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forami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 using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technique: Pitfalls that a beginner should avoid 被引量:28
1
作者 Stylianos Kapetanakis Grigorios Gkasdaris +1 位作者 Antonios G Angoules Panagiotis Givissis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7年第12期874-880,共7页
Transforami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TPED)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mai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from a lateral approach. Performed under local anesthesia, TPED has bee... Transforami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TPED)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mai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from a lateral approach. Performed under local anesthesia, TPED has been proven to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which has been also associated with shorter rehabilitation period, reduced blood loss, trauma, and scar tissue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procedures. However, the procedure should be performed by a spine surgeon experienced in the specific technique and capable of recognizing or avoiding various challenging conditions. In this review, pitfalls that a novice surgeon has to be mindful of, are reported and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ami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ISCECTOMY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Lumbar disk herniation PITFALLS spine surgery
下载PD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Spine Surgery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Lumbar Spine Stenosis: Emphasizing on Clinical Outcomes of Transforaminal Technique 被引量:6
2
作者 Singh Ratish Zeng-Xin Gao +2 位作者 Hirachan Mangal Prasad Zhang Pei Dangol Bijendra 《Surgical Science》 2018年第2期63-84,共22页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Lumbar Spine Stenosis are the most common spine diseases which are mainly due to age related Spine degeneration. Diagnosis of bo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Lumbar Spine Stenosis depends 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Lumbar Spine Stenosis are the most common spine diseases which are mainly due to age related Spine degeneration. Diagnosis of bo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Lumbar Spine Stenosis depends on clinical findings as well as rad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Treatment of choice of these conditions is on the basis of the patient conditions. Surgical treatment is the option only whe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does not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condition. Advance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echnology have resulted in the traditional open surgical treatment into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Intervention of the different surgical instruments with expert spinal surgeons had made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Spine surgery as one of the preferred choices of surgery for treating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Lumbar Spine Stenosis. The concept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surgery for lumbar region is to provide surgical options without producing iatrogenic morbidity associated with the open surgical procedures. Conventionally, there are different approaches/techniques f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Spine Surgery, but in this review we are mainly focusing on the Transforaminal Technique. Regarding th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reatment with transforaminal approach, a number of articles have been published due to which we mainly focused on those articles which were published after 2009 onwards. While fewer articles related to Lumbar Spine Stenosis treatment with Transforaminal approach were found, we tried to brief out all those articles.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surgeries done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Lumbar Spine Stenosis,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Surgery provides a substantial benefit. Transforaminal approach for treating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Lumbar Spine Stenosis is safe and effective. The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Surgery has advantage as it is performed under local anesthesia with shorter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and early return to normal lif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the patient that underwent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Surgery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Lumbar Spine Stenosis is quite good in regard of its fewer complication and more benef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UMBAR spine STENOSIS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Surgery transforaminal Technique LUMBAR spine Decompression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1
3
作者 程伟 张宇俊 +5 位作者 邵荣学 朱承跃 王栋 梁家铭 张伟 潘浩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后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采用全身麻醉下后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42~6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后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采用全身麻醉下后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42~69(56.00±7.79)岁。非手术治疗时间6~27(16.03±4.56)周。MRI示外侧型颈椎间盘突出19例,椎间孔型颈椎间盘突出8例。病变节段:C4,55例,C5,612例,C6,718例。术后1~3 d复查颈椎CT/MRI评估减压情况,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颈肩部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和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5.88±5.02)min;术后住院时间(3.53±0.74)d;35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14.53±2.32)个月。术前、术后1d及12个月VAS分别为(7.000±0.875)、(2.540±0.611)和(2.143±0.772)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d、12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1.660±0.533)、(16.430±0.655)和(16.540±0.611)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2个月病变节段椎间高度分别为(6.206±0.493)和(6.147±0.49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无颈椎手术节段不稳定发生。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术后12个月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优32例,良2例,可1例。结论:全身麻醉下后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能是治疗颈椎椎间孔突出症的一种替代术式,但因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短,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椎间孔镜 后路髓核摘除术 钥匙孔
