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化学去细胞神经桥接大鼠面神经缺损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国臣 肖大江 +2 位作者 吴四海 袁渊 张永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索化学去细胞神经异种移植桥接面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用TritonX-100和脱氧胆酸钠制备兔化学去细胞神经,桥接大鼠面神经6mm缺损。术后5个月行神经电生理、面神经运动神经元逆行示踪、再生神经形态学等检测。以大鼠自体神经移植... 目的探索化学去细胞神经异种移植桥接面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用TritonX-100和脱氧胆酸钠制备兔化学去细胞神经,桥接大鼠面神经6mm缺损。术后5个月行神经电生理、面神经运动神经元逆行示踪、再生神经形态学等检测。以大鼠自体神经移植和兔新鲜神经移植为对照。结果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未被宿主排斥和吸收,正常侧/实验侧潜伏期比值为0.663±0.142,实验侧/正常侧波幅比值为0.334±0.032,实验侧/正常侧标记面神经运动神经元比值为0.293±0.023,神经移植段及移植远段有大量再生神经纤维且超微结构正常。与大鼠自体神经移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鲜神经异种移植被宿主排斥和吸收。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异种移植可能是修复面神经缺损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动物 实验 移植 异种 神经再生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宝凤 董明敏 任秀花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euronalstemcells,NSCs)应用于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兔10mm长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壳聚糖管加胶原蛋白海绵加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加NSCs;B组:壳...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euronalstemcells,NSCs)应用于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兔10mm长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壳聚糖管加胶原蛋白海绵加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加NSCs;B组:壳聚糖管加胶原蛋白海绵加NGF;C组:自体神经移植。术后12周,进行系列神经电生理检测、神经组织学观察、BrdU和S1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检查。结果术后12周,A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B组(P<0.05),与C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SCs可作为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并应用于人工神经修复面神经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实验 面神经 神经再生 神经生长因子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预变性神经移植促进神经再生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存孝 李稔生 殷琦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 通过兔腓总神经不同时限预变性神经移植 ,从组织学、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电生理、超微结构等多方面对神经功能恢复进行探讨 .方法 家兔 42只分为 A,B,C,D,E,F,G7组 :A,B,C,D,E,F组分别为预变性 0 ,4,7,14,2 1和 2 8d移植组 ,G组... 目的 通过兔腓总神经不同时限预变性神经移植 ,从组织学、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电生理、超微结构等多方面对神经功能恢复进行探讨 .方法 家兔 42只分为 A,B,C,D,E,F,G7组 :A,B,C,D,E,F组分别为预变性 0 ,4,7,14,2 1和 2 8d移植组 ,G组动物双侧腓总神经分别作新鲜神经移植和预变性神经移植 .结果  2 wk预变性神经移植与新鲜神经移植相比可显著降低轴突再生起初延迟期 (由 3.0 4~0 .0 4d) ,提高神经生长速度 (由 1.73~ 2 .5 9mm· d- 1 ) ,促进N- MCV (由 2 5 .14~ 2 9.2 1m· s- 1 ) ,增进轴突通过率 (由81.2 %~ 91% ) .组织学观察预变性 2 wk再生轴突比新鲜神经移植组成熟 ,髓鞘化程度高而且早 .结论 预变性 2 wk神经移植无论在质和量上均优于新鲜神经移植 ,其次是预变性1wk神经移植组 .预变性 4d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神经移植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电磁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田华 李主一 +3 位作者 周中英 翁龙江 李光全 李云梅 《中华理疗杂志》 2001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 探讨电磁场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 60只Wistar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重度钳夹伤为模型 ,应用随机数表进行随机化 ,将大鼠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电磁场治疗。