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hanges of Hs-CRP and WBC count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different typ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bing Ji Zhijian Yang Chunjian Li Enzhi Jia Zhuowen Xu Sheng Zhang Keijiang Cao Wenzhu Ma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8年第4期246-249,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ion of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 and WBC count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by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intervention(PCI) and to discuss th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ion of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 and WBC count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by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intervention(PCI) and to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inflammatory reaction after coronary stenting. Methods:127 patients who received successful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stenting,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of stable angina(SAP), unstable angina(UAP),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according to their clinical types. Another 41 stable angina patients with more than 70% of coronary artery tenosis who did not receive PCI served as control. Serum Hs-CRP levels and WBC count were determined before intervention, 3 days and 7 days post PCI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by t-test. Results: There showed no difference in clinical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groups. The serum Hs-CRP level and WBC count was gradually raised in the UAP and AMI group(how about SAP group, andhad no difference in CAG group and SAP group). After PCI serum HsCRP levels and WBC cou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AP group than in the coronary angiography group(CAG) at 3 days and had no difference at 7 days. In the UAP and AMI group, the serum Hs-CRP level at 3 days and 7 days declined obviously, however serum WBC count did not decrease apparently. Conclusion: The serum Hs-CRP level and WBC count elevate transiently after PCI. There are different inflammatory reactions in different typ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after coronary stenting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intervention(PCI) WBC count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一 王岩 +4 位作者 王阳 陶帅 齐蕊 苗瑞超 于海翔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79-83,共5页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发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在心肌梗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对照组给予心...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发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在心肌梗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对照组给予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心脏超声相关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比较2组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的LVESD、LVEDD、LVEDV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LVESD、LVEDD、LVEDV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NT-proBNP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后发生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达格列净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医患共同决策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聪 朱晖 +1 位作者 田艳玲 周俊雅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采用医患共同决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3,采用常规护理+医患共同决策措... 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采用医患共同决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3,采用常规护理+医患共同决策措施)和对照组(n=43,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护理前、护理2周结束时,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前、出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护理2周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患共同决策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PCI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医患共同决策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无创影像学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运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倩 黄晶 +1 位作者 乔瑾 黄明刚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08-311,共4页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占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20%~30%。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发展迅速,但CTO-PCI仍然是冠心病治疗领域最后的壁垒,CTO-PCI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导丝或球囊无法通过闭塞病变及球囊不能充分扩张...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占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20%~30%。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发展迅速,但CTO-PCI仍然是冠心病治疗领域最后的壁垒,CTO-PCI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导丝或球囊无法通过闭塞病变及球囊不能充分扩张,而冠状动脉夹层、穿孔及同侧侧支损伤则是常见的操作并发症。因此,PCI前需要综合考虑病变的解剖特征、存活心肌及患者的一般情况,选择适合CTO-PCI的患者,现就无创影像学在CTO-PCI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完全闭塞 无创影像学 心肌活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管腔内衰减梯度
