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Injection Parameters for Profile Control and Flooding in an Oilfield during High Water Cut Period
1
作者 Meinan Wang Hui Cai +2 位作者 Xiaoqi Chen Junting Zhang Yue Xie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3年第11期73-81,共9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water control and oil stabilization during high water cut perio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five point method well group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high water cut well group of an Oilfie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water control and oil stabilization during high water cut perio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five point method well group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high water cut well group of an Oilfield as the target area, the variation law of water cut and recovery factor of different injection parameters was analyzed, and the optimization research of injection parameters of polymer enhanced foam flooding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injection rate, the lower the water content curve, and the higher the oil recovery rate. As the foam defoamed when encountering oil, when the injection time was earlier than 80% of water cut, the later the injection time was, the better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ect would be. When the injection time was later than 80% of water cut, the later the injection time was, the worse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ect would be. The larger the injection volume, the lower the water content curve and the higher the recovery rate. After the injection volume exceeded 0.2 PV, the amplitude of changes in water content and recovery rate slowed down. The optimal injection parameters of profile control agent for high water content well group in Oilfield A were: injection rate of 15 m<sup>3</sup>/d, injection timing of 80% water content, and injection volume of 0.2 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water cut period Profile Control Injection Rate Injection Timing Injection Volume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New Water 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in the High Water-Cut Stage of an Oilfield 被引量:1
2
作者 Xi Zhang Changquan Wang +1 位作者 Hua Wu Xu Zhao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2年第3期661-677,共17页
The oil production predicted by means of the conventional water-drive characteristic curve is typically affected by large devi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actual value when the so-called high water-cut stage is entered.... The oil production predicted by means of the conventional water-drive characteristic curve is typically affected by large devi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actual value when the so-called high water-cut stage is entered.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a new character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ratio and the average water saturation is proposed.By comparing the outcomes of different matching methods,it is verified that it can well reflect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ratio curve.Combining the new formula with a reservoir engineering method,two new formulas are derived for the water 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in the high water-cut stage.Their practicability is verified by using the production data of Mawangmiao and Xijiakou block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rror between the predicted cumulative oil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data of the two new water drive characteristic curves is less than the error between