术后不同时期测定大鼠坐骨神经的电生理指标... 目的 探讨电磁场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 60只Wistar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重度钳夹伤为模型 ,应用随机数表进行随机化 ,将大鼠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电磁场治疗。术后不同时期测定大鼠坐骨神经的电生理指标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电磁场治疗加速了损伤神经远段Wallerian变性进程 ,促进雪旺氏细胞增殖 ,促进轴索及髓鞘再生 ,加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结论 电磁场可能是通过对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多环节的调控和促进 ,通过多种协同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神经再生 神经传导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神经再生室与微环境研究的新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宪发 于惊涛 +1 位作者 孙新哲 张铁力 《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22-223,共2页
目的 建立神经再生室与微环境研究模型 ,并介绍操作要点 ,对其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 将大鼠的坐骨神经于股中部切断 ,推剥神经外膜于远近端 ,使近远端的神经束露出2mm将其切除 ,使断端的神经束回缩至外膜内 ,间断缝合外膜 ,... 目的 建立神经再生室与微环境研究模型 ,并介绍操作要点 ,对其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 将大鼠的坐骨神经于股中部切断 ,推剥神经外膜于远近端 ,使近远端的神经束露出2mm将其切除 ,使断端的神经束回缩至外膜内 ,间断缝合外膜 ,使断伤的神经束间留有 2mm~3mm微小间室。结果 术后 4周见再生的神经通过微小间室 ,吻合处神经束排列规律连续 ,没有神经瘤形成。结论 神经外膜再生室模型是一个自由自然的神经再生内环境 ,符合神经生长规律 ,是对以往外设的“再生室”研究神经再生的一个改进 ,对传统的神经吻合方法是一个完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神经再生 微环境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下齿槽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卜寿山 李金荣 +1 位作者 胡传真 赵怡芳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成年大白兔下齿槽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24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在双侧下齿槽神经各造成8mm缺损,神经近远端用硅胶管桥接,右侧硅小室内注入外源性NGF作实验侧,左侧注入生理... 目的 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成年大白兔下齿槽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24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在双侧下齿槽神经各造成8mm缺损,神经近远端用硅胶管桥接,右侧硅小室内注入外源性NGF作实验侧,左侧注入生理盐水为对照侧。对实验侧和对照侧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传导速度、纤维横断面积和髓鞘厚度作相应比较。结果 ①NGF能使有髓神经纤维数目明显增加;②在术后相同时间,实验侧的有髓神经纤维横断面积和髓鞘厚度明显大于对照侧;③术后12周和18周时,实验侧再生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大于对照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再生 动物实验 下齿槽神经
原文传递
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修复多条神经模型的建立及功能恢复动态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贵新 顾玉东 +2 位作者 李继峰 李文军 王欢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比较七种不同术式的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后受体神经的功能以探讨颈7神经重建多组神经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建立传统的健侧颈7移位经尺神经近端(单根)接正中神经或肌皮神经或桡神经(A、D、G组),健侧颈7... 目的比较七种不同术式的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后受体神经的功能以探讨颈7神经重建多组神经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建立传统的健侧颈7移位经尺神经近端(单根)接正中神经或肌皮神经或桡神经(A、D、G组),健侧颈7经尺神经近端(2股,合干法)接正中、肌皮神经或正中、桡神经(B、E组),健侧颈7经尺神经及腓肠神经(分干法)接正中、肌皮神经或正中、桡神经(C、F组)。术后观察患肢功能,抓握力及梳洗动作出现时间。结果术后2个月,修复正中和肌皮神经的B、C组,均出现主动屈趾、屈肘功能。抓握力比较合干法(B、E组)、分干法(C、F组)及传统法(A、D、G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合干、分干法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梳洗试验出现时间合干、分干法及传统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7神经根能提供足够的神经再生纤维,可同时恢复2条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神经再生 动物 实验 健侧颈 移位
