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 of 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 被引量:8
1
作者 Andina Hu Miner Yuan +3 位作者 Fang Liu Yu Yang Xiaoyan Ding Xiaoqing Pei 《Eye Science》 CAS 201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Purpose:.To observe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Methods: Thirty-two subjects(34 eyes) diagnosed with PHPV were evaluated by ultrasonography.Results:.Th... Purpose:.To observe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Methods: Thirty-two subjects(34 eyes) diagnosed with PHPV were evaluated by ultrasonography.Results:.The ultrasonography demonstrated a retrolental mass extending from the optic disc to the posterior lens capsule,manifested as band,.regular triangle,.or inverted triangle shapes..The band-shaped echo was characterized as a linear band extended from the optic disc to the posterior lens capsule..The regular triangle-shaped echo was manifested as a membranous septum with a wide base extended from the optic disc to the posterior lens capsule, and the anterior part became narrower..The inverted triangle echo was characterized as a membranous septum with a narrow base extended from the optic disc to the posterior lens capsule,.and the anterior part become wider.Conclusion:.Ultrasonography is noninvasive and safe,.and can offer real-time display of intraocular structures.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individuals who are uncooperative or unsuitable for fundus examination due to media opacity. Combined with clinical feature, ultrasonography provides vital evide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PHPV..Thought observing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 clinicians could evaluate the size, position and severity of lesions in PHPV patients,.and which would be helpful to determine the surgical approach and clini-cal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评价 玻璃体 特征 增生 持久性 正三角形 超声检查 临床表现
下载PDF
Surgical treatment and visual outcomes of cataract with 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 被引量:7
2
作者 Li Li Da-Bei Fan +3 位作者 Ya-Ting Zhao Yun Li Fang-Fei Cai Guang-Ying Zh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7年第3期391-399,共9页
AIM:To evaluat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visual outcomes of eyes with cataract and 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patients with cataract and PHPV treated... AIM:To evaluat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visual outcomes of eyes with cataract and 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patients with cataract and PHPV treated with various strategies.Anterior PHPV was treated using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underwater electric coagulation on posterior capsule neovascularization,posterior capsulotomy,anterior vitrectomy,and intraocular lens(IOL)implantation. Posterior PHPV was treated with lensectomy,posterior vitrectomy,retinal photocoagulation,and IOL implantation or silicone oil tamponade. Visual acuity(VA),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anatomic recovery,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amblyopia outcome were examined.Subjects were followed-up for 3-48 mo after surgery.RESULTS:Of the 30 patients(33 eyes)with congenital cataract and PHPV included(average age,39.30±35.47mo),9 eyes had anterior PHPV and 24 had posterior PHPV. Thirty-two eyes were surgically treated. Eyes with anterior PHPV received an IOL during one-stage(6 eyes)and twostage(3 eyes)implanta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retinal detachment(1 eye)and recurrent anterior chamber hemorrhage(1 eye). In eyes with posterior PHPV,6 and 11 eyes received IOLs in one-and two-stage procedures,respectively. Silicone oil was retained in 2 eyes,and IOLs were not implanted in 4 eyes. V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25 eyes