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对血浆内皮素-1及白细胞介素-6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郭瑄 李成祥 +4 位作者 王海昌 贾国良 曹丰 冯旭阳 高延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DP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中对冠状窦血浆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48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DPD组(25例)、对照组(23例),经股静脉将6F右冠状动... 目的探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DP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中对冠状窦血浆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48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DPD组(25例)、对照组(23例),经股静脉将6F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置入冠状静脉窦,于PTCA前、术后即刻、术后2h、术后6h共4个时间点采血,分别检测血浆中ET-1、IL-6水平。结果PCI术前两组ET-1、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D组术前及术后3个时间点血浆ET-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2h、6h血浆ET-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P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D组术后即刻至6h 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能有效保护远端血管,避免内皮损伤,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内皮素-1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附3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洪涛 高炜 +1 位作者 陈明 霍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评价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 2例分别于发病后 2h、7h行直接血管成形术 ,1例于发病后 17d行择期冠状动脉成形术 ,术中均使用Percusurge... 目的 评价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 2例分别于发病后 2h、7h行直接血管成形术 ,1例于发病后 17d行择期冠状动脉成形术 ,术中均使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保护病变远端血管并对梗死相关血管行负压抽吸。结果  3例患者介入治疗均取得成功 ,血管内吸出大量血栓 ,术后达到TIMI 3级血流 ,患者症状迅速缓解 ,其中 1例有轻度血管内膜撕裂 ,但不影响远端血流 ,未予特殊处理。结论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能有效保护远端血管 ,吸出冠状动脉内血栓 ,避免远端血管栓塞。该方法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在急性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内存在大量血栓的情况下行介入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介入治疗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安全性和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旭阳 李成祥 +3 位作者 高延 郭宣 徐瑞芬 王海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评价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共174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使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分为远端保护装置(D... 目的评价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共174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使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分为远端保护装置(DPD)组78例和对照组96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造影情况、介入治疗结果。病变血管术后均行TIMI分级、心肌染色分级。结果DPD组78例中72例抽出肉眼可见的红色、白色碎屑或红色血栓条。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术前造影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PD组PCI术后TIMI分级≥2级(94.9%比79.2%)和心肌染色分级(2.65±0.68比2.22±0.94)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对照组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率(5.1%比16.7%)、远端血管栓塞现象发生率(5.1%比18.8%)和30天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6%比7.3%)均明显高于DPD组(均为P<0.05)。与PCI术前比较,血栓抽吸术后TIMI血流分级(0.43±0.80比2.92±0.28)、心肌染色分级(0.22±0.63比2.27±0.73)和最小管腔直径(0.12±0.23mm比1.97±0.66mm)均明显增加(均为P<0.0001)。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内存在大量血栓的情况下应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行PCI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梗死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PCI中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对P-选择素和纤溶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郭瑄 李成祥 +4 位作者 王海昌 贾国良 曹丰 冯旭阳 高延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DPD)在急性心肌梗死(AM I)PC I中对P-选择素(Ps)、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接受急诊PC I治疗的AM I患者72例,DPD组39例,对照组33例,经股静脉将6F右... 目的探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DPD)在急性心肌梗死(AM I)PC I中对P-选择素(Ps)、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接受急诊PC I治疗的AM I患者72例,DPD组39例,对照组33例,经股静脉将6F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置入冠状静脉窦于PTCA前、DPD后即刻、0.5、2、6 h采血分别检测血中Ps,t-PA,PAI-1水平。结果①DPD组术后6 h Ps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术后6 h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即刻至术后6 h血浆t-PA活性降低(P<0.05)与PAI-1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两组住院期间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能有效保护远端血管,减轻PTCA术后血小板的激活,减少再灌流后无复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心肌梗塞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 P-选择素 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下载PDF