原文传递
犬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的神经再生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衷鸿宾 卢世璧 +1 位作者 侯树勋 赵庆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 观察犬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后近期神经再生的情况。方法  1 5只家犬分成实验组(去细胞神经移植组 ,6只犬 )、对照组Ⅰ (自体神经移植组 ,6只犬 )、对照组Ⅱ (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 ,3只犬 )。制成犬坐骨神经缺损 5 .0cm的模型 ,以上... 目的 观察犬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后近期神经再生的情况。方法  1 5只家犬分成实验组(去细胞神经移植组 ,6只犬 )、对照组Ⅰ (自体神经移植组 ,6只犬 )、对照组Ⅱ (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 ,3只犬 )。制成犬坐骨神经缺损 5 .0cm的模型 ,以上述 3种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术后 6个月行神经再生的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移植段内有大量的新生神经纤维 ,新生血管及雪旺细胞 ;远端胫神经内出现大量的有髓神经纤维 ;靶肌肉运动终板的数量、形态及分布均良好。实验组和对照组Ⅰ非常相似。结论 化学去细胞神经作为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 ,在修复犬的粗大和长段神经缺损时不会被宿主排斥和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缺损 坐骨神经缺损 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视黄酸对视网膜感光细胞增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唐仕波 邱观婷 +2 位作者 刘志雄 李加青 林少芬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视黄酸是否能诱导成年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增生。方法 将 32只成年健康Sprague Dawley(SD)大鼠 ,每只体重约 2 0 0~ 2 5 0g ,随机平均分成 4组。第 1、2组 :视网膜下腔注射视黄酸 (retinoicacid ,RA) 5 μl(0 0 0 1mo... 目的 探讨外源性视黄酸是否能诱导成年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增生。方法 将 32只成年健康Sprague Dawley(SD)大鼠 ,每只体重约 2 0 0~ 2 5 0g ,随机平均分成 4组。第 1、2组 :视网膜下腔注射视黄酸 (retinoicacid ,RA) 5 μl(0 0 0 1mol/L) ,第 3、4组玻璃体腔注射RA 10 μl(0 0 0 1mol/L)。其中第 1、3组在注射RA前 ,通过结扎眼动脉 ,造成眼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模型。对照组为 5只健康SD大鼠 ,在不注射RA的条件下 ,制做短暂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眼于注射RA后 2~ 4周取出眼球 ,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 ,于光镜下检测分析。结果 第 1组 ,于注射RA后第 16天 ,视网膜下腔表达视杆细胞特异性标记抗体的视网膜感光细胞数量增多及内核层增厚 ;而第 2组未发现任何细胞增生 ;第 3、4组 ,玻璃体腔内注射RA后 ,无论在有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条件下 ,均未见视网膜神经细胞数量增多。对照组在未注射RA的条件下 ,将组织学切片置光镜下观察 ,未见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形态学改变 ,也无感光细胞增生。结论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条件下 ,成年大鼠视网膜下腔注射外源性RA能够诱导视网膜感光细胞增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 视网膜感光细胞 神经再生 动物实验 药物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神经再生组织特异性差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友清 陈亮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神经再生趋化性在组织特异性水平上的差异。方法 SD大鼠 40只 ,按年龄分成幼年组和成年组 ,每组 2 0只 ,建立组织特异性模型。右侧坐骨神经切断后 ,将神经近端接于Y形硅胶管入口端 ,神经远端和肌...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神经再生趋化性在组织特异性水平上的差异。方法 SD大鼠 40只 ,按年龄分成幼年组和成年组 ,每组 2 0只 ,建立组织特异性模型。右侧坐骨神经切断后 ,将神经近端接于Y形硅胶管入口端 ,神经远端和肌腱分别接于Y形管两出口端。术后 3、6周采用神经电图和组织学方法检测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术后 3、6周 ,幼年组实验侧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率分别为 (2 7.2 1± 6.0 6) %和 (3 9.3 3± 10 .41) % ,成年组分别为 (3 8.2 3± 11.46) %和 (5 2 .3 6± 8.12 ) % ;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 (F =6.49、10 .73 ,P <0 0 5、P <0 .0 1)。