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瓣绿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琦 杨晓虹 +2 位作者 吕博群 刘安 董雷 《特产研究》 2013年第2期51-53,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豆瓣绿中提取挥发油,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1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021%。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良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关键词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豆瓣绿
下载PDF
椒草白绢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药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炳文 刘海涛 +4 位作者 冯淑杰 刘爱媛 姜丽 盛奕 朱小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028-5030,5119,共4页
[目的]了解椒草白绢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筛选有效的杀菌剂。[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标本,根据柯赫氏法则分离病原物,并分别测定不同的温度、湿度、pH值以及碳氮源和光照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的影响,同时,测试5种杀菌剂在3种... [目的]了解椒草白绢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筛选有效的杀菌剂。[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标本,根据柯赫氏法则分离病原物,并分别测定不同的温度、湿度、pH值以及碳氮源和光照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的影响,同时,测试5种杀菌剂在3种不同浓度下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结果表明,白绢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6,最适合的碳源、氮源为蔗糖和硝酸钾;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而光照条件有利于菌核的产生。当pH值为4~6时,培养2 d后菌核的萌发率达100%;菌核的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供试药剂中以3%水剂井冈霉素和50%使百功防效最为明显,分别在400和200μg/m l时的防效高达98%以上。[结论]温暖潮湿、偏酸性的环境适合白绢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井冈霉素可作为防治白绢病的有效药剂用于田间该病害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草 白绢病菌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药效
下载PDF
豆瓣绿瓶内生根和瓶外生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一鸣 王凤云 +2 位作者 邱晓晖 张欣燕 刘柏玲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年第6期64-67,共4页
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lla)是一种常见的观叶植物,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提高豆瓣绿繁殖的生根效率我们开展其试管苗瓶内和瓶外生根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瓶内生根时MS培养基中添加0.1 mg/L IBA可以取得最佳的生根率和根系质量;... 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lla)是一种常见的观叶植物,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提高豆瓣绿繁殖的生根效率我们开展其试管苗瓶内和瓶外生根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瓶内生根时MS培养基中添加0.1 mg/L IBA可以取得最佳的生根率和根系质量;试管苗用100 mg/L IBA溶液浸泡30min进行瓶外生根时效果最佳。综合来看,瓶外生根的成活率达95.9%,高于瓶内生根条件下77.1%的移栽成活率,并且瓶外生根可以缩短育苗时间,降低培养成本,更加符合商业化育苗的要求,从而具有更高的发展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瓣绿 增殖 生根方式 药用价值
下载PDF
紫边碧玉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兵 刘爱凤 陈恒新 《山东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42-44,共3页
以紫边碧玉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叶片直接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6-BA 3.0mg/L+NAA 0.5mg/L+AC 0.2g/L,适宜茎段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0.1mg/L+AC 0.2g/L,适宜丛生芽... 以紫边碧玉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叶片直接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6-BA 3.0mg/L+NAA 0.5mg/L+AC 0.2g/L,适宜茎段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0.1mg/L+AC 0.2g/L,适宜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mg/L+KT 1mg/L+NAA 0.2mg/L+AC 0.5g/L;增殖苗高3cm以上时,可直接炼苗移栽,成活率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边碧玉 外植体 组织培养 丛生芽
下载PDF
豆瓣绿矮化技术及其在微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宋诗雨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1年第3期60-61,共2页
微景观制作是目前花卉产业的新潮流,亟需开发丰富多彩的微景观植物素材。豆瓣绿是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常绿植物,研究豆瓣绿矮化技术,通过组织培养和矮化激素处理培育豆瓣绿矮化植株,并将其应用于微景观制作,为微景观作品创作提供新的素材。
关键词 微景观 豆瓣绿 矮化 应用
下载PDF
金边碧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6
作者 冯广静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44-47,共4页
以金边碧玉的叶片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叶片直接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诱导出的丛生芽粗壮嫩绿,继代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 0.1 mg/L和MS+6-BA 1.0 mg... 以金边碧玉的叶片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叶片直接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诱导出的丛生芽粗壮嫩绿,继代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 0.1 mg/L和MS+6-BA 1.0 mg/L+NAA 0.2 mg/L,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 0.5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8 mg/L和1/2MS+IBA 1.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碧玉 组织培养 快繁
下载PDF
彝药豆瓣绿的本草考证及生药学研究
7
作者 王晓燕 官仕玉 +3 位作者 杨昌琴 黄艳 高驰 尹鸿翔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9-599,共11页
