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代谢物拮抗宿主先天免疫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陈智 林焕雄 杨惠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8-483,共6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代谢物拮抗宿主先天免疫的潜在机制。方法:RNA测序及通路富集分析测定仅LPS刺激的胃黏膜细胞GES-1、LPS与幽门螺杆菌培养上清共同处理的GES-1细胞及未经处理的GES-1细胞。3KD超滤管过滤幽门螺杆菌培养上清,并以过滤...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代谢物拮抗宿主先天免疫的潜在机制。方法:RNA测序及通路富集分析测定仅LPS刺激的胃黏膜细胞GES-1、LPS与幽门螺杆菌培养上清共同处理的GES-1细胞及未经处理的GES-1细胞。3KD超滤管过滤幽门螺杆菌培养上清,并以过滤的滤液(代谢物部分)和截留的溶液(蛋白部分)处理LPS刺激的GES-1细胞,检测NF-κB通路活性、NF-κB的磷酸化水平、NF-κB通路效应因子TNF-α、IL-6和IL-8的分泌水平。非靶向代谢质谱鉴定关键代谢物。结果:相较于仅LPS刺激的GES-1细胞,LPS与幽门螺杆菌培养上清共同处理后,多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受到调控,并趋于未处理的GES-1细胞水平,主要存在于NF-κB通路。LPS与幽门螺杆菌培养上清共同处理后,NF-κB通路活性受到抑制(P<0.05)。幽门螺杆菌代谢物能够抑制NF-κB通路活性,抑制NF-κB磷酸化,抑制NF-κB通路效应因子TNF-α、IL-6和IL-8的分泌(P<0.05)。1、5和25μmol/L的幽门螺杆菌代谢物2-D-Glucopyranose(2DG)处理后,胃黏膜细胞GES-1中NF-κB通路活性均受到抑制,NF-κB磷酸化受到抑制,NF-κB通路效应因子TNF-α、IL-6和IL-8的分泌受到抑制(P<0.05)。2DG处理后,TLR3、TLR4、TLR5、TLR6、TLR7、TLR8、TLR9、TLR10敲除的GES-1细胞中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TLR1和TLR2敲除的GES-1细胞中NF-κB活性无显著变化。2DG处理后,GES-1细胞中TLR1和TLR2的相互作用均减弱。分子对接发现2DG能够与TLR2氨基酸残基R321、K347、F349结合,结合能为-12 kcal/mol。构建TLR2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R321K、K347R、F349A),并分别转染TLR2敲除的GES-1细胞,发现2DG处理并不能减少转染了TLR2突变型的GES-1细胞的NF-κB活性。结论:幽门螺杆菌代谢物2DG能够与TLR2相互作用,减少TLR2与TLR1异源二聚体的形成,抑制先天免疫NF-κB通路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吡喃葡萄糖 幽门螺杆菌 先天免疫 NF-κB TLR1 TLR2
下载PDF
β-1,2,3,4,6-五-O-倍酰-D-葡萄糖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谢孟峡 蒋敏 +1 位作者 李崧 刘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460-1466,共7页
应用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 (HSA)与 β 1,2 ,3 ,4,6 五 O 倍酰 D 葡萄糖 (PGG)的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结果显示 ,PGG在CPGG/CHSA<0 5和 0 5 <CPGG/CHSA<3两个浓度范围内在HSA分子上分别有一个和两个结... 应用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 (HSA)与 β 1,2 ,3 ,4,6 五 O 倍酰 D 葡萄糖 (PGG)的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结果显示 ,PGG在CPGG/CHSA<0 5和 0 5 <CPGG/CHSA<3两个浓度范围内在HSA分子上分别有一个和两个结合位点 ,结合常数分别为 1 66× 10 4和 8 98× 10 8L·mol-1.运用蛋白质红外光谱酰氨Ⅲ带和酰氨Ⅰ带结合的方法对HSA与PGG作用后二级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 ,PGG和HSA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使HSA的二级结构发生了由α 螺旋向 β 转角和无规结构的转化 .结合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 ,探讨了HSA与不同浓度PGG作用引起的荧光猝灭与二级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2 3 4 6-O-倍酰-D-葡萄糖 人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红外光谱 荧光光谱 二级结构 单宁酸
下载PDF
苏木蓝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苏艳芳 张新鑫 +3 位作者 杨静 郭增军 吕居娴 果德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8-611,共4页
目的 研究山豆根代用品的主要来源植物之一——豆科木蓝属植物苏木蓝 Indigofera carlesii的化学成分 ,寻找其活性成分和 /或毒性成分。方法 运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分离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苏... 目的 研究山豆根代用品的主要来源植物之一——豆科木蓝属植物苏木蓝 Indigofera carlesii的化学成分 ,寻找其活性成分和 /或毒性成分。方法 运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分离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苏木蓝的根中分离得到 9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3-硝基丙酸 ( ) ,coronarian( ) ,corollin( ) ,羽扇豆醇 ( ) ,白桦脂酸 ( ) ,β-谷甾醇 ( ) ,胡萝卜苷 ( )、豆甾醇 - 3- O-葡萄糖苷 ( ) ,琥珀酸 ( )。结论 化合物 ~ 和 为首次从苏木蓝分离得到 ,化合物 、 和 ~ 为首次从木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蓝 3-硝基丙酸 3-硝基丙酰基葡萄糖 三萜类化合物