following operations and 3-48 mo of amblyopia treatment. P-VEP P_(100) was improved following surgery in both PHPV types.CONCLUSION:Our surgical strategies are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for anterior and posterior PHPV. Early 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amblyopia therapy result in positive treatment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enital cataract 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 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lensectomy vitrectomy visual acuity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immersion B-scan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s of complex retinal detachment,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 and intraocular tumors 被引量:2
3
作者 Qing-Hua Yang An-Qi Liu +5 位作者 Ying-Xin Qu Hong-Tao Zhang Bing Chen Yan Li Liang Jia Li-Qiang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3年第3期388-395,共8页
AIM: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anoramic immersion B-scan ultrasonography(Pano-immersion B-scan,PIB)in complex retinal detachment(RD),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and intraocular tumors.METHO... AIM: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anoramic immersion B-scan ultrasonography(Pano-immersion B-scan,PIB)in complex retinal detachment(RD),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and intraocular tumors.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44 patients collected from May 2012 to December 2019 in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was retrospectively studied.All of these patients underwent PIB of the eye,because it was difficult to diagnose by routine ocular fundus examination,conventional ultrasound or/and ultrasonic biomicroscope(UBM)due to opacity of refractive media,pupillary occlusion,large involvement or special location of the lesion.The imaging features of difficult cases in PIB were analyzed.The diagnosis accuracy rating of PIB were evaluated and contrasted with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or UBM by the standard of intraoperative diagnosis or/and pathological results.RESULTS:According to intraoperative diagnosis or pathological results as gold standard,among the 44 cases,there were 19 cases missed diagnosis,misdiagnosed or difficult-to-diagnose by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or UBM,including 4 cases of long-standing RD difficult to diagnose,4 cases misdiagnosed,and 11 cases incompletely observed or miss diagnosed.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of PIB and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or UBM were 100%(44/44)and 56.82%(25/44),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m were 100%and 56.82%.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PIB and were diagnosed as RD(15 cases),retinal and choroidal detachment(4 cases),subchoroidal hematocele(1 case),vitreous opacity and/or organic membrane formation(4 cases),PHPV(12 cases),iris and/or ciliary body tumors(3 cases),and choroidal tumors(6 cases).According to the intraoperative diagnosis or pathological results,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PIB was 1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and UBM.CONCLUSION:PIB can help to accurately diagnose complex RD,PHPV,and intraocular masses with special location or/and excessive size.It has important diagnostic value for patients with equivocal findings at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ERSION ULTRASONOGRAPHY PANORAMIC retinal detachment 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 intraocular tumor