目的对彝药豆瓣绿(果久鲁)进行本草考证和生药学研究,为正本清源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结合实际调查研究,从名称、基原、彝族药用情况、民间验方4个方面进行考证。进行植物形态及药材性状的观察及描述,制备茎、... 目的对彝药豆瓣绿(果久鲁)进行本草考证和生药学研究,为正本清源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结合实际调查研究,从名称、基原、彝族药用情况、民间验方4个方面进行考证。进行植物形态及药材性状的观察及描述,制备茎、叶中脉横切面石蜡切片及全草粉末装片,观察显微特征;基于薄层色谱法进行理化鉴别,采用HPLC对其主要药效物质基础α-细辛脑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对其化学轮廓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在不同本草专著中,以豆瓣绿为原植物所记载的正名并不统一,且别名甚多,共计5个正名,44个别名,同物异名现象十分突出。另外,同名异物也客观存在:以“一柱香”为正名记载药物除胡椒科植物豆瓣绿外,还涉及茜草科植物一柱香Oldeniandia capituligera(Hce)O.Ktze.,以“鹿衔(草)”为名记载药物除豆瓣绿外,还涉及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或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Andres;草胡椒属近缘植物石蝉草Peperomia dindygulensis Miq.、短穗草胡椒Peperomia duclouxli C.DC.亦被作为豆瓣绿所使用。文献可查的彝族药用情况可追溯到《云南省志》,综合考证,其彝文名为:■,音译名:果久鲁。文献记载收载民间验方10个。对采集的10批药材进行系统生药学研究,确定了豆瓣绿药材形态特征、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理化鉴别特征,通过HPLC测定α-细辛脑含量在0.0648%~0.5916%,对产自四川、云南、贵州的5批药材进行挥发油GC-MS分析,鉴定出24种化合物,采用峰面积百分比法,得到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共有成分5种。结论本研究完成了彝药豆瓣绿的本草考证及生药学研究,推动其纳入了《四川省中药材标准》(藏、彝、羌、苗药材2022年版),将为豆瓣绿的质量科学评价和深度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瓣绿 彝药 本草考证 生药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草胡椒属植物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于大永 杨秀秀 +2 位作者 卢轩 史丽颖 冯宝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考察三种草胡椒属植物豆瓣绿、石蝉草和草胡椒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常规传代培养A375细胞,实验处理前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豆瓣绿、石蝉草和草胡椒的乙醇提取物对A... 目的考察三种草胡椒属植物豆瓣绿、石蝉草和草胡椒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常规传代培养A375细胞,实验处理前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豆瓣绿、石蝉草和草胡椒的乙醇提取物对A375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细胞存活率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加大而降低。其中乙酸乙酯极性部位抑制效果更加明显,水层在高浓度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该属三种植物石蝉草、豆瓣绿和草胡椒均有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胡椒属 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 细胞增殖 豆瓣绿
原文传递
豆瓣绿的酰胺类化学成分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云志 宫铮 +2 位作者 马超 冯小东 黄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8-469,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ll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e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6个酰胺类化合物,分别为:马兜铃内酰胺AⅡ(1),马兜铃内酰胺BⅡ(2),N-frans... 目的:研究中药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ll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e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6个酰胺类化合物,分别为:马兜铃内酰胺AⅡ(1),马兜铃内酰胺BⅡ(2),N-frans-阿魏酰酪胺(3),N-trans-sinapoyltyramine(4),N-trams-feruloylmethoxytyramine(5),N-p-coumaroyltyramine(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瓣绿 酰胺类化合物 马兜铃内酰胺AⅡ
原文传递
豆瓣绿非酰胺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云志 黄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99-1701,共3页
目的研究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ll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α-细辛脑(1)、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2)、5,4... 目的研究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ll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α-细辛脑(1)、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2)、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3)、5-[5-(3,4,5-trimethoxy-phenyl)-hexahydro-furo[3,2-b]furan-2-yl]-benzo[1,3]dioxole(4)、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5)、8,9-dihydroxy-1,5,6,10b-tetrahydro-2H-pyrrolo[2,1-a]isoquinolin-3-one(6)、豆甾醇(7)、对羟基苯甲酸(8)、藜芦酸(9)、香草酸(10)、2,4,5-三甲氧基苯甲醛(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瓣绿 非酰胺类 Α-细辛脑 5 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 2 4 5-三甲氧基苯甲醛
原文传递
圆叶椒草试管苗气生根抑制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婷 刘洁 张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07-1312,共6页
本研究以圆叶椒草试管苗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开展培养瓶内植株气生根抑制研究,旨在提高圆叶椒草试管苗驯化成活率。结果表明添加0.2 mg/L NAA、1.0 mg/L 6-BA外源激素抑制圆叶椒草气生根形成;抑制圆叶椒草气生根形成最适支撑物质... 本研究以圆叶椒草试管苗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开展培养瓶内植株气生根抑制研究,旨在提高圆叶椒草试管苗驯化成活率。结果表明添加0.2 mg/L NAA、1.0 mg/L 6-BA外源激素抑制圆叶椒草气生根形成;抑制圆叶椒草气生根形成最适支撑物质为1/4MS培养基和珍珠岩,珍珠岩最适用量约2 g;培养瓶内抑制气生根最佳配方3%蔗糖+1.0 mg/L 6-BA+0.2 mg/L NAA+0.5%琼脂+1/4MS;连续继代35 d内对抑制气生根形成有效;3%蔗糖+0.5 mg/L 6-BA+0.5 mg/L 2,4-D+0.5%琼脂的MS培养基上生成黄绿色愈伤组织抑制气生根生长,3%蔗糖+0.5 mg/L 6-BA+0.05 mg/L NAA+0.5%琼脂的MS培养基上,生成淡黄色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气生根。本试验通过研究圆叶椒草气生根抑制条件和要求,为圆叶椒草试管苗繁育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填补此领域研究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叶椒草 组织培养 气生根 愈伤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