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ivacy disclosure in Chine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An investigation of Renren users
1
作者 Chenju ZHU Qi HUANG Qinghua ZHU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4年第2期31-42,共12页
Purpose: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vacy disclosure(in the Chine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Data analysis was based on profiles of 240 college student... Purpose: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vacy disclosure(in the Chine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Data analysis was based on profiles of 240 college students on Renren.com,a popular college-oriented social networking site in China.Users’ privacy disclosure behaviors were studied and gender difference was analyzed particularly.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volving user name,image,page visibility,message board visibility,completeness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provis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Findings:A large amount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was disclosed via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n China.Greater percentage of male users than female users disclosed their personal information.Furthermore,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among page visibility,message board visibility,completeness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provis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Research limitations:Subjects were collected from only one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Meanwhile,our survey involves subjective judgments of user name reliability,category of profile images and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on.Practical implications:This study will be of benefit for college administrators,teachers and librarians to design courses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how to u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afely.Originality /value:This empirical study is one of the first studies to reveal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vacy disclosure in the Chine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will help the research community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privacy disclosure in the Chine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networking site(SNS) personal information privacy disclosure Web 2.0
下载PDF
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郝乐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80,共12页
[目的/意义]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机交互带来颠覆性影响,也为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更大的冲击与挑战。对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意义。[方... [目的/意义]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机交互带来颠覆性影响,也为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更大的冲击与挑战。对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意义。[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对15名AI人机交互平台用户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编码分析,识别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所涉及的个人信息类型和敏感信息类型,并对用户的隐私意识和影响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规制及个人信息安全保障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基于编码结果,将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用户因素、平台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隐私权衡因素4个维度,以此建构理论分析模型,并作为强化AI人机交互用户个性化推荐中隐私信息披露风险规制及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人机交互 个性化推荐 隐私信息披露 个人信息保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数据公共管理情境下的个人信息披露态度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素白 项倩 韦娟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19,共10页
文章在大数据公共管理背景下,以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个人信息披露态度为例,研究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对个人信息披露态度的影响,以期为建构大数据公共管理中个人信息和谐的“披露-采集”关系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设计综合保护动机理... 文章在大数据公共管理背景下,以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个人信息披露态度为例,研究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对个人信息披露态度的影响,以期为建构大数据公共管理中个人信息和谐的“披露-采集”关系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设计综合保护动机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引入隐私顾虑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覆盖16个城市4,800份大规模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我效能负向影响隐私顾虑,主观规范正向影响隐私顾虑,隐私顾虑负向影响个人信息披露态度;促进定向个体比预防定向个体隐私顾虑水平更低,更倾向于支持公共管理中的个人信息披露,同时调节定向特质在自我效能与隐私顾虑之间具有显著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公共管理 个人信息披露态度 调节定向 隐私顾虑
下载PDF
涉隐私行政处罚决定公开的挑战与回应
4
作者 章志远 马琳昆 《人权法学》 2024年第4期61-75,150,151,共17页