下载PDF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谭凤玲 吕勇 +1 位作者 杨琳 吕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1-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经过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视力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23例(25眼)PHPV患者的临床资料,20眼行玻璃体或晶状体切除手... 目的探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经过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视力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23例(25眼)PHPV患者的临床资料,20眼行玻璃体或晶状体切除手术,5眼未手术。术后随访1.0~2.5a,观察临床特征、视力预后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B超检查示25眼均有从视盘发出的蘑菇状回声;彩超示玻璃体内条索状回声影内有连续血流,由视盘向晶状体后延伸。手术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有用视力14眼,其中小眼球畸形1眼,正常眼轴13眼,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视网膜脱离、皱襞及发育异常者3眼,无该病变者11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非手术组随访期内最佳矫正视力无一眼获得有用视力。术后手术组慢性低眼压、玻璃体出血1眼。结论 PHPV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改善视力、防止并发症;未手术治疗者视力预后差。视力预后与小眼球畸形、视网膜脱离、皱襞及发育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白瞳症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景 文晓蓉 +2 位作者 张梅 周琛云 何英 《西部医学》 2021年第8期1230-1233,1238,共5页
目的分析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6月我院疑诊为PHPV患儿28例(31只患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患眼晶状体及玻璃体异常回声... 目的分析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6月我院疑诊为PHPV患儿28例(31只患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患眼晶状体及玻璃体异常回声、血流信号,分析超声对PHPV的诊断价值。结果28例患儿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月龄0~10月,平均(5.68±0.64)月;单眼患病25例,双眼患病3例,临床检查发现患眼眼球均有视力障碍,眼轴较短,15例(18患眼)晶状体异常,并发白内障,6例患眼晶状体向前突出,虹膜彭隆,前房浅,5例患眼双眼水平震颤,10例对光反射消失,5例斜视,散瞳后裂隙灯检查均可见患眼晶状体后部混浊,呈乳白色反光,眼压均正常;二维超声所见:眼球短缩、晶状体缩小,扁或显示不清,玻璃体内稍高回声,边界清楚,病变呈倒三角形或条状稍强回声,倒三角底部与晶状体贴近,尖端与视盘相连,CDFI显示玻璃体内条索样回声内查见动脉血流信号,由视乳头向晶状体后延伸,或晶状体后部及玻璃体前部查见稍强回声团,呈漏斗状,前端与睫状体及晶状体相连,后端连接视神经。以手术及散瞳眼底检查结果为评价标准,超声诊断PHPV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48%、75.00%、80.65%,误诊率与漏诊率分别为25.00%与18.52%,Kappa值=0.396。结论PHPV患儿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PHPV的声像图及CDFI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临床特征 超声影像学
下载PDF
原始永存玻璃体增生症(PHPV)的影像学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文虎 沙炎 +1 位作者 罗道天 邹明舜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2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探讨CT和MRI在原始永存玻璃体增生症(PHP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HPV的影像学表现,4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4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为患侧小眼球,玻璃体密度或信号增高,晶体后或眼球后极视乳头前软... 目的:探讨CT和MRI在原始永存玻璃体增生症(PHP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HPV的影像学表现,4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4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为患侧小眼球,玻璃体密度或信号增高,晶体后或眼球后极视乳头前软组织肿块增生,有条索影位于晶体后缘至视乳头前;增生软组织肿块和条索影在T1WI和T2WI均呈中等信号,增强后软组织肿块和条索影可强化。结论:小眼球、晶体后或视乳头前玻璃体内软组织肿块增生和玻璃体动脉显示为PHPV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可显示玻璃体内增生组织的形态,对PHPV的诊断和儿童眼内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永存玻璃体增生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29例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和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朱瑜洁 赵培泉 张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6-850,共5页
目的分析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的临床特征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9例PHPV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视力、眼压、眼轴长度以及PHPV分型,以单眼患儿的对侧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对适应证患儿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以晶状... 目的分析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的临床特征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9例PHPV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视力、眼压、眼轴长度以及PHPV分型,以单眼患儿的对侧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对适应证患儿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以晶状体切除和玻璃体切除为主;随访时间1~40个月。结果 129例PHPV病例(138眼)中,男性82例(63.6%),女性47例(36.4%);初诊年龄6 d~13岁,平均(2.8±3.1)岁。PHPV分型:前部型占5.1%(7/138),后部型占15.2%(21/138),混合型占79.7%(110/138)。术前检查显示:33.3%(11/33)的患眼视力≥0.1,27.3%(9/33)的患眼视力低于手指数(包括无光感及光感和手动),28只正常对照眼视力均≥0.1;77.1%(37/48)的患眼眼压正常,95.2%(40/42)的正常对照眼眼压正常;术前不同年龄段儿童患眼(共45眼)的平均眼轴长度均小于正常对照眼(共36眼)。47例患儿(49眼)获得随访,其中手术治疗34例,术后患眼并发症基本得以解除,共有10只患眼测得视力,30%(3/10)的患眼视力≥0.1,10%(1/10)的患眼视力低于手指数。结论该组PHPV患儿群体平均就诊年龄偏大、年龄跨度大,以混合型及后部型病例为主。手术病例视力改善有限,但对有用视力保存、并发症防治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临床特征 手术 婴幼儿
