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Nursing Study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erapy in Different Ways
1
作者 Qilian He Yuquan Luan +1 位作者 Yanfen Fu Jun Tang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19年第5期203-212,共10页
Purpose: To compare the surgical indicators,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IT) by radical artery and femoral artery puncture appr... Purpose: To compare the surgical indicators,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IT) by radical artery and femoral artery puncture approaches.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CIT were divided into femoral artery group (FAG) and radial artery group (RAG)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ways. The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by the same surgeon team and methods. Data of surgical indicators and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and collected. The psychological questionare survey was made within 48 hours the after surgery by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 and the results were scored by the psychiatrist. Results: The age, sex, ethnicity, education level, disease type, and combined diseases of the two groups had homogeneity withou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X-ray exposure time, contrast agent usage and operation time in two ways (P > 0.05). The success rate of one-time catheterization was higher in FAG than in RAG (P Conclusion: CIT via radial artery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physical discomfort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sing corona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IT) coronary Arterial Angiography (CA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Radical artery FEMORAL artery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脉介入术后不同穿刺点压迫时间对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黄红燕 聂伟琳 +3 位作者 程晔 方弘 戴晓芬 苏素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方法:选择2023年1—5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10例行桡动脉路径行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4 h组(71例)、5 h组(70例)和6 h组(69例)。三组分别...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方法:选择2023年1—5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10例行桡动脉路径行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4 h组(71例)、5 h组(70例)和6 h组(69例)。三组分别为术后桡动脉穿刺口压迫4、5、6 h。比较三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穿刺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 h组疼痛评分低于5 h组、6 h组(P<0.001),5 h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6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三组穿刺部位不同压迫时间对出血、血肿、水疱、迷走神经反射、前臂肿胀程度等并发症无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径行PCI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为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术 桡动脉穿刺 穿刺点压迫时间 疼痛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综合护理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陶娟 孙俊平 +2 位作者 顾伟 李昭 林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98-50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远端桡动脉(远桡)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不同围术期护理方式对术中穿刺及术后穿刺部位恢复情况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28例不稳定型心... 目的 探讨经远端桡动脉(远桡)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不同围术期护理方式对术中穿刺及术后穿刺部位恢复情况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以远桡为入路行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63)和对照组(n=365),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后对比发现,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8.6%vs. 94.0%,P<0.05)。穿刺时间比较,观察组穿刺时间低于对照组[(5.4±0.6)min vs.(5.9±0.3)min,P<0.05],而在桡动脉痉挛、局部血肿、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3.8%vs. 4.1%;2.5%vs.3.3%;1.9%vs. 2.5%,P>0.05)。结论 对经远桡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安全可行,利于患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远端桡动脉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降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术肢并发症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7
4
作者 夏碧芸 吴霄芸 +1 位作者 程云 蒋颖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6期502-507,共6页
目的实施降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症的循证实践,并观察其对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瘀斑和肿胀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并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于2019年12月1日-2020年10... 目的实施降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症的循证实践,并观察其对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瘀斑和肿胀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并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于2019年12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按照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循证实践应用于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比较循证实践应用前后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术肢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经过12条最佳证据的循证实践后,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者的桡动脉闭塞、血肿和瘀斑发生率均减少(P<0.05)。结论循证护理规范了经桡动脉PCI术后的术肢护理,降低术肢并发症的发生,并为PCI围手术期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术肢并发症 循证实践 护理
下载PDF
综合护理用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效果分析
5
作者 王琼 陈白霞 代萍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1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接收并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PCI术后均给予替格... 目的探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接收并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PCI术后均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PCI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防止支架血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阿司匹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综合护理
下载PDF