the B-type water drive characteristic curve and the other two water drive characteristic curve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wo new characteristic curves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more accurately the recoverable reserves,the final recovery and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water floo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high water cut period production dynamic prediction recoverable reserves water flooding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晨 冯其红 +2 位作者 何逸凡 张先敏 周文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影响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的因素极其复杂,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差异明显,常规方法多以剩余油饱和度或剩余油储量丰度等单一指标评价剩余油潜力,难以有效指导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挖潜。在充分考虑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影响因... 影响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的因素极其复杂,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差异明显,常规方法多以剩余油饱和度或剩余油储量丰度等单一指标评价剩余油潜力,难以有效指导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挖潜。在充分考虑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表征储层非均质性、剩余油可采储量规模、水淹状况以及油水分流能力的差异,构建了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考虑不同指标对剩余油可采潜力控制程度的差异,将加速遗传算法与投影寻踪模型相结合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从而构建了剩余油可采潜力指数,形成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量化评价新方法。以渤海Q油田南区主力产层NmIL砂体为例,开展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新方法可综合表征不同区域位置的储层物性、可采储量丰度和油水分流能力对剩余油可采潜力的影响,实现了主力产层NmIL砂体剩余油可采潜力分布的差异化定量评价,优势可采潜力区域刻画明显,将其作为NmIL砂体下一步井网加密调整潜力区域,以精准指导加密水平井的部署,为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挖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剩余油 可采潜力指数 投影寻踪 优势潜力丰度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原油低温集输温度边界确定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秦远智 张瀚文 +2 位作者 尹然 熊建华 黄启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75-5485,共11页
随着国内油田逐渐进入开采后期,本文提出黏壁温度作为综合含水率70%~90%的高含水低温集油的评价指标已进入推广阶段且效果显著,但在现场降温试验中发现含水率90%以上的特高含水期原油管线实际运行温度与黏壁温度预测结果之间存在一定误... 随着国内油田逐渐进入开采后期,本文提出黏壁温度作为综合含水率70%~90%的高含水低温集油的评价指标已进入推广阶段且效果显著,但在现场降温试验中发现含水率90%以上的特高含水期原油管线实际运行温度与黏壁温度预测结果之间存在一定误差。因此,针对特高含水期原油开展低温集输温度边界条件研究,对完善油田低温集输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环道实验装置进行了特高含水期原油黏壁凝油冲刷实验,对特高含水期原油油水两相流动特性和油相黏壁特性进行分析,确定了屈服应力是阻碍黏壁凝油在管道内被冲刷剥离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编制了特高含水期原油低温集油温度预测软件,利用油田单井集油管线的现场降温试验进行了验证,误差在2℃范围内,满足工程运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原油 黏壁凝油 低温集输 温度边界条件 冲刷应力
下载PDF
高含水原油在不同管材中的低温集输特性研究
5
作者 叶文婷 张江江 +5 位作者 徐沛扬 苗嘉旭 庄明璋 何利民 吕宇玲 杨东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采出液的流动特性发生变化,使降低集输温度成为可能。然而,关于管道材质对低温集输特性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利用现场实验装置对钢管与玻璃钢管中高含水原油低温集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采出液的流动特性发生变化,使降低集输温度成为可能。然而,关于管道材质对低温集输特性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利用现场实验装置对钢管与玻璃钢管中高含水原油低温集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线降低掺水量之后,井口回压上升,实验管道末点的油温缓慢下降;不同掺水量下井口回压上升过程不同,高掺水量下更容易实现低温集输;当掺水量相同时,玻璃钢管的黏壁温度低于钢管的黏壁温度,玻璃钢管低温集输的最低掺水量低于相同情况下钢管的掺水量。对黏壁温度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管材的黏壁温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准确度较高,对高含水期油田实际生产中低温集输的可行性判断及其安全运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管流 低温集输 高含水期 现场实验
下载PDF
高强度堵剂优化及其在高含水油藏靶向调堵中的应用
6
作者 肖昌键 林波 +2 位作者 王伟航 刘志起 于洪江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4期48-53,98,共7页
针对河南油田高渗高凝特高含水砂岩油藏,对双激发无机堵剂的配方优化、耐温耐盐性能、封堵性能、耐冲刷性能、粒径匹配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缓凝剂和离子平衡剂是控制体系凝固时间的主导因素,随着主剂与激发剂浓度以及温度... 针对河南油田高渗高凝特高含水砂岩油藏,对双激发无机堵剂的配方优化、耐温耐盐性能、封堵性能、耐冲刷性能、粒径匹配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缓凝剂和离子平衡剂是控制体系凝固时间的主导因素,随着主剂与激发剂浓度以及温度的增加,双激发无机堵剂固结速度增大。配液水中矿化度较高时,硫酸根和氯盐会加快体系固结时间。双激发无机堵剂封堵能力强,耐冲刷能力和深部液流转向效果较好,可对高渗透层大孔道有效封堵,提高低渗岩芯分流率,其封堵率高于98.5%。现场应用效果证实,双激发无机堵剂能够实现深部靶向封堵,具有强度高、有效期长、成本低等优点,调堵后含水率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渗油藏 高耗水条带 特高含水 无机堵剂 深部靶向封堵