下载PDF
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杨奇峰 谭洪宇 张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汝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2例LDH患者,随机分为PTED组和MIS-TLIF组,各46例,分别行PTED术和MIS-TLIF术。术后3 m,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和围术期指标;术后1 d和术后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术后1m和术后3m,采用疼痛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术后随访3m,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m,PTED组手术优良率高于MIS-TLIF组(P<0.05);PTED组术中失血量少于MIS-TLIF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MIS-TLIF组(P<0.05);术后1 d、3 d,PTED组血清TNF-α、PCT、CRP水显低于MIS-TLIF组(P<0.05);术后1 m、3 m,PTED组ODI、NRS评分均低于MIS-TLIF组(P<0.05);PTE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IS-TLIF组(P<0.05)。结论:PTED术治疗LDH患者疗效更好,可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炎性反应和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侧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汪红亮 周捷 +3 位作者 李健 周涛 查本义 吴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99-103,共5页
目的 探讨侧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48例C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侧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48例C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PTED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长。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3个月和1年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PTED治疗CLDH的效果较好且PTED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脊柱微创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技术对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脊柱稳定性及疼痛介质的影响
6
作者 杨帆 赵隆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对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脊柱稳定性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新余矿业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对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脊柱稳定性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新余矿业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脊柱内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脊柱稳定性、疼痛介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P物质(SP)]及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脊柱稳定性、疼痛介质(NE、DA、5-HT、SP)水平及腰椎功能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腰椎曲度降低明显,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升高明显,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疼痛介质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分数(JOA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脊柱内镜下TESSYS技术应用于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切口更小、更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脊柱稳定性及腰椎功能,短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经皮脊柱内镜 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技术 脊柱稳定性 疼痛介质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分析 被引量:105
7
作者 王翀 田征 +2 位作者 梁青福 蒋昆利 宋兴华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术前、术后1 d、术后3及6个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的MacNab标准...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术前、术后1 d、术后3及6个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65.00±12.00)min,无硬膜囊破裂、神经根及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改行开放性手术后缓解。余病例腰腿痛症状较前均明显缓解,并获6~12个月随访,术后2个月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突出髓核组织均切除彻底,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压解除。术后6个月随访,腰痛VAS评分术前术后差值的均数及标准差为(4.42±1.45)分,腿痛VAS评分术前术后差值的均数及标准差为(6.49±1.6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的MacNab标准,优31例;良20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86.4%。结论经皮椎间孔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临床效果确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TESSYS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 被引量:51
8
作者 李广松 乔荣慧 +3 位作者 刘伟 牛菁川 易九云 汪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5月我院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5月我院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资料。使用德国joimax GmbH公司椎间孔镜,局部浸润麻醉,透视下穿刺至病变节段的椎间孔外侧,应用四级扩张导管逐级完成椎间孔扩大成形,环锯逐级扩大椎间孔,置入椎间孔镜,摘除突出髓核,直至神经根和硬膜囊完全松解。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及日本骨科学会( 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40例均完成手术,未发生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38例下肢疼痛症状术后即刻缓解,2例术后无明显缓解,于术后1周行椎间孔镜下翻修手术。40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1.8月,优19例(47.5%),良15例(37.5%),可6例(15.0%),差0例。优良率85.0%(34/40)。 VAS术后即刻(2.8±1.3)、术后3个月(1.7±0.8)及末次随访时(1.9±0.8)均低于术前(7.5±1.1)(t=17.455,26.969,26.039,P均=0.000)。 JOA评分术后3个月(23.1±2.5)及末次随访时(24.3±1.7)均高于术前(12.1±2.3)(t=20.479,26.978,P均=0.000)。结论 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狭窄 椎间孔镜 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放置引流管对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翀 姜飞 +2 位作者 宋兴华 徐磊磊 王腾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823-1827,共5页