下载PDF
板蓝根药材中表告依春与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双糖体外抗病毒作用及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诗静 刘明华 +3 位作者 李寒冰 姜黎 罗颖 孙琴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研究板蓝根药材中表告依春、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双糖(FG)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荧光酶标法检测其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的抑制作用;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通过等效曲线分析表告依春和FG体... 目的:研究板蓝根药材中表告依春、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双糖(FG)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荧光酶标法检测其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的抑制作用;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通过等效曲线分析表告依春和FG体外抗病毒的作用关系;分别向表告依春与FG的阴性样品中逐渐"增量",探讨表告依春和FG体外抗病毒作用的含量限量范围。结果:表告依春与FG样品合用的等效点在等效线下方,IC50,mix值小于IC50,add值;板蓝根中表告依春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最低、最优和最高含量点分别为82.5,225.0,289.7μg.mL-1,FG分别为138.2,450.0,618.9μg.mL-1。结论:板蓝根中表告依春与FG体外抗病毒作用具有协同性。本研究制定了板蓝根中抗病毒关键药效物质(表告依春、FG)的含量限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告依春 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 体外 抗病毒 量效关系
原文传递
板蓝根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明华 孙玉红 +2 位作者 李茂 肖顺汉 孙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6-1347,共2页
目的观察板蓝根提取物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FG)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灌胃FG10 d后,处死小鼠,测定体质量、脾脏及胸腺重量,计算脾指数与胸腺指数,观察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变化;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 目的观察板蓝根提取物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FG)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灌胃FG10 d后,处死小鼠,测定体质量、脾脏及胸腺重量,计算脾指数与胸腺指数,观察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变化;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测试FG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采用血清溶血素形成实验测试FG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 FG能够增加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增加B细胞产生抗体能力。结论 FG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对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 小鼠免疫 巨噬细胞
下载PDF
日本蛇菰中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抑制HIV-1进入的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夏承来 毛芹超 +4 位作者 李润明 陈之朋 姜世勃 姜志宏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0-723,共4页
目的研究从日本蛇菰中分离的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抑制HIV-1进入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HIV-1假病毒体系,并结合针对gp41包膜蛋白的ELISA以及分子对接方法,对日本蛇菰分离的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抑制HIV-1进入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我们... 目的研究从日本蛇菰中分离的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抑制HIV-1进入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HIV-1假病毒体系,并结合针对gp41包膜蛋白的ELISA以及分子对接方法,对日本蛇菰分离的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抑制HIV-1进入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我们首先用HIV-1 Env假病毒来检测六个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终浓度:25μg·ml-1)的抑制活性,发现1,2,6-三-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TCGP)和1,3-双-O-咖啡酰基-4-O-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DCGGP)具有较好的抑制病毒进入靶细胞的作用。