行政处罚决定公开是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订所增加的一项重要规定,是对“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改革成果的吸收,体现了行政处罚全过程公开的要求。行政处罚决定作为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行为的负面评价,其公开将对行政相... 行政处罚决定公开是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订所增加的一项重要规定,是对“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改革成果的吸收,体现了行政处罚全过程公开的要求。行政处罚决定作为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行为的负面评价,其公开将对行政相对人的隐私权、个人信息权、名誉权等产生不利影响。但在信息化时代,行政处罚决定公开是行政机关进行监管、强化惩戒效果和教育社会公众的重要手段,亦是实现公共预警、进行风险提示的有效举措。立足既有规范依据,对涉隐私行政处罚决定公开之判定应以不公开为原则、公开为例外。例外的判定还应结合过罚相当原则和比例原则,细化公共利益保护、当事人同意、惩戒效果强化之理由,同时禁止侮辱性公开,以明确隐私保护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决定公开 隐私权 个人信息权 名誉权 公共利益
下载PDF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虚假信息披露行为影响研究
5
作者 成燕 梅姝娥 仲伟俊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6-77,共12页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通过披露隐私信息可换取企业的个性化服务。由于担心隐私泄露风险,提供虚假信息的现象也广泛存在。理清消费者虚假信息的披露策略和影响机理有助于实现企业和消费者在消费者隐私信息价值创造上的共赢。构建相关博...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通过披露隐私信息可换取企业的个性化服务。由于担心隐私泄露风险,提供虚假信息的现象也广泛存在。理清消费者虚假信息的披露策略和影响机理有助于实现企业和消费者在消费者隐私信息价值创造上的共赢。构建相关博弈模型能够研究市场完全覆盖和市场不完全覆盖两种情形下消费者虚假信息披露策略选择及其对企业个性化服务水平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市场完全覆盖,消费者可以无差别选择是否提供虚假信息,而虚假信息的存在会抑制企业个性化服务投入;当企业个性化服务回报率较低时,虚假信息的存在能够提升企业利润。若市场不完全覆盖,当企业个性化服务回报率或虚假信息披露的边际成本较低时,消费者会披露虚假信息,进入市场的消费者数量会相应上升;当企业个性化服务回报率较高时,企业会降低服务投入;当企业个性化服务回报率较低且消费者提供虚假信息的边际成本较高时,虚假信息的存在反而能够提升企业利润。研究结果在拓展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和应用理论的同时,也为电子商务企业在消费者自我隐私保护情形下如何激励隐私信息披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信息披露 隐私信息 个性化服务回报率 服务感知 隐私风险感知
下载PDF
论相对公开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
6
作者 赵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抖音案”等司法实践表明,个人信息并非总是处于绝对私密或绝对公开的情境中,具体场景中个人信息的“相对公开”是一种常态。《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将已公开个人信息处理作为法定的合理使用事由,但“已公开”存在绝对公开与相对公开... “抖音案”等司法实践表明,个人信息并非总是处于绝对私密或绝对公开的情境中,具体场景中个人信息的“相对公开”是一种常态。《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将已公开个人信息处理作为法定的合理使用事由,但“已公开”存在绝对公开与相对公开的差异,需进一步阐释。处于新旧秩序的更迭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与隐私仍具有内核的一致性。符合自然人的隐私期待,是自行公开个人信息可合理使用的理论基础与制度逻辑。绝对公开解释既是对《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误读,也因缺乏国家保护义务的理论联结,易加剧“告知—同意”规则适用的僵化。为防止恣意扩张适用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侵蚀,有必要通过合法相对公开、告知义务适用、处理限度划定的“三步检验”,对相对公开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行为加以评价与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公开个人信息 已公开个人信息 合理使用 隐私期待 自行公开
下载PDF
“法法衔接”下个人隐私信息豁免公开制度的完善
7
作者 王雨晨 张碧珂 《西部学刊》 2024年第5期51-55,共5页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五条“个人隐私信息公开豁免条款”,因法律责任不明、缺乏事前利益衡量机制等因素实施效果不佳,应豁免公开却公开、应公开而未公开、内部人员泄露及滥用隐私信息等现象频发。政府信息公开个人隐私豁免存在的问...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五条“个人隐私信息公开豁免条款”,因法律责任不明、缺乏事前利益衡量机制等因素实施效果不佳,应豁免公开却公开、应公开而未公开、内部人员泄露及滥用隐私信息等现象频发。政府信息公开个人隐私豁免存在的问题包括对信息公开侵害个人隐私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未建立事前利益衡量机制,行政相对人缺乏有效救济途径。以实现“法法衔接”为契机,依据《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隐私与个人信息区分保护的规则,以个人私密信息为个人隐私豁免公开的核心,明确公共利益绝对公开事项,结合信息分类分级引入事前个人隐私评估机制,量化评估隐私权与公共利益,从而推动个人隐私信息合规公开和豁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公开 隐私权 个人私密信息 公共利益 个人隐私评估
下载PDF
个人隐私信息豁免公开问题研究
8
作者 李紫叶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4年第4期153-157,共5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了个人隐私可以公开或必须公开的情形,但对于“个人隐私”一词的表述较为...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了个人隐私可以公开或必须公开的情形,但对于“个人隐私”一词的表述较为含糊,这给个人隐私信息保护造成了一些不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明确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解释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文章认为,可以将《民法典》与《条例》进行衔接,只有在明晰个人隐私信息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个人隐私信息豁免公开条款的实用价值和规范运用,加强行政法方面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进而有效保障公民隐私权不受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隐私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 民法典 隐私保护 豁免公开
下载PDF
档案管理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平衡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高玉宝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37,共5页
个人信息归档和档案开放是否侵犯隐私需要进行场景化考量。文章以背景完整性理论为基础,构建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隐私衡量模型,分析发现档案开放和个人信息归档并未侵犯隐私,档案工作应该享有个人数据处理豁免权,但是也要辅之以相应的安全... 个人信息归档和档案开放是否侵犯隐私需要进行场景化考量。文章以背景完整性理论为基础,构建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隐私衡量模型,分析发现档案开放和个人信息归档并未侵犯隐私,档案工作应该享有个人数据处理豁免权,但是也要辅之以相应的安全保障,建议完善法律政策协调性、平衡技术双刃效应、树立为党管档的职业伦理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完整性 档案 隐私保护 个人信息处理 豁免权
下载PDF
基于社会结构视角的网络个人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缪晓雷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4-52,60,共10页