目的比较放置与未放置引流管对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肿瘤外科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1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 目的比较放置与未放置引流管对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肿瘤外科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1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置引流管组57例,未放置引流管组53例。观察放置引流管组术后引流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下地时间,术前1 d,术后1 d,术后1、3、6个月和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放置引流管组术后引流量为(50±10)ml,引流管放置时间为(26.0±2.2)h;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放置引流管组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地时间均短于放置引流管组(P<0.05)。处理方法与时间对VAS无交互作用(F_(交互)=2.981,P>0.05);处理方法对VAS的影响主效应显著(F_(组间)=20.200,P<0.05);时间对VAS的影响主效应不显著(F_(时间)=4.241,P>0.05);其中,术后1 d放置引流管组VAS高于未放置引流管组(P<0.05)。处理方法与时间对ODI无交互作用(F_(交互)=2.298,P>0.05);处理方法、时间对ODI的影响主效应均不显著(F_(组间)=1.090,F_(时间)=4.391,P>0.05)。结论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不放置引流管,其并发症发生率未增加,且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和术后下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经皮椎间孔镜 引流 TESSYS技术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孙利明 智新力 +2 位作者 赵志远 霍霁 康献刚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5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脊柱内固定系统(TESSYS)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治疗的CLDH并术后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64例患者,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对患者腿痛进行评分;采用...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脊柱内固定系统(TESSYS)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治疗的CLDH并术后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64例患者,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对患者腿痛进行评分;采用JOA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采用MacNab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手术随访,有60例患者(占93.75%)术后1年未出现复发情况,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VAS评分明显下降,术后1年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优良率为85.94%。结论: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LDH安全有效,且优良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下脊柱内固定系统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99
11
作者 王平 王昊 +3 位作者 武春雷 张红 王子虎 许巍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1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LDH)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SS)老年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LDH合并LSS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LDH)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SS)老年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LDH合并LSS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TESSYS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结果;采用VAS对术前与术后1 d、1周、3个月、6个月评分进行比较;采用ODI对术前与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的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TUGT结果皆小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2周TUGT结果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47,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1周、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85,t=19.593,t=8.950,t=7.065;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ODI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4,t=4.725,t=4.934,t=6.060;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5,P<0.05)。结论:TESSYS技术可更好地减轻LDH合并LSS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及改善其生活能力,且并发症更少,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镜 老年 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腰椎矢状位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建江 白涛 +2 位作者 胡炜 黄异飞 韩念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e-assist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T-Endo-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e-assist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T-Endo-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观察腰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断为退行性腰椎滑脱(Meyerding分型Ⅰ~Ⅱ°)并行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其中23例患者采用OLIF术式治疗,20例患者采用PT-Endo-TLIF术式治疗。观察且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定期(术后3 d、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CT或MRI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并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矢状位参数的变化。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OLIF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PT-Endo-TLIF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椎间高度增加(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的腰椎前凸角、下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分布指数均有增加(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4(L_(4))椎体倾斜角、L_(1)垂线与骶1(S_(1))距离均较术前减小(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_(5)椎体倾斜角较术前增加(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手术治疗,OLIF和PT-Endo-TLIF两种手术方式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PT-Endo-TLIF比较,OLIF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椎间隙高度恢复更好等优势,适合临床医师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滑脱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 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用于侧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精准定位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龙 张智 +5 位作者 郑佳状 陈宇 汪凡栋 宋昭君 刘元彬 廖伟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2期74-76,12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用于侧方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精准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L4/5LDH患者,均行侧方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29例)与对照...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用于侧方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精准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L4/5LDH患者,均行侧方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实验组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穿刺,对照组参照既往经验穿刺。分析两组手术时间、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并发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症状较术前改善。实验组在手术时间、穿刺次数及透视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可辅助用于侧路经皮椎间孔镜腰4/5髓核摘除术中精准穿刺定位,缩短穿刺操作时间,减少放射性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脊柱微创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脊柱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下腰痛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丽 张金华 周英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43-45,共3页