下载PDF
导丝联合球囊辅助360°迂曲桡动脉拉直技术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操作的初步探讨
5
作者 赵学强 潘金玉 +2 位作者 姚玉才 李佳旻 郑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835-841,共7页
目的 对通过360°迂曲(环状迂曲)桡动脉完成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操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环状迂曲右桡动脉的患者成功经桡动脉路径完成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对... 目的 对通过360°迂曲(环状迂曲)桡动脉完成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操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环状迂曲右桡动脉的患者成功经桡动脉路径完成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对经环状迂曲桡动脉的操作进行了总结。结果 本研究中15例患者均通过环状迂曲桡动脉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CAG);对于存在环状迂曲桡动脉的患者经迂曲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通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导丝结合直径2.0mm球囊(6~8atm膨胀状态)辅助指引导管通过环状迂曲桡动脉后,交换为J形造影导丝将迂曲桡动脉部分拉直的状态下完成后续的CAG和PCI。左侧冠状动脉及右侧冠状动脉均可以通过该技术完成PCI,术后未出现前臂血肿及血管破裂等并发症。结论 导丝联合球囊的技术能够成功辅助导管通过环状迂曲桡动脉完成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凝血酶原时间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马艺萍 阿卜拉江·艾合麦提 +3 位作者 袁玉娟 尼格热·阿力木 马清玉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CHD)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209例CHD患者,排除基线资料不全以及失访的患者,最终纳入1152...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CHD)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209例CHD患者,排除基线资料不全以及失访的患者,最终纳入1152例。终点事件是生物学死亡,平均随访时间为(29.7±17.0)个月。根据PT中位数分为2组:低组(PT<12.4,n=574)和高组(PT≥12.4,n=57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PT在随访期间对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糖尿病史、球蛋白、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和谷草转氨酶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T组的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T组(P=0.01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PT是死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校正后的HR为1.058(1.001~1.118),P=0.04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示,PT的曲线下面积为0.639。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间生存情况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P<0.05)。结论PT与死亡独立相关,其可能是PCI术后CHD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术后 随访 预测因子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对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覃梓瀚 陈瑞霖 +5 位作者 李宇珊 任强 王艳霞 王圣熠 张伊 张权宇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40-545,551,共7页
目的确定心肺运动试验(CPET)参数中与PCI术后存在焦虑的冠心病患者5年内死亡事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此类人群5年死亡事件发生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21年9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因确诊冠心病(CAD)行PCI手术,且... 目的确定心肺运动试验(CPET)参数中与PCI术后存在焦虑的冠心病患者5年内死亡事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此类人群5年死亡事件发生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21年9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因确诊冠心病(CAD)行PCI手术,且在出院前完成CPET的焦虑患者(GAD-7评分≥5)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符合条件共868例,其中根据5年内随访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17例,无事件组851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5年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来评价预测模型预测效能和适配度。结果用力肺活量占预测百分比(FVC%)、二氧化碳通气当量的最小值(VE/VCO2min)和运动后心率恢复(HRR)(均P<0.05)等三个CPET参数是PCI术后存在焦虑的冠心病患者5年死亡风险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95。Hosmer-Lemeshowχ2=7.396,P=0.495>0.1。结论尽管焦虑情绪对CPET结果的客观性存在一定影响,但个别CPET参数对PCI术后存在焦虑的冠心病患者的5年死亡事件的发生仍具有预测能力,这些参数在发生死亡事件的人群中明显趋向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肺功能运动试验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死亡率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的真腔寻径与跟踪技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宋雷 杨跃进 +7 位作者 许亮 钱杰 徐波 乔树宾 吴永健 颜红兵 窦克非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目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向或逆向技术的关键和难点均在于使导丝通过病变至远端血管真腔。本研究报道一种血管内超声指导的真腔寻径与跟踪(IVUS-TST)的前向新技术,用于前向治疗复... 目的:目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向或逆向技术的关键和难点均在于使导丝通过病变至远端血管真腔。本研究报道一种血管内超声指导的真腔寻径与跟踪(IVUS-TST)的前向新技术,用于前向治疗复杂CTO病变!戈介入失败的患者。方法:总结2013-01-01至2013-12-31同一介入术者所完成的全部CTO病例,分为造影引导组(n=49)和IVUS-TST组(n=67)两组,对比成功率、并发症率并分析失败原因。复杂CTO病变定义为日本J-CTO评分≥1分。介入成功定义为经对侧造影或血管内超声(IVUS)证实的导丝位于闭塞段远端真腔,至少完成了球囊扩张治疗。结果:140例患者148个CTO病变中,去除32例32个简单CTO病变(J-CTO评分〈1分,PCI成功率100%)后,共108例患者[男性9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6.71±11.89)岁]的116个复杂CTO病变[J-CTO评分平均为(2.18±0.80)分]纳入分析。与造影引导组相比,IVUS-TST组J-CTO评分显著更高[(2.33±0.84)分VS(1.98±0.69)分,P=0.019],病变显著更长(37.99±22.51)mm vs(31.43±20.20)mm,P=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相比,IVUS-TST组较造影引导组PCI成功率有提高趋势(65.7%VS49.0%,P=0.071);冠状动脉穿孔(9.0%V818.4%,P=0.136)和窦部损伤(0% vs 6.1%,P=0.073)比例也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无住院死亡或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VUS-TST技术(比值比=2.756,95%可信区间1.019-7.453,P=0.046)是提高复杂CTO介入治疗成功的独立预测因素。复杂CTO介入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导丝入口即进入假腔(43.8%)或不能再穿入真腔(43.8%);IVUS-TST技术的优势在于能使导丝从入口直接穿进真腔(33.8%),或引导内膜下导丝再穿入真腔(35.3%)。结论:以真腔为目标的][VUS-TST技术是一种有效治疗复杂CTO病变的新方法,可望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下载PDF