下载PDF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与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临床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超 张泸宁 +3 位作者 郝壮 蒋孟琪 吴桐 周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4-639,共6页
目的:分析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和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CFPM)的临床特征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3/2021-12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PHPV(PHPV组)和CFPM患儿(CFPM组)的眼部生物测量参数、临床表现、病变的... 目的:分析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和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CFPM)的临床特征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3/2021-12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PHPV(PHPV组)和CFPM患儿(CFPM组)的眼部生物测量参数、临床表现、病变的形态学特点。结果:纳入PHPV患儿56例61眼,CFPM患儿24例25眼;PHPV和CFPM的发病年龄相似、无性别差异,均以单眼患病为主,其占比分别为91%和96%。PHPV合并白内障患眼可有多种并发症和眼发育异常,CFPM主要为不同程度的瞳孔区堵塞及形态异常。PHPV组和CFPM组单眼患病患儿患眼前房深度(ACD)均小于对侧眼,手术年龄≤24月龄患儿患眼眼轴长度(AL)均小于对侧眼(P<0.05);PHPV组单眼患病患儿患眼角膜直径(CD)小于对侧眼、眼压高于对侧眼(均P<0.05);CFPM组单眼患病患儿患眼与对侧眼CD、IO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PHPV组患儿患眼ACD小于CFPM组患眼(P<0.05)。术中发现PHPV纤维血管膜组织位于晶状体后、玻璃体腔内,而CFPM纤维血管膜位于虹膜与晶状体前囊膜之间,很少累及晶状体。结论:PHPV和CFPM有非常相似的临床特点,提示PHPV和CFPM可能是永存胚胎血管(PFV)的不同表现形式,但PHPV病变范围更广、病情更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 永存胚胎血管 临床特征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混合型永存胚胎血管1例
9
作者 吴倩妮 陈睛晶 林浩添 《眼科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679-684,共6页
永存胚胎血管(persistent fetal vasculature,PFV),也称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是一种先天性眼病,多发现于婴幼儿时期。因大多数患儿单眼发病、症状隐匿,且易被误诊为单纯的先天性白内障... 永存胚胎血管(persistent fetal vasculature,PFV),也称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是一种先天性眼病,多发现于婴幼儿时期。因大多数患儿单眼发病、症状隐匿,且易被误诊为单纯的先天性白内障,常常延误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正确的诊断和适宜治疗方式的选择对于患儿视功能的预后尤为重要。本文报道了1例6岁6个月的男性患儿,诊断为混合型PFV,眼部特征表现为先天性白内障和黄斑区结构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胚胎血管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先天性白内障 罕见眼病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超声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自红 郑笑娟 +2 位作者 吕明顺 刘珍 韩玉华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3期1145-1146,1149,共3页
目的探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的超声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PHPV患儿的超声表现,其中8例经超声检查确诊。结果 9例(10眼)PHPV患儿在超声上均表现为患侧小眼球,眼轴缩短,玻璃体无回声... 目的探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的超声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PHPV患儿的超声表现,其中8例经超声检查确诊。结果 9例(10眼)PHPV患儿在超声上均表现为患侧小眼球,眼轴缩短,玻璃体无回声区内出现从晶状体后连接到视乳头的圆锥形或漏斗状强回声团块,CDFI可见血流信号。5例(6眼)患侧眼球晶状体异常,表现为晶状体不同程度变形、轮廓不光滑,晶状体位置后移,前房变浅。3例(3眼)患侧玻璃体内出现絮状高回声。2例(2眼)患侧视网膜脱离。2例(2眼)患侧伴有白内障。超声诊断PHPV的准确率为88.9%。结论 PHPV的超声检查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有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超声 白瞳症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及手术效果
11
作者 穆晓伟 李彬彬 +2 位作者 费璇 高莎莎 吕勇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分型中的诊断价值及PHPV不同分型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PHPV 31例(31眼)的临床资...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分型中的诊断价值及PHPV不同分型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PHPV 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随访2~3年。依据术后BCVA分为视力改善组与视力无改善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PHPV分型的诊断准确度,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混合型PHPV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单因素分析不同分型的手术效果。结果31眼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为前节型4眼,混合型20眼,后节型7眼;2眼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后节型者,术中诊断为混合型;1眼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为混合型者,术中诊断为后节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PHPV分型的准确度为90.32%(28/31),诊断混合型PHPV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47%、90.90%、93.54%。13眼术后BCVA改善,18眼无改善;经术中证实,术后前节型4眼均有不同程度BCVA改善,混合型8眼BCVA改善,后节型1眼BCVA改善,单因素分析显示前节型与后节型、混合型的术后视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3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PHPV的分型诊断中有重要价值,PHPV不同分型视力结果不同,依据不同分型尽早手术治疗是挽救视力并进一步改善视力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视力
