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寒论》阳明蓄血其人喜忘证条文管见
1
作者 石宝阁 孙西庆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5期880-882,共3页
笔者认为对《伤寒论》第237条阳明蓄血,其人喜忘证的理解,应认识到该条文使用了倒装文法,"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为服抵当汤后的药效。临床上凡瘀血下行,即使所下未尽,也不可滥投破血逐瘀峻剂。
关键词 阳明蓄血其人喜忘 注解存疑 倒装文法 临床运用
下载PDF
伤寒论评话 第35章喜忘有关血与气蓄血瘀血证不同——阳明病血热证、湿热证的辨证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梁华龙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577-1580,共4页
1将阳明的"喜忘"作为"喜妄",首先从文字的角度,"喜"用作动词,"妄"为副词,动词修饰副词,于理不通。其次阳明蓄血与太阳蓄血不同,一个在小肠与手少阴心相表里,直接影响到心神,故有狂妄;一个在大... 1将阳明的"喜忘"作为"喜妄",首先从文字的角度,"喜"用作动词,"妄"为副词,动词修饰副词,于理不通。其次阳明蓄血与太阳蓄血不同,一个在小肠与手少阴心相表里,直接影响到心神,故有狂妄;一个在大肠与手太阴肺相表里,间接影响及气血,故有健忘。2阳明蓄血"喜忘",一则气血并于下,心肺气血虚,不能上奉于脑,脑失所养;二则阳明蓄血在下,肠道传导失司,糟粕停滞,酿生浊毒,浊毒上扰清窍,气血逆乱,脑神受扰,使记忆失常;三则阳明邪热与素有瘀血互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心神失养,皆可导致神明不清,最终导致"善忘"。3所谓阳明蓄血,是肠道本有瘀血,与阳明邪热相合,而形成"喜忘"的蓄血证;而阳明瘀血是在阳明病的过程中,热盛伤血,血分津液被耗,而形成瘀血。蓄血与瘀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瘀血不一定能成为蓄血,但蓄血则一定是由血行瘀滞所导致。一般而言瘀血在经。蓄血在腑。蓄血有形可证,诸如下血、黑便等;瘀血惟像可辨,诸如舌暗,脉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阳明病 喜忘 蓄血证 瘀血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