网络个人信息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资源,如何保护和披露个人信息受到个体心态和技术发展等多方面影响。从社会结构视角出发,使用中国综合调查数据(CGSS2017)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上网者的个人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个体行为差异,且对于模型... 网络个人信息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资源,如何保护和披露个人信息受到个体心态和技术发展等多方面影响。从社会结构视角出发,使用中国综合调查数据(CGSS2017)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上网者的个人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个体行为差异,且对于模型的贡献度最高,而社会结构因素对于个人信息披露的影响同样显著,其中社会阶层越高个人信息披露程度越高,年龄的增长对于个人信息披露具有倒U型影响。研究结果支持了个体行为差异和社会结构差异的共存,并回应了隐私悖论理论,同时,社会阶层和生命历程同样是解释隐私悖论问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披露 个体行为 社会结构 隐私悖论
下载PDF
国外SNS用户个人信息披露实证研究的影响因素及其理论评述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彦兵 郑菲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1-206,F0003,共7页
[目的/意义]基于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的个人信息披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正成为多学科学者关注的热点。对国外当前研究中采用的理论基础和所检验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期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增进对个人信息披露行为的理解提供借鉴。... [目的/意义]基于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的个人信息披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正成为多学科学者关注的热点。对国外当前研究中采用的理论基础和所检验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期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增进对个人信息披露行为的理解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借助Web of Science平台,采用系统综述方法获取了27篇相关研究,并依据成熟的标准对其中的理论和实证检验的因素进行了梳理。[结果/结论]识别、总结出当前实证研究中常用的8种理论模型,并从用户自身、网络平台与社会影响3个方面对检验的各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同时也讨论了现有研究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个人信息披露 计划行为理论 隐私计算理论 社会影响过程
下载PDF
民法典时代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私密信息保护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卫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24,共11页
个人私密信息是个人隐私与个人信息的交集,既受隐私权保护也受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我国《民法典》确立了优先适用隐私权保护和处理须获权利人明确同意等严格保护规则。随着数字化治理的发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隐私权保护机制力有不... 个人私密信息是个人隐私与个人信息的交集,既受隐私权保护也受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我国《民法典》确立了优先适用隐私权保护和处理须获权利人明确同意等严格保护规则。随着数字化治理的发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隐私权保护机制力有不逮。我国《民法典》施行中"法法衔接"和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恰是个人私密信息保护制度的发展契机。宜主要从四个方面完善政府信息中的个人私密信息保护制度:确立包含个人私密信息的政府信息不得公开原则,列举规定个人私密信息可予公开范围,裁量公开程序中保障第三人参与权,确立不同的征求意见程序以区分保护个人私密信息与普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私密信息 隐私权 政府信息公开 民法典 个人信息保护法
下载PDF
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立法创新与裁判立场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建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120,共9页
“裁判上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与“立法上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并不相同,相比较后者而言,前者既未明确其所提出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目的性限制,也没有明确其所存在于其中的具体情形。“裁判上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界定标准是“未给... “裁判上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与“立法上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并不相同,相比较后者而言,前者既未明确其所提出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目的性限制,也没有明确其所存在于其中的具体情形。“裁判上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界定标准是“未给信息主体造成不合理的损害”,这一点对裁判者来说将会成为更加致命的诱惑,诱惑裁判者倾向于将在实践中难以证明的或者是对个人而言本来就是不那么重要的损害,都认定为合理使用。由此,所谓“裁判上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带来的并非提出者所要追求的实现“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的目的,恰恰相反,会与此所宣称要追求的目的背道而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隐私权 个人信息合理使用 免责事由
下载PDF
病患个人医疗信息的保护与公开——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参照”条款和个人隐私条款为路径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登峰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131,共11页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医疗卫生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条例执行,但具体如何"参照"却不清晰。病患医疗信息的公开所面临的正是这样...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医疗卫生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条例执行,但具体如何"参照"却不清晰。病患医疗信息的公开所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条例中可资"参照"的主要为个人隐私禁止公开条款。"参照"该条规定,虽然并非所有病患医疗信息都不能公开,但那些依据公众普遍认知可界定为个人隐私的病患个人医疗信息,是不得公开的。不过,涉及个人隐私的病患个人诊疗信息的不公开并不是绝对的,或者可基于病患个人同意而公开,或者可基于重要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的考虑而强制公开。强制公开应分别考虑公开的对象、疾病的危害性和病患的身份等因素,公开程度也可视具体情形而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 医疗信息 个人隐私 强制公开
下载PDF
政府获取个人数据的权利及其限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全胜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0-523,共4页
