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碳化影响的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吸水特性研究
1
作者 蒋建华 周家冰 +2 位作者 陈思安 陈斌 赵克寒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聚丙烯纤维体积率的影响,开展了再生混凝土快速碳化以及碳化后的毛细吸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碳化深度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随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纤维会降低再生... 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聚丙烯纤维体积率的影响,开展了再生混凝土快速碳化以及碳化后的毛细吸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碳化深度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随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纤维会降低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再生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随碳化程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而增大;随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增加先降低后增大。碳化对再生混凝土初始毛细吸水系数的影响大于后期吸水系数,且混凝土孔隙率越大,碳化对初始吸水系数的影响越显著。最后,建立了考虑碳化影响的再生混凝土初始毛细吸水系数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毛细吸水系数 碳化 再生骨料取代率 聚丙烯纤维
下载PDF
活性剂增强改性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抗渗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济 陈晓庭 +2 位作者 张文涛 孙绿林 宋永胜 《粘接》 CAS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为优化水泥基材料的自防水性能,制备了一种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活性化学物质最佳配比。结果表明,硅酸钠、无水碳酸钠、氧化镁以及甘氨酸4种活性化学物质的最佳硅灰取代率分别为8%、8%、8%和4%;在最佳硅... 为优化水泥基材料的自防水性能,制备了一种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活性化学物质最佳配比。结果表明,硅酸钠、无水碳酸钠、氧化镁以及甘氨酸4种活性化学物质的最佳硅灰取代率分别为8%、8%、8%和4%;在最佳硅灰取代率配比下,试验制备的CCCW一次、二次抗渗压力分别为1.4、1.7 MPa,一次、二次抗渗压力比为350%、425%,28 d抗压强度为39.7 MPa,抗压强度比为104%,吸水率对比空白试件降低43.6%,各性能均符合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防水 渗透结晶 抗渗压力比 抗压强度比 吸水率
下载PDF
粤北左坑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含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稀土元素迁移‒富集机理
3
作者 李莎莎 汪礼明 +7 位作者 熊子良 刘东宏 张富铁 刘浏 黄凯 周忠帅 杨胜虎 欧阳志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9,I0001-I0004,共15页
广东省新丰县左坑大型稀土矿床为典型的华南离子吸附型矿床,位于佛冈复式岩体的北部,已查明稀土矿石量17152万吨,总稀土氧化物(TREO)资源量约18万吨,离子相稀土氧化物(SREO)资源量约11万吨。对该矿床成矿母岩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主量和稀... 广东省新丰县左坑大型稀土矿床为典型的华南离子吸附型矿床,位于佛冈复式岩体的北部,已查明稀土矿石量17152万吨,总稀土氧化物(TREO)资源量约18万吨,离子相稀土氧化物(SREO)资源量约11万吨。对该矿床成矿母岩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主量和稀土元素分析发现,其岩石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与佛冈花岗岩主体类似,同属于高硅、富碱、贫钙镁的铝质A型花岗岩。对6个钻孔的SREO含量、TREO含量、离子相稀土氧化物析出率、地理位置、成矿母岩稀土含量等信息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①基岩稀土含量相似的情况下,产出于山顶的矿体上方风化壳厚度越大,形成矿体所需要的离子相稀土氧化物析出率越小;②稀土元素在成矿母岩浆中完成初始富集后,进而在风化过程中完成二次富集,还可能在剥蚀过程中随地表水下渗迁移至风化壳中渗透系数更小的位置完成第三次富集。因此,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影响稀土元素垂向分布模式的因素除了风化壳中水体pH值和水化学类型外,还需考虑静水面与矿体的相对位置和渗透系数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 稀土元素 离子相析出率 富集倍数 静水面 渗透系数
下载PDF
主客观组合赋权的TOPSIS-RSR注浆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军涛 李文昕 +3 位作者 薛峰 王凯 张呈祥 宋涛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91-199,共9页
注浆效果评价是注浆防治水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注浆技术手段的成熟,传统注浆效果评价方法主观性强、客观性不足导致评价结果偏离实际的缺陷日益显著。以山东省白庄煤矿8901工作面注浆工程作为背景,结合已有研究与现场经验,选取注... 注浆效果评价是注浆防治水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注浆技术手段的成熟,传统注浆效果评价方法主观性强、客观性不足导致评价结果偏离实际的缺陷日益显著。以山东省白庄煤矿8901工作面注浆工程作为背景,结合已有研究与现场经验,选取注浆终压、渗透系数、吸水率以及吨水干料数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注浆效果综合评价体系;依据综合评价理论提出一种以层次分析法(AHP)结合CRITIC客观赋权法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方式,通过组合主观与客观权重提高了指标赋权的客观性;基于组合赋权方式建立了以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进行排序、秩和比法(RSR)辅助分档的注浆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将评价结果转换为可视化分区图,与工程实际评价结果及注浆后检测工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效果 渗透系数 吸水率 组合赋权模型 综合评价模型