进一步量效关系研究表明,两个化合物的病毒抑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它们的IC50值分别是(5.5±0.2)和(5.3±0.1)μg·ml-1。这两个化合物的抑制活性与其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机制有关。分子对接表明,它们均能靶向gp41上N-螺旋三聚体的靶穴位置。结论1,2,6-三-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TCGP)和1,3-双-O-咖啡酰基-4-O-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DCGGP)可以较好的抑制HIV-1 Env假病毒感染靶细胞,可作为先导化合物来研发抗HIV-1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gp41 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 假病毒 HIV-1进入抑制剂
下载PDF
三没食子酰吡喃葡糖作用于gp41抑制HIV与靶细胞的融合 被引量:6
7
作者 孙魏 王洪涛 +4 位作者 夏承来 吴曙光 姜世勃 姜志宏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检测来源于蛇菰科植物日本蛇菰中的单体化合物三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TGGP)抑制HIV与靶细胞融合的活性,并探讨其作用靶点。方法用萃取和柱层析方法分离提纯TGGP,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的检测来源于蛇菰科植物日本蛇菰中的单体化合物三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TGGP)抑制HIV与靶细胞融合的活性,并探讨其作用靶点。方法用萃取和柱层析方法分离提纯TGGP,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抑制HIV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作用,用细胞-细胞融合方法检测TGGP抑制HIV进入靶细胞的活性。结果酶联免疫测定法表明TGGP能有效地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的形成,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7±0.19)μg·ml-1。进一步用生物物理方法直观地确证了TGGP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作用。在生物学活性方面,50μg·ml-1的TGGP能有效地抑制HIV包膜糖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融合。结论HIV进入靶细胞的过程由跨膜糖蛋白亚基gp41介导。三没食子酰吡喃葡糖(TGGP)能作用于gp41,抑制HIV与靶细胞的融合。该化合物可望作为阴道外用杀微生物剂,预防HIV的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菰科植物日本蛇菰 1 2 6-三-O-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 HIV GP41
下载PDF
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6
8
作者 于小凤 孙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4-337,共4页
简单介绍了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的地位和重要性,分析并选择了其合成路线:以D-吡喃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乙酰化、溴化、水解三步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产品经1H-NMR分析确认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并对... 简单介绍了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的地位和重要性,分析并选择了其合成路线:以D-吡喃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乙酰化、溴化、水解三步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产品经1H-NMR分析确认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并对各步反应条件进优化,溴化收率高达87.3%,比文献报道提高了14.0%,其总收率达到50.6%,比文献提高了约6.0%。同时该工艺路线更安全、环保,操作更加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吡喃葡萄糖 2 3 4 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 合成 改进
下载PDF
板蓝根双糖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明华 李茂 +1 位作者 孙琴 肖顺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542-1546,共5页
目的探讨板蓝根双糖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FG)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肉瘤S180及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FG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实验、淋巴细... 