幼年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CMAP)波幅的恢复率分别为 (3 0 .2 1± 17.43 ) %和 (3 0 .42± 18.43 ) % ,成年组分别为 (3 5 .43±3 2 .13 ) %和 (3 7.18± 16.12 ) % ;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F =0 .2 3、0 .92 ,P >0 .0 5 )。幼年组神经纤维再生准确率分别为 (5 9.3 1± 13 .2 1) %和 (5 9.3 9± 2 4.16) % ,成年组分别为 (78.2 6± 12 .41) %和(84.2 8± 9.0 1) % ;两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F =10 .75、8.3 6,P <0 .0 1)。结论 周围神经损伤后 ,远端神经组织对再生轴索有诱导作用 ,但幼年大鼠神经再生趋化的组织特异性较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神经再生 年龄组 组织特异性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内窥镜技术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疗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九州 徐建光 +2 位作者 徐文东 朱艺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介绍应用内窥镜技术对神经缝合口再生质量早期作出准确判断及治疗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比格犬12条,在月国窝上2cm切断坐骨神经后一期修复神经。术后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直至神经远端出现神经再生电位。A组(内窥镜手术... 目的介绍应用内窥镜技术对神经缝合口再生质量早期作出准确判断及治疗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比格犬12条,在月国窝上2cm切断坐骨神经后一期修复神经。术后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直至神经远端出现神经再生电位。A组(内窥镜手术组):术后2周起每周在内窥镜下作神经探查、松解术,检测缝合口远近端神经干动作电位(NAP)及电刺激治疗。B组(手术组):术后2周起每周在直视下进行与A组同样的手术、检测NAP和电刺激治疗。C组(保守治疗组):为对照组。术后观察动物功能恢复情况及定期进行电生理检查,观察小腿三头肌出现新生电位的时间。术后半年,手术探查神经缝合口情况,并行电生理检测。结果A、B2组在术后3周记录到神经新生电位已通过神经缝合口,术后6周于小腿三头肌记录到新生电位。C组于术后7周在小腿三头肌记录到新生电位。术后半年,A、B组的大体功能恢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优于C组(P<0.05)。结论应用内窥镜技术早期判断神经修复后神经再生的质量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技术 周围神经损伤 实验研究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小腿三头肌 神经干动作电位 电刺激治疗 肌肉动作电位 神经再生 内窥镜手术 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检测 缝合口 一期修复 神经探查 内窥镜下 恢复情况 术后观察 手术探查
原文传递
大鼠阴茎海绵体nNOS神经纤维损伤后再生可能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礼泉 张新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5-306,共2页
目的 探讨海绵体神经损伤对阴茎海绵体nNOS神经纤维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测定大鼠海绵体神经损伤后阴茎勃起组织nNOS神经纤维数量。 结果 双侧损伤组术后 3周 ,阴茎海绵体nNOS神经纤维显著减少 ,6个月后仍很少 ... 目的 探讨海绵体神经损伤对阴茎海绵体nNOS神经纤维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测定大鼠海绵体神经损伤后阴茎勃起组织nNOS神经纤维数量。 结果 双侧损伤组术后 3周 ,阴茎海绵体nNOS神经纤维显著减少 ,6个月后仍很少 ;单侧损伤组 ,术后 3周损伤侧nNOS神经纤维的改变类似于双侧损伤组 ,但 6个月后损伤侧nNOS神经纤维明显增多 ,接近于对侧水平。 结论 阴茎海绵体nNOS神经纤维在单侧海绵体神经损伤后可能会再生 ,而双侧海绵体神经损伤后则不能再生 ,提示在进行盆腔根治性手术时 ,要保留一侧海绵体神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阴茎海绵体 神经纤维损伤
原文传递
^(125)碘-辣根过氧化物酶追踪手术后神经轴浆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宗生 顾玉东 +1 位作者 朱建华 高秀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研究12 5碘 辣根过氧化物酶 ( 12 5I HRP)追踪术后神经轴浆流的可行性 ;为临床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神经再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 4只SD大鼠 ,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两组。 ( 1)实验组 :于坐骨结节远端 0 .8cm处切断大鼠右侧坐... 目的 研究12 5碘 辣根过氧化物酶 ( 12 5I HRP)追踪术后神经轴浆流的可行性 ;为临床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神经再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 4只SD大鼠 ,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两组。 ( 1)实验组 :于坐骨结节远端 0 .8cm处切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后立即行端端缝合术。术后 4周 ,从右侧小腿三头肌内注射12 5I HRP。 ( 2 )对照组 :将12 5I HRP注射到大鼠右侧小腿三头肌内。于注射12 5I HRP 2 4h后 ,实验组取神经缝合口近段 0 .8cm神经干 ,对照组取右侧坐骨结节远端的坐骨神经 0 .8cm ;两组同时切取该段神经周围肌肉和左侧相应部位坐骨神经干 ,进行12 5碘放射性强度的г 计数。结果 对照组 ,注射侧坐骨神经干的12 5碘放射性强度是其它组织的 3 0倍以上。实验组 ,注射侧坐骨神经的12 5碘放射性强度是其周围肌肉和对侧坐骨神经的 6倍和 7倍。两组注射侧坐骨神经的12 5碘放射性强度和其它组织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12 5I HRP注入肌肉被神经末梢摄取后 ,经轴浆逆流可以通过神经缝合口到达神经近段 ;应用г 计数器可探测神经组织中的12 5碘放射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辣根过氧化物酶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肌外膜转位重建神经外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永太 张少成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观察带蒂肌外膜瓣转位重建神经外膜后的组织学改变及其对损伤段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手术先后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一侧坐骨神经挤压伤(6mm长)模型。伤后3周行神经松解术,2组均切除损伤处神经外膜1cm。实... 目的观察带蒂肌外膜瓣转位重建神经外膜后的组织学改变及其对损伤段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手术先后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一侧坐骨神经挤压伤(6mm长)模型。伤后3周行神经松解术,2组均切除损伤处神经外膜1cm。实验组用带蒂肌膜瓣转位重建损伤段的神经外膜,对照组用周围正常的软组织覆盖神经损伤段。于术后42d进行大体、电生理、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分析。结果实验组重建的神经外膜表面光滑,与周围无明显粘连,神经外膜与肌膜缝合口愈合良好,外膜下血管及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增加,直径增粗,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平均达62.50m/s。对照组损伤段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MNCV均值为34.48m/s。结论肌外膜瓣重建神经外膜后其组织学改变与神经外膜极为相似,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外膜转位 神经外膜 实验研究 带蒂肌外膜瓣 肌膜缝合
原文传递
神经再生室中神经再生过程和微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宋修竹 顾玉东 胡韶楠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探讨再生室中神经再生过程、微环境成份及作用。方法 取SD大鼠 70只 ,坐骨神经于股中部切断 ,用硅胶管套接 ,神经断端间间距 10mm。于术后 3d ,1、2、3、4、5、6周取材 ,将 10mm再生段由近向远分为S1,S2 ,S3 ,S4 ,S5,共 5段 ,每... 目的 探讨再生室中神经再生过程、微环境成份及作用。方法 取SD大鼠 70只 ,坐骨神经于股中部切断 ,用硅胶管套接 ,神经断端间间距 10mm。于术后 3d ,1、2、3、4、5、6周取材 ,将 10mm再生段由近向远分为S1,S2 ,S3 ,S4 ,S5,共 5段 ,每段 2mm ,行组织学和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 3d ,再生室充满棕黄色浑浊液体。术后 1周 ,再生室中央形成条带状连接 ,巨嗜细胞迁移至S3 会合。术后 2周成纤维细胞、雪旺细胞、内皮细胞迁移到S3 会合。有髓神经纤维长入S1,无髓神经纤维长入S3 。术后 3周无髓纤维通过再生室 ,有髓纤维长入S3 。术后 4周有髓纤维通过再生室聚集成束。术后 5、6周神经纤维数量增多 ,髓鞘增厚 ,束膜形成。结论 再生室中神经再生过程可分为 :(1)液体充盈期 (1周内 )。 (2 )纤维连接期 (1~ 2周 )。 (3 )神经连接期 (2~ 4周 )。 (4)神经成熟期 (术后 4周以上 )。神经再生室微环境包括再生条件液、纤维基质带和巨嗜细胞、成纤维细胞、雪旺细胞、内皮细胞等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神经再生 动物实验 微环境
原文传递
灵长类去细胞神经的萃取制备及异体移植后早期神经再生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衷鸿宾 侯树勋 陈秉耀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57-660,共4页
目的发展新的化学处理方法,清除灵长类周围神经中的细胞和髓鞘,降低其抗原性,萃取粗大和长段的去细胞神经移植物,并观察其同种异体移植的早期神经再生。方法以TritonX-100和脱氧胆酸钠溶液化学处理猴长段正中神经和坐骨神经。萃取的去... 目的发展新的化学处理方法,清除灵长类周围神经中的细胞和髓鞘,降低其抗原性,萃取粗大和长段的去细胞神经移植物,并观察其同种异体移植的早期神经再生。方法以TritonX-100和脱氧胆酸钠溶液化学处理猴长段正中神经和坐骨神经。萃取的去细胞神经行普通组织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观察其组织结构。以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修复猴正中神经3.0cm和胫神经5.0cm缺损,术后3周和8周,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早期神经再生。结果细胞和髓鞘已被彻底清除,神经基底膜和雪旺细胞基底板层保留完好,去细胞神经成为空的神经基质管。移植术后8周轴突再生已通过远端吻合口,移植段再血管化及雪旺细胞增殖良好。结论该化学处理可萃取灵长类粗大和长段的去细胞神经,作为同种神经移植物不会被排斥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 胫神经 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