心电监护仪监测联合多元化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理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熊洁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9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监测联合多元化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理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8月于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监测联合多元化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理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8月于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护理,均持续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的心理状态[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护理前,两组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SCL-90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LVEF、LVFS及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LVEF、LVFS及LVESD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监护仪监测联合多元化护理可有效调节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监护仪 多元化护理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招娣 杜佩坚 +1 位作者 詹春霞 郑海银 《现代临床护理》 2004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原因并制订护理对策。方法2001年1月~2004年6月对891例患者行冠心病介入术治疗。结果6例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0.67%,其中4例治愈,2例压迫无效需行外科手术修补。结论患者发生股动... 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原因并制订护理对策。方法2001年1月~2004年6月对891例患者行冠心病介入术治疗。结果6例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0.67%,其中4例治愈,2例压迫无效需行外科手术修补。结论患者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与介入术过程操作人员穿刺技术欠规范、术后压迫包扎不当、术前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高血压病与肥胖症患者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根据假性动脉瘤发生的原因制订预防护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冠心病 患者 介人 介入术后 压迫 治疗 护理 并发 穿刺技术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复杂冠脉介入术后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康立惠 李志忠 +1 位作者 林运 路慧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影响,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冠脉)...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影响,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复杂冠脉病变患者2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延续性护理组(观察组)101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02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护理,出院时向患者行常规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健康管理计划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依从性。结果出院后6和12个月评测,观察组患者经延续护理后的定期康复、定时服药、适当运动和饮食调整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按时正确服药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复杂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给予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其抗血小板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冠脉病变 延续性护理 经皮冠脉介入术 抗血小板药物 药物依从性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7
9
作者 诸葛海鸿 邹莺 +2 位作者 孙琳 李敏 郝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7期524-526,共3页
目的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观察 ,并初步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 :对 388例PCI患者外周血管并发症 (PCV)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 ,结合自己的护理实践 ,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 :①单纯冠状动脉造影 (CAG)组出血... 目的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观察 ,并初步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 :对 388例PCI患者外周血管并发症 (PCV)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 ,结合自己的护理实践 ,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 :①单纯冠状动脉造影 (CAG)组出血和血肿 1 1例 ,无其他并发症。PVC发生率为 5 .2 6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支架组出血和血肿 2 1例 ,假性动脉瘤 1例 ,动静脉瘘 1例 ,PVC发生率 1 1 .73%。PVC总发生率 8.2 5 %。②存在外周血管病变患者PVC发生率最高 (6 0 .0 0 % ) ,其次为高龄患者 (4 2 .85 % )、多次重复介入手术者 (30 .0 0 % )和止血压迫时间过长者 (2 8.0 0 % ) ,PVC发生率女性略低于男性 (6 .4 9%vs8.6 8% ) ,高血压病患者为 8.99% ,比以往报道低。 结论 :①应当加强PTCA支架组患者的护理 ;②对手术前危险因素的预测 ,有利于术后重点护理 ;③针对不同并发症 ,制订护理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外周血管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高晓洁 季梅丽 +1 位作者 杨阳 俞颖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158例,根据术后随访模式分为2组,79例实施传统门诊随访模式为对照组,79例实施延续护理随访模式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158例,根据术后随访模式分为2组,79例实施传统门诊随访模式为对照组,79例实施延续护理随访模式为观察组,随访1年,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定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健康行为量表评定患者的健康行为,比较2组患者随访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分析2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满意度。结果:随访1年时,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护理可显著提升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延续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下载PDF
改良介入上肢垫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匡霞 李珍 +1 位作者 钟芳 方凤霞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评价改良介入上肢垫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120例,按介入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40例,三组病人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式抬高... 目的评价改良介入上肢垫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120例,按介入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40例,三组病人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式抬高术侧上肢,对照组采用衣物折叠垫高,观察1组应用常用介入上肢垫抬高30°,观察2组应用改良介入上肢垫抬高45°。结果 TRI术后4、12 h观察1组、2组术侧腕掌部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肿胀消除速率及指端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2组肿胀、疼痛程度最轻,肿胀消除最快,效果最好;观察2组术日晚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TRI术后护理中应用改良介入上肢垫,能有效减轻术侧肢体腕掌部疼痛及肿胀程度,提高肿胀消除速率,改善病人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 介入上肢垫 护理
下载PDF
基于远程平台的区域协同管理在农村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峥 白井双 +2 位作者 蔡立柏 王颖 申泱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9-22,共4页
目的设计心血管介入远程支持平台,探讨在跨区域农村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首次就诊于基层心血管联盟医院,后转诊至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118例农村患者按照诊治时间分为A组与B组各59例。A组按照传统模式实... 目的设计心血管介入远程支持平台,探讨在跨区域农村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首次就诊于基层心血管联盟医院,后转诊至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118例农村患者按照诊治时间分为A组与B组各59例。A组按照传统模式实施会诊与转诊;B组通过心血管介入远程支持平台实施会诊与转诊,制定区域协同术后运动康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率。结果B组转诊决策时间、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决策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A组(均P<0.01)。结论基于心血管介入远程支持平台的应用可规范联盟医院间远程会诊、转诊流程,减少农村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治疗决策延迟和转诊决策延迟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农村患者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信息平台 医联体 康复护理 分级诊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胸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媛 徐泽兰 潘展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6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胸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8月本院确诊治疗的冠心病PCI术后胸痛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辨证组和常规组各7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用药、健康宣教等基础护理,辨证组患...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胸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8月本院确诊治疗的冠心病PCI术后胸痛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辨证组和常规组各7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用药、健康宣教等基础护理,辨证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和遵医的改善情况,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定的焦虑状况。结果:辨证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辨证组治疗后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辨证组治疗后SAS评分、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前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可有效提高冠心病PCI术后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遵医情况和焦虑状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 辨证护理 冠心病 PCI 胸痛
