酸盐氮浓度3—5d上升迅速,以后维持在1.1—1.2μg·mL-1;同时有少量亚硝酸盐氮生成。该菌在以葡萄糖、蔗糖、淀粉或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均进行异养氨氧化,能氧化硫酸铵、蛋白胨、乙酰胺、尿素或L-天冬氨酸中的负三价氮,其中可溶性淀粉、纤维素、蛋白胨等缓效碳、氮源更有利。该菌在以蔗糖为唯一碳源、铵盐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异养氨氧化的最适条件为,蔗糖浓度12g·L-1、铵态氮浓度2.438mg·mL-1、pH7.5和培养温度30℃。【结论】M25-22存在细菌的无机氮氧化途径,且能将生成的亚硝酸盐氮迅速氧化为硝酸盐氮,其氨氧化作用属于次级代谢。该菌能以多种有机物为碳源进行异养氨氧化,能氧化多种氮源中的负三价氮素,且在高有机物、高铵态氮浓度下表现出较强的异养氨氧化能力,因而在鸡粪等固体废弃物的好氧堆肥实践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堆肥 异养氨氧化 青霉 次级代谢
下载PDF
南海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386#)次级代谢产物再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魏美燕 邵长伦 +4 位作者 谭倪 胡谷平 王长云 佘志刚 林永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0,共4页
重新研究南海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386的次级代谢产物,运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了9个单体化合物,包括3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1,2,3),3个环二肽类化合物(4,5,6),2个甾醇类(7,8)和1个结构新颖的生物碱... 重新研究南海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386的次级代谢产物,运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了9个单体化合物,包括3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1,2,3),3个环二肽类化合物(4,5,6),2个甾醇类(7,8)和1个结构新颖的生物碱化合物(9)。其中化合物1的结构是通过乙酰化,水解等化学方法以及NMR、GC-MS等技术得以确定。化合物9的结构主要通过波谱方法得以确定的,尤其是2D NMR,最后有单晶X射线测定得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penicillium sp. 神经酰胺 化学反应 penicillazine X射线 结构鉴定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 Conditions of a Bioflocculant Produced by Penicillium sp. 被引量:12
18
作者 LI-FAN LIU WEN CHE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13-218,共6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bioflocculant named MBF7 produced by Penicillum strain HHE-P7 and the effects of cultivation conditions on bioflocculant production. Methods The chemical group in the bioflo...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bioflocculant named MBF7 produced by Penicillum strain HHE-P7 and the effects of cultivation conditions on bioflocculant production. Methods The chemical group in the bioflocculant molecules was shown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a, and 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MBF7 was estimated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The effects of medium components on bioflocculant production and flocculating activity were studied. Results Phospho-, amino-, hydroxyl, and carboxyl groups were the major fractions of MBF7, and the molecule weight was about 3.0 × 10^5 Da. In addition,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favorable for the bioflocculant production were glucose and yeast extract respectively. When the initial pH of the medium was adjusted to 5.0, high flocculant efficiency could be achieved. Conclusion The bioflocculant MBF7 is a new macromolecule with high flocculating efficiency for Kaolin suspension, and could be produced under appropriate cultur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FLOCCULANT penicillium sp. Flocculating activity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下载PDF
红树植物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中新木质素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想 孙光芝 +2 位作者 郑毅男 林文翰 Isabel Sattler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6,共3页
应用各种层析手段,从红树植物内生真菌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了一个新的木质素类化合物,结合多种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为4,4′-二(1-丙烯酸甲酯)-3′-甲氧基-二苯醚(1)。
关键词 红树植物 内生真菌 penicillium sp. 木质素
下载PDF
海泥青霉Penicillium sp.WF-06的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虹 于洋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1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阐明海泥青霉Penicillium sp.WF-06的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28℃下,130r/min摇床发酵7d培养生产菌WF-06,活性跟踪分离纯化WF-06发酵液中的活性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ESI MS、UV、IR、NMR等)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 目的阐明海泥青霉Penicillium sp.WF-06的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28℃下,130r/min摇床发酵7d培养生产菌WF-06,活性跟踪分离纯化WF-06发酵液中的活性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ESI MS、UV、IR、NMR等)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采用细胞形态镜检、MTT方法评价单体化合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从青霉Penicillium sp.WF-06发酵液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生物碱类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四个环肽类化合物Gliocladine C(1)、环-甘氨酰脯氨酸(2)、环-苯丙氨酰脯氨酸(3)、环-色氨酰丙氨酸(4)和两个苯衍生物1,3-二氨基-2-硝基苯(5)和3-羧基吲哚(6),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发现化合物1对hepG2细胞显示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为19.6μmol/L,化合物2~6无活性(IC50>100μmol/L)。结论本实验首次评价了含硫环肽类化合物Gliocladine C对hepG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揭示了海泥青霉Penicillium sp.WF-06的主要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物是含硫环肽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icillium sp.WF-06 活性跟踪 环肽类化合物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