个人数据是用来直接或间接识别自然人情况的数据资料,个人数据构成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政府机关必须通过法定程序与方式收集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并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利。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立法保护模式,既要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个人数据是用来直接或间接识别自然人情况的数据资料,个人数据构成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政府机关必须通过法定程序与方式收集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并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利。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立法保护模式,既要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又要制定《隐私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数据 信息获取 政府信息公开 隐私权法
下载PDF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隐私保护:基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芳 郑雨欣 朱宏智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CSSCI 2022年第5期25-40,共16页
在重大突发事件情境下政府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之间可能存在矛盾。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隐私的情境性完整”理论对新冠疫情期间我国45个地方政府公布的流调报告及与之相关的公众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个人信息的公共价... 在重大突发事件情境下政府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之间可能存在矛盾。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隐私的情境性完整”理论对新冠疫情期间我国45个地方政府公布的流调报告及与之相关的公众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个人信息的公共价值、个人敏感性及其与情境之间的相关性,是政府进行隐私情境性完整判断的核心;不同城市政府公开个人信息的详略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疫情防控阶段的变化而变化;信息受众是个人信息公开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情境因素影响,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公开风险的感知和隐私保护意愿较弱。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个人信息公开的情境因素理论模型,进一步丰富了隐私的情境性完整理论;并提出了面向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个人信息公开分类框架,以期为政府公开个人信息提供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 新冠疫情 隐私 情境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中读者个人信息的披露与保护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雪云 朱莉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6年第8期142-145,共4页
保守读者秘密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互联网时代,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服务、平台、数据库等过程中记录着读者所有行为信息。图书馆需要建立一套规范、合理、易操作的保护措施,防范读者个人信息泄露。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读者个人信息 信息披露 读者隐私保护
下载PDF
涉隐私政府信息公开中的“第三方同意”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丽枝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102,共9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普遍采用的同意规则源于隐私权的支配功能。新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有“第三方同意”的规定,对该规定的理解应该是:行政机关在特定情形下对涉隐私信息作出公开与否的决定前应与第三方——隐私权人进行协商。但相... 个人信息保护法普遍采用的同意规则源于隐私权的支配功能。新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有“第三方同意”的规定,对该规定的理解应该是:行政机关在特定情形下对涉隐私信息作出公开与否的决定前应与第三方——隐私权人进行协商。但相关案例显示,行政机关对“第三方同意”规定的适用存在误解,误把个人同意当成了涉隐私信息公开的必要条件,事实上限缩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第三方同意”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适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得以适用的时机应该是在行政机关对具体事实中的个人隐私利益和公共利益加以判断、衡量之后,其适用的范围应该基于行政效率和行政成本的考虑而有所限制,就其形式而言,隐私权人同意的意思表示可以采用多种表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同意 隐私 个人信息 个人数据
下载PDF
疫情防控中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衡平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桂霞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25-33,共9页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政府及时全面地披露疫情信息,不仅推动了抗击疫情工作开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还能及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疫情防控。但是,疫情信息公开也意味着公民个人隐私信息存在暴露的风险。基于公共利...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政府及时全面地披露疫情信息,不仅推动了抗击疫情工作开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还能及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疫情防控。但是,疫情信息公开也意味着公民个人隐私信息存在暴露的风险。基于公共利益满足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利益权衡,公民需要适当让渡其个人信息,但应以公民隐私权为边界,并以对个人信息的去识别化处理为前提。政府在对个人信息去识别化处理的过程中,应当评估个人信息在具体场景中的使用所可能引发的隐私风险,坚持信息数据利用的最小化原则,阻却个人信息再可识别的可能性。同时,应当加强政府对信息采集、传输存储以及披露利用等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政府信息公开 个人信息保护 去识别化 知情权 隐私权
下载PDF
政府强制公开个人信息的技术区分保护的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邢益精 康建光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93-199,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5条确定了行政机关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违背信息主体意志而强制公开个人信息的合法性。而技术区分保护的策略成为平衡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重要途径。在分析技术区分保护的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5条确定了行政机关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违背信息主体意志而强制公开个人信息的合法性。而技术区分保护的策略成为平衡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重要途径。在分析技术区分保护的法律基础、内涵、价值与考量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信息技术区分保护的策略。首先,行政机关应将政府持有的个人信息根据内容分为十一大类,并根据个人信息涉及隐私的程度分为高度、中度、轻度三个等级。其次,在此基础上运用失真、加密、匿名化等隐私保护技术对强制公开的个人信息进行区分处理。最后,经技术处理的个人信息被强制公开后,还应采取目的限制、禁止再识别等安全保障措施,降低个人信息被识别的风险,进一步保障信息主体的隐私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个人信息 隐私保护 技术区分保护 强制公开 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