下载PDF
既有裂缝对混凝土热湿物性参数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于水 李银宗 +1 位作者 姚钰锋 刘雪研 《建筑技术》 2023年第22期2787-2792,共6页
为解决既有裂缝对混凝土热湿物性参数影响的问题,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裂缝模型,以裂缝体积与混凝土试块体积比值作为变量,针对不同裂缝体积占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吸水系数、水分扩散系数和水蒸气渗透系数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导... 为解决既有裂缝对混凝土热湿物性参数影响的问题,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裂缝模型,以裂缝体积与混凝土试块体积比值作为变量,针对不同裂缝体积占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吸水系数、水分扩散系数和水蒸气渗透系数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随着含湿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裂缝体积占比的增大而减小,且导热系数对裂缝体积的敏感性逐渐减小。裂缝体积占比0.1%~0.3%的干燥混凝土相较于无裂缝混凝土,导热系数增大比例最小为7.96%,最大为30.9%。拟合得到混凝土吸水系数、水分扩散系数与裂缝体积占比的关系曲线,两者皆随着裂缝体积占比的增大而增大。拟合得到不同裂缝体积占比的混凝土的水蒸气渗透系数与含湿量的变化曲线,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其随裂缝体积占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含湿量越大,水蒸气渗透系数随裂缝体积增大的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裂缝 导热系数 吸水速率 水蒸气渗透系数
下载PDF
有机硅憎水剂和硅烷浸渍剂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复合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丁伟正 朱洪威 《江西冶金》 2023年第6期533-540,共8页
为研究憎水剂与浸渍剂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复合影响,向透水混凝土中掺入不同量(0、0.1%、0.3%、0.6%、1.0%,有效成分与水泥的质量比)的憎水剂,再用硅烷浸渍剂进一步处理,研究憎水剂和硅烷浸渍剂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性能、吸水率... 为研究憎水剂与浸渍剂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复合影响,向透水混凝土中掺入不同量(0、0.1%、0.3%、0.6%、1.0%,有效成分与水泥的质量比)的憎水剂,再用硅烷浸渍剂进一步处理,研究憎水剂和硅烷浸渍剂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性能、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憎水剂可延缓水泥的水化反应,降低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经硅烷浸渍剂处理后,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一步降低,有效孔隙率提高;硅烷浸渍剂和憎水剂可显著提高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憎水剂在透水混凝土孔隙壁形成膜结构,可显著降低透水混凝土的吸水率,与未添加憎水剂和硅烷浸渍剂相比,透水混凝土的吸水率最大可降低50%。综合评价透水混凝土各项指标,憎水剂和浸渍剂不宜同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憎水剂 硅烷浸渍剂 透水混凝土 抗压强度 透水系数 吸水率
下载PDF
泡沫轻质土渗透及吸失水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祺 严科 +2 位作者 赵军涛 慕习刚 余金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4期216-219,I0017,共5页
通过对湿重度分别为5.5 k N/m^(3)、6 k N/m^(3)的泡沫轻质土进行渗透及吸失水试验,研究了泡沫轻质土的孔隙状态、渗透系数及吸失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高孔隙率材料,其孔隙占比在75%以上,渗透系数约为10^(-5)~10^(... 通过对湿重度分别为5.5 k N/m^(3)、6 k N/m^(3)的泡沫轻质土进行渗透及吸失水试验,研究了泡沫轻质土的孔隙状态、渗透系数及吸失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高孔隙率材料,其孔隙占比在75%以上,渗透系数约为10^(-5)~10^(-6)数量级,介于粉质粘土与粘土的渗透系数之间;受水浸泡后,泡沫轻质土容重最大增加约25%,失水后容重仍然有约9.5%增加量,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置换路基施工环境对设计容重按照1.0~1.25之间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轻质土 渗透系数 吸水率 失水率 重度修正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镶嵌透水砖与清水砖的性能研究
8
作者 黄高明 别安涛 +1 位作者 王红英 刘澜涛 《江西建材》 2023年第5期19-22,共4页
