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近远期效果观察
1
作者 倪建平 周国柱 +3 位作者 顾军 黄亮 包文龙 魏斐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1月我院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1月我院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对比2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伤椎后凸Cobb角均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均升高,观察组变化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ODI、Harris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VAS评分降低,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ODI评分降低,Harris评分升高,观察组变化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能得到有效保障,对于促进患者腰椎指标及功能改善、缓解疼痛程度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危亦林悬吊复位法配合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翁嘉琦 李勇 +4 位作者 钟发明 周涛斌 叶勇祥 万宣 徐王兵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危亦林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2018年9月—2020年8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25例)采用改良后的危亦林悬吊...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危亦林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2018年9月—2020年8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25例)采用改良后的危亦林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手术配合器械撑开复位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椎体恢复高度、疼痛程度及腰椎活动功能,并根据VAS评分值,采用尼莫地平法,于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Ha)、椎体后缘高度(Hp)、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Ha、Hp水平均上升,VAS评分均显著下降,JOA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64,P<0.05)。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对胸腰椎骨折均有临床疗效;(2)采用改良后的危亦林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确切,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危亦林悬吊复位法 经皮钉棒固定微创术 椎体高度
下载PDF
经皮钉棒内固定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及对患者椎体形态、创伤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小龙 葛郁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986-98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钉棒内固定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及对患者椎体形态、创伤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6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B组行经皮钉... 目的:研究经皮钉棒内固定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及对患者椎体形态、创伤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6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B组行经皮钉棒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椎体形态指标、骨折愈合因子以及创伤因子水平。结果:A组治疗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低于B组,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A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周,A组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水平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两组白介素(IL)-18、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钉棒内固定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创伤因子水平相当,然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在疗效、患者椎体形态和骨折愈合因子改善方面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钉棒内固定 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 椎体形态 创伤因子 Wiltse入路
下载PDF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腾 马妍妍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3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在创伤性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钉棒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研究组行经皮脊... 目的研究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在创伤性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钉棒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研究组行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分别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0,P=0.000);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63.75±12.39)mL,少于对照组的(253.17±24.9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23,P=0.000);研究组手术时间为(88.23±12.37)min,短于对照组的(94.52±14.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7,P=0.037);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为(4.35±1.22)d,短于对照组的(15.76±2.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10,P=0.000);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5.83±2.47)d,短于对照组的(23.54±5.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3,P=0.000)。结论采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椎体功能,缓解术后疼痛症状,避免继发性神经损伤,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 钉棒脊柱内固定技术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