下载PDF
渤海陆相砂岩油田高含水期整体加密调整技术现状及展望
7
作者 杨庆红 张章 李廷礼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30,共12页
渤海在生产陆相砂岩油田探明原油地质储量占渤海总探明原油地质储量超80%,目前主力油田均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受海上平台丛式井网开发方式制约,持续稳产难度加大。为进一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近10多年来攻关形成了油藏... 渤海在生产陆相砂岩油田探明原油地质储量占渤海总探明原油地质储量超80%,目前主力油田均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受海上平台丛式井网开发方式制约,持续稳产难度加大。为进一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近10多年来攻关形成了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定量评价、注采井网加密调整、纵向注采细分等4项整体加密调整关键技术,建立了两种海上陆相砂岩稠油油田立体井网开发模式,应用于绥中36-1、秦皇岛32-6等20多个在生产油田整体加密调整,共实施开发井超过1000口,主力油田采油速度提高1.5倍以上、采收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本文系统总结了渤海油田高含水期整体加密调整关键技术和实践认识,并对今后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对推动海上油田中长期持续稳产和高效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高含水期 加密调整 水平井 开发模式
下载PDF
杏北开发区葡Ⅰ1~3聚驱注入界限实验研究
8
作者 武佳奇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特高含水期油田注聚合物能够有效封堵大孔道,改变液流方向,提高波及体积,从而提高采收率。针对杏北开发区葡Ⅰ1~3主力非均性储层聚驱注入界限识别不清、注入参数选取缺乏依据的问题,基于不同储层渗透率、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质... 特高含水期油田注聚合物能够有效封堵大孔道,改变液流方向,提高波及体积,从而提高采收率。针对杏北开发区葡Ⅰ1~3主力非均性储层聚驱注入界限识别不清、注入参数选取缺乏依据的问题,基于不同储层渗透率、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质量浓度开展注入性实验,评价了注聚效果,确定了注聚界限。结果表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质量浓度越大,注入速度越低;注入速度高于0.35 m·d^(-1)为注入能力强,0.35~0.25 m·d^(-1)为注入能力中等,0.25~0.15 m·d^(-1)为注入能力较差,小于0.15 m·d^(-1)为注入能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注入界限 特高含水 中高渗透油藏
下载PDF
石油地质工程中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措施
9
作者 曹佳俊 袁雅珺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20-122,共3页
随着油田开发程度不断加剧,许多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对注水开发的效果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含水期的概念及注水开发作为维持和提高油田产量的重要手段,随后详细分析了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提出了... 随着油田开发程度不断加剧,许多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对注水开发的效果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含水期的概念及注水开发作为维持和提高油田产量的重要手段,随后详细分析了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提出了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注水策略以减少水窜、加强水质管理与设备保护、提高能量效率与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方法,希望为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工程 高含水期 油田 注水开发
下载PDF
XB油田特高含水期油井单管深埋冷输边界条件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杨茗竹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5期30-35,共6页
为了简化集输工艺和降低运行成本,对特高含水期油井单管深埋冷输边界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单管深埋冷输工艺模型,明确了单管深埋冷输工艺边界条件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指导单管深埋冷输的应用范围。并在XB油田31口采油井开展了现场试验... 为了简化集输工艺和降低运行成本,对特高含水期油井单管深埋冷输边界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单管深埋冷输工艺模型,明确了单管深埋冷输工艺边界条件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指导单管深埋冷输的应用范围。并在XB油田31口采油井开展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单管深埋冷输工艺适合于现场应用,应用后可有效节约电能及天然气消耗,年节电量11.12×10^(4)kWh,年节气量24.40×10^(4)m^(3),年节约管道维护费用49.6万元,可促进油田绿色低碳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管深埋冷输 高含水期 边界条件 模型修正 试验研究
下载PDF
中低渗油藏特高含水期深部调驱实践与认识
11
作者 戴志鹏 马惠 +1 位作者 毛超琪 钱志鸿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15-19,共5页