文中通过烧结的方式将自制纳米二氧化钛前驱体镶嵌在透水砖和清水砖表面,使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作用,研究不同掺量纳米二氧化钛对透水砖和清水砖性能的影响,依据透水砖和清水砖在镶嵌不同比例纳米二氧化钛后对甲基橙的降解率,确定纳米二... 文中通过烧结的方式将自制纳米二氧化钛前驱体镶嵌在透水砖和清水砖表面,使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作用,研究不同掺量纳米二氧化钛对透水砖和清水砖性能的影响,依据透水砖和清水砖在镶嵌不同比例纳米二氧化钛后对甲基橙的降解率,确定纳米二氧化钛的最佳掺量。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清水砖中纳米二氧化钛前驱体的最佳镶嵌量为5ml/dm^(2),在此条件下,光照180min后,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5%,吸水率为13.7%;烧结透水砖中纳米二氧化钛前驱体的最佳镶嵌量为7.5ml/dm^(2),在此条件下,光照120min后,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7%,透水系数为1.385×10^(-2)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透水砖和清水砖 降解率 透水系数和吸水率
下载PDF
基于滑体渗透性与库水变动的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宋琨 晏鄂川 +1 位作者 朱大鹏 赵庆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98-2802,共5页
在三峡工程试运行期间,库区滑坡因地质结构和渗透性的不同,其变形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除研究滑坡地质结构外,还应加强不同渗透性滑坡在库水变动下的稳定性响应规律研究。以三峡水库库首区黄荆树滑坡实例为计算模型,分析库水位在175~... 在三峡工程试运行期间,库区滑坡因地质结构和渗透性的不同,其变形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除研究滑坡地质结构外,还应加强不同渗透性滑坡在库水变动下的稳定性响应规律研究。以三峡水库库首区黄荆树滑坡实例为计算模型,分析库水位在175~145 m间以0.5~2.0 m/d变化时4种不同渗透性滑坡的渗流场特征;再以库水影响系数α和稳定性变化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在滑体渗透性和库水变动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当库水影响系数α在-0.107~-0.322时,稳定性变化率β最大,且随α减小滑坡稳定性增加率β减小;当α在-0.644~-769.231时,随α减小稳定性增加率β变化不明显;当α在576.923~769.231时,库水位上升时滑坡稳定性降低较少;当α在0.107~384.615时,影响系数α与稳定性变化率β的相关性不明显。其结果对于库区滑坡的监测预警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渗透性 水库滑坡 库水影响系数 稳定性变化率
下载PDF
黄土中毛细上升速率的现场测试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萍 李同录 +3 位作者 侯晓坤 牛树轩 付昱凯 赵权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3-507,共5页
以陇东高原马兰黄土为对象,设计了现场毛细上升试验,将试验得到的黄土中毛细上升速率与基于非饱和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与根据Terzaghi理论以及Lu等提出的方法计算得到的黄土中毛细上升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erzaghi理论由于将湿... 以陇东高原马兰黄土为对象,设计了现场毛细上升试验,将试验得到的黄土中毛细上升速率与基于非饱和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与根据Terzaghi理论以及Lu等提出的方法计算得到的黄土中毛细上升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erzaghi理论由于将湿润峰处的渗透系数假定为饱和渗透系数,得到的结果偏大,而Lu等的方法考虑了土的非饱和渗透性,预测精度较高,在没有条件进行现场试验的情况下,可用于对黄土中毛细上升速率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毛细上升速率 毛细上升高度 水特征曲线 渗透系数
下载PDF
粉煤灰混凝土水渗透与空气渗透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珩 杨虎 +3 位作者 戈雪良 刘伟宝 陆采荣 梅国兴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110,共6页
采用3种不同试验方法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的水渗透系数、渗透率和空气渗透系数。分析了水渗透系数试验的稳定规律,各渗透性能指标与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关系,以及3类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渗透系数测试稳定时间至少为2周;3类渗透... 采用3种不同试验方法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的水渗透系数、渗透率和空气渗透系数。分析了水渗透系数试验的稳定规律,各渗透性能指标与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关系,以及3类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渗透系数测试稳定时间至少为2周;3类渗透试验结果均与养护龄期呈幂指数关系,与水胶比呈线性关系;将水渗透系数转化为本征渗透系数后,与渗透率、空气渗透系数线性相关;空气渗透系数为本征渗透系数的10倍左右,其测试结果与测试真空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水渗透系数 本征渗透系数 渗透率 空气渗透 相关性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颖 蒋学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在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段灌流实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汉防己甲素的量,分别研究药物质量浓度和吸收部位对汉防己甲素吸收的影响。结果在5.4~21.8μg/mL药物质量浓度...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在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段灌流实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汉防己甲素的量,分别研究药物质量浓度和吸收部位对汉防己甲素吸收的影响。结果在5.4~21.8μg/mL药物质量浓度对小肠吸收速率常数(Ka)无影响;各肠段的Ka回肠〉空肠〉结肠〉十二指肠,分别为0.1686、0.1260、0.1254、0.1109h^-1。结论汉防己甲素的吸收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汉防己甲素在各肠段均有较好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在体肠灌流 吸收速率常数 膜表观渗透系数