原文传递
经角巩膜缘入路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合并前房消失及角膜混浊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吕骄 赵培泉 张琦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经角巩膜缘人路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合并前房消失、角膜混浊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为PHPV且合并前房消失、角膜混浊的16例患儿16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为混合型PHPV,其中央角膜混浊、前房消... 目的观察经角巩膜缘人路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合并前房消失、角膜混浊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为PHPV且合并前房消失、角膜混浊的16例患儿16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为混合型PHPV,其中央角膜混浊、前房消失、瞳孔闭锁前粘连、晶状体混浊。患眼中,视力为跟随运动1只眼,强光刺激反应15只眼。合并有小眼球7只眼,视网膜全脱离4只眼,视盘发育不良3只眼,局限视网膜皱襞1只眼,高眼压4只眼。所有患眼行经角巩膜缘人路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中分离房角、瞳孔成形,切除晶状体组织及其后增生膜,切除或切断晶状体后原始玻璃体增生条索;视网膜脱离者于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注入长效气体。手术后随访时间为9~2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8个月。观察患眼视力、眼压和眼前后节结构。结果手术中所有患儿均未出现玻璃体积血、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所有患眼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圆形,视轴中心区暴露,角膜混浊程度较手术前减轻。视力强光刺激8只眼,不配合视力检查但有注视跟随运动者6只眼,最佳矫正视力为20/940者1只眼,最佳矫正视力为20/500者1只眼。4只视网膜脱离眼中,视网膜复位3只眼,占75%;视网膜未复位1只眼,呈视网膜部分展开。手术前高眼压的4只眼中,手术后眼压降至正常3只眼,占75%;手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1只眼,占25%。结论经角巩膜缘人路玻璃体切割手术能有效控制PHPV合并前房消失、角膜混浊患眼的病变发展,改善眼球外观,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治疗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伟 李栋军 +5 位作者 王子杨 赵琦 李逸丰 崔蕊 沈琳 杨文利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疑诊为并发PHPV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71例93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5例54只眼,女性26例39只眼。年龄1~24个月,平均...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疑诊为并发PHPV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71例93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5例54只眼,女性26例39只眼。年龄1~24个月,平均年龄(7.6±4.3)个月。所有患眼均行CDFI检查,观察玻璃体内是否存在病理性条带状回声、条带状回声与眼球壁相连部位以及条带状回声上是否存在血流信号。CDFI检查后1周内,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眼底专科医师对其中64例患儿79只眼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行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对另外7例患儿14只眼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根据手术中发现和眼底检查中所见的晶状体混浊、晶状体后囊增生、玻璃体增生及视网膜脱离位置等,结合PHPV临床诊断特点做出诊断。将上述诊断结果与CDF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CDFI对PHPV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手术及散瞳眼底检查结果显示,93只眼中发现玻璃体内异常85只眼,未发现玻璃内异常8只眼。玻璃体内异常85只眼中,诊断为PHPV 68只眼,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16只眼,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手术及散瞳眼底检查发现玻璃体内异常的85只眼中,CDFI检查发现玻璃体内异常81只眼,敏感度为95.3%;玻璃体内未见异常回声4只眼,漏诊率为4.7%。手术及散瞳眼底检查未发现玻璃体内异常的8只眼,CDFI检查均在玻璃体内探查到与视盘或晶状体后相连的纤细弱条带状回声。手术或散瞳眼底检查诊断为PHPV的68只眼中,CDFI检查诊断相同59只眼, 敏感度为86.8%;手术或散瞳眼底检查未诊断为PHPV的25只眼中,CDFI检查亦排除PHPV诊断8只眼,特异度为32.0%。手术或散瞳眼底检查诊断为FEVR的16只眼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1只眼,CDFI检查均诊断为PHPV,误诊率为68.0%。结论 CDFI检查对PHPV诊断敏感度为86.8%,特异度为3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诊断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原文传递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亮 卢海 +2 位作者 李彬 李辽青 高飞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7-322,共6页