目的探讨板蓝根双糖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FG)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肉瘤S180及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FG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实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检测FG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在50、100、200 mg.kg-1时FG对S180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3.60%、36.76%、49.26%,对H22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2.61%、36.52%、46.95%,且能提高荷瘤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FG能增强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升高荷瘤小鼠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结论 FG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增强荷瘤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 荷瘤小鼠 免疫功能 肿瘤
原文传递
粗叶悬钩子Rubus aleaefolius Poir.中三个新的细胞周期抑制剂 :一个新的和两个已知的水解鞣质(英文)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庆春 崔承彬 +2 位作者 蔡兵 姚新生 长田裕之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43-344,共2页
通过跟踪分离活性成分 ,从粗叶悬钩子RubusaleaefoliusPoir .中分到一个新的鞣花酸鞣质化合物 1和两个已知的没食子酸鞣质 1,2 ,3,6 tetra O galloyl β D glucopyranose(2 )和 1,2 ,3,4 ,6 penta O galloyl β D glucopyranose(3) ,... 通过跟踪分离活性成分 ,从粗叶悬钩子RubusaleaefoliusPoir .中分到一个新的鞣花酸鞣质化合物 1和两个已知的没食子酸鞣质 1,2 ,3,6 tetra O galloyl β D glucopyranose(2 )和 1,2 ,3,4 ,6 penta O galloyl β D glucopyranose(3) ,并通过谱学手段确定了新化合物 1的化学结构。化合物 1~ 3将tsFT2 10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抑制在G0 /G1期 ,MIC值分别为2 2 1μmol·L-1(1) ,7 9μmol·L-1(2 )和 6 6 μmol·L-1(3) ,系三个新的G0 /G1期抑制剂。化合物 1~ 3作为鞣质类化合物的细胞周期抑制剂亦属首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叶悬钩子 鞣花酸鞣质 没食子酸鞣质 水解鞣质 细胞周期抑制剂 核磁共振
下载PDF
β-型五氧乙酰化吡喃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微波合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朝霞 冉卓 +3 位作者 白林轶 张博 梁辰 林婷婷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0年第5期34-36,共3页
报道了微波条件下D-葡萄糖和D-半乳糖与乙酸酐在无水醋酸钠催化下的全乙酰化反应。在120℃的微波辐射下,反应进行约10 min即可获得收率分别为88%和78%的1,2,3,4,6-五-O-乙酰基-β-D-吡喃单糖。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法反应条件温和、时间... 报道了微波条件下D-葡萄糖和D-半乳糖与乙酸酐在无水醋酸钠催化下的全乙酰化反应。在120℃的微波辐射下,反应进行约10 min即可获得收率分别为88%和78%的1,2,3,4,6-五-O-乙酰基-β-D-吡喃单糖。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法反应条件温和、时间短、收率高、操作简便,为糖类化合物的乙酰化提供了一条绿色合成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喃葡萄糖 吡喃半乳糖 微波 乙酰化
下载PDF
2-乙酰氨基-D-葡萄糖-3,4,6-三乙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先英 郑江 +3 位作者 季卫刚 覃军 王祥智 刘毅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32-734,共3页
以盐酸氨基葡萄糖、乙酸酐和三乙胺为原料,合成了2 乙酰氨基 D 葡萄糖 1,3,4,6 四乙酸酯。n(C6H13NO5·HCl)∶n〔(CH3CO)2O〕∶n〔(C2H5)3N〕=1∶10∶1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h,收率为85 2%。冰水浴条件下,在2 乙酰氨基 D 葡... 以盐酸氨基葡萄糖、乙酸酐和三乙胺为原料,合成了2 乙酰氨基 D 葡萄糖 1,3,4,6 四乙酸酯。n(C6H13NO5·HCl)∶n〔(CH3CO)2O〕∶n〔(C2H5)3N〕=1∶10∶1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h,收率为85 2%。冰水浴条件下,在2 乙酰氨基 D 葡萄糖 1,3,4,6 四乙酸酯的乙腈溶液中通入氨气达饱和,室温反应28h,得到2 乙酰氨基 D 葡萄糖 3,4,6 三乙酸酯,收率为58 6%,通过元素分析及核磁波谱验证了产品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酰氨基-D-葡萄糖-3 4 6-三乙酸酯 合成 药物 2-乙酰氨基-D-葡萄糖-1 3 4 6-四乙酸酯 类脂A
下载PDF
纤维素热解液发酵制乙醇 被引量:7
13
作者 余志晟 张洪勋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3-557,共5页
纤维素热解液中的主要产物是1,6-脱水-b-D-吡喃葡萄糖(简称内醚糖),通过催化水解内醚糖和脱毒处理,热解液可直接发酵产乙醇. 研究结果表明,在121oC和0.2 MPa条件下的多种催化处理中,0.2 mol/L硫酸处理的热解液获得的葡萄糖产量最高,达17... 纤维素热解液中的主要产物是1,6-脱水-b-D-吡喃葡萄糖(简称内醚糖),通过催化水解内醚糖和脱毒处理,热解液可直接发酵产乙醇. 研究结果表明,在121oC和0.2 MPa条件下的多种催化处理中,0.2 mol/L硫酸处理的热解液获得的葡萄糖产量最高,达17.35%. 水解后含葡萄糖的热解液经Ca(OH)2中和、硅藻土吸附处理,能被Candida krusei YZ-1发酵为乙醇,产率为0.42 g/g(乙醇/葡萄糖), 达理论产率的84%. 而Zymomonas mobilis对于各种处理液的发酵结果都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热解液 发酵 乙醇 1 6-脱水-β-D-吡喃葡萄糖 葡萄糖