腘动脉以上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中应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邹子扬 赵春梅 +2 位作者 陈希峰 刘建军 王龙彪 《华北国防医药》 2010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评价在腘动脉以上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中使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栓塞部位均为腘动脉以上,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保护下实施介入治疗,包括血管内溶栓、经皮腔... 目的评价在腘动脉以上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中使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栓塞部位均为腘动脉以上,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保护下实施介入治疗,包括血管内溶栓、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或支架置入(STENT)。观察疗效及远端栓塞发生率,并观察术中使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耐受性以及有无相关的并发症,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23例24根下肢动脉均通过使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成功完成了介入治疗操作,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均能耐受,无相关并发症,远端栓塞发生率为0。23例24根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后24h、1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100.0%、95.8%,6个月时21例21根下肢动脉的通畅率为91.7%。结论在腘动脉以上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中使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是安全的,近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下肢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保护装置
下载PDF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旭阳 徐瑞芬 +5 位作者 李成祥 王海昌 郭文怡 张清 曹艳杰 王晓燕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32-734,共3页
目的:评价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DP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4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分2组,DPD组48例,对照组56例。比较2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造影情况、介入治疗结果... 目的:评价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DP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4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分2组,DPD组48例,对照组56例。比较2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造影情况、介入治疗结果。病变血管术后均行TIMI分级、TIMI计帧。结果:DPD组48例全部抽出肉眼可见的红色、白色碎屑或红色血栓条。2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术前造影情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PD组与对照组间术后TIMI2~3级为91..7%和76.8%(P<0.05),发生无复流现象为4.2%和16.1%(P<0.05);远端小血管栓塞为8.3%和23.2%(P<0.05);2组的TIMI帧数为20.2±2.8和31.2±4.4(P<0.05);住院期间均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PercusurgeDPD能有效保护远端血管,吸出冠状动脉内血栓,避免远端血管栓塞。该方法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内存在大量血栓的情况下行介入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
原文传递
远端血栓保护装置PercuSurge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浪 Tan HuayCheem +1 位作者 Teo SweeGuan Lim YeanTeng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 评价在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过程中联合应用远端血栓保护装置PercuSurge预防远端血栓栓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5 4例ACS患者接受了PCI。其中 ,74例ACS患者 (男 6 5例 ,女 9例 ,平... 目的 评价在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过程中联合应用远端血栓保护装置PercuSurge预防远端血栓栓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5 4例ACS患者接受了PCI。其中 ,74例ACS患者 (男 6 5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5 7± 10岁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5 3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2 1例 )在PercuSurge装置的保护下进行PCI(PercuSurge组 ) ;80例ACS患者 (男 6 8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5 6± 10岁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5 8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2 2例 )进行无保护的常规PCI(对照组 )。首要研究终点是院内和 30d的MACE。次级研究终点是PCI术后的TIMI血流和PercuSurge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全部病例均成功地置入血管支架 ,PercuSurge组全部成功放置PercuSurgeGuardWire保护装置 ,平均阻滞球囊直径 4 8± 0 6mm ,平均阻滞时间 9± 7min。PercuSurge组术后TIMI 3级血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 5 9%与 81 2 5 % ,P <0 0 5 )。并发症包括 1例血管夹层 (1 35 % )、1例远端小血管血栓栓塞(1 35 % )、1例PercuSurge导丝所致血管穿孔 (1 35 % )。PercuSurge组院内及 30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显著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4 0 5 %与 16 2 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S 患者 并发症 对照组 血栓保护装置 血流 血栓栓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术后
下载PDF
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8
作者 王晓燕 王海昌 +4 位作者 李成祥 郭文怡 冯旭阳 李伟 党米婵 《现代护理》 2005年第8期617-618,共2页
目的比较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72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 目的比较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72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造影情况、介入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39例全部抽出肉眼可见的红色、白色碎屑或红色血栓条,未发生无复流现象,远端小血管栓塞明显小于对照组(P=0.028)。两组住院期间均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能有效保护远端血管,吸出冠状动脉内血栓,避免远端血管栓塞。该方法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内存在大量血栓的情况下行介入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 护理
下载PDF
远端保护装置下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冰 吴洪亮 +3 位作者 刘传玉 刘竹丽 孙旭文 刘济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在远端保护装置(保护装置)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4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CAS时应用保护装置,先将保护装置通过狭窄部位并在狭窄远端展开,然后行保护性颈动脉CAS;... 目的探讨在远端保护装置(保护装置)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4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CAS时应用保护装置,先将保护装置通过狭窄部位并在狭窄远端展开,然后行保护性颈动脉CAS;并对手术过程、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颈动脉造影证实,残余狭窄率<30%,术后第10天死亡1例;术后1 a均未发生TIA、再卒中及死亡。结论在保护装置下采用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掌握其适应证及操作规范,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保护装置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远端保护装置治疗前降支近端大血栓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健球 黄永光 +1 位作者 刘怀昌 严俊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血管保护装置 前降支 血栓