目的研究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患者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期探讨其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对手术获取的6例(6只眼)PHPV患者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HE染色和PAS染色,光镜下观察;应用I型胶原抗原、Ⅷ因子... 目的研究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患者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期探讨其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对手术获取的6例(6只眼)PHPV患者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HE染色和PAS染色,光镜下观察;应用I型胶原抗原、Ⅷ因子相关抗原、平滑肌肌动蛋白、上皮膜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和细胞增殖情况;应用TUNEL染色法观察其细胞凋亡情况。结果HE染色可见PHPV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含有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其中可见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炎性细胞;PAS染色该组织内含有大量黏多糖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PHPV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中存在I型胶原、上皮组织、平滑肌组织、血管组织和神经组织,并存在大量增殖细胞;TUNEL染色证实纤维血管膜中存在凋亡细胞,晶状体后囊膜下亦存在凋亡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结论PHPV晶状体后纤维血管膜组织构成与原始玻璃体细胞构成存在一致性,其形成机制可能系晶状体后纤维血管组织过度增殖及退化不足。炎症因素在其退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纤维血管膜 晶状体后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广角视网膜成像系统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梅 赵堪兴 +3 位作者 张桐梅 李岩 高建民 刘冬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广角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 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诊断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9至2014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9例(9只眼)患儿,经RetCamⅡ眼底照相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确诊... 目的探讨广角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 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诊断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9至2014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9例(9只眼)患儿,经RetCamⅡ眼底照相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确诊为PHPV。结果9例患儿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个月至5岁,均为足月儿,均可见白内障,RetCamⅡ检查可见:视乳头色苍白,有白色纤维条带与视乳头相连,向前延伸位于玻璃体腔内,与晶状体后囊膜相连,局部晶状体混浊。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可见:玻璃体腔内条索样回声影内显示动脉血流,由视乳头向晶状体后延伸,或晶状体后部及玻璃体前部见回声光团,呈漏斗状,前端与睫状体及晶状体相连,后端连接视神经。结论Retcam 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PHPV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检眼镜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永存胚胎血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洪颖 马志中 王常观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永存胚胎血管(PFV)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1例PFV患儿14只眼的临床资料.患眼中,后部PFV 1只眼,联合PFV 13只眼.所有患儿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同时行晶状体切除手术7只眼,视网膜切开切除手术5只眼,...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永存胚胎血管(PFV)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1例PFV患儿14只眼的临床资料.患眼中,后部PFV 1只眼,联合PFV 13只眼.所有患儿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同时行晶状体切除手术7只眼,视网膜切开切除手术5只眼,视网膜切开切除及巩膜外环扎手术1只眼.观察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后随访时间8~7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4个月.对比分析患儿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手术中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并发症.14只患眼中,手术成功12只眼,占86.0% 手术失败2只眼,占14.0%.手术后视力较手术前视力提高5只眼,占35.7% 视力不变4只眼,占28.6% 视力下降5只眼,占35.7%.手术后眼压较手术前眼压升高2只眼,占14.3% 眼压不变11只眼,占78.6% 眼压下降1只眼,占7.1%.手术后持续性低眼压1只眼,占7.1%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占7.1%.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PFV可防止并发症发生,使部分患儿视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婴幼儿白内障合并玻璃体异常的临床特点和病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燕 卢海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白内障合并玻璃体异常的临床特点和病因。设计回顾性、非对照病例研究。研究对象84例(114眼)3岁以下眼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玻璃体异常的婴幼儿白内障患儿。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目的探讨婴幼儿白内障合并玻璃体异常的临床特点和病因。设计回顾性、非对照病例研究。研究对象84例(114眼)3岁以下眼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玻璃体异常的婴幼儿白内障患儿。