下载PDF
吡喃葡萄糖热解机理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金保 童红 +1 位作者 李伟民 伍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9-484,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B3LYP/6-31G++(d,p),对纤维素的一个循环单体β-D-吡喃葡萄糖的热解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研究。设计了四种可能的热解反应途径,对各种反应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B3LYP/6-31G++(d,p),对纤维素的一个循环单体β-D-吡喃葡萄糖的热解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研究。设计了四种可能的热解反应途径,对各种反应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了各热解反应途径的标准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反应路径1中速控步的活化能为297.02 kJ.mol,反应路径2中速控步的活化能为284.49 kJ.mol,与反应路径3,4相比,反应路径1,2的反应能垒更低,是主要的热解反应通道,乙醇醛、1-羟基-2-丙酮、5-羟甲基糠醛、CO等小分子产物是热解的主要产物。这与相关实验结果分析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D-吡喃葡萄糖 热解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DFT)
下载PDF
阿司匹林D-吡喃葡萄糖酯的合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翠娟 潘景岐 王世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2-65,共4页
由2,3,4,6-四-O-乙酰-α-D-D-吡喃葡萄糖溴化物(A)和芳香酸合成1-O-芳酰-β-D-吡喃葡萄糖2,3,4,6-四乙酸酯(1~7)。产物的构型由 IR 和~1HNMR 测定。2,3,4,6-四-O-苄基-α-D-吡喃葡萄糖(B)和芳香酰氯缩合反应的产物为1-O-芳酰-2,3,4,6-... 由2,3,4,6-四-O-乙酰-α-D-D-吡喃葡萄糖溴化物(A)和芳香酸合成1-O-芳酰-β-D-吡喃葡萄糖2,3,4,6-四乙酸酯(1~7)。产物的构型由 IR 和~1HNMR 测定。2,3,4,6-四-O-苄基-α-D-吡喃葡萄糖(B)和芳香酰氯缩合反应的产物为1-O-芳酰-2,3,4,6-四-O-苄基-D-吡喃葡萄糖α-体和β-体的混合物,其中α组分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吡喃葡萄糖酯 合成
下载PDF
花木蓝根中新的3-硝基丙酰基吡喃葡萄糖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凤英 吕敏 +3 位作者 苏艳芳 李春正 司传领 BAE Young-Soo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研究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液-液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谱、质谱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花木蓝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以下化合物:3,4-二-O-(3-硝基丙酰基)-D-... 目的研究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液-液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谱、质谱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花木蓝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以下化合物:3,4-二-O-(3-硝基丙酰基)-D-吡喃葡萄糖α-和β-端基异构体约3∶1的混合物(Ⅰ和Ⅱ)、ononin(7-hydroxy-4′-methoxyisoflavone-7-O-β-D-glucopyranoside,Ⅲ)和6-O-(3-硝基丙酰基)-D-吡喃葡萄糖α-和β-端基异构体约1∶1的混合物(Ⅳ和Ⅴ)。结论化合物Ⅰ和Ⅱ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为首次从木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和Ⅴ为首次从花木蓝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蓝 3-硝基丙酰基-D-吡喃葡萄糖 异黄酮
下载PDF
四川朱砂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宏 坂神洋次 +2 位作者 丸茂晋吾 陈新民 杨嘉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5年第9期745-748,共4页
Nine compounds, aristolochic acid (1), aristolochic acid Ⅱ(2), aristolochic acid Ⅲ a(3), aristoloside (4), aristolactam N β D glucoside (5), aristolactam β D glucoside (6), tuberosinone (7), tuberosinone N β D gl... Nine compounds, aristolochic acid (1), aristolochic acid Ⅱ(2), aristolochic acid Ⅲ a(3), aristoloside (4), aristolactam N β D glucoside (5), aristolactam β D glucoside (6), tuberosinone (7), tuberosinone N β D glucoside (8) and 6 O p coumaroyl D glucopyranose (9), were isolated from methanol extracts of fresh roots of Aristolochia cinnabarina. Among them, compound 9 was reported in Aristolochiaceae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莲 四川朱砂莲 药用植物 化学成分