下载PDF
黄河特细砂塑性混凝土渗透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廷毅 汪自力 +2 位作者 朱海堂 郑光和 何鲜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5,共7页
为研究黄河特细砂塑性混凝土渗透性能,通过相对渗透性试验,探讨了黄河特细砂取代率(R)、水灰比(W/C)、黏土占胶凝材料的质量比(c1)和水泥占胶凝材料的质量比(c2)等因素改变时黄河特细砂塑性混凝土相对渗透系数(Kr)的变化规律,并在分析... 为研究黄河特细砂塑性混凝土渗透性能,通过相对渗透性试验,探讨了黄河特细砂取代率(R)、水灰比(W/C)、黏土占胶凝材料的质量比(c1)和水泥占胶凝材料的质量比(c2)等因素改变时黄河特细砂塑性混凝土相对渗透系数(Kr)的变化规律,并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因素影响下Kr的计算模式。结果表明:R对黄河特细砂塑性混凝土细骨料颗粒级配影响显著,进而影响Kr;随着R增加,Kr呈减小趋势,R=25%是抗渗性能显著变化的界点,R=50%为最佳取代率;W/C显著影响抗渗性能,随着W/C增加,Kr逐渐增加;黏土及水泥掺量均对Kr有影响,Kr随c1、c2增减变化规律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细砂取代率 水灰比 黏土掺量 水泥掺量 相对渗透系数 塑性混凝土
下载PDF
砂岩与砂质泥岩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豫川 潘增志 +1 位作者 王祖耀 卢连长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1-306,共6页
利用柔性壁渗透仪对取自兰州地区的砂岩和砂质泥岩试样进行了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通过施加不同围压和渗透压,比较砂岩与砂质泥岩两者的渗透性能,并根据试验数据对渗透系数与渗透压进行拟合,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渗透前后的砂岩和砂... 利用柔性壁渗透仪对取自兰州地区的砂岩和砂质泥岩试样进行了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通过施加不同围压和渗透压,比较砂岩与砂质泥岩两者的渗透性能,并根据试验数据对渗透系数与渗透压进行拟合,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渗透前后的砂岩和砂质泥岩进行微观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200 k Pa围压时,渗透系数随渗透压增加有增长趋势,在300k Pa、400 k Pa围压时,渗透系数随渗透压增加先增大后保持稳定;在同等围压和渗透压下,砂质泥岩的渗透系数要大于砂岩;根据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可通过岩石吸水率和孔隙率对渗透系数进行判定。通过观察电镜结果可知,渗透试验前后,两者内部结构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柔性壁渗透仪 渗透系数 吸水率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水位下降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唐晓松 郑颖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PLAX IS程序在渗流计算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应用PLAX IS程序对水位下降过程中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的水位下降速率及土体渗透系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水位下降速率越大、土体的渗透系数越小,则越不利于... PLAX IS程序在渗流计算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应用PLAX IS程序对水位下降过程中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的水位下降速率及土体渗透系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水位下降速率越大、土体的渗透系数越小,则越不利于边坡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下降速率 渗透系数 边坡稳定性 PLAXIS程序
下载PDF
应用正交试验法分析地下水流模型参数灵敏度 被引量:7
16
作者 郝静 贾仰文 +2 位作者 张永祥 牛存稳 冉令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6-68,共3页
在地下水数值模拟中,实际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概念模型和相关拟合数据的不确定性,往往造成数值模型和率定参数的随机性,从而降低模拟的精度。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清随机模型中参数的主次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模拟精度。以北京市朝... 在地下水数值模拟中,实际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概念模型和相关拟合数据的不确定性,往往造成数值模型和率定参数的随机性,从而降低模拟的精度。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清随机模型中参数的主次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模拟精度。以北京市朝阳区为研究区,选取与地下水流场相关性较大的渗透系数k、给水度u及贮水率s三种参数作为灵敏度分析因子,采用正交试验法中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分析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灵敏度值最大,给水度灵敏度次之,贮水率灵敏度最小。因此,在进行数值模拟时应重点提高含水层渗透系数的精度,以确保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度 正交试验法 渗透系数 给水度 贮水率 含水层 地下水