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岁以下合并玻璃体异常的婴幼儿白内障患儿。记录患儿月龄、主诉、体征、超声检查及超声诊断、术后确定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和母亲孕产史,对婴幼儿白内障合并玻璃体异常的病因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主要指标月龄、症状、病程、体征、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确定诊断。结果在84例(114眼)患儿中,发病月龄0~15个月,平均(2.7±3.0)个月,确诊月龄2-20个月,平均(7.8±4.2)个月。81例(96.4%)为家长发现异常,3例(3.6%)为体检查出异常。主要首发症状为白瞳39例(46.4%),不追物16例(19.O%),斜视10例(11.9%),双眼不等大7例(8.3%)。白内障表现为全白内障75眼(65.8%),后极性白内障38眼(33.3%),膜性白内障1眼(0.9%),可伴有眼球震颤、斜视、小眼球、浅前房、继发性青光眼、瞳孔残膜、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缺损等。超声诊断为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111眼(97.4%),视网膜脱离3眼(2.6%)。术后明确病因为PHPV76眼(66.7%),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4眼(12.3%),先天性白内障24眼(21.0%)。69.3%患眼超声诊断与术后诊断一致。结论婴幼儿白内障合并玻璃体异常患儿就诊时月龄较大,多以家长发现白瞳就诊,可伴有多种眼部异常,术前眼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23-G玻璃体手术治疗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会芳 刘亚东 罗纳丽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946-948,共3页
目的分析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患儿19名(19眼),应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行晶状体摘出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其中15例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6—36个月。观察术中、... 目的分析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患儿19名(19眼),应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行晶状体摘出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其中15例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6—36个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视力恢复及结构恢复情况。结果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的并发症;至随访期末,17眼(89.47%)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9例均获得了一定的视力,未发生因病情发展或因并发症而导致二次手术者。其中视力无变化者2眼,术中检查发现存在视网膜发育异常。结论应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术后反应轻,尽早手术可保护有用视力,防止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增生症 原始 永存 玻璃体手术 23G 微创
原文传递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微创玻璃体手术观察
19
作者 高延庆 沈策英 +2 位作者 潘俊辉 李乐 王向华 《医药论坛杂志》 2016年第3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的效果。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伴并发性白内障者,术中行晶状体咬切术。所有患者术前和术中均未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术后抗炎、止...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的效果。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伴并发性白内障者,术中行晶状体咬切术。所有患者术前和术中均未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术后抗炎、止血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压、眼前后节和B超。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遇到影响手术操作的大量出血。术后所有患者视网膜复位,无视网膜脱离复发、感染、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无再次行玻璃体手术患者。结论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能有效处理混合型PHPV的严重合并症,降低手术风险,并发症少,提高患者术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永存胚胎血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佳宁 彭婕 +2 位作者 陈爽爽 邹弋华 赵培泉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永存胚胎血管综合征(PFVS)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玻璃体先天发育异常,按累及眼球部位分为前部型、后部型及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的手术干预十分重要。手术以解除纤维血管膜对视网膜及晶状体的前后牵引、重建清晰视轴为主要目... 永存胚胎血管综合征(PFVS)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玻璃体先天发育异常,按累及眼球部位分为前部型、后部型及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的手术干预十分重要。手术以解除纤维血管膜对视网膜及晶状体的前后牵引、重建清晰视轴为主要目标。常见的手术方式有瞳孔成形手术、晶状体切除手术伴或不伴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入路或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手术等。在新技术上,粘弹剂与飞秒激光的应用均有较为理想的结果。除了注重提高手术成功率,还需系统全面地评估患儿的手术前整体情况及手术后视功能。PFVS患儿手术后视力提高有限,这与病变累及范围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关。伴有视网膜黄斑牵拉脱离和发育不良以及睫状突拉长者,其手术后视力预后不佳。如何从纤维血管蒂与视网膜的显微解剖关系入手,提高累及眼后节PFVS患儿的手术后视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优化手术步骤、减少手术创伤以降低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发症也是今后PFVS治疗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玻璃体切除术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