下载PDF
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要英杰 王旭 +4 位作者 邵一兵 王正中 王燕 杨延民 张纯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239-241,共3页
目的:评价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应用远端保护装置Guard Wire Plus T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9月至2006年5月共72例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远端保护组(GW组)和非远端保护组(NG... 目的:评价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应用远端保护装置Guard Wire Plus T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9月至2006年5月共72例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远端保护组(GW组)和非远端保护组(NGW组),其中GW组38例,NGW组34例。比较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造影情况、ST段回落情况、术后TIMI分级、TIMI记帧、和心肌blush分级以及术后一周内及3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全部病例均成功地置入支架,GW组全部成功放置GuardWire PlusTM保护装置,GW组ST段回落□50%的百分比明显高于NGW组(68.4%vs41.2%,p<0.05)。术后TIMI分级两组没有明显差别,TIMI记帧(p=0.043)和心肌blush分级有明显差别(p=0.000)。GW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NGW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联合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的预防远端血栓栓塞,缩小梗死面积,改善LV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保护装置 TIMI记帧 心肌blush分级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冠状动脉远端保护装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云燕 张军 +4 位作者 周晓东 李军 李红玲 刘丽文 朱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冠状动脉远端保护装置对急性心梗患者左室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 35例,实验组 2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 1、3、6个月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V EDV)、左室收缩...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冠状动脉远端保护装置对急性心梗患者左室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 35例,实验组 2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 1、3、6个月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V 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和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结果 实验组术后EF值、3个月及 6个月时WMSI和LVEDV、LVESV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可更加有效阻止左室重构的进程。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观测、评价左室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冠状动脉保护装置
下载PDF
栓子保护装置预防冠状动脉远端栓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涛 李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39-3041,共3页
冠状动脉远端栓塞(DE),即不稳定斑块的侵蚀或破裂继而斑块碎片或血栓性碎屑流入远端微循环导致栓塞。DE可呈自发性或由术中机械性操作引起.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常见且棘手的并发症,可导致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心脏... 冠状动脉远端栓塞(DE),即不稳定斑块的侵蚀或破裂继而斑块碎片或血栓性碎屑流入远端微循环导致栓塞。DE可呈自发性或由术中机械性操作引起.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常见且棘手的并发症,可导致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心脏收缩功能障碍、严重心室重构,与患者远期预后不良有关。防治DE是当前介入心脏病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现就DE的发生及栓子保护装置在PCI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栓子保护装置 栓塞 介入心脏病学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不稳定斑块 预防
下载PDF
远端保护装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延 李成祥 +3 位作者 王海昌 贾国良 曹丰 冯旭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148-2151,共4页
目的 :评价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急诊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 ,PCI)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临床选择2 0 0 3 0 6 / 2 0 0 4 0 3收住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发病 2h至 3d内急诊... 目的 :评价远端保护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急诊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 ,PCI)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临床选择2 0 0 3 0 6 / 2 0 0 4 0 3收住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发病 2h至 3d内急诊入院的AMI患者 72例 ,根据意愿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介入治疗时使用远端保护装置 ) .实验组纳入 39(男 36 ,女3)例 ,平均年龄 (5 6± 12 )岁 ;对照组纳入 33(男 2 7,女 6 )例 ,平均年龄 (5 9± 12 )岁 .肘静脉采血查血清肌钙蛋白I(cTnI) ,心肌酶CK MB (CK MB)含量 ,时间点分别为入院时、PCI术后8,16和 2 4h .结果 :①血清cTnI和CK MB含量变化 :实验组峰值均在术后 8h出现 ,且在 16 ,2 4h显著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别 [cTnI 16 ,2 4h分别为 (12 0 1± 814 )vs (6 93± 6 2 4 ) μg/L ,P <0 .0 1;(110 0± 186 8)vs (417± 36 5 ) μg/L ,P <0 .0 1.CK MB 16 ,2 4h分别为 (4.92± 1.32 )vs (3.2 7±0 .33) μkat/L ,P <0 .0 1;(3.0 2± 0 .13)vs (2 .5 7± 0 .13)μkat/L ,P <0 .0 1].②两组住院期间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别 .结论 :AMI急诊介入治疗时血栓和粥样斑块脱落破裂造成远端血管栓塞 ,出现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 ,远端保护装置回收脱落碎片 ,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保护装置 介入治疗 肌钙蛋白I 心肌酶CK.MB
下载PDF
