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洲大蠊粗浸液致SD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建立
1
作者 瞿廷念 周波 张春林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9-703,共5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粗浸液是否致SD大鼠哮喘。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即对照(PBS)组,卵清蛋白(OVA)组和美洲大蠊粗浸液组。于第0、7、14及21天用OVA大鼠皮下注射致敏,而从第22天到第28天用OVA液对大鼠进行雾化吸入激发...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粗浸液是否致SD大鼠哮喘。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即对照(PBS)组,卵清蛋白(OVA)组和美洲大蠊粗浸液组。于第0、7、14及21天用OVA大鼠皮下注射致敏,而从第22天到第28天用OVA液对大鼠进行雾化吸入激发,每天1次,每次30 min;对照组、美洲大蠊粗浸液组分别相应用PBS、美洲大蠊粗浸液进行致敏和激发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总IgE及IL-4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肺部组织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肺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VA组和美洲大蠊粗浸液组的血清中总IgE及IL-4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OVA组和美洲大蠊粗浸液组HE染色的肺组织气道壁黏膜、黏膜下、肺间质和小血管周围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及肺泡腔内可见嗜酸性粒细胞;黏膜明显充血水肿;气道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明显增厚;杯状细胞增生,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气道内有黏液栓及脱落的黏膜上皮,支气管黏膜皱襞增多卷曲,官腔狭窄。与对照组相比,OVA组和美洲大蠊粗浸液组的肺组织Bcl-2蛋白表达均为显著升高(P<0.01)。结论用美洲大蠊粗浸液成功建立了SD大鼠哮喘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粗浸液 哮喘模型 卵清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