下载PDF
2-乙酰氨基3,4,6-三乙酰葡萄糖的合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季卫刚 赵先英 +2 位作者 王祥智 覃军 刘毅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7-98,共2页
2acetylamino3,4,6triacetate Dglucopyranose is an important imtermediate in the synthesis of Lipid A analogs.It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gioselective 1Odeacylation of fully acylated sugars.In this paper, ... 2acetylamino3,4,6triacetate Dglucopyranose is an important imtermediate in the synthesis of Lipid A analogs.It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gioselective 1Odeacylation of fully acylated sugars.In this paper, the fully acylated aminoglucose was synthesized by a new method.In comparison with the old procedure,the reaction time was shorten ed,yet the yield was still hig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葡萄糖五乙酸酯 乙酰化 2-乙酰氨基-3 4 6-三乙酰葡萄糖
下载PDF
分子筛基Brnsted酸和路易斯酸性位对纤维素热解行为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海岸 王秀聪 +4 位作者 徐然然 吴品 吴义珠 杨莉 左宋林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6,共8页
考察了不同Si/Al的分子筛H-ZSM-5和具有不同Zn含量的分子筛Zn/ZSM-5中Brnsted酸和路易斯酸性位对纤维素催化热解行为的影响。通过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吡啶吸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XRD)来表征催化剂的Zn物种的酸性性质。通... 考察了不同Si/Al的分子筛H-ZSM-5和具有不同Zn含量的分子筛Zn/ZSM-5中Brnsted酸和路易斯酸性位对纤维素催化热解行为的影响。通过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吡啶吸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XRD)来表征催化剂的Zn物种的酸性性质。通过热重方法(TG)分析纤维素热解动力学,分别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和水分滴定仪来检测生物油的主要成分和含水量。结果表明,生物油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左旋葡聚糖(LGA)、左旋葡萄糖酮(LGO)、1,4:3,6-双脱水-β-D-吡喃葡萄糖(DGP)、呋喃化合物如糠醛和2,5-二甲基呋喃、醛类等。H-ZSM-5和Zn/ZSM-5能显著地改变纤维素的热解行为,H-ZSM-5能够增加生物气的产率但减少了生物油和生物炭的产率,并且发现Brnsted酸和路易斯酸性位能调变生物油中某一些特定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葡萄糖酮 左旋葡聚糖 1 4 3 6-双脱水-α-D-吡喃葡萄糖 ZN ZSM-5 热解
下载PDF
1-O-芳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四乙酸酯和1-O-芳基-D-吡喃葡萄糖的立体选向合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世玉 陈云东 +1 位作者 李翠娟 金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82-484,共3页
l-O-Aroyl-β-D-glucopyranose tetraacetates (Ⅰ -Ⅶ) were obtained by the condensation of tetra-O-acetyl-α-ZJ-glucopyranosyl bromide with aromatic acids in K2CO3-Me2CO at room temperature. Exclusive production of β-D... l-O-Aroyl-β-D-glucopyranose tetraacetates (Ⅰ -Ⅶ) were obtained by the condensation of tetra-O-acetyl-α-ZJ-glucopyranosyl bromide with aromatic acids in K2CO3-Me2CO at room temperature. Exclusive production of β-D-anomers was confirmed by measurement of their specific rotation and also by observing their 1R and NMR spectra. Reaction of α-acetobromoglucose with methyl o- or p-hydroxybenzoate in aq. KOH-Me2CO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β-D-glucopyranoside(Ⅶ- Ⅷ). Control of the stereochemistry in obtaining α-D-anomers (Ⅷ-Ⅸ ) could also be satisfactorily achieved by employing penta-O-acetyl-D-glucopyranose and methyl o- or p- hydroxybenzoate in ZnG2-AcOH-Ac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酯 葡萄糖苷 吡喃葡萄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