针对江苏油田典型特高含水油藏G6区块,结合当前开发现状及中低渗储层特征,选择分散型堵剂进行深部调驱试验,从注入粒径、注入浓度和注入体积等工艺参数对调驱工艺进行优化,现场应用2个井组。结果显示:由于长期水驱形成高渗条带与大孔道... 针对江苏油田典型特高含水油藏G6区块,结合当前开发现状及中低渗储层特征,选择分散型堵剂进行深部调驱试验,从注入粒径、注入浓度和注入体积等工艺参数对调驱工艺进行优化,现场应用2个井组。结果显示:由于长期水驱形成高渗条带与大孔道,柔性颗粒调驱剂的粒径选择不应依赖原始孔喉尺寸,应在调驱过程中根据注入压力和油井响应及时调整,添加超大颗粒或连续相高强度堵剂转向段塞,封堵高渗水窜通道;树立整体调驱理念,可有效避免注水井组互相干扰,扩大井区波及体积,达到整体降水增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中低渗油藏 深部调驱 分散型调驱剂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水驱油效率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华 邴绍献 +3 位作者 张海燕 颜子 安永生 孙志刚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特高含水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阶段,水驱油效率研究在该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驱油效率计算是以油水相渗比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为理论基础的,传统方法认为该关系呈线性,而矿场实践表明,这种关系仅适用于中—高含水阶段,在特高含水阶... 特高含水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阶段,水驱油效率研究在该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驱油效率计算是以油水相渗比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为理论基础的,传统方法认为该关系呈线性,而矿场实践表明,这种关系仅适用于中—高含水阶段,在特高含水阶段则表现为非线性;因此,文中在深入研究相渗曲线特征的基础上,对油水相渗比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表达式进行修正,并以修正公式为基础,重新推导出新的适用于特高含水期的驱油效率计算公式。实践证明,该公式符合特高含水期的开发规律,能满足油田实际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直线关系 相渗曲线 驱油效率
下载PDF
胜坨油田二区油井出砂规律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春光 任延鹏 +3 位作者 李芳 于冬梅 刘志军 唐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66,共3页
为了有效治理胜坨油田二区油井出砂日趋严重的状况,对沉积环境、地层压力、采液强度、生产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胜二区油井的出砂规律。在此基础上实施了提高地层压力和化学防砂挡砂工艺,使胜二区地层能量逐步上升,注采比达到0.97,... 为了有效治理胜坨油田二区油井出砂日趋严重的状况,对沉积环境、地层压力、采液强度、生产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胜二区油井的出砂规律。在此基础上实施了提高地层压力和化学防砂挡砂工艺,使胜二区地层能量逐步上升,注采比达到0.97,采液强度下降3.3t/m。同时对各种稳定剂、抑砂剂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使油井的平均含砂量下降0.2‰,有效延长了油井免修期,减少了出砂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砂规律 胜坨油田 治理措施 地层压力 采液强度 油井出砂 沉积环境 统计分析 生产时间 化学防砂 地层能量 油田开发 注采比 稳定剂 适应性 含砂量 免修期 下降
下载PDF
中国陆相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6
14
作者 王玉普 刘义坤 邓庆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131,共9页
在调研我国陆相砂岩油田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中高渗透油田、低渗透油田及断块油田角度出发,总结并归纳不同类型油田面临的开发现状,制定有效开发战略对策.结果表明:中高渗透油田开发应立足于井网加密与三次采油相结合;低渗透油田应以CO... 在调研我国陆相砂岩油田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中高渗透油田、低渗透油田及断块油田角度出发,总结并归纳不同类型油田面临的开发现状,制定有效开发战略对策.结果表明:中高渗透油田开发应立足于井网加密与三次采油相结合;低渗透油田应以CO2驱油,辅助微生物驱油的开发对策;断块油田应开展气驱、微生物驱和热采研究与试验的战略对策.该研究成果对中国陆相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的有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砂岩油田 特高含水期 开发对策 三次采油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油田水驱规律特征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李丽丽 宋考平 +1 位作者 高丽 王朋珍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94,共4页
当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以后,在半对数坐标系下,油水相对渗透率比(Kro/Krw)与含水饱和度(Sw)的关系曲线直线段再次向下发生偏折,出现第二段直线段。在此基础上引进了二段直线法,即甲型水驱规律曲线在中高含水期及特高含水期各成直线段,可... 当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以后,在半对数坐标系下,油水相对渗透率比(Kro/Krw)与含水饱和度(Sw)的关系曲线直线段再次向下发生偏折,出现第二段直线段。在此基础上引进了二段直线法,即甲型水驱规律曲线在中高含水期及特高含水期各成直线段,可用于油藏开发预测和油田动态分析。通过对特高含水期采液指数、吸水指数和含水上升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发现实际的采液、吸水指数和含水上升速度因结构调整的对策不同,变化规律不同,对特高含水期水驱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水驱曲线 采液指数 吸水指数 含水上升速度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厚油层挖潜工艺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德喜 张建军 +2 位作者 高志刚 余兴华 王川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0,106,共4页
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厚油层不同结构界面的情况和剩余油分布的类型,提出了3种厚油层精细挖潜的采油工艺:①长胶筒封隔器细分注水、堵水工艺,胶筒长1~3m,封卡薄隔层及附近的炮眼,封卡结构界面厚度为0.2m;②层内水力割缝射... 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厚油层不同结构界面的情况和剩余油分布的类型,提出了3种厚油层精细挖潜的采油工艺:①长胶筒封隔器细分注水、堵水工艺,胶筒长1~3m,封卡薄隔层及附近的炮眼,封卡结构界面厚度为0.2m;②层内水力割缝射孔工艺,该工艺定位控制精度高,割缝无震动,对薄夹层及水泥环不产生损伤,试验的最小隔层厚度达到0.2m;③层内定位平衡压裂工艺,利用6种工艺管柱,可保护上、中、下结构界面及压裂层上、下结构界面,实施的结构界面厚度达到0.4m。这3种精细挖潜工艺均得到了应用,对特高含水期厚油层挖潜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甸油田 特高含水期 厚油层 剩余油分布 注水工艺 机械堵水工艺 水力割缝 定位平衡压裂