两种介入放射学(CA和PTCA)所致患者辐射剂量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白玫 刘彬 +1 位作者 郑钧正 彭明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76-1881,共6页
目的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介入放射学中心为现场,着重选取介入放射学中较常实施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这两种医疗实践所致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探索临床介入放射学实践中较... 目的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介入放射学中心为现场,着重选取介入放射学中较常实施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这两种医疗实践所致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探索临床介入放射学实践中较为恰当的监控方法。方法现场调查监测两种介入放射学实践所致患者的面积剂量乘积(DAP)和介入参考点的累积剂量(CD)等,样本积累了CA患者84例,PTCA患者51例;采用基于蒙特卡罗技术的PCXMC软件,根据现场在线监测的DAP和CD值数据,估算患者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和全身有效剂量水平。运用热释光(TLD)剂量测量方法进行人体模型模拟实验研究,测量体内主要器官的吸收剂量,并与软件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根据DAP和CD值采用软件估算得到的器官吸收剂量值与TLD测量的器官吸收剂量相比较,经配对t检验,检验结果P>0.05。对于PTCA,所监测的DAP范围为16423mGy·cm2至161973mGy·cm2,介入参考点处的累积剂量CD值为287mGy至2883mGy,有效剂量为2.3mSv至20.1mSv。对于CA,所监测的DAP范围为7611mGy·cm2至60538mGy·cm2,CD范围从120·0mGy至1016.0mGy,有效剂量为1·1mSv至6.9mSv。所得CA患者有效剂量与DAP值的转换系数为0.114mSv·Gy-1·cm-2至0.139mSv·Gy-1·cm-2;PTCA患者有效剂量与DAP值的转换系数为0.124mSv·Gy-1·cm-2至0.142mSv·Gy-1·cm-2。依据软件估算得到的介入患者各器官平均剂量水平和在线监测的CD值,还建立两种介入放射学实践所致患者器官剂量与CD值的转换系数。结论采用在线监测的DAP和CD值作为介入放射学实践所致患者辐射剂量的表征量,可以比较方便快捷地估算出患者有关器官的吸收剂量和全身有效剂量,为介入放射学实践及时提供患者受照的辐射剂量学信息,有利于指导和加强介入放射学中患者所受医疗照射的防护,有效防范患者可能受到的潜在电离辐射危险。并且提供了建立相应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的表征量和参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介入放射学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行介入治疗的中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优 高传玉 +1 位作者 刘洪智 赵香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中高危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AR)和临床结果的影响,从而评价其在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入院行PCI的中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中高危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AR)和临床结果的影响,从而评价其在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入院行PCI的中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组(47例)和早期未应用替罗非班组(53例)。早期应用组在PCI术前至少4h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早期未应用组术前不使用替罗非班,术后可据临床情况使用,因此它包括PCI术后即刻应用替罗非班(32例)和PCI术后未应用(21例)两个亚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PAR、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出血事件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未用药相比,应用替罗非班12h后PAR明显下降(P〈0.01);与早期未应用替罗非班组的两亚组相比,早期应用组术前靶血管的TIMI血流3级的获得率明显较高(83.0%vs.60.0%vs.61.5%;P=0.045);术后靶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安全、有效地抑制PCI患者血小板聚集并改善PCI术前TIMI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走过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金艳 张庆华 +3 位作者 刘晓坤 于洁 孙建华 于佳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走过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将唐山工人医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部和门诊部收治的走过性心绞痛患者196例作为治疗组,行PCI并且根据术后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走过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将唐山工人医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部和门诊部收治的走过性心绞痛患者196例作为治疗组,行PCI并且根据术后24 h^30 d是否出现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将其分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组和无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组;选择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前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组、无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组和对照组的hs-CRP水平、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压、Hcy、LDL、HDL、HbA1c、TC、T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CI后16例患者出现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对照组、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组和无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组术前的hs-CRP水平分别为(3.7±1.2)mg/L、(4.1±1.4)mg/L和(4.1±1.1)mg/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2,P>0.05)。对照组与患者术后hs-CRP水平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组患者的hs-CRP水平峰值高于无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组和对照组(P<0.05);且无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组患者的hs-CRP水平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走过性心绞痛患者PCI后hs-CRP水平升高对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心绞痛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栓形成
下载PDF
