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个中心6年腹膜透析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龙海波 章俊 +6 位作者 周伟东 汤珣 魏连波 朱艳 张红英 周立立 牛红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研究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6年间在我中心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236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流行病学、腹膜透析(PD)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特点,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患者的性别、PD起始时间、年龄、... 目的研究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6年间在我中心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236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流行病学、腹膜透析(PD)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特点,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患者的性别、PD起始时间、年龄、住址、医疗费用支付类别、原发病、植管方式、透析管类型、并发症、退出PD时间等资料,计算漂管率、腹膜炎发生率、掉队率(DOR)、PD治疗时间(TOT)和生存率等指标,并与其它PD中心比较。结果新增PD患者数呈逐年上涨趋势;新增患者年龄47±16岁,60岁以下77.96%;自费病人67.37%,自费比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慢性肾炎(54.66%)是导致ESRD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12.29%)位居第二,与亚太地区多数中心相似,但梗阻性肾病(11.02%)、慢性肾炎比率偏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10.17%)比率偏低;导管移位发生率(8.05%)和腹膜炎感染率(1∶44.22病人月)均较低;患者1年、2年和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3.65%、51.59%和29.81%,低于其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但高于国内平均水平;DOR呈逐年下降趋势,TOT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二者分别为11.56%和23.61月。结论以上特点与我中心遵循"PD优先"原则、患者主要来源地区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高、部分患者在植管时预先采用了大网膜部分切除术、重视病人宣教与随访、以及医疗保险覆盖面和资助力度逐年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病 导管移位 腹膜炎 掉队率 生存率
下载PDF
单中心27年腹膜透析回顾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巍 王葳 +2 位作者 韩国锋 孙晶 张金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9期786-790,共5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27年间所有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资料,探索PD持续质量改进的策略。方法:回顾性观察我科自1985年1月开展第1例PD以来至2011年12月间所有在我中心行PD管置入术开始PD的患者,除外维持性PD不足1月... 目的:分析单中心27年间所有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资料,探索PD持续质量改进的策略。方法:回顾性观察我科自1985年1月开展第1例PD以来至2011年12月间所有在我中心行PD管置入术开始PD的患者,除外维持性PD不足1月者。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数据及退出原因等。将患者按PD开始时间分为3组:前10年组(1985年1月1日~1994年12月31日)、中10年组(1995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和近7年组(200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原发病、透前状况、退出原因、死亡原因、转血液透析原因。计算中心患者生存率、技术存活率、腹膜炎发病率、掉队率(DOR)及退出PD的病人在PD治疗持续的时间(TOT)。结果:共841例PD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女性431例(51.2%)。开始PD时的平均年龄为(58.53±16.67)岁。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441例(52.4%),其次为高血压肾损害149例(17.7%),糖尿病肾病121例(14.4%)。3组比较,中10年组和近7年组年龄、腹透龄均明显大于前10年组(P均<0.05);中10年组和近7年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比例较前10年组明显降低(P均<0.05),而高血压肾损害与糖尿病肾病比例则明显增高(P均<0.05);3组中心血管事件均是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次是感染,包括肺部感染和腹膜炎,第三位死因是脑血管事件;腹透相关感染始终是PD患者转血液透析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导管功能障碍(堵管、漂管等),然后是透析不充分;随着时间的推移,3组因导管功能障碍转血液透析的比例呈明显降低趋势(P均<0.05)。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技术存活率显示,1年、3年及5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5.0%、51.6%及36.8%;而技术存活率分别为65.2%、35.8%及22.1%;本中心2008、2009、2010、2011年腹膜炎发病率分别为1/27.39、1/36.10、1/38.29、1/41.86病人月;DOR分别为41.85%、35.14%、34.65%、23.02%;TOT分别为17.54、20.77、23.61、25.07月。结论:我中心PD患者年龄偏大,原发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糖尿病肾病比例逐年增高,PD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是心血管事件,转血液透析的最主要原因是腹透相关感染。正式成立PD中心以来,特别是确定了专职的PD护士并开始规范化门诊随访后,我中心的腹膜炎发病率、DOR、TOT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生存率 腹膜炎 掉队率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姜立萍 黄雯 刘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MHD患者48例,进行sCD40L和相关因素的检测。根据观察开始时sCD40L水平(高于或低于中位数154μg/L)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36个月...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MHD患者48例,进行sCD40L和相关因素的检测。根据观察开始时sCD40L水平(高于或低于中位数154μg/L)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3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或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在36个月随访期内,48例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79例次,心血管事件死亡14例,死亡率为29.2%。sCD40L高水平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明显高于sCD40L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36个月生存率sCD40L高水平组较sCD40L低水平组显著降低(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sCD40L水平(>154μg/L)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显著相关(RR=5.52,P=0.01)。结论 sCD40L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判断MHD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可溶性CD40配体 心血管事件 生存率
下载PDF
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脏病与非糖尿病肾脏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白田丽 于青 《医学综述》 2020年第23期4764-4768,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脏病(DKD)及非糖尿病肾脏病(NDK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15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原发病将其分为DKD组(n=56)及NDK...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脏病(DKD)及非糖尿病肾脏病(NDK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15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原发病将其分为DKD组(n=56)及NDKD组(n=94),分别收集两组患者透析起始和透析后不同阶段各项临床指标及透析评估结果、预后等资料,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及影响DKD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选取技术生存率满足6个月的99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DKD组33例,NDKD组66例,治疗前后尿量、白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上述各指标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指标的组间与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 <0.05),NDKD组各指标改善更显著。NDK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KD组[12.77%(12/94)比44.64%(25/56)](P <0.01)。随访48个月,NDKD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DKD组(P <0.05),结合DKD组患者腹膜透析6个月时的一般临床资料与生存情况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111,95%CI 0.054~0.213)、血清白蛋白(OR=1.895,95%CI 1.723~2.167)及并发症(OR=0.265,95%CI 0.054~0.466)是DKD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DKD及NDKD的有效手段,与DKD患者相比,治疗后NDKD患者各生化指标改善更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生存率较高,故临床上应更加关注腹膜透析治疗的DK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非糖尿病肾脏病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 心脑血管事件 生存率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董谦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36期190-192,共3页
随着治疗技术发展,进行腹膜透析治疗(peritoneal dialysis,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ESRD)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这些患者的死亡率仍较高,其原因除了弗明汉危险评分所涉及相关危险因素外,近些年来这些患者中存在的慢性炎症状态亦越来越受... 随着治疗技术发展,进行腹膜透析治疗(peritoneal dialysis,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ESRD)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这些患者的死亡率仍较高,其原因除了弗明汉危险评分所涉及相关危险因素外,近些年来这些患者中存在的慢性炎症状态亦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证明炎症与PD患者的死亡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存在密切关系。该文对PD患者存在的慢性炎症状态和病因及其可导致的临床结果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腹膜透析 心脑血管事件 死亡率
下载PDF
早、晚期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威 《社区医学杂志》 2015年第24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早、晚期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接受早期透析治疗,B组则给予延迟透析治疗,两... 目的分析早、晚期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接受早期透析治疗,B组则给予延迟透析治疗,两组均随访2年,比较其生存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随访1年、18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97.5%、90.0%,与B组随访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住院率为35.0%,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5.0%,腹膜炎发生率为20.0%,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上述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晚期透析治疗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目前最佳透析时间依然较难下定论,透析时机的选择应从患者整体情况作综合分析,而不能仅依靠部分肾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终末期肾病 心血管事件 生存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