远端保护装置在髂动脉闭塞病变腔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楠 张腾飞 +7 位作者 唐小斌 王晓娜 寇镭 王盛 吴章敏 刘晖 吴小凡 陈忠 《中国医药》 2018年第7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探讨远端保护装置在髂动脉闭塞病变腔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血管腔内治疗并使用远端保护装置的12例髂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远端保护装置拦截栓塞物及取栓的作... 目的探讨远端保护装置在髂动脉闭塞病变腔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血管腔内治疗并使用远端保护装置的12例髂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远端保护装置拦截栓塞物及取栓的作用。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远端保护装置,拦截栓塞物10例(83.3%),并均将栓塞物拉出体外。患者术后患肢踝臂指数明显高于术前[(0.85±0.26)比(0.51±0.12)](P=0.037)。所有患者术后造影显示股腘动脉及膝下流出道均血流通畅,无栓塞征象,均无腔内治疗及远端保护装置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21±15)个月,1例术后6个月出现支架内再狭窄,行再次腔内治疗,一期通畅率为91.7%(11/12)。结论髂动脉闭塞病变腔内治疗同期使用远端保护装置安全有效,同时可将血栓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动脉闭塞病变 栓塞 保护装置 腔内治疗
下载PDF
远端保护装置下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波 谭莉 +1 位作者 黄晓松 刘秋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评价在远端保护装置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分析22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行椎动脉开口支架成形术时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并对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在远端保护装置下22例患者共置入22... 目的评价在远端保护装置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分析22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行椎动脉开口支架成形术时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并对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在远端保护装置下22例患者共置入22个支架,术后椎动脉开口造影证实,狭窄由76.0%±9.6%下降至13.9%±3.2%。技术成功率95.4%,1例因血管痉挛,放置保护装置失败。在1、3、6个月随访时按Malek评分,12例评定分为1分,10例评定分为2分。结论在保护装置下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装置 椎动脉开口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远端保护装置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海昌 曹丰 李成祥 《心脏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4-76,共3页
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闭塞血管采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急诊冠脉内介入治疗时,常常会引起血栓碎裂、脱落而阻塞远端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导致远端血流缓慢,发生病变血管再通后血流缓慢,甚至发生“无复流现象”。远端保护装置可安全、... 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闭塞血管采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急诊冠脉内介入治疗时,常常会引起血栓碎裂、脱落而阻塞远端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导致远端血流缓慢,发生病变血管再通后血流缓慢,甚至发生“无复流现象”。远端保护装置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等血管内存在大量血栓时的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作者对近年来远端保护装置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装置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 心肌梗塞 急性
下载PDF
远端血栓保护装置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车贤达 屈百鸣 +3 位作者 胡雪烈 俞坚武 王慧 洪银维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血栓保护装置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栓塞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急诊 疗效 PCI 预防 器械
下载PDF
血管远端保护装置预防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励庭 袁勇 +6 位作者 黄炫生 董剑廷 冯力 刘卫其 韩莹 邓志华 张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远端保护装置(PercuSurge)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预防远端血管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0例,其中血管远端保护装置组和对照组各20例,血管远端保护... 目的评价血管远端保护装置(PercuSurge)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预防远端血管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0例,其中血管远端保护装置组和对照组各20例,血管远端保护装置组与对照组基础临床状况、术前造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的基础临床状况、造影结果、介入结果,随访住院期间情况,包括病变血管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分级、"罪犯"血管所支配心肌的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TMP)、无复流现象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血管远端保护装置组20例均使用抽吸导管,抽出数量不等的血栓。术后TIMI3级血流、TMP3级获得率和无复流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远端保护装置组术后肌钙蛋白Ⅰ(P>0.05)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较低(P<0.001),近期左心室射血分数高(P<0.01)。血管远端保护装置组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对照组死亡1例。结论血管远端保护装置在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安全可行,可改善术后远端心肌血流灌注,减少无复流现象,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成形术 经皮 经腔 冠状动脉 血管保护装置
下载PDF
远端血栓保护装置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浪 Huay Cheem Tan Yean Teng Lim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5-237,共3页
远端血栓栓塞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严重的并发症 ,尤其在高危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和大隐静脉 (SVG)桥的介入治疗过程中更常见。远端血栓栓塞可直接导致“慢血流”或“无再流”现象 ,心肌梗死 ,泵衰竭或死亡等严重的临床后果 ,而且... 远端血栓栓塞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严重的并发症 ,尤其在高危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和大隐静脉 (SVG)桥的介入治疗过程中更常见。远端血栓栓塞可直接导致“慢血流”或“无再流”现象 ,心肌梗死 ,泵衰竭或死亡等严重的临床后果 ,而且传统药物疗效不佳。目前认为 ,微血栓在远端血栓栓塞的机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远端血栓保护装置是迄今为止预防PCI过程中远端血栓栓塞并发症较理想的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大隐静脉桥 介入治疗 血栓保护装置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