痰浊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重要病机之一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大英 金惠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50-753,共4页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再狭窄发生率较高,已经证实中医药治疗有防治再狭窄作用,本文从冠脉造影结果、血脂、血黏度、纤溶系统、自由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胰岛素抵抗等多方面证据说明痰浊与冠脉介入后再狭窄有直接关系,因而指出痰...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再狭窄发生率较高,已经证实中医药治疗有防治再狭窄作用,本文从冠脉造影结果、血脂、血黏度、纤溶系统、自由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胰岛素抵抗等多方面证据说明痰浊与冠脉介入后再狭窄有直接关系,因而指出痰浊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重要中医病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浊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再狭窄 后再狭窄 中医病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冠脉介入 介入治疗后 中医药治疗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界病变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磊磊 董平栓 +3 位作者 王可 陈红娟 杜来景 苏晓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9-523,共5页
目的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诊疗中的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其多针对非心梗病变,而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临界病变患者意义如何,目前鲜有报道。本文拟探讨IVUS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界病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 目的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诊疗中的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其多针对非心梗病变,而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临界病变患者意义如何,目前鲜有报道。本文拟探讨IVUS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界病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发病12 h内,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提示梗死相关动脉(IRA)固定狭窄为临界病变的STEMI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IVUS指导,对照组采用CAG指导。对照组患者全部植入支架;研究组患者在CAG后行IVUS评估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其中高危组全部植入支架,低危组给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支架植入数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LVEDD和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植入支架12枚,对照组植入支架35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STEMI患者临界病变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IVUS安全有效,减少了支架植入数量,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下载PDF
冠脉支架术后Perclose缝合与手工压迫止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玉霄 卢才义 +4 位作者 黄广勇 刘鹏 薛桥 吴兴利 王士雯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295-297,共3页
目的评价老年冠状动脉(以下称冠脉)支架术后Perclose缝合止血与手工压迫止血的优缺点,为老年冠脉支架术后处理穿刺血管提供参考。方法324例老年冠脉支架术后病人,165例Perclose缝合止血(缝合组),159例手工压迫止血(手工组)。比较止血时... 目的评价老年冠状动脉(以下称冠脉)支架术后Perclose缝合止血与手工压迫止血的优缺点,为老年冠脉支架术后处理穿刺血管提供参考。方法324例老年冠脉支架术后病人,165例Perclose缝合止血(缝合组),159例手工压迫止血(手工组)。比较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因卧床引起的不适发生率和止血后护理时间。结果两种止血方法同样安全有效。但是,缝合成功者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和止血后护理时间明显较手工止血短,血管并发症及因卧床所致不适的发生率较手工止血低。缝合失败者上述时间明显延长,血管并发症及因卧床所致的不适程度增加。结论Perclose缝合止血的优点:(1)与手工止血同样安全有效;(2)止血、下肢制动和护理时间明显缩短,因卧床引起的不适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缺点:(1)费用昂贵;(2)一旦缝合失败,被迫在肝素化状态下压迫止血,导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加重病人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缝合装置 止血 老年人 支架植入术 经腔 经皮 冠状动脉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政 周玉杰 +4 位作者 李艳芳 赵迎新 刘宇扬 史冬梅 成万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泼选择709例老年(年龄≥75岁)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接受PCI的入路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227例)和股动脉组(48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PCI的成功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泼选择709例老年(年龄≥75岁)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接受PCI的入路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227例)和股动脉组(48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PCI的成功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时发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桡动脉组血脂异常患者的比例高于股动脉组(P<0.05)。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7.8%,股动脉组患者全部成功接受PCI。两组手术时间和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3例(1.3%)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股动脉组27例(5.6%)出现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 vs 7.3%,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PCI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桡动脉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下载PDF
尼可地尔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彦山 宋坤青 +2 位作者 王莉 李红梅 高志胜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6期2930-2932,共3页
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尼可地尔是一种具有硝酸酯类作用的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可以显著地改善稳定性以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亦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全因病... 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尼可地尔是一种具有硝酸酯类作用的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可以显著地改善稳定性以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亦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全因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另外,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广泛开展,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的心肌损伤以及心肌梗死亦逐渐增多。尼可地尔可以显著减少围术期心绞痛的发作,预防围术期冠状动脉慢血流,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保护 应用进展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7