下载PDF
高含水期油井出砂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郭云民 李健康 +2 位作者 崔洁 曲兆选 田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1,共4页
对取心井测井数据和岩心三轴试验岩石强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油层砂岩强度与声波时差、井深的回归关系式。以岩石破坏准则为基础,采用岩石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射孔完井临界出砂预测模型。通过孔道出砂预测模型的计算,得到了油井... 对取心井测井数据和岩心三轴试验岩石强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油层砂岩强度与声波时差、井深的回归关系式。以岩石破坏准则为基础,采用岩石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射孔完井临界出砂预测模型。通过孔道出砂预测模型的计算,得到了油井出砂时的临界生产压差和临界产量。该模型预测的结果可用于判断新井投产出砂和目前生产层位出砂的状况。对胜坨油田3口不同区块的生产井进行了计算,预测准确率大于82%,计算结果对该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方案的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油井出砂 高含水期 高含水开发后期 应用 临界生产压差 岩石强度 三轴试验 测井数据 声波时差 破坏准则 岩石力学 射孔完井 临界产量 模型预测 胜坨油田 开发方案 计算结果 关系式 生产井 准确率 岩心 取心 油层
下载PDF
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富集区水平井段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延忠 陈德坡 +2 位作者 刘志宏 贾俊山 李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2-44,108,共4页
水平井技术是挖潜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区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多种因素中,水平井段长度是水平井设计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水平井的开发水平。本文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4小层为例,建立相似油田概念模... 水平井技术是挖潜特高含水期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区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多种因素中,水平井段长度是水平井设计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水平井的开发水平。本文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4小层为例,建立相似油田概念模型,利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水平井段长度和无因次水平井段长度下的整个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研究成果为同类型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的水平井挖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正韵律 厚油层 剩余油 水平井 数值模拟 胜坨油田
下载PDF
氮气泡沫驱提高高渗透特高含水油藏采收率技术——以梁家楼油田纯56块为例 被引量:28
19
作者 赵淑霞 彭彦素 +1 位作者 于红军 王少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4-76,共3页
梁家楼油田纯56块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剩余油主要富集于构造顶部及厚油层上部,常规措施挖潜效果越来越差,剩余储量动用难度大,油藏处于低效开发状况,为此,开展了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重建了该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 梁家楼油田纯56块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剩余油主要富集于构造顶部及厚油层上部,常规措施挖潜效果越来越差,剩余储量动用难度大,油藏处于低效开发状况,为此,开展了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重建了该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进行历史拟合和注入参数优化,预测氮气泡沫驱开发指标及经济效益,通过对氮气水、氮气泡沫同注或交替注入4类36个方案开发指标的分析对比,选择氮气泡沫同注,6口注入井分为3组交替注入2个周期,平均单井氮气注入量为73.6×104m3,起泡剂用量为75t,预计提高采收率5.7%。先导试验选取井组1注7采,6口井见效,综合含水率下降0.8%,增油量为8.1t/d,取得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高渗透 剩余油 氮气泡沫驱 采收率
下载PDF
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的进步与展望 被引量:44
20
作者 王凤兰 沙宗伦 +2 位作者 罗庆 赵云飞 张继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8,共8页
全面回顾了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的创新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特高含水期储层精细描述、剩余油精细描述、长垣水驱开发调整、长垣外围油田开发、复杂断块油藏开发、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和难采储量有效动用等油田开发技术。在客观... 全面回顾了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的创新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特高含水期储层精细描述、剩余油精细描述、长垣水驱开发调整、长垣外围油田开发、复杂断块油藏开发、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和难采储量有效动用等油田开发技术。在客观分析大庆油田振兴发展需求和特高含水后期面临矛盾问题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油田开发技术现状,指明了油田开发核心技术主攻方向。围绕探索建立新一代提高采收率核心技术体系,对特高含水后期油气开发战略、油藏精细描述、长垣水驱精准开发、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和外围油田开发调整等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特高含水期 开发技术 进步 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