下载PDF
超轻EPS复合泡沫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奉源 卢忠远 +1 位作者 何顺爱 牛云辉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2,共4页
通过向低水灰比高流动性水泥浆中掺入不同比例的泡沫和EPS颗粒,制备了一系列200 kg/m3超轻EPS复合泡沫混凝土,并测试了强度、吸水率、软化系数、干缩、导热系数等性能。结果表明,EPS颗粒的引入可以提高复合体系的强度,降低吸水率,提高... 通过向低水灰比高流动性水泥浆中掺入不同比例的泡沫和EPS颗粒,制备了一系列200 kg/m3超轻EPS复合泡沫混凝土,并测试了强度、吸水率、软化系数、干缩、导热系数等性能。结果表明,EPS颗粒的引入可以提高复合体系的强度,降低吸水率,提高软化系数,降低干缩,不会明显影响导热系数,表明EPS可作为制备超轻泡沫混凝土的优质填充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 泡沫混凝土 强度 吸水率 软化系数 干缩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IR36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玉峰 黄群策 梁运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3-405,共3页
通过分析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速率、膜透性、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来研究离子注入四倍体水稻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显示:低剂量范围内(0~2×1016cm-2)N+注入对IR36(4N)存在刺激效应,发芽率、幼芽淀粉酶活性等... 通过分析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速率、膜透性、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来研究离子注入四倍体水稻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显示:低剂量范围内(0~2×1016cm-2)N+注入对IR36(4N)存在刺激效应,发芽率、幼芽淀粉酶活性等与对照相比都有所提高。当注入剂量在2×1016~10×1016cm-2范围内,氮离子注入对IR36(4N)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表现为种子存活率显著下降、淀粉酶活性下降、膜透性增大。氮离子注入IR36(4N)的适宜诱变剂量大约在6.0×1016~8.0×1016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水稻 N^+注入 发芽率 吸水速率 膜透性 淀粉酶活性
下载PDF
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对绿豆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9
19
作者 习岗 高宇 +1 位作者 刘锴 杨运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62-3767,共6页
为研究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ELF-PEF)对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的影响及其机理,测量了ELF-PEF(电场强度为1 k V/cm、频率为1 Hz、脉宽为80 ms)作用下,萌发绿豆的吸水率、细胞膜相对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及三磷酸腺苷(A... 为研究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ELF-PEF)对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的影响及其机理,测量了ELF-PEF(电场强度为1 k V/cm、频率为1 Hz、脉宽为80 ms)作用下,萌发绿豆的吸水率、细胞膜相对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绿豆萌发过程中,吸水率呈现出萌发初期快速吸水、萌发中期缓慢吸水和萌发后期快速吸水的阶段性变化规律;ELF-PEF能够显著提高萌发初期和萌发后期的吸水率,但对萌发中期的吸水率影响不大。分析表明:在绿豆吸涨初期,ELF-PEF通过可逆电穿孔效应增大了细胞膜相对透性,使种子吸水率增大;在萌发中期,ELF-PEF加速了种子的呼吸代谢,产生速率和ATP含量均显著增大;ELF-PEF对萌发后期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影响不大,推测其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来促进绿豆萌发后期的吸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脉冲电场 萌发绿豆 吸水率 细胞膜相对透性 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 三磷酸腺苷含量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底水油藏临界产量计算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陆燕妮 邓勇 陈刚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4期108-110,119,共4页
碳酸盐岩缝洞型底水油藏的储集空间主要由缝、洞组成。在开采过程中,底水锥进机理与常规底水油藏有所区别,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根据塔河油田缝洞型底水油藏缝、洞分布不均匀及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将储层抽象成为渗透率突变的地质模型,... 碳酸盐岩缝洞型底水油藏的储集空间主要由缝、洞组成。在开采过程中,底水锥进机理与常规底水油藏有所区别,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根据塔河油田缝洞型底水油藏缝、洞分布不均匀及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将储层抽象成为渗透率突变的地质模型,定义渗透率突变系数和区域半径比,并基于达西定律,利用常规底水油藏Dupuit临界产量公式推导出了缝洞型底水油藏油井的临界产量计算方法,继而分析了渗透率突变系数和区域半径比在油井钻遇不同部位情况下对油井临界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底水油藏 临界产量 突变渗透率 区域半径比 塔河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