目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ytem,TESSYS)技术观察脊柱内窥镜下治疗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TESSYS技术在内窥镜下均行椎间盘造影、侧入路椎间孔扩大成形术、神经根松... 目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ytem,TESSYS)技术观察脊柱内窥镜下治疗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TESSYS技术在内窥镜下均行椎间盘造影、侧入路椎间孔扩大成形术、神经根松解、髓核消融以及突出物摘除。术后3个月嘱患者门诊随访。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疗效(Macnab评分系统)。结果 30例患者中18例给予局部麻醉,7例给予椎旁阻滞,5例给予低浓度蛛网膜下腔麻醉。平均操作时间为100分钟。3例老年患者因内科并发症较多且合并肥胖,不适宜俯卧位,于侧卧位下完成手术;1例患者因不能耐受疼痛放弃手术;其余26例患者均于俯卧位下完成手术。30例患者平均出血量为10 ml,最大出血量为23 ml。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VAS评分由术前(7.2±2.1)分降为术后3个月(1.5±0.8)分(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2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 TESSYS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明显改善部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窥镜 下腰痛 经皮椎间孔镜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豪杰 邹伟民 +1 位作者 庞祖才 冯学烽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随访1年,于术后第1天及第6、12个月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随访1年,于术后第1天及第6、12个月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结果术中手术时间为(72.2±11.3)min、X线透视次数为(13.2±3.5)次相对合理,出量少,为(8.5±1.3)ml,无神经、大血管、硬膜囊损伤。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全部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损伤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术后第1天、第6个月、第12个月患者VAS评分分别为(3.76±1.35)、(2.15±0.53)、(2.17±0.52)分,均低于术前的(7.11±0.6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6个月、第12个月患者ODI指数分别为(41.4±10.3)、(25.6±3.8)、(16.2±5.4)%,均低于术前的(75.2±1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6个月、第12个月患者JOA评分分别为(16.8±0.5)、(24.5±2.2)、(26.4±1.3)分,均高于术前的(12.2±1.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疗效满意,可以有效改善疼痛,恢复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TESSYS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管狭窄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飞 胡成栋 +5 位作者 李彦飞 郭冰蕊 刘志伟 仝路 杨鎏璞 王红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707-711,共5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邯郸市中心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邯郸市中心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与对照组(椎间孔镜治疗),每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对照组给予椎间孔镜治疗。记录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通过改良MacNab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术后1.5年疗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2个月及1.5年腰部及下肢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2个月及1.5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54.61±12.39)mL、(7.96±1.77)d,显著少于对照组[(132.57±18.24)mL、(9.72±1.7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硬膜囊面积(133.59±16.84)mm^(2),显著大于对照组[(116.37±16.29)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2个月、1.5年腰部及下肢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2个月腰部VAS评分分别为(3.18±0.86)、(2.39±0.6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17±1.15)、(1.79±0.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2个月下肢VAS评分、术后1.5年腰部及下肢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个月、1.5年,两组ODI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个月、1.5年两组ODI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ODI水平为(31.57±4.25)%,显著低于对照组[(36.86±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相当,但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前期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单侧双通道内镜 椎间孔镜 视觉疼痛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国志 韩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及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35例)和B...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及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35例)和B组(34例)。A组给予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B组给予PTE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VAS、ODI评分、手术效果评价情况。结果A组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B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A组的VAS、ODI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6个月,A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4.29%、82.86%、91.43%,略高于B组的61.76%、73.53%、8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TED,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昊 张兴庆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19期58-60,64,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6个月腰部功能障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前和术后6个月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指标[前降力矩(PT)、背部屈/伸比(F/E)、平均功率(AP)]水平、脊柱对称性指标[旋转角(HA)、侧屈角比(LR)、侧弯角(M)]水平,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6个月,两组ODI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PT、A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F/E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HA、LR、M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降低ODI评分和脊柱对称性指标水平,改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老年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腰部功能 生物力学性能 脊柱对称性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技术与脊柱外科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电明 唐文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第4期15-17,共3页
微创脊柱外科(M in im ally Invasive Sp ine Surgery,M ISS)是指经非传统手术途径并借助特殊手术器械、仪器或手段进行脊柱疾患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与方法。本文重点介绍经皮穿刺技术和内窥镜辅助的技术。
关键词 微创技术 经皮穿刺技术 内窥镜辅助技术 脊柱外科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栾静 王琦 +3 位作者 吕丹 王准 杜洪印 贺永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50-756,共7页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观察组选取61~80岁老年病人72例,平均年龄(68.3±5.6)岁,其中男34例,...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观察组选取61~80岁老年病人72例,平均年龄(68.3±5.6)岁,其中男34例,女38例,ASA分级I或II级;对照组选取40~60岁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41例,平均年龄(53.7±4.8)岁,其中男16例,女25例,ASA分级I或II级。明确诊断后两组均进行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腰椎间盘突出物摘除、黄韧带及后纵韧带成型、神经根松解减压。于术前1天和术后3天及1、3、6、12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病人的腰部及患肢疼痛程度;于术前1天和术后12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病人功能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评价腰痛情况;术后12月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Mac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损伤、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l天相比,两组病人除术后3天腰痛VAS评分较术前无变化,余各时间点腰痛及患肢痛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病人ODI评分及JOA指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病人Mac分级优良率分别为80.5%(33/41)及77.8%(56/7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同时点VAS评分、ODI评分、JOA指数及术后12个月时Mac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中年病人疗效相近,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