下载PDF
两种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后使用动脉压迫器所致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丽萍 罗利霞 吴同果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3期2555-2557,共3页
目的:观察两种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使用动脉压迫器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方法。方法:行冠脉介入治疗424例患者中经桡动脉294例,经股动脉130例,局部止血均使用止血器。比较并分析两组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组并发... 目的:观察两种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使用动脉压迫器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方法。方法:行冠脉介入治疗424例患者中经桡动脉294例,经股动脉130例,局部止血均使用止血器。比较并分析两组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组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组(P<0.05)。两组均出现与使用止血器相关的新型并发症:局部水疱(8例及50例)。压迫性溃疡(2例及4例)。结论:经股动脉穿刺组患者术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桡动脉组。临床护理要注意与止血器相关的新型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桡动脉 股动脉 并发症 止血器 护理
下载PDF
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娜 董慧 +1 位作者 佟彦庆 王燕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总结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防造影剂肾病(CIN)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 86例CIN患者术前评价相关危险因素,做好术前、术后的水化治疗及术中造影剂的应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精确记录24 h出入... 目的总结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防造影剂肾病(CIN)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 86例CIN患者术前评价相关危险因素,做好术前、术后的水化治疗及术中造影剂的应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精确记录24 h出入量,重视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结果 86例患者术后并发CIN 12例,占14.0%;12例患者均应用了水化疗法,8例水疗7~9 d血清肌酐恢复正常范围,占66.7%,4例经血液透析3~4次血清肌酐恢复正常范围,占33.3%。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应做好护理工作及增强水化治疗对高龄PCI术后CIN发生及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龄 水化治疗 护理
下载PDF
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及其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慧凤 王志萍 +3 位作者 王红萍 傅雪 鞠蓓蓓 王怡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9期1458-1460,共3页
目的建立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临床护理路径,并探讨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临床路径小组,制定择期PCI临床路径及相关指标。将2009年1-7月行择期PCI的稳... 目的建立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临床护理路径,并探讨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临床路径小组,制定择期PCI临床路径及相关指标。将2009年1-7月行择期PCI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根据临床路径表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缩短择期PCI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强化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满意率及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秦发伟 解晨 +3 位作者 杨丽娟 李文慧 刘轶平 金琳 《护理学报》 2007年第9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将600例PCI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护理。两组患者在PCI前后使用SAS量表进行焦虑评分。结果...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将600例PCI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护理。两组患者在PCI前后使用SAS量表进行焦虑评分。结果两组在PCI术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为(31.7±1.7)、(42.9±1.2)分,术后3个月SAS评分为(29.2±2.1)、(39.3±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焦虑明显改善。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PCI前后对患者的焦虑情绪作用显著,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焦虑情绪
下载PDF
PCI术后3个月支气管扩张大咯血动脉栓塞止血的护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靳蓉晖 伏鑫 张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164-1165,1168,共3页
目的探讨PCI术后3个月发生支气管扩张大咯血,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止血的护理。方法术前护理的关键是对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做好大咯血的处理、急救准备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的重点是病情观察及饮食护理,暂停抗凝,应用抗血小板策略;咯血停止... 目的探讨PCI术后3个月发生支气管扩张大咯血,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止血的护理。方法术前护理的关键是对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做好大咯血的处理、急救准备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的重点是病情观察及饮食护理,暂停抗凝,应用抗血小板策略;咯血停止后恢复双抗治疗。结果本病例救治成功,术后无不良事件发生,患者住院15 d,痊愈出院。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止血的护理方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 动脉栓塞 护理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后失眠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少玲 洪蝶玫 +3 位作者 李薇 罗燕华 刘志芸 李庆波 《现代护理》 2005年第24期2111-211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患者术后失眠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术后睡眠情况调查表,对A、B2组各30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患者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A组(对照组)失眠原因的调查,对B组(实验组)30例患者有针对性地...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患者术后失眠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术后睡眠情况调查表,对A、B2组各30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患者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A组(对照组)失眠原因的调查,对B组(实验组)30例患者有针对性地采取舒适卧位等相应护理对策。结果A组患者术后第1d失眠率为93%。失眠原因依次为:肢体制动,排尿困难,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B组患者术后第1d失眠率为80%。结论有效的护理对策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失眠 护理
下载PDF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护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桑彩娣 张宜生 +2 位作者 鲍婷婷 顾爱芹 徐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6期36-38,共3页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护理的优缺点。方法行急诊PCI治疗103例AMT,其中经桡动脉(TRI)介入组53例,经股动脉介入(TFI)49例。对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护理量,术后患者...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护理的优缺点。方法行急诊PCI治疗103例AMT,其中经桡动脉(TRI)介入组53例,经股动脉介入(TFI)49例。对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护理量,术后患者心理躯体舒适度等进行统计学数据与分析。结果 2组病例基本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则经桡动脉组低于股动脉组,分别为3.8%和8.2%(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护理人员工作量也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术后患者的心理躯体舒适度评估明显高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与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患者恢复快,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护理资源,不但有益于患者,亦有益于护理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急诊PCI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