17
作者 刘志锋 莫均荣 +3 位作者 柴仁杰 江慧琳 陈晓辉 林珮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0-253,共4页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04—2013—08经急诊科首诊收住院的STEMI且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22例,以我院2012—12—05STEMI患者急诊PC...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04—2013—08经急诊科首诊收住院的STEMI且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22例,以我院2012—12—05STEMI患者急诊PCI绿色通道实施前后划分为对照组58例和绿色通道组64例。比较两组发作-到诊时间、到诊-心电图(ECG)时间、到诊-导管室时间、到诊-首次球囊扩张(D2B)时间以及D2B达标率;运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2B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和发作-到诊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绿色通道组到诊-ECG时间、到诊-导管室时间和D2B时间均有缩短,绿色通道组到诊-ECG时间显著缩短(10min vs.12min,P〈0.05),到诊-导管室时间也显著缩短(100min vs.131min,P〈0.05),D2B时间也显著缩短(121.5min vs.163.5min,P〈0.05),但D2B达标率及住院期间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正常上班时间为D2B达标的独立保护因素,到诊-导管室时间为D2B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绿色通道的建立可缩短D2B时间为STEMI患者的救治赢得宝贵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绿色通道 心脏介入治疗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绞痛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碧蓉 赵韧 汪太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5-617,共3页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绞痛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进行相关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绞痛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进行相关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曲美他嗪组更为明显,两组间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差异(P>0.05)。结论加用曲美他嗪联合常规疗法治疗PCI后再发心绞痛的患者能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且对血压、心率无影响,无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有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易化PCI与直接PCI治疗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朱张国 刘廷筑 +2 位作者 李羚 毛华 文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457-46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易化PCI与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2年12月Cochrane图书馆、PUBMED、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急性心肌梗死为研究对象,比较易化PCI与直接PCI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 目的:系统评价易化PCI与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2年12月Cochrane图书馆、PUBMED、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急性心肌梗死为研究对象,比较易化PCI与直接PCI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并对研究结果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结果,包括1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直接PCI组相比,易化PCI组的术前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率明显较高(OR=3.51,95%CI:2.60~4.73),尤其是达TIMI3级血流IRA(OR=4.31,95%CI:2.88~6.45);②住院死亡率(OR=1.14,95%CI:0.50~2.61)、心脏事件发生率(OR=1.05,95%CI:0.60~1.84)、无复流现象比较(OR=0.41,95%CI:0.13~1.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易化PCI组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直接PCI组(WMD=4.89,95%CI:1.49~7.44)。结论目前证据表明,对不能直接PCI治疗的AMI患者,规范的易化PCI治疗是安全的,且对患者远期心功能的改善有获益。但鉴于纳入文献整体质量偏低,对易化PCI溶栓药物及溶栓后行PCI时间的选择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溶栓 META分析
下载PDF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术期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晓雨 贾国伟 +4 位作者 孙荣国 马博聪 赵明 张红斌 张巍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ention,PCI)围术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短期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因ACS入院的患者...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ention,PCI)围术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短期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因ACS入院的患者379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替格瑞洛组(n=189)和氯吡格雷组(n=190)。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替格瑞洛组给予负荷剂量180 mg,之后给予标准剂量(90 mg,2次/d)口服治疗。氯吡格雷组给予负荷剂量600mg,之后给予标准剂量(75 mg,1次/d)口服治疗。观察PCI围术期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变化及出院3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危险因素、临床资料、临床用药及PCI数据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hs-CRP较术前升高的患者替格瑞洛组63例(33.3%),氯吡格雷组121例(6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I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概率替格瑞洛组29例(15.3%),氯吡格雷组31例(1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6)。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替格瑞洛组MACCE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P=0.033)。而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可进一步降低ACS的PCI治疗患者围术期hsCRP升高率,提示替格瑞洛对围术期炎症反应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腔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